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武县文家槽的天然溶洞群
个人日记
文家槽的阴山(双鹰山)阳山均属龙门山系,带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山上溶洞分布较多。其中大型溶洞有东北方向有张口洞、麦草洞二大型溶洞,与之相对的西南方有硝洞子(也叫观音洞,因其邻观音庙而得名)、弯洞子。张口洞在慈竹笼山腰与双鹰山相连,洞口高约4米,宽约20米,深不可测。洞内蝙蝠甚多,挂满崖壁。此洞有暗河与现江油市窦团山后山龙王井相通。早年村民求雨在洞内投撒麦壳,据传便从龙王井流出,可见龙王井为暗河出口。麦草洞与张口洞相呼应,在魔芋山山腰,洞口宽大可容纳数百人,亦深不可测。其间盛产燕窝,早年间为文家槽村民饮食文化中一重要组成成分。也因其滋补性能使当地居民身强体健,容光焕发。西南方的硝洞子为古代至近代取硝矿炼硝的矿洞。弯洞子也为炼硝矿洞,而此洞主体为天然溶洞,也许由于其独特位置,洞内的钟乳石形态各异,数量众多,晶莹剔透,焕然生彩。这些天然溶洞早年曾经是避祸安身之所,大多有人居住痕迹,而传说故事也很多,其中藏宝的传说最为精彩。有人竟也有信其真实性的,居然能想到洞中打洞找宝,就在村人搬迁后,就有不法之徒在观音洞里打了盗洞,估计什么也没找到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