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身教无痕教育---心连心家人王凤枝
个人日记
尊敬的胡老师晚上好!亲爱的家人们晚上好!我叫王凤枝,43岁,有一个上初二的女儿,13岁。非常感恩胡老师再次给到我这个分享的机会,让我能够再次用分享成长自己,我今晚分享的题目是《用身教无痕教育》
看到胡老师发布的分享名单时,我刚躺下准备看会儿书睡觉,我告诉小樱桃胡老师让我分享,可我觉得自己好像说不出什么来,还有明天是星期一,我们晚上有例会,不知道到时时间赶不赶的及。小樱桃建议我把困难告诉胡老师,我说:算了,有压力就有动力,老师点名了,我就上,如果时间真的来不及,我就将分享稿发给你佩红阿姨,让她先替我分享。我告诉小樱桃你先睡,妈妈要去看看这两个月的感恩日记,想想分享稿怎么写。通过互动,我给小樱桃传递了这样的信息:老师的话要听,尊重老师,老师交代的任务要克服自身困难尽最大努力的去完成。
“上所施,下所效”传递出来的规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特别是现在的孩子,处在物质生活剩余的时代,对精神层面的要求就会格外的凸显,要求公平、平等是孩子判断要不要接纳的基本准则,父母没做到的要求孩子做,孩子会来一句:“凭什么呀?”噎得父母哑口无言,即使,高压下孩子不敢发声了,父母的要求也不会被很顺畅的执行,因为孩子心里这句“凭什么呀”是挥之不去的。
我和女儿一起成长的日子里,有意识的尽可能把“公平、平等”这根线作为我们共同进步的基调,和女儿商量后,我们会制定出一些规则,规则是针对双方的,都有要遵循的权利和义务。比如,每年的寒暑假,我和小樱桃都会制定各自的假期计划,计划制定好后,上墙,互相监督和打分,效果很好,如果只让孩子制定父母监督,孩子会觉得不公平,积极性就会不高,效果自然也不会很好。
另外,我觉得父母和孩子一起制定计划的好处还体现在:1、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力:父母和孩子同在一个起跑线上,无形中形成比赛的氛围,想赢和向好是人的本性,孩子会尽量约束自己做好。2、父母可以实时引领:孩子必竟是孩子,执行的过程中出现懒惰和懈怠是很正常的,这时父母就可以利用和孩子一起参与的优势实时的调节计划执行的节奏和气氛,孩子懒惰时适当积极一点,孩子懈怠时适当露出‘破绽’让孩子产生我能行的感觉,孩子做的很好时,适当表达自己的吃力和力不从心,让孩子产生自豪感,等等
3、无痕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孩子没做到时要启动计划里的惩罚机制,虽然是惩罚这个方案也要生动、有趣,我和女儿一般定的是俯卧撑和萝卜蹲,一般孩子被惩罚的第二天或第三天,我也会因‘做不到’而让自己受惩罚,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孩子不会觉得自己比父母糟,另一方面孩子让见证了规则面前没有特权,会更愿意去遵守规则。
4、助力孩子新学期的好状态:计划快结束时,也是快要开学时,父母的假期一般都较孩子短,我的假期快结束时,一般都会向孩子表达我的兴奋和期待,如:又要多一个地方体现我的价值了,又可以听到同事的假期收获了,为了即将到来的重要的日子(上班),我要赶快调整自己的作息了,等等。每当此时,小樱桃都会不甘示弱地来一句:我也快开学了,我也要调整作息了,就这样每次开学前夕,小樱桃不但调整好了作息,还对开学的新生活充满了期待。我是一个上班族,分享的是适合自己的方法,相信如果是全职妈妈,也自会有自己的高招。因为理念是相通的,方法是无穷的。
参加心连心陪伴的家人都知道,胡老师要求我们认真学习蔡礼旭老师的《细讲弟子规》,核心群每星期惠玲也会放上《弟子规》让大家一起学习,分享感悟。就像佩红说的我们都是有故事的人,参加心连心陪伴也多是被家里的小精灵引领来的,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明白了原件和复印件的原理,具体的生活中该如何去做呢?胡老师给我们列出了要修的课程,《弟子规》是基础是入门必读,《弟子规》不是拿来看的,更不拿来监督孩子的,《弟子规》是拿来要自己身体力行去做的。蔡礼旭老师的《细讲弟子规》将圣贤文化与现今社会有机结合,涵盖了做人、做事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我们在生活中践行《弟子规》的过程也是给孩子做好身教的过程。
给家人们汇报一下,我学习《弟子规》的心得:1、每天诵读一遍《弟子规》,给孩子展现我的坚持和说到做到,有时身体不舒服,我会选择孩子在场时自言自语:今天不太舒服,不想读了,不行,说到就要做到,读。2、请孩子做我践行《弟子规》的监督员,让孩子以领导的身份参与进来,增加孩子参与的主动性。有时我会提醒孩子我那点那点是不是没做到,增加孩子的关注度。
3、将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和《弟子规》挂钩及时表扬,让孩子有愉悦感,增加孩子参与的积极性。这个办法最有用,女儿也最喜欢听。记得践行“出必告,返必面”时,有请女儿监督,女儿上学偶尔给我打招呼时,我及时赏识她做到了“出必告”,后来女儿将“出必告”延伸到了“返必面”,但她是每次将自行车推到院子里,才说:“妈妈,我回来了。”我赏识她又做到了“返必面”让妈妈安了好多心,如果能推门的同时说:“妈妈,我回来了。”就更好了,妈妈会第一时间知道是乖宝贝回来了,省去担心的时间,下次回来女儿就愉悦的做到了,当然,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一撮而就的,中间有反复,这时,我只是让自己坚持做到赏识女儿做到的,慢慢地“出必告,返必面”成了我俩的习惯。
4、及时检讨自己没做到的或未做好的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让孩子见证做事情应秉承的态度和行为。5、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收获和喜乐。给孩子传递一个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用喜乐的心情去成长去学习,眼睛要看得见自己的成长,不要整天盯着自己那些方面还没做好,将成长搞的又苦又累。
现在的学校,面对升学和各种考核的压力,偏重于对孩子智力方面的要求,孩子是我们的,如何交给社会一个合格人才,我们做父母的应该心里有秆称,不能盲目的跟风。参加心连心陪伴的家人估计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德性的培养为首位。我们想要的是一个德行好、开心的孩子。这就要求我们要为孩子创设一个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环境,这个环境就是我们的家庭环境和家庭理念,为了这一目标,我们找到心连心这个加油站,在胡老师的引领下,我们背靠老祖宗,手拉手,携手向前走。
小樱桃现在13岁,刚刚步入青春期,我给家人们分享一下我和青春期女儿相处的事情吧。小樱桃步入青春期后给我的感觉是‘不’字多了,爱干净了,爱美了,头发每天要梳两遍了,觉得我啰嗦了,爱八卦了,我的看法无法和同学比了,经常能给我建议了,心思话可以和她分享了,有些话人家不愿意对我讲了,有些事不愿意我插手了,经常教我一些网络语言了……
胡老师有节课讲的是“青春期是快速成长期”,非常感恩胡老师能安排这节课程,让我明白孩子没有逆反期,有的只是快速成长期,且这个快速成长指的是孩子和父母双方,“态度一变,世界改变”,定义为成长后再看孩子的变化,看到的是喜乐体会的是安心,‘不’字多了说明孩子主见多了,更有自信了。爱干净了,爱美了,头发每天要梳两遍了,说明孩子变得更讲卫生了,身体会更健康了。觉得我啰嗦了,是提醒我闭嘴了,该学会倾听了。爱八卦了,这是青春期孩子的特点,说明孩子发育很正常。我的看法无法和同学比了,说明孩子的成长到了新阶段,开始寻求群体认同了,重视同伴关系会让她更好的学习如何与人相处,积累与人交往的经验。经常能给我建议了,心思话可以和她分享了,说明孩子的学识和见的有了一定的积累,更有见识了,有能力给我提供温馨依靠了,雏鸟长大了,开始摸索着自己飞行了。有些话人家不愿意对我讲了,有些事不愿意我插手了,说明孩子的独立性更强了,欣慰家里给到她的安全感会让她更加大胆的探索了。经常教我一些网络语言了,家有青春期的孩子,我会和这个时代衔接的更紧……
成长不可能只是喜乐肯定也会有烦恼和困惑来提醒我应该修正的方向。和女儿的互动中,赶不上女儿的成长脚步时,我便会被烦恼困扰,记得曾在亲子和谐相处的关系上走入误区:面对即将步入青春期的女儿,我有了这样一个先入为主的看法,我们都是周弘老师赏识理念的忠实践行者,亲子关系是相当的好,有深厚的和谐基础,我和青春期的女儿之间不会出现不和谐音符,我没意识到这个观点让我从潜意识里抗拒‘不和谐’,和步入青春期的小樱桃发生分歧、产生摩擦,而后沟通消除分歧,收获成长,每次经历这个过程后我便会升起莫名其妙的不舒服感觉,但自己不知道为什么要不舒服,后来经过学习知道了我把正常的分歧归类到了‘不和谐’的范畴,用不正确的心态来看待正确的事,当然不可能舒服,正确面对‘不和谐’后,问题解决了,女儿也更愿意和我沟通了,每天中午,都是我和女儿的黄金聊天时间,有时实在没什么可聊的了,女儿会说:“妈妈,你采访我吧,你想知道我们学校那方面的事情,我都可以给你广播。”正是在这样的聊天中,我将自己待人处事的态度分享给了小樱桃,小樱桃也带给我好多欢乐和应该成长的点。
父母对孩子要做到绝对的信任和尊重,理解和放手,包容和接纳。特别是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对这方面更加敏感,父母真做到了,收获也是对等的。刚给孩子买手机时,我就明确告诉孩子你的电话爸爸妈妈不会代接,QQ信息、日记爸爸妈妈不会查看,绝对尊重你的隐私。小樱桃经过这两年对我和他爸爸的‘认真考察’,逐步撤销了对我俩这方面的警戒,日记本随意放,有时还要求我帮她打好存入电脑,好像是今年的暑假过后吧,每次一起出去,小樱桃手机也‘懒’得拿了,每次都‘霸道’的将我的QQ号退出换上她的,面对孩子的信任,我欣慰的同时也更加恪守自己的诺言。“关系大于一切”其实,只要父母把精力放在构建和谐亲子关系上了,那么你收获亲子和谐的同时,想了解的信息孩子自会在言谈话语中告诉你的,根本用不着动什么小心思
青春期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面对这个时期的孩子,父母一定要慎之又慎,宁可不做,也不要做错。千万不要做偷看孩子聊天记录和日记的事情,这是丢掉西瓜去捡芝麻的傻事,因为你了解孩子那一点信息的代价是你的孩子因为你的行为失去了心里安全感和对人的信任感,一个没有安全感和不会相信别人的孩子你让他(她)以后如何在社会上自处
家庭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培养孩子的人文情怀,一个人的人文情怀越高越能不被小事、小情牵绊,人的精力有限,只有不被小事、小情牵绊才能走向发展志向高远的路,从而获得大的成长空间。
培养人文情怀有一个好的管道就是“ABC”理论,A即事件本身,B即对事件的态度和看法,C即结果。这里面最重要的是B,它决定了一件事的走向。我认为B就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培养人文情怀的基础是温馨的家庭氛围和和谐的亲子关系,做到了我前面所说的这方面就基本上差不多了,此外父母要有意识的设立正能量环境,比如,父母之间约定在家里不讲一句负能量的话,用正能量的语言互动每天的见闻,最好能固定时间开家庭会议,孩子作为不可或却的一位参加进来,行使权利担负责任,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孩子会形成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平日里,我们运用“ABC”理论和父母、和姊妹、和同事相处,给孩子做好榜样,用身教潜移默化地给到孩子,让孩子成为一个想的开的孩子,能换位思考理解人的孩子。
在培养孩子的志向上,要创设环境让孩子多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了解成功人的成长轨迹,用身教培养孩子善良、友好的品质,敢于放手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吧,尽是一家之言,不妥之处,还望家人们批评、指正,帮我进步。时刻记得,分享给别人的同时也是说给自己听的,尽管有迂回,始终不敢松懈前进的脚步,家人们,心连心的缘分把我们连在了一起,让我们互相给力,携起手一起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