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 象

个人日记

                                                                              文/阳春白雪 
      下笔伊始,先作两点说明:一是笔者不善阿谀,因为阿谀别人等于以伪币行贿;二是笔者不懂赞扬,因为赞扬别人是无本的投资。——题外

       正如前言中所述,大凡读文后定会有感想,这感想一累积,进而会定格出一些印象。这印象嘛,或深或浅,或保留于心,或 跃于纸上,全在于读者的悟性与裁定,因此说与不说,都属自然。在此,我想粗笔一下自己对网友沙中金先生的印象,以期身届华白之年时对淡网朋友的不忘。
       因网处只一年有余,交流不多,故难以深笔。今记于笔下的一点植根入心,全赖他的部分日志与点评所赐。个中的不周不详,还敬望沙先生见谅才是。   
       沙先生取名隐巧隐慧。乍看其名,不明就里的,往往会往左猜,能明就里的又不得不左右都猜。殊不知,他这是博学的隐含与巧用!因不必道明其详,此点也就无须赘笔了。
      
沙先生善诗词。或许是现代文在表述上太直白、又不够简练的缘故吧,沙先生的作品多以古体示人,且格律韵调章法皆为娴熟。更值得称道的是他还将连承缀嵌、藏隐拆合、回顶绕转等手法都巧妙的融入其中,横成句,竖成彩。这是一般的常友平辈们所无法企及的。
      进入他的空间,乍一看,你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不是在摆诗词阵嘛!对了,是在摆诗词阵。只是这阵摆得让人傻眼,使好多人借故回去搬兵都不敢来了。与其说是在摆诗词阵,倒不如说是在设诗词宴。只是这宴设得玄机丛生,叫整支军望席垂涎而不敢入座。其实,摆阵是需要备足条件的,设宴是需要胸纳内容的,喜读兵法的人是深知这一点的。这不能不说是融古于今的独树一帜。
       诗词这
东西,它不仅属文学,更是艺术,而且是高雅的艺术。勉强能应和一下,也仅是文学层面的,一旦要拿到艺术层面来考量,却步的人就不知有几多了!况且古体讲究又颇多,浅陋者又岂能全都入心随手?     
       著文三分明,敲意七分炼。诗词较之于散文,那是前者更讲究用字精准,措辞精当,意境高远,更注重凝练含蓄,回味悠长。也更要体现出以实驾空、以空御实的特点。在这一点上,沙先生又是当之无愧的拥有者。这不能不说是修炼至纯的结果。
       所以,从他的作品中,你随时能读出“万沙淘尽始见金”的感觉,亦能读出“摒弃杂陈留精纯”的洁净。
       他的诗词,前者以见量见精居首,后者以见精不见量居榜。这也或许是考虑到受众面的问题才这样做的。沙先生是何等精明,他会不深谙此点?试想,生活中能诗善词的人有几多?若是诗,先不管技巧不技巧的,可能还会有一批人来凑趣,即便是打油一下也是好的;若是词的话,就有些显难度了,那就只有“和者寡”了,也就更别谈手法的讲究了。
       
我们常说“玩文字”,仅就“玩”而言,那是要讲究一个“味”的。什么叫“味”?我的理解是:进入口中,让你欲罢不能的,即是味。如果没有一定的素养和修为,怎么玩得出“味”来?偏偏他的笔下就能流淌出古泉的情趣,来给人一种沁润;偏偏他的笔下就能交织出古香的复合,来撩拨你的味蕾;偏偏他的笔下就能发散出别样的思维,来冲击你的认知底线;偏偏他的笔下就能墨韵出自然的和谐,来挑战你的僵硬呆板。
       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只要稍稍用一下心,笔下所生成的,那可都是有嚼头的东西,那些东西会像余味一般让你会心地去品咂。直到品咂出芳香,品咂出绵长······这就是真正地“玩味”。也就是说,他的诗词韵味原生古典。
       仅此还不够,最诱人深读的还有一个“趣”字。沙先生的古体中是不乏这个“趣”的,也就是上文说的各种手法的运用和意境的勾勒。“趣”这个字,其实也算是个会意字:那就是走着取。走着取,那不就是游戏嘛!没有特别的过人之技,能取得到吗?若将它用在对作品的要求上,那就是要作者在走笔行文之时,一定要有特别的可取之处。一如游戏,要有花样 ,形式要别具一格。否则,何趣之有?从他的诗词里,你随时能见到“趣”字在随心缀放,随笔留香,还真称得上是趣得得心应手!
       沙先生走笔流畅。仲春时,我去水边找水芹菜。站在河岸上,放眼望去,除了满眼的嫩绿之外,那就是畅流的清水最夺人目光了。当时,一看到那潺湲的样子,我就驻足了。真是目之所及,无有障碍,任水流悠悠,平稳向远!看着看着,我就不禁想起了人生路,不禁想起了我给学生的批语“行文不畅”来。行文不畅,是许多人的通病(包括我自己在内),有时它就是犯赌,让你词不搭意、语不达境。虽是一气呵成,但就是漏洞百出、破绽数存。让人读着,那真是在赋予人一种煎熬!
       “行文如流水”,即是善写者的追求,也是一种境界。沙先生可能是还在汉江河怀抱的时候,就被汉江水滋润得灵透慧敏。可能是仓颉在造字的时候就告诉过他:汉字是你的玩具。所以他就能“任水流悠悠”,揽意于心。就如直通车不设路障,直达终点。
       沙先生行笔文雅。愚者粗,慧者雅。这应该是个不争的事实。在文章中爆粗,体现的也是一种素质。一说“爆粗”,可能你首先想到的是与文明的相悖。不错,他的作品中是没有粗俗的影子。我这里所说的“粗”,还指的是精打细磨、精筛细选的意思。这也是一项功夫,一种精神。凡为艺术品都需要做工精细,尽量不要让手去留下瑕疵。心中的底蕴不足,手上的功夫不到,呈现的也就只能是个物件。可见,雅,就是他的一种无形追求,一种无形即达的境界。       
       其实呢,文字本身是枯燥的,那就看你能赋予它什么了。你赋予它色彩,它便会斑斓;你赋予它味道,它便会醇香;你赋予它姿态,它便会婆娑;你赋予它生命,他便会鲜活;你赋予它深厚,它便会上乘;你赋予它影像,他便会永铭——

       沙先生呈品过百,点评无数,奉出的都是馨香。如果随步到空间,不去他的园中饱一下眼福,拾一片花瓣,那就是一种遗憾,一次错过。
       最后,我想以一首藏联隐韵的倒顺合拆来作为结语,以示印象永在脑海:   

                                文合一笔呈章,
                                
中藏大千里赋俍。
                                俊洒盛世精汉唱,
                                才脱俗文品梓香。
                                和气措遣任行芳,
                                者呵润就儒商创。   
                                寡华雅葩咂煌光, 
         
                                难有败笔不醉阳。

                                                                乙未初夏 于校 
            
    
                                         
                                                  

文章评论

欣欣向荣

点评透彻,深入骨髓,有才人[em]e179[/em][em]e179[/em][em]e179[/em][em]e179[/em]

蓝色流星雨

[em]e142[/em][em]e142[/em][em]e175[/em][em]e166[/em][em]e163[/em][em]e177[/em]好,绝妙!

沙中金

与阳春白雪才女老师在网上相遇时间不长,能得到如此抬举实感惭愧。只能写一首隔行藏头嵌与隐中嵌来表示对白雪老师的鸣谢。 【笔】写文字【语】娇娇, (友)连诗词【言】滔滔。 【墨】著空间【洒】智慧, (谊)结屏前【脱】颖超。 【千】年伯钟【伴】水流, (长)久管鲍【有】山高。 【古】来情意【坦】挚驻, (存)在灵犀【真】诚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