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药鉴定
个人日记
学习之前,我们需要明白三点:
1、执业中药师中药鉴定学的定义:研究和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订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2、执业中药师中药鉴定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是:在继承祖国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中药的历史、来源、品种形态、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建立规范化的质量标准以及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3、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中药 (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一)菌类(4种)
麦角菌科(1种):冬虫夏草(为冬虫夏草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复合体)
多孔菌科(3种):茯苓(菌核) 猪苓(菌核) 灵芝(子实体)
(二)藻类(1种)马尾藻科(1种):海藻(藻体)
(三)地衣类(1种) 松萝科:松萝(地衣体)
(四)蕨类(4种)
1.蚌壳蕨科:狗脊
2.鳞毛蕨科:绵马贯众
3.水龙骨科:石韦4.海金沙科:海金沙
(五)裸子植物(2种)
1.柏科:侧柏叶
2.麻黄科:麻黄
(六)被子植物(139种)
1.双子叶植物(108种)
(1)单种科(共21种)
①药名与科名相同的8种
商陆科:商陆;
防己科:防己、北豆根
远志科:远志
紫草科:紫草
川续断科:续断
杜仲科:杜仲
马钱科:马钱子
车前科:车前草
②药名与科名不相同的
木通科:木通、大血藤
瑞香科:沉香
桃金娘科:丁香
大戟科:巴豆
鼠李科:酸枣仁;
小檗科:淫羊藿;
堇菜科:紫花地丁;
报春花科:金钱草;
列当科:肉苁蓉;
爵床科:穿心莲、青黛、南板蓝根
马兜铃科:细辛
莎草科:香附
(2)含2个种的科
苋科:怀牛膝、川牛膝 见牛膝
龙胆科:龙胆、秦艽 秦龙胆
防己科:防己、北豆根 防北斗
石竹科:银柴胡、太子参 石竹太子银
樟 科:桂枝、肉桂 樟科肉桂枝
桑 科:桑叶、桑白皮
旋花科:菟丝子、牵牛子 旋花牵菟
橄揽科:乳香、没药 橄揽乳没
葫芦科:天花粉、瓜蒌
(3)含3个种的科有5科
十字花科:大青叶、葶苈子、板蓝根 十字大葶板
桔 梗 科:桔梗、党参、南沙参 桔梗党参南
木 兰 科:五味子、辛夷、厚朴 木兰五辛厚
木 犀 科:秦皮、连翘、女贞子• 木犀秦连女
玄 参 科:玄参、地黄、胡黄连 玄参地黄胡
(4)含4个种的科
蓼 科:大黄、何首乌、蓼大青叶、虎杖 蓼大黄何虎
茄 科:洋金花、枸杞子、地骨皮 茄科洋枸皮
萝 藦 科:白前、白薇、徐长卿、香加皮 萝白前薇长香
芸 香 科:黄柏、枳壳、吴茱萸、白鲜皮 芸柏枳吴白
(5)含5个种的科有2科
五加科:西洋参 红参 人参、三七、通草 五加西红三人通
茜草科:巴戟天、茜草、栀子、钩藤。 茜草栀子钩茜巴
(6)含7个种的科有1科
唇形科:丹参、黄芩、紫苏叶、广藿香、荆芥、益母草、薄荷 母芩紫荆丹为何香。
(7)含8个种的科有1科
蔷薇科:地榆、木瓜、山楂、苦杏仁、桃仁、乌梅、金樱子、枇杷叶 金山杷地瓜桃杏梅
(8)含10个种的科有1科 毛威川连草附 二芍牡丹通升
毛茛科:威灵仙、川乌、草乌、附子、白芍、赤芍、川木通、黄连、牡丹皮、升麻
(9)含11个种的科有1科 北回归 南蛇风 两活两胡芷藁芎
伞形科:北沙参 小茴香 当归;南鹤虱 蛇床子 防风;羌活独活、前胡柴胡;白芷藁本川芎
(10)含13个种的科有1科 木香2术冬菊红,茵陈青,北公牛紫 菊科:木香、川木香、白术、苍术、款冬花、菊花、红花、茵陈、青蒿、鹤虱、蒲公英、牛蒡子、紫菀
(11)含15个种的科有 山豆葛苏降泻叶,槐儿子甘苦,广补黄芪鸡血 豆科山豆根 葛根 苏木 降香 番泻叶 槐花 儿茶 沙苑子 决明子 甘草 苦参 广金钱草 补骨脂 黄芪 鸡血藤
2.单子叶植物(31种)
(1)含单种科有7个科
①药名与科名相同3种 百部科:百部; 泽泻科:泽泻; 黑三棱科:三棱。
②药名与科名不相同的4种 莎草科:香附; 禾本科:薏苡仁; 香蒲科:蒲黄; 薯蓣科:山药。
(2)含2个种的科有2个 鸢尾科:射干、西红花 鸢尾射西红 棕榈科:槟榔、血竭 棕榈槟血竭
(3)含3个种的科 天南星科:天南星、半夏、石菖蒲 天南半石菖 兰 科:天麻、白及、石斛。 兰天白石斛
(4)含6个种的科有1个 姜黄砂莪蔻益郁 姜科:姜黄 莪术 砂仁 豆蔻 益智仁 郁金
(5)含7个种的科有1个 三母二冬黄土玉楼 百合科:川贝母、浙贝母、知母、天冬、麦冬、黄精、土茯苓、玉竹、重楼
1.单种科22个,其中11个药名与科名相同,11个药名与科名不相同 水蛭科:水蛭 珍珠贝科和蚌科:珍珠 牡蛎科:牡蛎 钳蝎科:全蝎 蜈蚣科:蜈蚣 蚕蛾科:僵蚕; 蟾蜍科:蟾蜍; 鸟纲雉科:鸡内金 蜜蜂科:蜂蜜 龟科:龟甲; 鳖科:鳖甲; 钜蚓科:地龙; 鲍科:石决明; 乌贼科:海螵蛸; 鳖蠊科:土鳖虫; 螳螂科:桑螵蛸; 芫青科:斑蝥; 海龙科:海马; 壁虎科:蛤蚧; 眼镜蛇科:金钱白花蛇; 蝰科:蕲蛇; 游蛇科:乌梢蛇。
2.含2个种的科有2个 鹿科:麝香、鹿茸。 牛科:牛黄、羚羊
(一)根入药的品种:块根入药 块根何太草,二冬百地金白。 何首乌、太子参、草乌、天冬、麦冬、百部、地黄、郁金、白蔹
(二)根茎入药物的品种 块茎两天三泻胡半白天麻、天南星、三棱、山药、泽泻、延胡索、半夏、白及 鳞茎入药:川贝、浙贝
(三)根与根茎入药的品种:菀西虎杖黄龙胆,山高草长抢仙丹 紫菀 茜草 虎杖 大黄 龙胆 山豆根 藁本 甘草 徐长卿 羌活 威灵仙 丹参
(四)根类药材:
1.二牛拉伤三胡:牛膝、川牛膝、商陆、银柴胡、柴胡、前胡。2.二嫂(芍)巴结紫草:白芍、赤芍、巴戟天、紫草。3.二香续芩芪:川木香、木香、续断、黄芩、黄芪。4.二房归地板:防风、防己、当归、地榆、板蓝根。5.北杀西党又远又苦:北沙参、西洋参、党参、远志、苦参
(五)茎木类中药 1、茎藤-大血藤、鸡血藤、川木通 2、心材-苏木、降香(树干和根的心材)、沉香(含树脂的心材) 3、茎枝-桂枝、桑枝、钩藤(带钩) 4、茎刺-皂角刺 5、茎髓-通草、灯心草 6、茎翅状附着物-鬼箭羽 7、草本植物茎藤-天仙藤
(六)皮类中药 1、根皮-桑白皮、牡丹皮、白鲜皮、香加皮、地骨皮 (根皮桑地白牡丹香) 2、枝皮-秦皮(枝皮、干皮) 3、干、根、枝皮-厚朴 4、树皮-肉桂、杜仲、合欢皮、黄柏
(七)花类中药 1 花蕾-辛夷、丁香、款冬花 2 花蕾及花-槐花、金银花、山银花 3 头状花序-菊花 4 花-洋金花红花 5 柱头-西红花 6 花粉-蒲黄
(八)果实22种子10类中药 干燥成熟果实 小巴豆连杀草寇,吴茱萸贺二瓜,补益梅楂:、小茴香、巴豆、砂仁、草果、豆蔻、吴茱萸(近 成熟)、鹤虱、木瓜(近成熟)、瓜蒌、补骨脂、益智、乌梅(近成熟)、山楂、 以子命名却是果实的 牛郎织女会,鹰蛇地起舞:牛蒡子、栀子、女贞子、金樱子、蛇床子、地肤子、五味子、 种子入药:三人牵马停在沙滩上,明早吃狼兔: 酸枣仁、桃仁、苦杏仁、牵牛子、马钱子、葶苈子、沙苑子、决明子、槟榔、菟丝子 1个未成熟果实:枳壳 1个种仁-薏苡仁 1个果肉-山茱萸 干燥果实:连翘
(九)全草类中药 1. 干燥全草:(全草金公半车丁)金钱草、蒲 公 英、半 枝 莲、车 前 草、紫花地丁 2. 干燥地上部分:大 蓟益 母 草鱼腥草广 藿 香、荆 芥、薄 荷、香 薷、穿 心 莲、茵 陈、青 蒿、 (地上大母穿荆茵,鱼薄荷清香) 3.石斛---新鲜或干燥茎。麻黄-----干燥草质茎,肉苁蓉----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槲寄生---干燥带叶茎枝
(十)动物类中药 1 干燥整体-全蝎、蜈蚣、斑蝥、土鳖虫、水蛭、海马、虻虫、九香虫 2 除内脏的动物体:蛤蚧、金钱白花蛇、鳖甲(背甲) 蕲蛇、乌梢蛇地龙 3 动物的某一部分入药: 角类:鹿茸(幼角)、鹿角、羚羊角(角)、水牛角 鳞、甲类:穿山甲、龟甲(背、腹甲) 贝壳类:石决明(贝壳)、牡蛎(贝壳)、珍珠母、海螵蛸、蛤壳、瓦楞子 脏器类:蛤蟆油、鸡内金、紫河车、鹿鞭、海狗肾、水獭肝、刺猬皮 4 动物的生理产物: 分泌物:麝香、蟾酥、熊胆粉、虫白蜡,蜂蜡 动物的排泄物:五灵脂、蚕砂、夜明砂 其他生理产物:蝉脱、蛇脱、蜂蜜、蜂房、桑螵蛸(干燥卵鞘) 5 动物的病理产物:珍珠、牛黄、马宝(胃肠结石),猴枣(猕猴的胃或胆结石)、狗宝、僵蚕 (由白僵菌而致死的干 燥虫体,有白僵菌)。 6 动物体某一部分的加工品:阿胶、鹿角胶、鹿角霜、龟甲胶、血余炭、水牛角浓缩粉。
一、特殊术语
1 大黄:根茎髓部有星点。(异常维管束,外为木质部,内为韧皮部,射线呈星状射出)。
2 何首乌:皮部散列“云锦状花纹”(异常维管束)。
3 商陆:断面形成多个凹凸不平的同心性环纹。“罗盘纹”。
4 银柴胡:“珍珠盘”、“砂眼”。
5 赤芍:“糟皮粉渣”(外皮易脱落,断面粉白色,粉性大)
6 黄连:“过桥”(平滑的节间)。
7 防己:断面显“车轮纹”(稀疏的放射状纹理)。
8 人参:“芦头”(根茎)、“芦碗”(芦头上凹窝状茎痕)、“珍珠点”(须根上的明显的疣状突起)、艼”(不定根,根茎上生长的)。
9 白芷:“疙瘩丁”(根表面皮孔样横向突起)。
10 当归:“归头”(根上端)、“归身”(主根)、“归尾”(支根)、“全归”(根的全体)。
11 羌活:“朱砂点”(皮部的黄色的分泌腔)、“蚕羌”、“竹节羌”、“条羌”“大头羌”
12茅苍术:“朱砂点”(为油室。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点); “起霜”(暴露梢久,常可见析出白毛状结晶,习称“起霜”;北苍术无起霜现象)。
13 防风:“蚯蚓头”(根头有明显密集的环纹)
14 龙胆:“筋脉点”(木质部有5-8个木质部束环列,习称筋脉点。是维管束)。
15 黄芩:枯芩(老根中间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枯朽状或已呈空洞者)。
16 党参:“狮子头”(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
17 川木香:“油头”(根头部偶有黑色发粘的胶状物)。
18 川贝母:松贝-“怀中饱月”(外层磷叶 2瓣,大小悬殊,大瓣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 炉贝-“虎皮斑”(炉贝表面黄白色,梢粗糙,常有黄棕色斑块 )
19浙贝:“珠贝”(直径 3.5cm以下者不摘除心芽加工而成)“大贝”(直径 3.5cm以上者摘除心芽加工而成)。
20 知母:“金包头”(根茎顶端有残留的浅黄棕色的叶痕及茎痕)。
21 姜黄:“蝉肚姜黄”(姜黄主根茎呈卵圆形或纺锤形,表面深黄色,多抽皱,有明显环纹及点状下陷的须根或少数圆形侧生根茎痕)。
22 天麻:“鹦哥咀”或“红小辫”(根茎一端有红棕色干枯芽苞习称)。
23 大血藤:“车轮纹”(木部被红棕色射线隔开呈放射状)。
24 厚朴:“鸡肠朴”(根皮弯曲似鸡肠者)。
25 款冬花:“连三朵”(款冬花 2-3个花序连在一起,习称)。
26 地龙:“白颈”(第 14~16节为生殖带,较光亮,习称)
27 珍珠:“珍珠结构环”(粗细相间排列的同心性环纹)“珍珠虹光环”(多数磨片在暗视野中可见同心环状的如虹彩般的光环)
28 蕲蛇:“翘鼻头”(吻端向上突出)、“方胜纹”(背部两侧各有17-25个“V”形斑,在背中线相接形成灰白色菱方形斑纹)、“连珠斑”(腹部灰白色,鳞片较大,有黑色类圆形的斑点)、“佛指甲”(尾部骤细,末端有长三角形鳞片)。
29.乌梢蛇:“剑脊”(脊背高耸,成屋脊状)。
30 海马:“马头蛇尾瓦楞身”
31 麝香:“银皮”(麝香仁中脱落的内层皮膜,内含麝香仁、细毛、脱落的内层皮膜)。“当门子”
32 鹿茸:花鹿茸 “二杠”(1个分枝);“大挺”-主枝;“门柱”-侧枝;“三岔”(2个分枝); “血片”“蜡片”(尖部切片);“蛋黄片”(中上部切片)。 马鹿茸:“单门”(1个侧枝);“莲花”(2个侧枝);“三岔”、“四岔” “捻头”(四岔顶端无毛);老角片下部切片。
33 牛黄:“乌金衣”(牛黄蛋黄外部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
34羚羊角:“通天眼”(羚羊角顶端部分光滑,对光透视有细孔道直通角尖)、“骨塞”(羚羊角基部内有坚硬质重的角柱,长约为全角的 1/2或 1/3)。
35 赭石:(一面有多数直径约 1cm的圆形乳头状突起,习称“钉头”)。
36 芒硝:“土硝、皮硝”(天然不纯的芒硝)
二、有异型维管束的中药品种
1 怀牛膝、川牛膝、商陆-多环性同心环维管束。鸡血藤:偏心形半圆环 3-8个,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成轮
2 何首乌:韧皮部4-11个类圆形异型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状花纹。
3.华山参:内涵(木间)韧皮部 3 白木香:(国产沉香、木间韧皮部)
4 大黄:(根茎髓部有内韧型异常维管束,星点)。
5 川乌、附子:(根有髓)
6 龙胆:龙胆—有髓。(滇)坚龙胆—无髓。
7.泽泻:周木型维管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