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系列随笔之十 热心助人和见义勇为的父亲
个人日记
我的父亲系列随笔之十 热心助人和见义勇为的父亲
父亲是个热心肠,真正以助人为乐。别说亲朋好友他没少帮忙,就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他只要看到人家有难处就忍不住上前帮一把。这不,他的身上至今还遗留他当年做好事留下的腰疼病根呢!
话说那年年底,文革期间,年轻的父亲,骑着自行车,正从乡里往家里赶。走到市郊三里庄附近,看到前面郸城县装沙子车队,其中一辆架子车轮胎爆了,车主正五神六主,抓耳挠腮。父亲走上前,自告奋勇要帮人家忙。那人要换一下轮胎,和父亲商量,他们各抬车子一个角,他抬前面,父亲抬后面。父亲毫不犹豫答应了。于是,那个人抬着车子一边,父亲抬着这边的。结果,车子太沉,那个人吃不住,刚抬一下也不吭气就放下了,于是,装满沙子的车子重重地砸在毫无防备的父亲身上。近两千斤的车子啊,把父亲砸得一个趔趄,父亲摔倒一边,眼前直冒金星。就是这样,父亲依然坚持再帮他抬一下,等他把轮胎上好。那人询问父亲身体如何?父亲疼得呲牙咧嘴,还叮嘱他赶快追赶前面的车队,还说自己不碍事,不碍事。父亲摇晃着身子,挣扎着骑上车子回来。
刚骑了不久,父亲感到腰部剧烈疼痛,这才感到刚才车子砸伤了身体,可还有十来里路才能到家,父亲咬咬牙骑上车走一段,疼得实在受不住就推一段,就这样骑骑推推,推推骑骑,勉强到家,父亲刚一推开家里大门,就重重地摔倒、,不省人事。母亲一看父亲这架势,哭着跑过来,喊来邻居用床板把父亲送到当时的商水县医院。经检查,结果父亲那次摔伤了腰椎,后来一直高烧不退,昏迷不醒。最后只好转院。转到洛阳正骨医院。应该感谢父亲的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们,领导得知父亲因做好事而受伤,下令给父亲好好看病,同时派人专门护理父亲。在洛阳治病期间,父亲经由一位著名骨科老专家诊治,那位有些花眼的老太太专家,只需把父亲全身细致地摸一遍。就说不用拍片了,伤在那里。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父亲渐渐腰不那么疼了,也可以丢点拐杖了,可以走路了,又过几天,父亲感到好转,就说什么也要出院,不愿意麻烦大家。只是,父亲从此落下腰疼病,每逢刮风下雨,就会隐隐做疼。在腰疼的时刻,不知道父亲可否会后悔自己的壮举?而那个被帮忙的郸城人,至今不知道父亲因此而受伤。
病床前的父亲,谈起往事,笑言,那时也并不是为学雷锋才去帮人家。只是出于一个做人的善良本分而已,至于人家知道不知道,那也不重要,因为咱做事本不为图名图利。单位对我那么热心救治,也对得起我了。多么朴素的父亲!是啊,他原本可以熟视无睹地走过去,那辆装沙子的车子跟他真的没多大关系。就算帮忙受伤,也可以像别人那样找车主要医药费。但是如果那样做,就不是我的父亲。而父亲并没有此事而变得冷漠,相反,之后的父亲热心助人和见义勇为的本质毫无改变。
那次父母一起到平顶山石人山去游玩。回来的路上,坐在车上的父亲,看到一个小偷在偷人家的东西,热血直涌,立刻就站起来,被母亲死命拉住,苦苦哀求他不要管闲事。幸亏那小偷被另一警觉的旅客发现,才住了手,不然,那次还要爆出父亲这位几旬老汉勇斗小偷的光荣事迹呢!回来之后的父亲,还对母亲的竭力阻拦很不满,抱怨她不让他制服小偷,失去了一次与邪恶分子正面较量的机会。英勇的父亲啊,见义勇为动机很好,可真正的英雄是需要付出鲜血般的代价的!尽管我崇拜英雄,还是不希望父亲拿自己的生命与这些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搏斗。
父亲大约是有些英雄情怀的,属于那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之辈。正如好汉歌唱的那样,路见不平一声吼啊,该出手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如果他生在梁山好汉时代,绝对也是一条好汉!年迈的父亲,虽不再有年轻气盛时的意气风发,但是每次看到电视上,报刊上的不平之事,依然还是愤愤不平,叫骂不已。一旁的母亲忍不住唠叨他,碍你什么事啊?
当然碍着老人的事啊。母亲属于社会上太多的那种谨小慎微的人,怕惹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社会正需要更多的热血和正义。父亲,不甘于仅为自己而活的,尽管他从没有说什么,只是用行动写出天地间那个大写的人字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