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做不好微信

个人日记

把微信当做营销工具
QQ讨厌的问题除了:你好/在吗/忙不忙/有空吗/在干吗/问你一件事/看到信息后联系我/可以帮个忙吗/你有支付宝吗/我支付宝没钱了,你帮我代付一下(代付之后通常“忘记”还钱)/你支付宝有钱吗,我买东西钱不够,你转我两百块,过两天还你(TA的“两天”只是一个口头禅,认真你就输了)以及像抽筋似的在不断的抖你小窗之外,

还有这类问题:微信好不好做/怎么做微信/怎么加粉/你觉得微信怎么样/你怎么看微信/做微信可以赚钱吗/你赚了多少钱/你的微信卖什么/做微信怎么赚钱等等诸如此类闲得无聊的废话,
对于这些“神一样的问题”,我一概不回复。

这些“神人”在没有任何的投入和计划时,就已经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
那就是:要100%有钱赚,我才开始“投入”。
这些”神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只懂索取,不愿付出!

把微信当成营销工具的,你会越做越难做,
因为除了营销,你找不到一个可以和用户持续深度互动建立的关系,
没有内容和活动提高用户认同与用户粘度,越是想着营销越是做不好微信。


把微信当做营销渠道
这些人过度强调投入产出比,会一门心思过多考量短期内的成交比例。
做微信应该是一种战略投入,是一种情感投入,而不是市场投入,不是媒介投放。
市场部门负责人去考虑微信渠道的投入的时候,最好差异化地去规划它的效果,
例如用户活跃度,用户互动率,用户取消关注量,图文阅读率等问题,
每天有多少用户分享你的文章,每天有多少用户来到你的公众号阅读。

现在互联网思维这个词非常火,其中强调一点就是用户。
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下,传统商家在线下所建立的渠道优势、覆盖优势正在消失,
苏宁和国美的传统渠道没落就是最好的例证,因为用户的注意力基本上都转移到手机上去了,

这时候,要考虑的是
如何在这个移动互联网的广阔市场上重新构建自己的品牌影响力,
在这个聚拢了
6亿多用户的社交平台上建立自己的发声渠道。

用再次创业的心态去重新建立自己的移动互联网竞争力,
考虑怎样结合互联网,

让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更适应用户在移动互联网生活场景下的需要并赢得用户的青睐。
再回头来看那些问题,就像问洲际导弹可以怎样打苍蝇一样。


不去尝试
经常有人在问,做微信效果真那么好吗?
仔细一问,自己连个公众号都还没有。
也有人问,微信支付
的威力真那么大吗?
打开他的微信,连微信支付都没开通。

这类畏畏缩缩不敢去尝试的人,他们也是永远不会做好微信的,除非他们改掉这个毛病。
和过去做电商一样,老板连支付宝都没有,
自己也从不在淘宝上买东西,自己都不知道顾客在网上买东西是怎样的一个过程,自己都不是网购用户,所以电商负责人换了又换,钱亏了又亏,反正电商就是做不起来。

要想利用好微信,自己必须是一个微信的重度用户,必须是一个移动互联网的玩家,
懂得去折
腾各类有趣好玩的APP应用,
懂得用一个手机大量取代过去要用电脑才能完成的事情,
例如订高铁票、飞机票、酒店、查询交通路况、查询附近的美食、购买产品、查询价格、阅读文章等等。

自己都不是微信用户,肯定无法聚拢住你在微信上的用户!
自己都不懂如何玩转移动互联网,就别想玩赚移动互联网。


不肯不懂思考

这类典型的就是经常问,怎样可以获取大量用户关注,或者可以怎样快速增长粉丝。
对于这类问题,我只能反问,你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去关注一个企业公众号,而且持续关注,并且主动帮它传播。

把这点想清楚了,这类蛋疼的问题自然就不会再是问题了。
先去回想下,你自己为哪些品牌做过朋友圈分享,
你鼓励过你身边的朋友也去买哪个品牌的包包,你正在为哪个品牌脑残。
再反过来思考,你用什么办法让你的用户也像你一样热爱你所热爱的品牌,
像你一样去关注你所关注的企业公众号。

要想获得大量用户关注的,你的账号上肯定有一些让用户觉得有价值的东西,
有一些用户乐意为你主动传播的理由,

请问你给了用户关注你,为你传播的理由了吗?
如果没有,请别问怎样才能快速地大量地获得粉丝数量!!! 

不肯思考的,真没办法,问再多也没用,
不懂思考的,很容易,换位思考就行,
就把你自己当做用户,想办法让你自己被你的品牌打动,想办法让你的员工为你的品牌自豪。

不肯投入
投入未必有回报,不投入就肯定没有回报。
别老想着“空手套白狼”,真有,那个也不是你。
纵观现在做得好的微信案例,小米、招行、南航等等。
你以为这些大公司玩的是“事件营销”还是“创意营销”?

NO!
他们玩的是他们背后的“资源整合”,
他们无不是有巨大投入,包括人力上和资源上的,以及资金上的。

如果你没有这些大投入,就不要跟我说什么你帮我做到跟小米、招行、南航一样的效果。
还有一种类型,是固执听不进意见的。我就不多说了,微信的红利注定与他们没有关系

======================================================

我是Index,我在上海
喜欢O2O,关注网络社交红利
和你在一起~~~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