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的立宪

历史见闻

历史固然有其必由之道,但其每一次必然走的往往又是偶然的路。而且,偶然有时候会一偶偶去一百年,这是历史总会叫人击案或扼腕的地方。在之前,中国并非没有过推动以宪法为中心的政治改革的尝试。

晚清以来的中国并非不想改革,事实上,当时的中国,如果能真正的改革,一切都还来得及。但遗憾的是改革没有一场是真正的彻底的改革。

伴随镇压洪秀全的战争所兴起的洋务运动,放到今天的来看,其实是一次大清的改革开放。这场改革持续三十年,当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这种成绩没有巨大到足以挽救国家的地步。所以,仍然算是失败的。

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这场改革是一场不涉及或者不触动政治层面的改革,这种改革其结果无一例外的是官僚权势利益集团霸占所有的利益好处之后宣告改革失败。

后来的学者将这种仅仅停留在经济层面的改革称为纯白色的革命。中国的洋务运动,俄国的斯托雷平改革,伊朗巴列维改革,都无一例外的失败。当然,我并非要暗示什么,结果是不需要暗示的。

并非我,而是一百多年前,当甲午战败后,即有人认识到如不改革政治,则国家无从“崛起”,甚至连坐起的资格都没有。但众所周知,随后的康梁维新如同昙花一现。

失败固然有很多原因,但改革者操之过急肯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比如科举固然要变,但骤然让读了十年二十年寒窗的人失去了目标,这对他们来说是极其残忍的事情。给他们一个时间,让他们有一个接受西学的过程比突然剥夺他们的希望要好得多。

比如被裁撤的衙门,比如八旗的钱粮,这些当然要改,但必须给他们一个生活下去的办法和过程。

改革,必须要为被改革者留出不至绝望的余地,这不只是为改革本身顺利进行的功利考虑,而且是更加公平的道义要求改革必须使得所有人都能获得同等的希望。

我这样说并非意味着要为当下所谓的原罪开拓。今日中国,那些鲸吞国家财产的,那些掠夺公民财产的,那些贪赃枉法所得财产的,显然不在我说的“被改革”的范畴,他们属于被绳之以法的范畴。无论是改良还是革命他们都没有逃脱天理公义的理由。

当然,失败的最大原因是因为慈禧。在中外历史上,人物影响、改变和创造历史的例子比比皆是,可以说历史即人物,人物即历史。在美国出了林肯和西奥多.罗斯福,日本出了西乡隆盛和伊藤博文的年代,中国摊上了慈禧这么个人物。

慈禧是个精明却不英明,有雌才却无大略的人物。其心机手腕,使得聪明尊贵如恭亲王,德业彪炳如曾国藩,桀骜如左宗棠,无不听命俯首。当国四十余年,臣下之心肺腑如见,大小臣工不敢有丝毫异心。这一点,乾隆康熙,也不过如此。不过,慈禧也仅止于此。

对治国者,精明固然不可或缺,但见识与襟怀则更是必备之才具。观慈禧一生,最念念不忘的,首先是一个权字,其次是皇室,再次是大清,最末才是中国。慈禧一生大事,无不发端于此。从早期的斗倒肃顺起,到启用恭王,到同治驾崩后一意孤行立襟抱中的光绪,再后来罢黜恭王,“重”用醇王、礼王,大修颐和园,立储召八国联军之祸,立宪。一生行之,无不是为了满足私权与私欲。这样有雌才却无大略的人一再当国,就是中国百年不振的重要根源。

戊戌变法之后,中国的社会改革呼声和脚步并没有停止。在接连遭受到八国联军和日俄战争两大刺激之后,当时几乎举国开明者皆以为“不变政体,枝枝节节无补救之益也。”说这话的人是张謇,此人虽然官位不高,但当时大江南北少有不知道南通状元张季直的。一方面是国内士绅呼吁,另一方面海外孙黄造反,康梁保皇,内外夹攻。慈禧是何等人物?不就是立宪吗?那就立,坚决立。

我们在讨论立宪之前,必须提醒一句,这次立宪是慈禧的立宪。在所谓的中国第一部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中尽管没有这样的字句,但事实上有这样的原则:大清是慈禧太后领导的…国家。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当然,新政和立宪还是取得了很多成就。比如科举被废除,中国的很多大学也在这一时期创建,官制至少在表面上有所改变,实业得到一定的发展。甚至,袁世凯在直隶初步建立了成体系的议会,随后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写到这里,似乎应该水到渠成的赞颂新政的总设计师慈禧女士如何伟大,如何高瞻远瞩。

其实不然。

很多时候阻碍社会进步的是统治者所拥有的专制权力,当统治者处于私心或者公心,将这种禁锢或多或少的打开一点缺口,所引发的社会繁荣进步并不能被视作统治者的丰功伟绩,因为这是进步是民众的智力与劳力所致。这种将社会因为统治者减少作恶而带来的繁荣,归功于统治者的英明伟大的做法只能用来愚民。

比如有个恶棍原来每天打你一百棍,现在忽然只是打你八十棍,你要做的当然不是颂扬他少打你二十棍是多么高瞻远瞩。你要做的是奋起反抗,让他一下都不能打你,还要将他绳之以法。

晚清的立宪只是统治者对被统治者做出极为有限的退让的把戏,尽管有一定的成效,但恶棍总是恶棍,命运只有灭亡。

当然,恶棍若主动交出棍子,历史肯定又是另一番模样。晚清的中国,威望足以慑服全国官僚的只有一个慈禧,假如她真能顺应潮流,真正实现君主立宪,中国或许不用经历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几十年。这当然是与虎谋皮,看历史的时候往往有善良假设的冲动。

于是,后来清廷迎来了辛亥革命,中国的宪政也等到了民国、及至现在。

文章评论

塞外风云(龙城)

呵,呵,呵……中国需要的是团结振兴的改革,而非重导一盘散沙的西式民粹主义改良!!

MZ大浪淘沙

【没有万恶的人,只有万恶的制度】如果你单独面对的是一个流氓,你惹不起还能躲。但如果你面对的是一个流氓的制度,那么你惹也惹不起,躲也躲不起,唯一的选择就是改变它。——慕容雪村

尘缘

家国,是你自己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