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怎么教没的
难忘经典
事先,这个学生花65元买了3把刀带到学校,他还写下了300余字的“死亡笔记”,其中有这样的话:“我就是一个坏学生……我恨老师,更恨学校、恨社会……我要发泄,我要报复,我的人生毁在老师手上,我要杀老师。”
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惊呆了!为什么一个16岁的花季少年,对老师、对学校有那么大的仇恨!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当然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不能全部归咎于教育,然而教育的缺失肯定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我只想追问,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教育的终极目的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是使人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有一颗善良的、充满爱的心,当然,还要有健康的身体。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有一个人说得特别好。这个人并不是以教育家著称的。他写了一篇文章《位育之道》,文章引了《中庸》里的几句话:“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他的意思是:教育就是要使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在那儿得到充分的发展。所谓“安其所,遂其生”。也就是说,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个体的发展,是为了“人”的充分发展,不是为了做“工具”。说这话的人叫潘光旦,很多人大概知道这个人是个社会学家,但不知道他在教育方面有着深刻的思想,他是梁启超的学生,费孝通的老师。
250年前法国教育家卢梭就明确说:“大自然希望孩子在以前像个孩子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子,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会腐烂。”
以上这些论述的共同点就是强调,在人的教育上,必须符合“天道”,让人符合天性地成长。
前两年主流媒体一直在宣传“赢在起跑线上”。有一个6岁的孩子,写了两本书,当时几十家电视台在宣传他。上海电视台主持人谷永立来找我,我把两本书看了一下,真是吓了一大跳。这哪里是神童,这完全是在培养扭曲的人!在做节目时,我读了几段他的日记:
今天做节目的有很多是中国名人,许多人跟我合影,想占我的便宜。
我吃饭都是人家送上门来请我吃,谁都想巴结我。
本来我的校服还蛮干净的,没想到拿到洗衣房里去洗,越洗越脏。我看那些洗衣服的人是不想干活了,也不想要工资了。
整本日记不满两万字,但充满了嫉妒、仇恨、霸道……这哪里是教育,完全是的毒害一个孩子!更可怕的是,全国各地还请他做报告,媒体不断炒作。后来我在《文汇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起跑线上不要急于定输赢》。
如今的教育急功近利、唯利是图,就是不考虑怎么育“人”,不考虑人性格的完善,不考虑人的成长规律,不考虑求真、求善、求美,把“人”丢了,“人”不见了。
失去独立思考能力
我参加过高考命题,也担任过多年的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阅卷前,我们中心组的五个高考阅卷组负责人总要把卷子做一遍,几乎没有一道主观题大家的答案完全相同。有一次我们的答案竟奇迹般的完全一样,但打开命题人的标准答案一看,全错了。如果说连我们的答案都不对,又怎么要求学生呢?
举个例子,上海考区某年出了这样一道题。
请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送春 朱弁
风烟节物眼中稀,三月人犹恋褚衣。结就客愁云片断,唤回乡梦雨霏微。小桃山下花初见,弱柳沙头絮未飞。把酒送春无别语,羡君才到便成归。
问:这首诗通过什么和什么(用诗中的句子)写出了春天的什么?
标准答案竟是:通过“花初见”和“絮未飞”写出了春天的“短暂”。
试问:花刚刚开,柳絮还未飞,你怎么就知道春天短暂?
其实这首诗,并非写春天的短暂,而是在写作者思乡——春天刚到就回去了,所以后面写道:“把酒送春无别语,羡君才到便成归。”这是羡春,是思乡!不是在写春天之短暂!
如今的教育就是通过高考这个指挥棒,训练学生迎合出题人的意见、揣摩出题人的意图。美国当代教育家库姆斯说:“教育不该被迫在聪明的精神病患者与具有良好适应能力的笨蛋之间做出选择。”我们的教育正是如此。
我们的学生已经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在那无止境的题海中,孩子们的学习乐趣被剥夺了,生活乐趣被剥夺了,独立的人格没有了,不会思考,只会人云亦云。
教学好像流水线
教学好像车间中的流水线,每一位不同学科的教师几乎都在干同一件事——锻铸、雕琢符合“标准”的零件。
如今上课不读书,下课不看书,为了应付考试,几乎天天在分析,天天在做习题。讲语法、讲用法,言者谆谆,听者藐藐,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唯独缺少真正的读书与学习,更缺乏探求真理的兴趣与愿望。
江苏的王栋生老师收集了用同样一句话作开头的套文:那句话是“屈原向我们走来”。
2004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目是“山的沉稳,水的灵动”,考生写道:“屈原向我们走来……他的爱国之情,像山一样沉稳……他的文思,像水一样灵动。”
2005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是“凤头、猪肚、豹尾与人生的关系”,考生写道:“屈原向我们走来……帝高阳之苗裔,他的出生,正是这样一种凤头……当他举身跳入汨罗江时,他画出了人生的豹尾……”
2006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是“人与路”,考生写道:“屈原向我们走来……他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
2007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是“怀想天空”,考生写道:“屈原向我们走来……他仰望着楚国的天空……”
我们再看一看法国2008年的考题:
文学类考生选择题(三选一)
1.若有所悟是否就是对于思想桎梏的解脱?
2.艺术品是否与其他物品一样属于现实?
3.解释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有关“责任”的论述。
理科学类考生选择题(三选一)
1.欲望是否可以在现实中得到满足?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比较有什么意义?
3.解释休谟在《道德原则研究》中有关“正义”的论述。
经济社会类考生选择题(三选一)
1.人们是否可以摆脱成见?
2.我们可以从劳动中获取什么?
3.解释尼采在《人性的,太人性的》中有关“德行”的论述。
文章评论
水木清华
我对中国教育的几个观点: 其一:教育的改革是最重要的改革 ,应该首当其冲抓好教育的改革,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其二:教育的改革要有的放矢,抓住问题的症结所在,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其三:要实事求是,克服僵化教条的教学和考试模式 其四:要以人为本,强调个体的自由发展,而不是为了某种利益或功用沦为工具 其五:教育是人文教育,不是技能教育
浪迹天堂
天堂最大的感触是,中国的教育,多少年了,一直都是分数决定一切,期待着吧,也许总有一天能不再是![em]e160[/em][em]e100[/em]
道一
现在的教育,太过于追求分数了,而做人的道理却忽视了。
苍蓝
应试教育的后果已然显现,但我们却依然深陷其中,无奈只能各为其政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