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灵性之门

个人日记


         近日看蒋勋先生《此生肉身觉醒》,笔者从人体美学的视角,通过古代埃及、印度、希腊,几个古文明美术作品对人体的不同表现形式,阐释对肉身的不同态度。

    古埃及相信死亡是灵魂 从肉身出走,将灵魂出走的肉身制作成木乃伊,保存起来,等待灵魂的回归,期盼肉身复活。古埃及通过“凝视”死亡的,对肉身眷恋不舍。

    希腊人对肉身觉醒更显直白,源于运动。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诞生,开启了古希腊对肉身的直视。参与运动会的全部为男性,由此希腊人发现肉身的运动美,人体艺术在雕像中诞生。一尊尊雕像,是希腊人对人体细节的关照。随后,希腊将人体雕像应用于亡者的墓碑上。古希腊的雕像,共同的特点,全部是健硕、青春、俊朗,容颜美妙姣好。即便在墓碑上,也看不到死亡的恐怖,是对生活的希翼与憧憬的美好。

    罗马征服希腊后,人体美学沿袭希腊的理想之外,更接近写实主义。雕像里人物的表情更为丰富,不只有单一的青春美好,增加了岁月刻画的皱纹,下垂的眼袋,凹陷的双颊,生命中积聚的忧伤、恐惧。罗马的雕像比之希腊,对人性的刻画更为真实全面。

    印度的雕像中,看到的是原始欲情的流荡。印度的雕像,看到流动的肉身,每一寸肌肤都在颤动,仿佛是一朵绽放的生命之花。也正是这绽放的肉身,在光色迷离的耽溺纵情后,面对死亡与苦难,生出人生的诸多烦恼,开始思考人生苦乐,走在修行的路上,完成从欲念肉身到苦役肉身的角色转换,最终觉悟人生。印度对肉身的思考,从人生极致享乐的美妙转至艰苦修行,更觉完整深刻。

    古代中国对肉身的凝视不可不说是稀缺而滞后的,极少有裸体雕塑。辽宁出土一件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女性裸像,残破不全,只残余五公分左右。后以石器、木材、青铜等为材质雕刻的人形,也多粗陋简拙。人像造型,多以群体的方式,耕织,鱼牧,祭祀。相较人像艺术,更多关于肉身的凝视,文字中似乎更多一些。孔子学生问:死亡是什么?孔子答:“未知生,焉知死。”庄子“彼以生为附赘悬疣,以死为决疣溃痈”“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由此,中国对肉身的凝视,更为含蓄,内敛,或许也更为迟缓,厚重,深刻。

    不同的文化基础,衍生对同一事物不同的看法。无论是直白或内敛,无论理想与务实,无论极致享乐至艰苦修行,都是出自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凝视肉身,思考人性,开启灵性之门。


    深圳有一座名为《上帝之手》的雕塑,作者罗丹,主人公为亚当夏娃。在一只大手的掌心,亚当和夏娃拥抱在一起。当人们看到这座雕塑时,感受到的是满满的爱意。若是在多年前,人们的思想和意识还未能直接审视自我时,这样的雕塑一定不会出现在中国。而在西方国家,却早习以为常。


    联想到藏传佛教里的所供奉的欢喜佛。佛像中有男女交媾的雕塑,汉地大多数人都不会接受,而他却供奉在西藏的寺庙中。而欢喜佛的由来,是观世音菩萨化为女身,前去救度杀戮成性的毗那夜迦。当毗那夜迦初见观世音化身的女子,生得漂亮美丽,想要拥抱对方,遭到拒绝。在毗那夜迦承诺愿跟随观世音菩萨随教,成为佛教徒,为佛护法,不生恶心,不作业障,多做善事之后,观世音化身便与毗那夜迦相拥。自此,毗那夜迦得到超度。如此可见,不能只单单从佛像表面去看,而要深入内里,探究佛像背后的故事。


    在中国的诗文与画作中,可见自我的灵性示现。

    古画中,山巍峻,水涤清,树繁茂,月清明,人或坐或卧,一派自在悠然,随处见清明飘逸之美。每一幅画作,皆是画者一种情感的诠释,或悲伤,或喜悦,或沉静,或欢愉。画山画水,画草木,画面上山水草木的形态,不再只为描摹草木原生形态,有画者情感的宣泄,更是画者内心境像的表露。而这恰是画者对自身生命的审视,延及对山水草木的慈悲。
只有赏者与画者灵性相通时,一心境,应一心景,才得以体会,两两相应,相宜静好。

 

                    图片                    
 

    觉林菩萨偈中,觉林菩萨说颂言:“譬如工画师,分布诸彩色。虚妄取异象,大种无差别。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亦不离大种,而有色可得。心中无彩画,彩画中无心。然不离于心,有彩画可得。彼心恒不住,无量难思议。示现一切色,各各不相知。譬如工画师,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画,诸法性如是。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丛生,无法而不造。。。”这一段颂言,将工画师与彩画与世相巧妙结合,画者作画,只是借用笔墨,将自我内心情志呈现画布之上。人亦是用心行于世间,所有波澜起伏,皆因心造。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了心中理想的生活场所,见“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往来耕作”,“怡然自乐”,一派祥和。这文字是脱离现实,转变思维后,由灵性之心生成。


    现代文字中白音格力先生的文字,可说是最为美妙。 “
禅道写在书上,绘在画中,藏在人心,远在自然。 晨起焚香,暮落听经,是日常修行,面带安详,能看见窗前瓶花缠香气。 走在小径,行于山川,水天一色,坐来肌骨清澈,清澈是慧根生出的香”他的文字中可见禅味深厚,文字中,花草树木翠色生香,山水江河是流动的画卷,日月星辰是平仄诗词。

     佛教和基督教都认为,人生来便是来受苦的。也许是吧,大德高师,皆是因苦难而最终觉悟。

     画作与诗文,多出自经历坎坷之人的手笔。当在现实中处处碰壁受阻,不得不转变思维,开启对内心的关照,不再执着,生觉悟之心,为自己找到生命的出口,找到超脱的自我。作品中不仅有老庄的哲学,亦受染佛学。若老庄的哲学,给人一个鹏鸟般逍遥的胸襟,佛学便教人学会对自我的关照,“善护念”教人静思,教人自省,“生无所住心”教人忘我无我,融自身于万物之中,从而开启自我的灵性之门。


     意为笔先,若心中早已见青山绿水,落笔处自可见山水秀美,可挽风揽月,可踏日披星,可沐雨饮露。

 
     佛教里常讲人生三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禅有悟,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


      而人对山水草木的欣赏与描摹,生发的柔软与慈悲之心,又会回归到现实中,获得内心的超脱与淡然。眼中的山水草木融入内心,心中不再以自我的得失为重,承载起世相万物的风景,人也变得淡定从容。人的内心负担少了,心情舒畅,眼中所见便皆是美景。

       正如杨绛先生所言“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人,只有内心柔软,便会心生慈悲,便不再执着,转化思维,便会放下,便会洒脱,便会美妙。

      曾于某个清晨,听鸟儿鸣唱,失神立于窗前,曾在一朵花的开落中,感悟生命的轮回,也曾在某个夜晚,走在寂静的街上,听风呼呼吹过耳边,看那摇动的树叶,似转经筒发出的嗡嗡声,亦如那经幡飘扬。每每此时,便心生敬畏,对自然,对生命。

     想,若灵性之门开启,身居陋室,山水自来,清音自鸣耳畔。与山水相见之时,必是我见青山多娇媚,青山见我自多情。


      人来到世间,只是生命不断轮回,每一次轮回便是一段修心的旅程。对世相苦乐生发出觉悟之心,开启灵性之门,才能像工画师般,画出美妙彩画,成就美妙人生。           

 

图片
 







文章评论

这些文字,不知是否清晰,几日来断续写就,算是这一段赏画读字的心路历程。也希望,有一天,打开自我的灵性之门。文字有些长,看字很是辛苦,月为友友备了茶[em]e160[/em] [em]e160[/em]

子羽

月阐述的比较多,从艺术到佛学,再从佛学到生活,融汇交错。 艺术本身就是一种灵感,而灵感皆源于生活,生活更有境界和层次的不同,所谓灵性的开启那便在这种境界里了。 我一直认为佛学是全世界上最为伟大的一门学问,应该推崇,只是很少有人去懂,也很少有人去愿意懂。信奉它,人的心灵才会宽容和善,世界就不会有杀戮和战争,得到的是众生的平等和自由,人们也不会有痛苦和压力。正是像月所说,当这种灵性开启的时候,就会在一朵花的开落中,感悟到生命的轮回和真谛。 子羽还要写上两句不成熟的诗算是一点开悟。 一念花落,菩提座下三万莲。繁华三千,青灯素月伴。一念花开,盼十年渡缘。三生愿。春生春散,自天心月圆。

水若

品月的茶[em]e100[/em][em]e160[/em]

若言

旁征博引,妙不可言!

青衣

月姐,我要转载,可以吗?

烟水寒

我愿从此醒来,不在迷茫里、、、、、谢谢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