泗县方言趣味小考
随笔
泗县方言趣味小考
文/朱 祥
汴水悠悠,拉魂泗州,美丽大泗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泗县话字正腔圆,铿锵有力,表情达意十分准确,说白了就是“掯(kèn)”,在方言上也表现得丰富多彩,彰显着泗县独特的个性魅力,平时泗县人走南闯北,总忘不了泗县方言,还习惯于把它与普通话比较,想对泗县方言为什么这样说而不那样说追根求源。方言讲究意到就行,使生活交流变得便捷,因此方言的演化规律是“尽量简单捷说:四字省成三字,三字省成两字,两字要弱化一个不太重要的字”。网上也流传着一些人所写的泗县话,但用的都是表音的白字,如“海了”,“差麻西”,而没有能深入考证到底该是哪个字,因此让人看了一头雾水。在此,本人结合自己的体会和征求泗县人的意见,按拼音字母的顺序排列,对泗县常用方言的释义、来源、演变稍作探究。 昂 泗县的别劲不同于其他方言中的别劲,其他方言中有“不舒服”或“闹别扭”的意思。泗县方言的别劲是“故意对着干”,也就是“较上了劲”。这个词可能来自于两个人抬框,扁担本来应该同在两个人的右肩或者左肩上抬,这样才能协调,使上劲,可是如果一个放在了左肩,一个放在了右肩,就拗肩了,也就别上劲了。这个词也可能来自于两个人“较力”,如扳手腕。如:“你这个人怎么老和大伙别劲呢?人家要这样,你非得那样。” 戳火 就是故意怂恿人去做不该做的事。说的时候后面的火字读轻声,听起来是“戳乎”。如果追根求源,你会觉得这个词非常生动准确,当一堆火要灭了的时候,你用棍子从底下戳戳或者挑挑,给它增加氧气,它会立即再燃起来,因此也说“戳底火”,这就是戳火的本意。如:“你尽戳火我不干好事,我才不听你的鬼话来。” 糙过去/糙开步子 差马 就是只差那么一点点的意思,也说“差马兮”或者“差一马”。这个词,可能来自于古代的赛马比赛,两人冲到终点时,一前一后,分出胜负仅有一马的距离。差马兮后面的兮可能是感叹词,相当于“啊”。如:“今天要不是他推我一把,我就差马兮被车碰到了。”“今天下午睡大掉了,差马上班迟到了。” 当央 就是“当中”、“中间”之意,是泗县人生活中最常用的方言。细细推敲一下,这个词非常生动准确,央,就是中心、中间,中央也是这个意思。可惜的是当年修订词典时,没有泗县人参与,自然得不到高度重视,没有把这个词收入进去。据说一个泗县人到北京出差,在吃饭时对服务员说:“同志,请把这道菜放在当央子。”你看,多形象生动啊,可惜服务员听不懂,这只能说明这个服务员太不了解大泗县了。 歹怪 这个方言在江淮一带说得很多,是“厉害”的意思。但泗县人赋予了它独特的含义,就是“吓人”。从字面看,歹是坏,怪是怪异,这样看来,泗县人对这个方言含义的把握还是非常准确又非常到位的。如:“你今天穿得怎么这么歹怪,差马给俺吓死了。” 逗是的 这个方言用来肯定或附和对方的话,“就是的”之意,“的”字读“di”。“逗”从发音上看,应该是从“就”字演变而来;从意思上看,应该是从“都”字演化而来。如:甲:“这个人从来不说实话。”乙:“逗是的!上天我问他了,他还对我侃空呢。” 捣肚子 也说摐肚子(chuāng du zi),就是吃饭的意思,用棍子把饭向胃里捣或者摐,还能礼貌吗,所以这话多是以前农村妇女做好了饭让丈夫或孩子吃时才说。我小时候常看到村里有一名妇女每天做好了饭后会来到家后,高声喊在场上喂牛的丈夫回家吃饭:“死砍头的,来家捣肚子喽!”喊声响遍半个村子。 得(dei,第一声)劲 粪萁子 用蜡树枝条编的小框,装上提梁后可以背在身后,以前泗县人好背着它到处跑去拾粪,所以叫粪箕子。它在运输工具落后的年代非常实用,农村户户都有,可以用来背运很多东西,如青草,粮食,泥土,甚至孩子。 粪耙子 用来配合粪箕子拾粪的工具,铁头木柄,在华北叫镐头,除了拾粪,它还有很多用途,挖土,砍树,扒灰,也是当年农村家家户户必备的工具。 杠家 就是回家、去家的意思,这个“杠”究竟如何写,不得而知,也不好考证,有可能是“到家”的误用演化而来。杠,可能是杠子,以前家里用来顶门的木棍,杠家,就是“到家了,可以把门上杠子顶上了”,慢慢演变成回家之意。泗县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当学到一个单词时无不大笑,就是go的过去分词形式gone,它的读意和杠类似,又有走的意思,学生往往记忆深刻,算是泗县人学英语占了点小便宜吧。如:“你几个继续胡扯吧,俺杠家做饭尅喽。” 另外,“杠”在泗县方言中还有“存在”的意思,如说“那儿杠一家小店”,就是那儿有一家小店。 胳拜子 就是膝盖。应该是由“可以拜倒在地的骨胳”演化而来。如:他摔倒时磕到胳拜子了,到现在走起路还一瘸一拐的呢。 胳肘子 就是“胳膊肘子”的省略语。如:“我被他胳肘子捣了一下,到现在还疼呢。” 喝茶 单说喝茶,并无什么特别,但要知道,泗县不产茶叶,普通百姓以前也很少喝茶,但泗县人一直好把喝白开水说成喝茶,以前用山芋加水煮出的汤叫白芋茶,水里加了糖叫糖茶,加了绿豆叫绿豆茶,这也见证了泗县人的生活情趣还是高雅的,文化底蕴还是深厚的。如母亲对孩子说:“你舅来了,还不快给他倒碗茶。” 就是“毁了”、“坏了”。醢了是泗县人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特别在地处泗县东北部的山头、刘圩那里。由于这个字在书面语中很少使用,一般人不会写它,在书写时常用“海”字来代替。醢了在山东和与山东接壤的苏北方言中使用频繁,泗县的山头、刘圩人以前与苏北接触更多,所以才习惯使用这个词。醢是个很厉害的词,它是古代的一种酷刑,就是把人杀死后剁成肉酱。电视剧“趟过男人河的女人”的主题曲开头就有“瓷罐子怕摔,泥坛子怕醢”。 好佬 就是“惹不起的人”,这个词不仅泗县人使用,其实在全国很多地方的方言中都使用,只是泗县人在使用时,觉得不过瘾,后面还要再加上三个字“二大爷”,这才成了典型的泗县特色方言,如:“俺知道你是好佬二大爷,俺惹不起躲得起可管!” 活销子(he xiao zi) 用来形容一个人好动、坐不住,更多含有贬义,即不稳重。以前家家户户的木门都是双扇的,中间加一个门栓用来从里面插门,即销上。门栓子要非常顺溜才好用,想插入就插入,想拔出就拔出,即活动自如的销子。如,大人在训斥孩子时会说:“你这孩子怎么跟活销子样,你坐在那里老实一会逗会死了?” 憨实心了 用来比喻一个人做事死心眼,不知道应变。从古至今,心生八窍,都用通、透、空、畅来比喻一个人聪明,如有心眼,灵通,开窍,而一个人如果憨到心无通透了,也就实心了,还能聪明吗?如:“你不憨实心了,怎么能被一个小孩子骗了呢?” 假滋 泗县方言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用来形容一个人故弄玄虚、装腔作势、故作高深。这个词是有来历的,一个人在哪里吃了顿酒菜后,故意炫耀给别人看,咂着油嘴,剔着牙齿,品着滋味,知道底细的人会说他的滋味是假的,即“假的滋味”,方言“滋文假曰”与它同意,应该也与它有关系。有人可能会写成“假姿”,假的姿态,就显得直白肤浅了。假滋还常与“皮”连说成“假滋皮”。如:“你就会假滋,你根本就不知道那件事。”“你个假滋皮,整天只知吹大牛。” 急毛 也说“起毛”,就是着急了、控制不住自己情绪了、想发火了。毛应该是毛发的毛,当动物遇到危险或者发怒时,会把毛竖立起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正如怒发冲冠一样,起毛,可能就是由此而来。急毛就是急得起毛的省略语。急毛,还有可能是来自于“因着急而不能细心了,变得毛糙了”的省略语,即发毛。如:“俺等了半天你都没来,你说俺可能不急毛?”“这把锁他老是修不好,变得发毛了。” 尅(kēi) 在英语中有两个单词have和take,可以与很多名词组成词组,分别表达不同的含意,我把这两个词叫“万能词”,如have/take a rest是休息的意思, have/take dinner是吃饭的意思,have/take a look是看看的意思。同样,在我国南方的方言中,也有个万能词“搞”,华北的方言中的万能词是“弄”,东北人方言中的万能词是“整”,而泗县方言中的万能词就是“尅”,它同样可以与很多字组成词组,表达不同的含意,尅饭就是吃饭,好尅就是好吃,尅一杯就是喝一杯,尅架就是打架。大家还记得有句流行语叫“泗县的白芋真好尅”吧。 侃空 胡扯,扯淡,撒谎,不讲实话之意。这个方言也很准确生动,常用来表示对对方说话的不信任。有时觉得不够味,还在前面加上个“瞎”来加强语气,即瞎侃或瞎侃空。如:“你就会瞎侃空!前天对我说肉降价了,我一去看,一毛钱都没降。” 垰倒(kā dao) 就是磕倒,摔倒。泗县方言的垰应该是磕字的读音演化来的。如:“你走路不注意,垰倒下巴壳子了吧。” 来上 六叶子 用来形容做事超出常规、不计后果的人,有时也叫愣头青。这个词其实并非泗县方言的专利,在皖北很多地方都这么说。正常人左右两肺共五片肺叶,据说驴有六片肺叶,所以就用六叶子来骂人了,有时也简化成“六”,如“脊骨背列子——走哪馏(六)到哪”。再如:“你这个人怎么这么六!”有时还在前面加个“生”来加强语气,如“你个生六叶子,怎么能对你好朋友下这么狠的手!” 撩骚子 就是无事生非的人,喜欢在别人安静时去捉弄人家一下,撩就是撩拨,骚就是骚扰。如当你想安静地一个人待着,或者正在忙于做某事时,别人有意蹭你一下就跑开了,你会生气地说:“你个撩骚子,我好好地在这,哪点得罪你了!” 麻激人 就是疹人,麻是使动用法,即使人发麻,激字时常弱读,因此也说“麻矣人”或者“麻人”。如:“你看你把那个兔子削的,可麻激人了。” 麻利 做事干净利落之意。这个词中“利”字好考证,就是利落之意,可是前面的“麻”该是哪个字,不好考证,我想可能是“马”字误读,即马上之意。也说麻麻利利。如:“这个妇女做事真够麻利的,三下五除二就做好了一桌酒席。” 木珠 也说“算木珠”、“算盘珠”、“木辘骨”, 以前的算盘珠都是木头制的,你不主动拨它它是不能动的,所以这个词也就被形象地用来说一个人行动呆板,不灵活,死心眼。例如,在抱怨一个人不主动做事时会说:“你这个人是木珠吗?你就不能主动一下吗?” 炮子顶的 用来骂人的话,意即该死的,有时也说“枪打的”。从字面可以看出,就是大炮的子弹顶着,一开炮,就完了,用来责备某人做了不该做的事。如:“你个炮子顶的,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来!” 扑棱角子 抢头刀子 用来骂人的话,比喻做事太急,总想抢在前头。古代对犯人行刑,有时一次会杀几个,开始砍时刀是锋利的,手起刀落,人头落地,干净利落,犯人少痛苦,可是杀多了,这时刽子手的刀就会砍得钝了口,后边的人得被砍几刀,其痛苦和恐惧可想而知,所以犯人往往会抢在头一个被砍头,以求减轻痛苦,这应是抢头刀子的来源。如在责备某人争抢东西或座位时会说:“你看你忙那个样,跟抢头刀子的样。” 人脸盛 手幅子 即普通话的“毛巾”,这个方言最具泗县话特色,至于“幅”字应写成“敷”还是“覆”,确实不好考证,但根据其意思,应该是“幅”,这个字在古文中本身就是纺织品,即“拿在手里擦手的织物”。这样看来,手幅子还是很形象的。如泗县人到外地出差,在商店里要买一条毛巾时用普通话的语调对服务员说:“同志,我买一个手幅子。”说了几遍,服务员都没明白,最后还是旁边一同去的人帮他说:“他要买条毛巾!” 死砍头的 用来骂人的话,意即该死的,与“炮子顶的”同意,应该由“砍头死了的”演化而来。如:“你个死砍头的,不老实在家待着,你跑出来找死的?” 生坯子 用来骂人的话,指做事有违常规、不成熟的、不成器的人,也可以指败家子。泥土初制成了砖形,还没有进入窑里煅烧,俗称生坯子,骂人时还常和六叶子连用。如:“你个生坯六叶子,这么贵重的东西你都给拆毁了。” 生葫芦头 用来骂人的话,就是“愣头青”之意,比喻一个人做事鲁莽,不计后果。这个词来源很简单,就是没熟的葫芦,有时也简化成“生葫头”,常和六叶子连用。如:“他这个生葫芦头六叶子,竟然这么狠的手也下得了!” 下湖 即下田、下地,这个方言泗县人从古至今一直沿用下来,以前南方水乡不以种地为主,而以捕捞水产品为生,每天都下到湖里去,古泗州以前就在洪泽湖畔,这个词可以最好地见证泗县人来自南方,泗县一直沿袭着沉入洪泽湖里的古泗州文化。 下巴壳子 就是下巴或者下颌骨。说时会弱化巴字,听起来好像是“下不壳子”。如:今天他磕倒了下巴壳子,到现在还肿来。 迎面骨子 小腿前面膝盖以下到脚踝这一段。由于它是向前的,对着别人的面,所以这么说。如:他照着我的迎面骨子就是一脚。 走头瓜子 形容一个人做事太较真,或者坚持自己的方式,固执己见,不听别人劝说,也说“走瓜子”。走头瓜子可能是“皱头瓜子”的误说,即瓜长得不平滑而出现了有别于其他瓜子的褶皱,显得不顺溜。“走”到底该是哪个字,不好考证,是不是使动用法,即“使……走”之意呢,如“把螺丝走几圈子”,“把灯泡走上”。泗县话好把皱说成走,如白芋皱子,说成是白芋走子,就是白芋晒得半干不湿时的样子。当说一个人的事得不顺溜时也说“皱七拧八”的。如:“老王真是个走头瓜子,无论我们怎么劝说,他就是不听,看他不后悔才怪呢。”
这是个响声词,是泗县人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字,用来回答别人的问话,“是的”之意。到底该用哪个字,是怎么演变来的,无从考证,有可能是“啊”和“嗯”的合音,但它回答起来理直气壮,表现了泗县人敢做敢当的做事风格。如:问:“你今天敢说这事是你做的?”回答:“昂!”
别劲
就是迈开步子从障碍物上越过去。泗县人好说的“糙过去”,“糙开步子”。我说的这个“糙”只是音,究竟字该怎么写,不好考证,很可能是超越的“超”字音误。如:“他的步子真大,这么宽的沟,一下就糙过去了。”“你要昂起胸,糙开大步朝前走。”
可以是得力或着用得上劲的意思,也可以是得意、高兴或洋洋自得的意思。如:“我站在这个地方不得劲,你往那边挪挪好吗?”再如有一首歌唱的是“咱老百姓啊今个儿真高兴”,如果用泗县话唱,那就是“咱老百姓啊今个怪得劲!”
干饭
即大米做的硬米饭,泗县人之所以这样称呼,应该是让它有别于面食和米粥。如:吃干饭,得就菜喝汤,不然噎人。
蛄庸(gu yong)
就是在原地移动身体或者身体的某个部位,有“挣扎”、“乱移动”的意思。这个字也不好写,记得多年前有个泥瓦匠问我:“你当老师的,都是有学问的人。我问你个字看你可会写?”我心想,你能问什么字,我还能不会写。就满有把握地说:“你说什么字吧?”泥瓦匠说:“蛄庸。”这下真把我问倒了,整天泗县人好说“蛄庸蛄庸的”,我还真没有见过这个词。于是那人不慌不忙地说:“‘来去’不出头。”边说边蹲在地上,用瓦片划了“来去”二字,又把横上面露出的部分擦去。据说这个词康熙字典里有,我也没有核对过。如当你和某人睡一床时,他睡觉不老实,一会伸腿一会蜷腿的,你就会说他:“你这个人怎么睡觉乱蛄庸,一点也不老实。”再如:这条泥鳅拿出水后,在地上蛄庸了几下,就死了。
醢了(hǎi le)
也说“来劲”,就是有力量、有勇气、厉害、不服输之意,用现在流行的网络语说,就是“给力”。按方言的使用原则考证,应该是“来上了劲”的省略说法。如:“你今天真来上,一下子尅了五个大包子。”
毛辣子
也称毛扒子或洋辣子,夏秋季节有些树上生的一种刺蛾幼虫,身上长着绒毛,毛带毒性,皮肤如果被它爬过,哪怕是毛子飞落身上,都会引起火辣辣的灼伤感。如:他不小心被毛辣子蜇了一下,到现在皮肤还难受呢。
指在活动或团体中作用不大的配角,是个略带贬义的词语,但很多时候人们好拿它自谦,表示自己人微言轻,不受重视。鸟或者带翼的昆虫扑棱着翅膀,发出声响,造成声势,就是这个词的来源。使用时,还好在前面加个“小”字,以示更加不重要。如:“你个扑棱角子,你再能也能不出如来佛手心。”“你也不要拿俺太当回事,俺搁这里只能算个小扑棱角子。”
也说“橡皮脸”或“木头脸”,多形容孩子不知羞、不给说、专与大人对着干。人脸盛,就是“当着人面表现自己很能、盛气凌人”的省略语,而橡皮脸和木头脸,应该是脸如橡皮或木头一样,不怕捶打,无血无味。如当大人看到小孩子调皮不听话时,会说:“你这孩子就是人脸盛,大人不让你做你就不要做才对。”“我早就不愿理你了,你还不收敛。真是个橡皮脸!”
调到
就是能干,做事周到,一般多用来指持家理财和做家务。这个词就是有调理和周到的合成,如:“这个女人很调到,家里的事都被她操持得井井有序。”
转莲(zhuan四声 lian)
以前泗县人普遍把葵花或葵花籽叫做转莲,现在则很少有人这么说了。葵花开后活像莲花,花又是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而转动的,因此泗县人不叫它向日葵,而生动形象地称它为转莲。同时把葵花籽也叫转莲,如炒转莲,嗑转莲,即炒葵花籽,嗑葵花籽。
文章评论
啊吗呢
很多的方言, 以前只是能说,如:“醢了”,读了此文,增长了见识!
草
[em]e114[/em]如果没看到这篇文章,就让我来想还真的想不出几个泗县方言来。
如玉
初次拜访,留下我的问候,您好!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