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之——经络穴位
个人日记
是络脉在本经分出部位的腧穴。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部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发于鸠尾,督脉络发于长强,脾之大络出于大包,合称十五络穴。
①络穴各主治其络脉虚实的病证。如手少阴心经别络,实则胸中支满,虚则不能言语,皆可取其络穴通里治疗。
②络穴可沟通表里两经 。因此,不仅能治本经病,也能治相表里的经脉的病证。如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列缺,既能治肺经的咳嗽、喘息,又能治相表里的手阳明大肠经的齿痛、头项疼痛等疾患。
③凡有急性炎症时,刺络穴出血,亦有良好的效果。④络穴在临床应用时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相表里经的原穴配合,称为原络配穴法。
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front Mu point),又称为"腹募穴”。"募”,有聚集、汇合之意。六脏六腑各有一募穴,共12个。募穴均位于胸腹部有关经脉上,其位置与其相关脏腑所处部位相近。
郄,空隙之意。郄空是各经经气所深聚的地方,大多分布在四肢肘膝以下。十二经脉各有一个郄穴,阴阳跷脉及阴阳维脉也各有一个郄穴,合而为十六郄穴。
八会穴,是指脏、腑、气、血、筋、骨、髓等精气所会聚的腧穴。八会穴与其所属的八种脏器组织的生理功能有密切关系。在治疗方面,凡与此八者有关的病证,均可选用相关的八会穴来治疗。
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称为背俞穴。背俞穴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而上下排列,分别冠以脏腑之名,共十二穴。
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气相通的八个腧穴,称为八脉交会穴。均分布在肘膝以下。由于奇经与正经的经气以八穴相会通,所以此八穴既能治奇经病,又能治正经病。如公孙通冲脉,故公孙既能治足太阴脾经病,又能治冲脉病;内关通阴维脉,帮内关既能治手厥阴心包经病,又能治阴维脉病。
五腧穴是常用要穴,为古今医家所重视。临床上如井穴可用于治疗神志昏迷;荥穴可用于治疗热病;输穴可用于治疗关节痛;经穴可用于治疗喘咳;合穴可用于治疗六腑症证等。
禁针穴,是指这个穴位不宜用针刺。有的是完全禁针,有的则是分情况下禁针。由于历代医家记录的方法不同,所以,下述的穴位,都属于禁针的。
1.古代针具粗,容易造成较大损伤,比如风府、哑门等,针具过粗而又操作不当的话,易伤及脊髓,会阴等穴位下密布神经、血管,操作不当亦有损伤可能。
2.古代消毒措施较差,某些血管丰富的穴位,如消毒不严格易造成感染,久而久之,亦演变为禁针出。
3.临近脏腑,胸腹部某些穴位如不注意针刺角度和深度,易伤及内脏,如肩部的肩井穴,如果自后向前刺较为安全,如从上向下刺则易伤及肺尖。
禁灸穴,是指这个穴位不宜使用灸法。与禁针穴相同,有的穴位是完全禁灸,而有的则是分情况下禁灸。
百会倒在地,尾闾不还乡,章门被击中,十人九人亡,太阳和哑门,必然见阎王,断脊无接骨,膝下急亡身。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我们在开发过程中,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因而,在库的设计和内容上,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希望广大网友批评指正,我们将会不断改进,以满足大家的需求。
中医技术殿堂QQ:754500650
点击进入[中医技术殿堂]浏览更多专业中医诊疗、中医养生保健精彩文章
【中医经典】血虚、血瘀、血寒、血热的问题,学习完了,就不再晕头转向了!
【技术成果】好多朋友还在长痘啊!痘痘告诉你,什么地方生病了? 更有本草祛痘解决根本问题。
【养生产品】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技术成果推广部系列产品---虫草灵芝丸
【中药产品】本草鼻炎净纯中药,和缠人的鼻炎说再见!三天见效!更有验方随便选!
【技术支持】: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技术成果推广部 中医特色诊疗、保健养生绝技系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