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常用词辞典【六】

壹壶清韵

 
酒与茶
 

点茗时流行泡茶一法。蔡襄《茶录》有“凡欲点茶,先须熁盏,令热;冷,则茶不浮”。熁音谢,火迫也。 
人以酒色黄绿,名之曰春。如白居易《竹枝》有“吴酒一杯春竹叶”。又有以茶为春者,如李清照《小重山》有“惊破一瓯春”。
绿蚁:酒面绿泡,亦代指酒。亦作“渌蚁”,渌音录。
流霞本天上云霞,借指美酒。
高阳酒徒:泛指酒友。
大白:酒杯或一大杯酒。
旗亭:古酒楼悬旗为酒招,因名旗亭。 
酴醾:音图迷,重酿之酒也。 

节日与时间

望日:夏历每月十五,月圆之日。  
骎骎:音侵,骤貌,疾速,喻光阴疾驰。 
芳菲:花草,亦指春时光景。 
:长,兼指时间或空间。
灯夜:上元之夜也。 
更点:报更之钟鼓声。
一向:
  霎时;片刻。指已过去的一段时间。  谓朝着一个目标或一个方向。  一直。 犹一味,一意。 一片;一派。
镇日:整日。 

放夜时起,每正月十四至十六日,许百姓夜行,不禁,谓之“放夜”。《山堂肆考·宫集》卷八“金吾弛禁”引韦述《西都杂记》云“西都京城街衢,有执金吾晓暝传呼,以禁夜行。惟正月十五夜,敕许弛禁,前后各一日,谓之放夜。 
收灯《古禾杂识》载“上元灯市十三日上灯,十七日收灯”。
挑菜:《翰墨记》云“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 


除夕除夕是指农历每年末最后一天的晚上,即大年初一前夜。因常在夏历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灯笼。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等史籍。


春节:起源:
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春节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上元:正月十五元宵节。汉族传统的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襄耳中,刘襄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龙抬头: 
龙抬头(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 


上巳 :上巳节是汉民族传统节日,俗称三三,该节日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夏历三月初三。“上巳”最早出现在初的文献传统的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上巳节和花朝节一样,正逐渐被人们所淡忘、忽略。
上巳春浴的习俗,发源于代水滨祓禊,后由朝廷主持,并专派女巫掌管此事,成为官定假日。到汉代,上巳被定为节日,魏晋以后,确定三月初三为春禊,是当时重要节日之一。上巳日是祓除灾祸,祈降吉福的节日,主要内容是:祓:即祓除疾病,清洁身心。禊:修整、净身、洗浴、祓禊都要通过洗濯来完成,因此洗浴成为祓禊的主要内容。当时不但民间百姓临水洗浴,而且宫廷里的帝王后妃也赶赴水边沐浴,形成“东流水上自洁濯”的情景。
 
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上之类”。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在流行。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写的当时的情形。宋代以后,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上巳节风俗在汉人文化中渐渐衰微。由于上巳日和轩辕黄帝诞辰是同一天,近年来不少专家积极倡议将三月三日同时设为“中华圣诞节”,以扩大黄帝文化和上巳节的影响。 
踏青:春季郊游。秦味芸《月令粹编》卷四引冯应京《月令广义》云“俗正月初八日,踏青游冶”,又卷五引费著《岁华纪丽谱》云“二月二日踏青节,初郡人游赏,散在四郊”,又卷六引李淖《秦中岁时纪》云“上巳(三月初三)赐宴曲江,都人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谓之踏青履”。旧俗以清明节为踏青节。 


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相传起于晋文公介之推事,以介之推抱木焚死,就定于是日禁火寒食。节后另取榆柳之火,以为饮食,谓“新火”。主要活动:
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 。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后来因为寒食和清明离的较近,所以人们把寒食和清明合在一起只过清明节。


清明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踏青:春季郊游。秦味芸《月令粹编》卷四引冯应京《月令广义》云“俗正月初八日,踏青游冶”,又卷五引费著《岁华纪丽谱》云“二月二日踏青节,初郡人游赏,散在四郊”,又卷六引李淖《秦中岁时纪》云“上巳(三月初三)赐宴曲江,都人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谓之踏青履”。旧俗以清明节为踏青节。
 
 
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重午节、天中节、浴兰节、端礼节、菖蒲节等。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的习俗。
斗草:斗草是古代流行在女孩子中的一种游。斗草,又称“斗百草”,其最初的源起已无处可寻,最早见于文献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荆楚人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 

 
七夕别称:
双七:此日月、日皆为七,故称,也称重七。 
香日:俗传七夕牛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
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一日为星期。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故称。
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少女节。
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
小儿节:因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为之,故称之。
穿针节:因为这天有穿针的习俗,故称。


中元: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