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

个人日记

    谁在笑傲江湖?
    乔峰选择了“掌心一翻,把匕首送进了胸膛”,死在了父亲当年跳崖的附近。袁承志远走海外,到荒岛上去建立自己的“桃花源”。狄云带着初恋情人的遗孤,心灰意冷地来到荒无人烟的雪谷,开创自己的“理想福地”。令狐冲和任盈盈经历许多波折后也远离江湖,不知隐逸何方。最深谋远虑的任我行和东方不败,在当面一战之后,东方不败战死,任我行伤重失明。杨过携带小龙女,到他们曾经憧憬过的天长暖、花长开、叶长绿的地方生儿育女去了。饶是头衔多得不得了的韦小宝,纵然他如何随机应变、滑头无比,但在忠义不能两全面前,也只能举手投降,携众美弃官退隐,不知所终。。。。。。
    金庸给了他笔下的人物两种人生选择,要不就是死,要不就是隐逸,没有第三种选择可作人生缓冲。这是多么决绝的态度。
    从第一部《书剑恩仇录》开始,他的作品就以悲剧收场,无论是陈家洛的抗清大业还是他本人的儿女私情,都悲壮得让人唏嘘不已。《天龙八部》中的乔峰不知圆了多少人的英雄梦,几乎所有英雄的美德都在他身上能找到,但是这样的英雄必须死,他只能在杀人或自杀之中选择一个。《笑傲江湖》实在应为“笑傲江湖不可得”,即使令狐冲与任盈盈最终结为夫妻归隐而去,恐怕也多半是一种“良好的心愿”而已,因为世上岳不群之流的人物太多,令狐冲是斗不过他们的。
    世道有时候就是这样不平!人有时候就是那样混账!顶天立地又如何?绝世高手又如何?
    细数一下,金庸的十四部作品,多半是都或明或暗往“归隐”一途走去。兜兜转转,回到中国知识分子源远流长的最本质的地方来:从儒到道到佛。
    中国的知识分子从来不是一股独立的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他们必须依附于君权,方能显示其自身的价值。“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屈大夫子,即便他如何天马行空,孤芳自赏,也因为政治上的不能得意,最终赴水投寻彭咸所在之仙居去了。那个谪仙的李太白,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太白,幻想着“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畅快淋漓,怀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狂妄,在唐玄宗的掖庭里饮过醉过歌过吟过,却最终碰得头破血流,独独收获一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怅然寂寥,从沉郁的胸腔中长呼出“但愿长醉不复醒”的悠远叹息。
    “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是文人心态矛盾的两个方面。而一旦想通了、看破了,最后也就从“一朝着遍长安花”转为“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返璞自然。按佛家的理解,“一切方法由心生,若悟真性,即无所住,无所住心,即是智慧”。悲亦不久悲,不止于悲,喜亦不常喜,不止于喜。这就是所谓的无常,所谓的茫然,而什么样的感触都会在时间中淡去,淡成了茫然。。。。。。。

       
图片

文章评论

飘过红尘的雪

[url=http://piccache2.soso.com/face/_12045400081273972682][img,171,148]http://piccache2.soso.com/face/_12045400081273972682[/img][/url]

紫色檀香

好有见地的文字! 把美好的东西毁掉给人看,就是悲剧。 侠义精神最终的结局似乎都是毁灭。所谓隐逸不过是一种心灰意冷的妥协或者是一种一厢情愿的幻想。。。 知识分子有它自身固有的软弱性和摇摆性。很多时候都充当了统治阶级手中的工具。单靠口诛笔伐是不能安身立命的,所以只有依附于权势,如此却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所以稍微清醒点的知识分子只能疼痛着,呐喊着。。。

过往

酒逢知己醉尽兴.无语聆听似牛琴.佩服友.有空 再来拜访

小文

笑傲江湖一切皆虚妄,世上总有人只愿长醉不复醒,吾知天命! [em]e160[/em]

适闲

十分赞同你对文人江湖的分析,透彻!

情 花 有 毒

壮志豪情书万章,一笔江山墨沉香。雨露双晶朝晨起,三招天下平五洋。[em]e160[/em]

平平淡淡的过

人生能笑到最后的,皆是旁观者,能善始善终的都是小人物,人生由酸甜苦辣组成,甜只占百分之二十五,何苦要求太多。

天缘居士

呵呵!看来还是只有韦小宝是聪明人[em]e120[/em]

迷蝶贼香

笑熬浆糊,所以江湖一锅粥。不糊涂,没法混!太糊涂,没法过!怎么熬看着办吧!

过客

谁在笑傲江湖?我认为唯有桃花岛主!

[ft=,3,]江湖也[ft=,3,]重[ft=,3,]道義和民族大義,[/ft][/ft]英雄也不能違背!人生社會,社會人生![/ft]

[ft=,3,]行走于江西湖南间[/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