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

个人日记

邻居
 
文 / 赤木
 
    现在关于邻居的概念也和从前不大一样了,原来所说的街坊邻居或左邻右舍现在可能不多见了,平面邻居变成楼上楼下立体邻居了。我们这栋楼不知怎么盖的,楼上楼下非但不隔音,而且还有音量放大功能。 我要讲的故事就是关于我们楼上邻居的故事。至于楼下邻居对我们什么印象我就不得而知了。
    十几年前我入住新楼时,楼上住着一位检察院的官员,后来检察院又单设一个反贪污贿赂局,这位检察官就成了副检察长兼反贪局的局长了。楼上这家除了在装修时弄的叮叮当当响外,入住以后很是安静。每天什么时候上班我没看见,每晚回来虽然很晚,但也是轻手轻脚的。我们虽无缘见面,但感觉楼上这位邻居很自觉,还听说被他查办的贪官也不在少数。
    一次,楼上漏水了,我给他单位挂了电话,他的司机回来了,原来是他的楼上六楼漏水了,我们又共同找到六楼,才把水闭了。当晚楼上的这位邻居敲我家门,先是表示感谢,又说对不起,并把手机号主动告诉我,让我有事找他。那是我第一次看见楼上的邻居,给我的印象是文质彬彬,客客气气。后来楼上的邻居不知什么时候悄悄的搬走了,只知道他是全国著名“马德案”专案组的成员,由于在办案的过程中没有抵御住金钱的诱惑,把自己也送进了监狱,听说判的还挺重,可惜这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以及他的家庭了。
    后来我们楼上又搬进一个新结婚的小两口,两人都是中学老师,不久他们有了一个小宝宝,在楼下听得一清二楚。渐渐孩子长大了,可我们从未见他们抱出来过,只是每天的哭闹声不断,我有时很烦,老伴开导我说,谁家没有小孩呢。我最受不了的是,这小孩每天早上两点多哭闹,几乎天天如此,这个时候把人吵醒到五点左右她消停了,我的困意也上来了,可也快起床了,弄得我一天晕头涨脑的。随着孩子的长大,活动项目也丰富起来,听楼上既像保龄球馆又像健身房,既像练跑步又像练骑童车所以白天要睡一觉也是不可能的,好在我们年龄大了,觉也少。可有一样是不变的,就是每天凌晨的哭闹就像定好的闹钟一样准时。去年秋天我们在北京住了一个多月,回来时,楼上邻居的岳母很不好意思的向我们道歉,说我们走了以后,三楼曾找过他们说孩子太闹了,这隔一层都受不了,你看你们从未说什么。我们还是没见着这孩子长啥样。
    今年一个春暖花开的双休日,小区的老人们都带着孩子到楼下的广场健身器材活动,我们单元有两个小孩和我们楼上的都一般大,唯有我们楼上的邻居不带孩子出来。从他们嘴里我得知我楼上的小孩先天大脑发育不足,都三周岁多了,还不会说话,不知道大小便,表达任何要求都是用哭声,孩子的父母也是四处求医不见效果,可苦恼了。
    昨天我们终于看见他们一家三口带着孩子下楼,原来这孩子这么胖,我说在楼下听着跑动声音那么大啊,她姥姥之所以不抱她下楼是因为抱不动她,这孩子至今没去幼儿园是因为吃喝拉撒不能自理没法送。楼上邻居上一天班回来还要批改作业,刚睡不久孩子又要哭闹,长年如此也够这两个年轻人熬的,孩子的姥姥看样子还不到五十岁,三年多就整天守着这个孩子也够累的,问题是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自从知道他们的遭遇之后,再听到楼上的哭闹声,非但不烦只有同情。
    夜深了,楼上的孩子还没睡去,仍在抛保龄球。我起身到南阳台看见前面楼群的窗户还有不少灯亮着,也有关了灯但电视机仍一闪一闪的,也许他们正在看电视连续剧故事。我在想,这每个窗口里不管是亮着灯光的还是黑洞洞的,每个家庭也都在上演着不一样的故事。这就是生活,日复一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