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初月帖》及其章法浅析

转载精品

    
王羲之书《初月帖》 
 
    有位书友问我,王羲之若能活到今天,他会不会出来投稿。我说会的。
说出这句话,我的心里却悄然升起一丝苦涩。书圣艺术的造诣已不是一种个人行为,而是一个阶层的雅好,一个时代的风尚。而我们的时代却不同于魏晋,却更多的是另一种尴尬。

    现今的社会,我们需要先有殷实的生活基础,然后才能追求自己心中的神圣艺术,我们很难做到象王羲之一样辞官罢仕而遁迹山林,幽处颐养。

当然,我的论述并非今人在艺术上难以超越古人在找借口,因为在这个现代化已普及到我们手指尖的社会中,我们的确很难创作出象王羲之的《初月帖》这样的传世佳作。

    《初月帖》创作于永和七年,时年王羲之四十九岁。此贴是王羲之流传至今最好的书帖之一(由于朝代更换,战乱频繁,王羲之的作品至今已无任何真迹流传下来,现所能见到的多为摹拓本和以真迹为蓝本的刻本),全文8行,61字,为墨迹纸本。

    《初月帖》以质朴和随意性给人以新奇的美感和逸笔章草的魅力。全帖点画狼藉,锋芒毕露,或似竹叶,或似兰蕊,尾款一点一画皆非直过,而是穷尽变化。结字大小不一,或长或短,欹斜平正皆随性情和字形而定,行距错落跌宕,变化莫测,使王羲之颇受压抑的暮年在笔墨之中得到尽情抒发,具有气贯神定的感人力量。

    晚年的王羲之勇于变法,善于创新,博采众长,融会贯通,而自成面目,终于完成从具有隶意朴质书体到娇美流变书风的蜕变,书法舍弃秦汉的丰碑巨额而走向尺牍简札的清逸,达到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境界,并创造出一个时代全新的唯美书风。

    《初月帖》便是王羲之变法之后的代表性作品。

    首先,他将隶书、行书揉合为草书,强调线条的浑厚生动,以一种艺术感极强的随机态度对待提按、顿挫,绞转和行笔的力度、方向、节奏和空间切割,使书法作品通过线条的起伏流动,通过线条的粗细、曲直、干湿等变化,通过轻重坚柔、光润滞湿的墨痕,传达出人的心灵的焦灼,畅达、甜美、苦涩等情感意绪。线条中流动着书家的缕缕情思和艺术感觉,这种创造性的可视语言映衬出书家的精神意志和个性风貌。

    书法是种能与心灵产生共鸣的艺术,我们的心境时刻会影响着我们的创作,这一点,从王羲之的《初月帖》中可以找到很好的论据。

“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近欲遣此书,停行无人,不辨遣信,昨至此,且得去月十六日书,虽远为慰。过属,卿佳不,吴顷患殊劣殊劣,方涉道忧悴,力不具,羲之报。”

    这是一封写给他父亲的信,因王父名“正”,为避讳,“正月”书写时改为“初月”,全文大致的意思是:“近期一直想写这封信,但因没有邮差,没法寄信(所以耽搁到现在)。昨天到达这里,加之收到上月十六日的来信,即使相隔遥远,但也十分感激。冒昧地再次嘱托您,近来还好吧?我却突然生病,身体十分差。刚刚踏上路程,身心憔悴,就写到这里吧。王羲之。正月十二日。”

    一件成功的书法作品离不开笔法,字法,墨法,章法的支撑,更离不开书家的艺术修养。

    《初月帖》不仅是古代文人墨客所渴求的至宝,也是藏家必争的名品,到了当代仍发挥着其经典功用。书家大谈“二王”是经典,是魏晋风流的代表,是当今书法学习创作和借鉴的宝贵资源。做为书法爱好者,临帖之余,就其心得,解其章法之要,大致有一些浅见。
    开头“初月”二字,用笔大胆,“初”字末笔直接“月”字一撇组成一道很长的弧线,奔放开张,形成第一字组;接下来变换其书写节奏,徐徐放缓;“十”字成方行,横向与“初月”反差较小,字间上下留空白处,形成单字组第二组。“二日”横向紧缩,收的很紧,但为了协调上文纵向较长,笔划饱满,雍容大度,且具风彩,组成第三组。“山阴”二字就有了新的变化,“山”字因字取形横向放开,纵向收紧,廖廖三笔,顾盼生情,“阴”字横向稍宽左高右低且与“山”字中间留有余白,正应古人“疏可走马,密不通风”意成第四组。“羲”为第五组,字略大,在笔划的处理上疏密反差较大,像刻意为之,稳住阵角。此行成左弧行线. 
    第二行呈左弧线,行列较宽。第六组,起笔速度很快,“之”小“报”大,“之”字横向紧缩,与“报”实连,丰润洒脱,刚劲而意敛。第七组,舔笔润墨,留一空白处,逆行入笔,书就“近欲”二字。第八组,意连“遣此”二字,字型向左摆动,其过度空间与上一空间相似,如没有“遣”字中间一长竖去破其空白处,也许空间构成是雷同的。“书停”二字紧连“此”下,字势继续朝左倾斜,“书”静“停”动,一静一动,趣味天成,组成第九组。
    第三行行列呈垂直线状。“行无人”三字一气合成,潇洒奔放,完全放开,直书胸臆,与第二行呼应,形成空与实的对比,构成第十组。换口气,舔舔墨,冷静少许,观前顾后,承上启下,不温不火,书就“不”字,单字 十一组。留空兼顾第二行,对准主轴线,速度渐渐加快,“辨”留小空白与“遣信”组成十二组。留白,夸张变行“昨”,单字组成十三组。
        第四行,整行向右斜。“至此”二字与第二行“之报”用笔结字相似,空间构成有别,成十四组。“且”单字为十五组。“得”与“且”用笔相同,字势相似,兼顾第三行的奔放,多了几分雅气,以静制动,蕴藏无限哲理,让人联想翩翩,回味无穷,构成十六组。“去月”为十七组,有甜墨意,用笔结字与开篇相同,两条长弧线遥相呼应,暗合“一字乃终篇之规”意。“十六”为十八组,“十”向左跌,“六”向右摆动。“日”紧跟“六”下,归复平正,但是整行向右倾斜,顺其自然。
    第五行还是向右斜。“书”为十九组,较小,但字势开阔,上紧下松,一变平和面目。“虽远”成二十组, “虽”轻“远"重,缠绵多情。“为慰”,第二十一组,“为”横向放开,“ 慰 ”竖长,自然和谐。“过属”为二十二组,墨色浓黑,笔划饱满,顾及“月”字长线,留白后且有收意。“卿佳”二十三组,上挤下开,像一字,爽朗之余给下一行做好了伏笔。 
     第六行与第五行行列较大,呈垂直状。“不吾”为二十四组,两字各具风采,“不”宽“吾”长,自信洒脱,意境高远。“诸患”,二十五组,纽转翻绞,不经意间偶然天成,且自然天真。“殊劣殊劣”,二十六组,激情所至,破锋入笔,行笔中逐渐调整锋芒,于方于圆,行云流水, “方”,二十七组,形如岸边山石,磅礴威严,与流水相映成趣。
    第七行,行列成垂直状。“涉道”,二十八组,字势恣肆,犹癫狂百态,似九曲迂回,波澜不惊。“忧”,二十九组 ,单字成组,承上启下,用笔最狠,字形略长,删繁就简,险中求稳。“淬”,单字,三十组,稳重开张,叛上易下,笔墨肢体语言已发挥到了极致。“力不”,三十一组,于“淬”相似,变化较小,舒缓沉着,却又紧锣密鼓,耘酿排比意蕴,给下一组险绝造势。“具”单字,三十二组,极似一“努”势,得势忘形,一泻千里,真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第八行,半行。字列垂直。“羲”,单字,三十三组,如果说前面已经过飞瀑直下的话,那么“羲”字则为汹涌澎湃浪花,力感全被柔韧所淹没。“之报”三十四组,“之”小“报”大,迂回环绕,百折不挠 ,与苏轼“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意境暗合。
       短短六十一字,共用了三十四个字组。字组之间相互协调,统一,变化极为丰富,最明显的是上下之间的距离,如第三行第十组“行无人”密,十二组“办遣信”也密,中间第十一组“不”字上下留很大一处空白,“之报”密,“遣此书停”也密,中间“近欲”二字上下留白;再如前五行下半部分密,上半部分间隔较大,于是形成块面的疏密对比,显得非常活泼。行列不在垂直线上,而在于左右摆动,形成错落关系。如第二行列第六组“之报”与第七组“近欲”向右斜,第八组“遣此”与“书停”却向左斜,感觉非常丰富,有一种曲径通幽的美感。顾盼关系,如“十七组“去”向左倾,“月”向右倾,十八组“十”向左倾,“六”向右倾,“十”则写得比较挺直,显的很灵动,象一首律诗,平平仄仄,抑扬顿错,富有节律感。 
    纵观全篇, 笔法的含金量决定其艺术的魅力,章法的和谐及变化是其境界的有力表现,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自然无为,无意于佳乃佳,是一种心境的自然流露。是个体艺术修养的综合流露。《初月帖》在章法上行列的构成上是先左弧线,制造矛盾,接下来行列右弧线再次激化矛盾,第三行垂直线化解矛盾,第四行制造矛盾,第五行列加深矛盾。隔离,第六行列化解矛盾,第七.八行直书胸臆,表达理性的洒脱的人生追求与艺术境界。王羲之自云“结构者谋略也。”又云“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须缓前急后,字体形势,状若龙蛇,相钩连不断,仍须棱侧起伏,用笔不得使齐平大小一等”。从字意来看,笔法,字组,行列,章法及通篇的统筹都在“谋”字范围内,是理性的思考,意在笔先。梁武帝称“羲之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不妄此评,羲之书确有龙虎之象,笔划浑厚圆劲,字势跳跃腾挪,摄人心魄,不可端倪。明人董其昌拔“云花满目,弈弈生动,并其用墨之意,一一备具,王氏家风,漏泄殆尽。”

    “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 王羲之以其高洁的品性和淡远的怀抱显示了中国书圣的胸襟。

    其实在我心中,我更渴望王羲之的这种精神境界能在我们这一代的书家中得到更好的发扬和继承。纵观先辈的艺术人生,有洒脱闲散的行书《兰亭序》,秀丽婉逸的楷书《乐毅论》,又有傲物任情的草书《初月帖》。

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境遇,哪一种神情,哪一种心境,这种登峰造极的艺术境界,时代全新的唯美书风,都是我辈倾心探索追寻的目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