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珪郁闷了--也谈林州市改名

个人日记

 

林州市改名断想

 

诸葛圭是谁?不知道吧?不知道太正常了,如果你知道,那就有点不正常了。哈哈。

   据中国广播网消息:鉴于世人只知红旗渠而不知林州,河南省林州市在其政府官网上征求市民意见:您是否同意将林州市更名为红旗渠市,以便像张家界改名一样为市民带来滚滚红利?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一片喧哗。

古语有“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之说,意即大丈夫顶天立地,不为面临危险或者利诱而改名姓。因为姓名是父母给的,是家族繁衍、种族纯正的标志,绝不能辱没前辈先祖的血统和名声。

如今姓名赋予那么严重点的意义,一般多数人的观点,名字只是一个符号而已。只要自己喜欢即可,叫什么都行,何必大惊小怪。

但对于地名,虽然也只是一个符号,改名却不能太随便了。因为它涉及面要广泛的多,一个地名不仅仅是一个符号,它还是历史的记忆、文化的传承,它记录着社会的变迁,它凝结着耕耘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汗水和心血。

但人们见到的现实却是:受利益驱动,世人普遍浮躁。不仅人名要改,路名要改,城市要改名,大学也改名。小县城想改名,大城市包括一些省会城市也想改名,有的想去掉土气,有的想傍点洋气,有的想借点仙气。仿佛名字一改,财运便会滚滚来。

殊不知城市改名历来争议不少,因改名而大获成功的并不多,且多数时候不具有可比性。

就林州市而言,其改名的冲动是:红旗渠是咱们林州人造的,可现在世人只知红旗渠,却不知林州,于是欲通过改名,扬名天下,吸引游客,招财进宝。

突然穿越到三国时期,说的是诸葛亮成名之后,不仅本族本宗大沾其光,连外姓人也揩了不少油,“小诸葛”、二诸葛”如雨后春笋,大行其道,大赚其钱。但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却鲜有人知,不仅大为光火,诸葛亮怎么说也是我生的,如今他名扬天下,我却默默无闻,那怎么行?于是经人指点,也到民政部门申请改名,直接就改名为诸葛亮爹。足够响亮吧?看谁还不知道我?建议林州借鉴一下,要改就改的更直接、更彻底、更前卫。

如果林州市改名成功,外地人到了林州,自然询问当地人:怎么到了红旗渠,却不见红旗渠?原来此渠和彼渠,本非一个渠。给家人朋友打电话,如果没听清,真不只是我到市里了,还是我掉渠里了。

河南还有一个登封市,登封市有个少林寺,少林寺的名气比登封市大多了吧?登封市是不是也需要考虑一下,改名为少林寺市,那么以后登封市里人全都成了寺里人?西安市有个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而西安目前的排名在国内尚不靠前,在世界上就更别说了,那是不是也可以改名为兵马俑市呢?那倒真的弄不清它是一个城市,还是买卖兵马俑的集市呢?

那一时期的林州地方志该怎么写?如果是红旗渠人们修的红旗渠,不仅与事实不符,读起来别扭绕口,还会随时有鸡生蛋蛋生鸡的疑虑。如果是林州人民修的红旗渠,那林州人为啥就自豪不起来呢?

“包子有肉不在褶子”,当年的红旗渠出名难道也是靠改名吗?绝对不是!它靠的是林州人民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群策群力、战天斗地的智慧精神和气概!他们在1960年代那样艰苦简陋的条件下,创造了令世界惊叹的人间奇迹,足以告慰先辈、激励后代。如今林州欲改名红旗渠市,至少说明林州人民再也拿不出什么“气概”和“奇迹”,只能靠吃先辈的老本过日子了。

当然我的家乡距林州不远,我身边好多人也到过红旗渠。我也大致了解到:林州百姓没有变,林州人民是好样的,不会满足于红旗渠这一项成就,他们一定能继往开来,再创辉煌。他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张家界,但不一定非要改名。他们可以审视自身特点,发现和培养新的优势,让林州拥有更多的人间奇迹,让世人了解林州,记住林州,向往林州!

文章评论

淡墨

云海兄冬至快乐[em]e177[/em][em]e160[/em][em]e176[/em]

妙正

哟,还真没听过林州市,还真的就只知道红旗渠!红旗渠是中国人战天斗智的标志,是中国人的骄傲!在很多年后,中国人都会记得红旗渠!我觉得要让中国人永远记得红旗渠,改名也是不错的办法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