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寂照照寂力自圆

心灵渡口

A:老师,坐下事情非常多,如何锻炼?
B:什么时候不是锻炼的地方?
不在事情多少,
事情少不要放逸,
事情多不要攀援,
以菩提心推动自己所有的行持,
从自己觉醒开始。

A:老师为什么千坐之后,修法有些懈怠呀 
B:或许修千坐的时候抱有过强的目的性,完成任务式的。
A:有点。 
是不是自己发心不够。
B:要明白修行是改正我们无始以来生命中的所有缺憾,修行不是一辈子两辈子的事,
是个永续经营的大工程,所以说要发长久心。
A:老师,这些缺憾都是梦中的吧,是不是只是因为太习惯了?
B:如果烦恼现前,你能及时的说不,不随之流浪,那许你是梦中的。不然我们还是在宛若真实的流转着。
A:说不也是烦恼吧?
B:说"不",是因为我们经常在境界面前"是是是"的跟着跑了。
如果不跑,也不要说"不"。

A:老师好,何时及如何证?明心见性?
B:如法修持,自得心开。

A:请问老师有的师兄说第八识就是生命。但我说第八识种子也是随缘变化的,但师兄说种子变化就如同人的细胞在更

新代谢变化一样,人的生命还是在的。不知此说成立否?
B:八识是生命的载体和体现,生命本身也是个因缘变化的现象。
要突破现象,才能触及生命的本质。
从而超越变异流转的苦恼。
A:因为8识是一直恒常存在,是否就可说这种生命是常在的?
B:八识是个因缘合和的集合。就像水池一样,一头进水,一头出水。
C:请问老师,您刚才说,八识是个因缘合和的集合。就像水池一样,一头进水,一头出水--对这句话不是很理解。

为什么看书中有提到说,人死后,佛性就离开了我们的身体?
B:就是八识的内容是不断的被改变的,里面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永留不动的。
“人死后,佛性就离开了我们的身体”的说法,是指八识本身是染净合和的,净分是佛性,染分是阿赖耶识,
人命终时,因自己以前的业力所感,幻起生死聚散的境界,
在虚妄的境界里,八识被牵引而走。
D:老师:在虚妄的境界里,八识被牵引而走,是指进入轮回吗?
B:虽然这个轮回还是虚妄的,但由于我们自己造作的执着力,感受为真实的苦恼。

A:老师好,我刚灌顶不久,还没有正式起修六印。听师兄们讲结印时会手疼难以忍受,所以,我想先每天练习结手印

直到感到可以忍受时再正式修六印。不知这样做是否如法?
B:修法手疼不疼因人而异。疼是消业,业消则智开。
受法之后,尽快开始如法修持为好。

A:请问老师:解脱是不是就是离苦得乐,就是没有不开心不高兴的事?
B:离开了高兴不高兴对我们身心的困扰。

A:老师,我发现对世间欲望少了以后,和不学佛的人共同语言就越来越少。结婚、感情、车子房子、衣服打扮这些话

题一点兴趣也无。现在闲话都不想说一句。
这样就显得不合群啊。我这样是不是有问题啊?
B:也要发大悲心,融合到世间去,磨练自己。
不然容易落空。
菩萨四摄法,不是有爱语、布施、利行、同事么。

A:老师大阿罗汉还有生死么?
B:有。
八万大劫灭尽定出定后,还要回小向大,继续修行,直到成佛,才究竟了脱了生死。

A:老师你好,我们的佛性的妙用是宇宙人生的因果规律吗,并且佛性超越这个因果规律,是这样吗,
B:佛性是一切现象的本质。
所以不能用现象的语言讨论本质,
就像不能用瓶子的形状来讨论它的质地。

A:请老师开示:
《了凡四训》中袁了凡的命屡屡被孔先生算准,可是,自从他遇见云谷禅师修行以来,被算准的命彻底改变。
如果有更高明的,能否连袁了凡什么时候遇见云谷禅师修行都会算到?
B:可以的。
所以如是因如是果,只有佛与佛才能尽了。
A:阿弥陀佛,这就带来一个更严重的问题: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什么时候修行,什么时候开悟,什么时候解脱,也在命

数之内,也是命中注定的?请老师继续开示,阿弥陀佛。
B:碰到佛,合适的话,佛会给你授记的,何时发心、何时成佛,名号为谁。等等
C:如果还没有碰到,那就自己发大愿心,今生速开智慧成佛,救度众生……
B:是啊,如果没碰到,那自己先成起佛来。
A:如果勇猛精进就可以提前成佛吧?
B:可以。
因果,唯佛与佛方能尽了。

A:请问老师,如何鉴定自己是不是在不断的进步,除了看自己的烦恼习气有无减少外,还有没有其它的鉴定方法啊?
B:还有慈悲心有没有增长,对佛法越来约有信心。身心也越来越安乐无恼。

A:顶礼老师,今天同事问我三问题:你从哪儿来?你来干什么?将来回到哪里去?我傻了,真不知道我从哪儿来?来

干什么?将来去哪里?
B:佛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
但更关键的,
先是要解决这三个问题的主语:
“我”是什么?
A:其实没有我,
哪儿都不是我。
C:常乐我净呢?
A:糊涂了。
B:不是没有,只是无实。
以无实故,恒常恒乐恒我恒净。
D:老师。恒是什么意思是长久吗? 
B:恒是离开变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

A:老师,佛受马麦和头疼之报是示现吗?
B:是。

A:老师好!我修六字明半年多了,打坐时杂念还很多,有两个问题请教:一,打坐一小时后杂念更多,根本做不到心

念耳闻,心情烦躁这时是不是该下坐了。二,座下念咒观照感觉很累有什么好的办法。谢谢!
B:一,坐上杂念多是因为坐下执着多。必须坐满两个小时,这时候正是进步的当口。
二,坐下观照不是压念,是以因果的道理抉择自己的言行,以菩提心无私的奉献人生。
A:请问老师:能做到“以菩提心无私的奉献人生”的人,是不是因为他们深深的知道,为人就是为己,如老子所说“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B:这里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没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A:老师,能不能自己鉴定自己已经见到了真心呢?
B:威音王佛以前可以。


A:老师好,我在打坐的时候关于在持咒的时候心念耳闻,闻得是咒,所念之心,还是一念不生处?这个所念之心和空

无实处的自性观不住怎么办?现在只能专心持咒和听咒 。
B:那就专心持咒和听咒。
A:请问老师,我能否打坐的时候,一边心念耳闻,一边又观照自己的清净本然的真心呢。二者是否可以同时进行?
B:你那个“清净本然的真心”,说白了就是个妄想分别的意境。
是意根意识攀援出来的一个结果,恰恰是没有摄住意根的体现呢。
所以学人坐上要心念耳闻,听好咒,摄住意根。
此为修行的要中之要。
A:您好,老师,可是有一点不明白,个人理解心念耳闻只是“以手指月”的那个“手指”而已,万一念着念着,就真

的看到了“月亮”,那此时岂不应该放下心念耳闻,转而观照那个“真心”吗?或者,为了渐次巩固,可不可以一边

心念耳闻,一边观照真心,然后慢慢的完全契入真心呢?!
B:心念耳闻-摄住意根-能所脱落-八识爆炸-亲见实相
这是实证的证成道理,不是分别攀援的观待道理。

A:老师您好!请开示,如果人死以后,如何知道他是否解脱了?
B:直到成佛才算真解脱。
A:老师,打开本来的人生死不了在转人时可知道继续修。 
B:证悟的人有大能力,能继续修的。
A:老师,生死是否只是一种感觉?分别的缘故?
B:是妄想分别。

A:老师,我在听老人开示的时候老人说到渐渐忘记所念之咒专注所念之心,我不是很清晰,以后会慢慢明白吗?请老

师慈悲解答。
B:从听好所念之咒入手。
听好咒,意根摄住了,就净念相续,真心现前。

A:顶礼老师!压念是不对的。怎么样的行持是压念呢?和如猫俘鼠怎么区别?
B:压念比如看到别人的东西要占为己有,这时候自己觉察,“不好不好,不要起这个念头”,
这就是压念。
觉照是自己觉察不如理的情况下,不简单的压制不起这个念头,而贪心是通过自己的贪念、看到自己的贪心,
反观为什么会起贪心,原来是因为我执,
为什么会有我执,原来是有我相,
为什么会有我相,原来颠倒分别而生。
为什么会颠倒分别,因为虚妄习气。
明白原来虚妄,则无颠倒,无颠倒,则无我相我执,无我执则无人我争夺,则贪心不破而破,不压而解。
如是观是名随顺觉照,不是压念。
日久功深,则随念随觉,见相即见根也。
C:老师,见相即见“根”?这根是什么意思?
B:就是见妄念的表现的同时,能够直接看到妄念背后的无明妄动的根子。

A:阿弥陀佛,请老师开示:“绝对”能离开“相对”存在吗?“常”能离开“无常”存在吗?“佛性”能离开“无明

”存在吗?
B:了达“相对”的相对性,不把相对性片面的放大、偏执,这就了解了“绝对”。
明白了“无常”的虚假性,不盲目的肯定和否定,离开了不真实的取着,这就与“常”相遇。
实证了“无明”的本面,佛性就同时呈现。

D:佛性能否离开色身,单独存在?
B:前面说过了。
离开不离开,都是妄想境界。

C:请问老师,我在修法过程中,如有能所脱离,谁来替我证明能所脱落呢?是老师来帮我鉴定,还是自己能鉴定?
B:要亲证实相。老师来印证。
不印证,不具保任之功。
印证会把疑根破掉。
C:请问老师,我怕师父印证的别的老师未必肯相信的
B:印证不是为了别人的看法,是为了自己的修行不错路。

C:顶礼老师,悟到了父母未生之前我是谁,就是见性了吗,您对这句禅语做何解,请老师开示。
B:见性不是理解,是实证。
如果一点世智辨聪的理解就自认为是见性的话,那地上的圣人满街都是了。
A:请问老师什么是圣人?
B:佛教称登地菩萨为圣位菩萨,之前的是贤位。

A:“寂照照寂”怎么理解?
B:寂照照寂不是刻意追求的某个意境,
是万法的本来相状。
一切法不生,是寂,
一切法婉转而有,不灭,是照。
虽然不生,是万法不生,是虽有万法,但无实法可生。
故说照而有寂。
照而常寂。
寂和照不是指两个,是一体的两个特点。
就像一张纸的上下两面
说上面,其实也牵带在说下面。
说下面,也是同理。
上面,是下面的上面。
照,是寂而显照。寂,是照而无生。
所以这上面不是可以把捉,
而是明而默契。
C:老师,那其实一直照着,只是有时不觉了吗
B:照不是能所对立的分别
是本来不落断灭。
寂也不是无记顽空,是照而无可得。
切实而言,随举一法,无一法不寂,因无实法可得故;
随举一法,无一法不照,法非断灭故。
故万法,本来即寂即照,等持圆融。
以此等持圆融故,寂而有照,照而本寂。
强说有二,体自圆融。
明斯者,是为清净圆觉。
C:谢谢老师,这样才是清静本然,(添一句有点多余的:能觉的即不是照也不是寂)
B:故曰,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文章评论

兹非心

寂照是本体的自然功能,照寂是后天的觉皈功夫!不然就不会有后两句:切忌用力的提醒了。因为只要又用力的感觉和地方,必然是在向上下功夫了!

菩提

呵呵,寂照照寂..如珠吐光,还照珠体。。。

仁华

[em]e163[/em][em]e179[/em][em]e100[/em]

随缘居士

[ft=,4,]寂照照寂不是刻意追求的某个意境, 是万法的本来相状。 一切法不生,是寂, 一切法婉转而有,不灭,是照。 虽然不生,是万法不生,是虽有万法,但无实法可生。 故说照而有寂。 照而常寂。[/ft] 顶礼老师

玦 明

老师节日快乐~~[em]e192[/em][em]e177[/em][em]e163[/em]

仁华

南无阿弥陀佛!感恩老师慈悲解答!

正明

[ft=#000000,,宋体]阿弥陀佛[/ft]

芥子

见相见根无无明,若见无明非是根;大雁飞来勘百丈,全凭马祖拧鼻孔;佛法直说会不会,任说空有也不会;可怜一片菩萨心,感动多少修行人;不堕三涂神秀偈,不堪空宗传法人。

慧海

好深奥,现在还不明白。向各位老师 多学习[em]e100[/em]

清秋

[url=http://cnc.qzonestyle.gtimg.cn/qzone/space_item/pre/6/65142.png][img]http://cnc.qzonestyle.gtimg.cn/qzone/space_item/pre/6/65142.png?pt=3&ek=1&kp=1&sce=0-12-12[/img][/url][em]e100[/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