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与精神寄托

个人日记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是高深莫测、复杂多样的,哪怕就是TA身边最亲最爱的人也不能够完全走进去。你看唐唐与张国荣36年的超越世俗的深厚感情,走到最后,唐唐也没有能拯救出张国荣逐渐异常的精神世界,阻止他纵身一跳。可因他永远也都是唐的精神支柱,
他的骨灰在家中陪伴唐唐十年了,令其孑然一身,遗憾终生。

      我们常常说自己都不懂自己,就是说自己都解释不了解剖不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以我们灵魂深处永远觉得孤独,渴求温暖,这就使得我们一生都在寻找一个最懂自己的“人”、“知己”,而结果是,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

      我们可以在具体的人,事,物上寻找着 ,寄托着我们的精神,只为一刹那的心动,共鸣,享受,陶醉,欢愉。
我们要让自己过得好,除了不忍饥挨饿外,最重要的是要精神世界过得很好,只有它才能让我们欣慰,满足,坦然,幸福,快乐,觉得活着才更有意义。

      可是你有没有发觉,我们在尘世中走得越久,能够让我们能精神寄托的东西越来越少 。。。
     
      有没有这样的时候,
开了电视想看电脑, 开了电脑想玩手机,拿了手机打开发现无事可做。。。最后结果。 电脑开着。 电视开着。 手机也拿着。。。 然后你在发呆,无所适从,白痴一样。。。

      
我们越来越挑,能真正入我们心的东西越来越少。



     
生活在我们面前就像一个巨大的漏斗,年轻的时候,遇到的人多,入心的朋友也不少,想说的话也很多,无所顾忌,无所不谈。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不停的辗转奔波,我们会慢慢地发现,能听你说话和你愿意与之说话的人越来越少,有时候这些居然都成了自己一 种奢侈欲望。这个时候,我们可能有一个固定的密友,能够在你孤寂的时候听你倾诉,也可能一个也没有。

      
茫茫人海,阡陌红尘,有时候,打开手机,一个一个名字的翻过去,又有几个人能让你安心和坦然,可以去打扰,可以去随时随地地畅所欲言?没有!有些时候,我们宁可在心里一千遍一万遍的对自己诉说,也不愿跟身边的人透露一丝半语,一些苦恼和烦闷,一些心情和境遇,别人不曾身临其境,自然不能感同身受,理解的也许能说些中肯宽慰的言语,敷衍的人就只说几句套话,会让你立刻后悔坦露了心迹。白天我们将自己重重地包裹在铠甲之下,将真实的自己深深地隐匿起来,再亲密的人也会有顾忌,再相知的人也会有猜度。

    这样,我们能再把精神寄托于某个人吗?谁能拯救我们?安慰我们?没有。

 

   三年来第一次关闭了空间,不为什么,只是想在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里,安静的与自己对话,不打扰,也不被打扰。我很好。感谢你曾经有过的留言与担心。

 



      小的时候没有电视看,就是下雨天也要跑到别人家去看,脸皮本来很薄的,但还是撵也撵不走 。现在,再没有谁买不起电视了,电视也都是数字电视了,可以收到几十个台。可是你调来调去,就难得有入眼入心的一见钟情的节目吸引你。也有的时候,选择多了,总以为后面还有更好的,结果却翻来覆去的换频道,时间过去一大把,你还不知所云。也有的时候,你拒绝看电视,你怕堕入无聊的爱情剧宫廷剧连续剧,诱惑着逼你占用了大把的光阴,一无所成。但大多的时候,电视已经成为了我们民众最普遍的精神寄托。 

      要是一档你喜欢的节目或影视剧,你一定会陶醉其中,忘记了自己的存在。有时候你就像一个疯子,可以一个人尽情的哭,一个人放声的笑,更可以一个人破口大骂。某个角色,你可以喜欢的要命,也可以恨之入骨。一部剧情,一个人物,不但可以寄托你的精神,还可以成为你的精神支柱。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把自己陷入剧情,看个昏天黑地,不知今夕是何年。然后,哭够了,笑够了,想够了,生活该干嘛还干嘛,继续向前。

      去年【甄嬛传】确实很火,空间里也有很多人为此写文,也是,没有哪一部电视能把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等种种关系,刻画得如此栩栩如生了。如果我穿越到那个宫廷里,早出师未捷身先死,沦为斗争的牺牲品, 轮不到我出场了。甄嬛虽然是一个正面人物,但是她无疑也是一个玩心计的最高手,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因为怕,所以这部电视只是遇上了就看一点点,70多集太长了,不敢刻意去欣赏那些残酷与无奈。
    
      年后入过眼的只是一部【浪漫向左,婚姻向右】 ,单看名字你也能猜到剧情里的纠结,矛盾。但是它的表达方式却非常的
诙谐 与幽默,那一桩桩家庭琐事又何尝不是普通百姓家的翻版。更多的我在医师陈小文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在范编辑 的性格里看到老公的影子。这样的剧情让人的精神有了寄托,更让人的精神有了反思。



 四


       小的时候,根本没有什么课外书看,所以一直到长大,精神都活得简单。如今,书倒没有多看几本,人却越来越复杂了,精神生活越来越难以满足了。人心越来越浮躁,越来越难以静下来去品读一本纯文学,而一般的时尚杂志报刊又觉得很俗气。每次书店里那琳琅满目的各类书,看得人眼花缭乱,无从选选择,精华的越来越难辨。如此,这般,精神变得更空虚无聊。


     去年,莫言获奖了,最高奖项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萧条的文学界终于有些激情了。可是莫言的文字我还一字没有来得及读过,就听到一片批评之声,大意是他把丑陋的中国血淋淋的剥给外国人看到了,伤了国人的面子与尊严。

     因为不了解就没有发言权。那日,在书摊也心血来潮买了他一本作品精选,收录的是一些中短篇小说和散文。放了很久,最近才去欣赏。可是只要看进去一篇,就一口气把后面的都看完了。

      我很赞同莫言的一些说法。

      一个之所以爱写字的人,第一是他感觉他有话要说,第二他感觉他有话必须说,不吐不快。哪怕就是没有一个读者,他也不会改变他的写法。

        他得奖之前已经写了那么多的字,写了那么多年,都已经老了,我想,他写字的动力不是因为想得诺贝尔大奖,而是他有话说,他必须把它说出来。这么多年来,他活在一个自我的精神世界里,喃喃自语,对着另一个自己倾诉,文学与写字是他的最大精神寄托。

       我们常常说作家和诗人都是“疯子”,就因为他们的思想超前,言行非一般常人所能理解。一般生前都得不到公正的对待,死后却声名远播,只因为他们留下来的那些字。

      只因为,他们留下来的文字,他们留下来的精神,又成为了无数代人的精神寄托!千古不朽!

      看莫言的中篇小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小说总是在高潮时戛然而止,结局意外,让人无措,甚至迷茫。而那篇【冰雪美人】就是这样,结局太意外,寓意太高,反思太深刻,一遍遍问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再领略莫言的写作手法,真不愧为大师!他能细致的捕捉到人物的每一个表情、动作、心里的微小变化,并用准确 的语言把它刻画得栩栩如生,身临其境一样,你看他的字,不自觉就在脑海里勾勒出一幅幅情景画面出来,跟看电视没有什么区别。那个时候,看文字也是一种享受,在精神世界里一个人与作者无声交流对话。

      周日,一家三口呆在书店。儿子蹲在角落半天,时而见他开怀大笑,时而又见他眉头紧锁,
儿子显然也沉醉在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里自娱自乐。我呀,陷在一则情感故事里,偷偷的不停的抹眼泪。

    好的文字就是这样,占据着你的脑海,让你一辈子都念念不忘,深刻反思。 




 进入互联网时代,我们的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了。

 我们在网络上购物,在网络上玩游戏,浏览新闻,聊天,写字,逛空间,听音乐,我们在网上交朋友,寻找知己,恋人,甚至是爱人。。

无论我们做什么,都是把精神寄托给了网络,希望我们能在虚拟的网络里 ,拥有一个不一样的精神世界,让我们活得更好,但这个前提是把握好一定的度。



无论何种精神寄托,最终,我都希望 你过得好,我也过得好。

 

 


 

                                                                                                        破茧成蝶---Joan2013年4月9日凌晨


文章评论

焱.cn

小时候在表哥家看电视,那时表哥刚刚大学毕业,面临就业问题,他把电视频道从头调到尾,从尾调到头,而刚刚吸引我的节目又被他换掉,很不理解,又不敢抗议。如今自己也会不停的换台,才发现是心境不同,内心总是浮躁,很难有入眼的,一旦上心就很难自拔!

传说521

“你过得好 我也过得好” 恩,我们大家都要好好的

~完美抗体~

为了这个压抑的精神世界,我就要隔空灵魂,剩下一个空壳了。什么精神?有些事,不能按自己的想法做,顾及的太多,一个个都快被逼疯了。

蝶,我刚刚打出的留言,一不注意碰了一下全删掉了[em]e149[/em]

飘飘白狐

原来蝶儿没闲着,一个人给自己说了那么多话啊?[em]e120[/em] 好好好~!请继续~! [em]e163[/em]

蓝猫

适当的清心还是蛮不错的。人生就是不断地感悟,自己的心情自己感受,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破茧成碟,你快乐 ,我快乐大家快乐就好!

落灯花

自己有话要说就说呗,经年之后也是很好的回忆录,人除了工作生活占用了时间外,多数时候都是自己和自己对话的,只是写作的人能写下来,画画的人能画下来,而普通人只是在心里说说。

娴人儿

呵呵,写的真好![em]e4005[/em]

云在天边

蝶儿剖析得很透彻 有着很多的共鸣 只是没有的你这样的文笔可以表达出来

木易

写的真好,看了心有感触。[em]e163[/em]

清风

精神享受说到底是奢侈的一件事,心不静,难体味与感受。精神世界丰富的同时,在跳到物质的世俗生活,又会感受到失落。尤其是共鸣与互动,随着年龄越大变得不可企及。最终,人是孤独的。

大地春阳

有一份可以寄托的爱情,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静夜铃响

一个人除了物质的需求,更少不了精神需求,物质需求可通过个人奋斗得到满足,精神需求确实须要内心的修炼。[em]e178[/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