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皆有度

个人日记

本文引自:360 [问答]栏目   作者:happymk74360网的网名)   日期:2013.09.04   网址链接:
http://wenda.haosou.com/q/1378312121062718

  凡事皆有

人生智慧,你可以道出千条万条,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凡事皆有度。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和量的限度。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限量。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存在着关节点或临界点,而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水的沸点是摄氏一百度,水的凝点是摄氏零度。从摄氏零度到摄氏一百度是水保持液体状态的温度范围。过了这个度,水要么变成水蒸气,要么变成冰。

②  人生活在

人最大的追求是自由。一个人一旦失去了自由,他还有幸福和快乐可言吗?他还可能有所作为吗?但是,自由是度中的自由,过度的自由就会失去自由。一根弹簧在其弹性限度以内,怎么拉都行,一旦超过了这个度,弹簧就无法复原了。做人做事,为人处事也有一个的问题,的这一边可能是一片灿烂,而的那一边却可能是乌云密布。日常生活中的,几乎处处可见。

③  例如说话的分寸

话不可不说,不可多说。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说:“人有双耳双眼一口,那就应该多听多看慎言,言多必失。开玩笑是入际关系的一种润滑剂,但是忌过度,一过度必伤感情。幽默的言谈令人快活,一过度就变成庸俗或是尖刻。

④  例如对美的理解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美就是适当。宋玉在他的作品中描写了东邻之女的美:“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可见, 恰到好处才是美,而过分或不及则都不美。任何事物都有质和量的辩证统一,都存在一个特定的量的限度。一旦超过这个限度,性质就转化,美的事物就会转化为丑。

⑤  例如对善的理解

对人怀仁慈之心,做事行善良之举,的确是人的一大美德。但是,恰到好处才是善。父母对子女的真爱应该是教人自立,激人自强。过度的爱反而会害了子女。行善的范围也要讲究度,岂能像唐僧那样对妖怪讲慈悲,岂能像东郭先生那样对恶狼讲善良,岂能像《伊索寓言》中那位农夫对毒蛇讲怜悯。对恶人的善良就是对人民的犯罪。

⑥ “是大学问

古今中外的仁者智者、贤人哲人在他们的学说中都有对的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讲”.例如量变到一定程度下才会发生质变。儒 学讲究中庸,不偏不倚;老子主张顺其自然,适应自然;佛学谈心理平衡;达尔文谈适者生存。可见,守度不是人生小技巧,而是人生大本事。

⑦  有人认为读书生智慧

不错,人的智慧在读书中会得到启迪,经常读书会使人更睿智,这是不争的事实。读书也有。书不可不读,书又不可滥读。书,不可不信,又不可全信,如果死读书,读死书,那么尽信书不如无书( 选自《孟子·尽心下》)。

⑧  我们的身边处处是

艺术讲究度,科学讲究度,生活讲究度,经商讲究度,人生讲究度。人的一生岂能不研究、不遵循

  
本人加入 背景音乐歌名-----芦花    歌手-----雷佳 ]   歌名-----走近兴安    歌手-----白双喜 ]

文章评论

凡人

难得一见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