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藏行记 ( 十四 ) 香城之夜

个人日记

                                    

    远远的就望见了松赞林寺——香格里拉城外起伏绵延的淡绿色的绒毯上现出的那片仙气缭绕的庙宇,大家行着注目礼飞弛而过。

    进了香格里拉城,见到的是一座完全现代风貌的街区。眼前的建筑、人群、商圈犹似各地二三线城市的某一条大街,其风格与包围在它四周的美景香巴拉分的很开。

    我们索性背着行囊穿行在高楼大厦的街区,一是顺路观光,二是寻找喜欢的下榻之处。东瞅西看的越过了好多处我们不想要的豪华。路上也赚足了好多看我们稀奇的回头率,我们一行走在街上可用那瓶饮料冠名——醒目。这支队伍除我之外他们几个都是挺专业的户外装备——外罩着艳色防雨罩的大大的双肩背包、同样艳色的防雨两用的冲锋服、登山鞋、登山杖……,只因为我穿的戴的、脚登的、肩背的都是家常用的衣裤鞋包,楞把他们影响成降了级的登山队。想当初从家出发时,孩子一再要我背上他的登山包,我来回比划好几遍都觉得那包的自重都赶上我的背包装了半包东西了,那么远路相当于多背N多重量,还是决定背了自己的轻便;又要给我买登山服,我也坚决不要,还示威说买来也不穿(价特贵,利用率低)。这样造成我与其他旅友

装备上最彻底的差距,像正规军里掺着土八路。虽然行程中有一定的不便,不过徒步走完了之后两天的虎跳峡全程还就应了那句名言“不看广告看疗效”。我相当于小米加步枪,跟着现代化部队一起冲锋,还越战越勇,特像早年非洲有个买不起跑鞋参加世界比赛光脚丫跑第一的那个黑丫冠军。哈哈,拿如米的苔花比人家牡丹了哈,实在是找不到再贴切的比喻了,这样比最开心。

 我们在四方街找到了理想的住处。四方街正好也是我们计划的观光景点。

 这是古城四方广场伸出的一条窄巷,青石路两边的建筑都雕梁画栋古风古韵,最高两三层小木楼挤挤的挨着都是旅馆、饭店、民族工艺品商店。从门前一过差不多就能看全店里面摆着的挂着的吊着的各种旅游记念品。有光滑的牛角梳、雪白的牦牛尾蝇扫、鞘上镶着钻的藏刀、民族装扮的歌舞小玩偶、各民族花头饰,悦耳的风铃……。只没看见卖水果的摊位,因想买没买到才留下印象。

我们住的旅馆在街的里边,门面不大、古色古香,青瓦白墙,雕花窗菱,进院要过圆拱月亮门,小小的通道两边台阶花架兰草青藤错落有致。办手续的前厅侯席的座位都是石桌绣墩,象秀才娘子戏文里的摆设。入住的房间却是蛮现代化的标准间。小胡说不愿住没有落地窗的房间,大家合计一下觉得白天都在外面活动,有落地窗也未必享受得到,况且这里条件很超性价比,天就快黑了,再出去找房也浪费时间。劝了她一回也就都同意住了。小宇一定要和我住一间,因为小胡约了个网友奔她来投宿。可不知为啥,小胡不想和自己约的伴住一起。看小宇牵牢了我,小胡不高兴的和她的网友去了她们的房间。

放好了行李,大家就奔了四方广场,还远着呢已听见那里传来的音乐。

四方广场大约长宽都有五六十米,四边围着二三层高的木结构宫殿式建筑,一层也都是商家,都大敞着门,里边射出耀眼的白炽灯光。也都经营着五光十色的旅游纪念品。

 广场上早有两三圈的人随着音乐跳起了舞。高处的音响大声放着好听的音乐和歌曲,真的太好听了,在别处没听过,都是藏族曲风,每一曲每首歌都想学会,在就近的商铺点货,都没有卖这些歌曲的碟片。

 广场上跳舞的大都是藏族和纳西族。跳舞的男人藏族居多,各个年令段的都有,他们天生就有歌舞表现力,舞蹈的流畅随意又有点儿不羁,特尽情,透着别人学不来的韵味,他们的穿着很随意,尤其是戴着牛仔风格的毡帽,长发披肩的看着就不修边幅,可是就觉得这歌这舞这音乐和他们是真正的一体。回想一路上接触的藏族普通人,包括雨崩那么边远的原始藏族村落里好几个开客店的小伙子,都说没读过多少书,谈吐却都挺有内涵,外在也都潇洒帅气,他们的穿着漫不经心,可是大都市里艺术圈人刻意拉风的范儿比起他们还要输了几分。很奇怪闭塞的环境如何造就出与之矛盾的气质,是民族骨子里的文化吧,除此不能解释。

那些跳舞的纳西族女人更像是把来自生活的感悟还原于生活。她们的每个舞姿都像是一种劳动的原态。她们都着素色粗布衣裤围裙,有的后背饰有按残月状排列的七颗大如蚌壳的圆圆的银饰亮片名曰披星戴月,布单子拧着从后侧到前胸绾着大大的斜十字交叉扣,头上缠着巾帕,装扮形式看了会让人联想到她们一定曾历经苦难。她们舞蹈动作连贯的根本不用思索,看她们那投入的表情就知特别享受此刻的幸福。还有些游客插在队伍中亦步亦趋的模仿着,边跳边左顾右盼的咧着大嘴笑,笑自己伸错了胳臂迈错了腿还转反了圈儿,那动作那表情全像杂技团还没训好的大猩猩,引的旁观者也跟着善意的笑。我们几个站在舞圈的当央转着拍照、欣赏,有外国游人也聚拢来拍照,一时镁光灯集体闪烁,也成了风景。歌舞就一直进行着。

我们踏着音乐的节拍顺着另一条有坡的青石路巷子继续夜游。两边的商家都在门前亮起串串的红灯,霓虹招牌闪闪烁烁,加上店铺里涌出的白光照出小巷另一种繁华。远远的已看见山顶上著名的大转经筒在夜幕下被射灯打的亮着金光缓缓的转动,颜色形状都酷似被孙大圣吹气变得顶天立地的金箍棒,远远的也必须要仰视。

 大转经筒立在香格里拉城著名的龟山公园山顶。是目前世界最大最高的转经筒。高二十一米,重六十吨,纯铜镀金,几十人合围,要六个大汉同力转动。筒壁上方浮雕着四大菩萨、下方是佛家八宝、筒内藏有经咒,莲花宝座的外围是手推的金属把杆,总有几十人围着同时推动转经筒,每转动一周相当于念经124万次,每天从早到晚转动经筒的人络绎不绝,大转经筒也长转不息。

公园从山脚到山顶顺着山势逐级建有漂亮的汉白玉雕栏、婉转的回廊、威严的庙宇。登上最高一级石阶豁然可见金装大佛端坐上方宝殿,殿前香烛两旺,殿堂灯火辉煌,龟山顶上华美的圣境与神佛足下灯火万家的香格里拉城互示着相辅的祥瑞。

下山的感觉轻松无比,毕竟这里三千多米的海拔,平行没有问题,刚刚爬这几百米的山还是气喘嘘嘘。都说累了,一定要犒劳自己一下。下山选了一家烧烤店,入乡随俗,还发扬光大的大烤特烤了所有能烤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树上结的土里长的店里有的肉鱼果蔬,推杯换盏午夜方休。

回路顺便到没打烊的店闲逛。开店的人都很和气,介绍商品都百问不烦,买他的货百挑不厌,不成交也笑脸相送,只看不买照样热情,感觉不到我们在家经常遭遇的商人急于赚你钱的焦躁。

香格里拉的夜很静,天上的星很璀灿,店家的红灯笼飘忽的照着悄然的小巷,一切都在重复着昨日,酝酿和等待着明天的欢动。

文章评论

老树

[ft=#ff0000,4,楷体_gb2312][B][qqshow,337,293,337,293]http://b40.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70139bd5abbb8b42552b1524edc31d8986fff01189827d77a388330355d7d6d3152220f4f236602f52e58edb4dfe09fb727b48900d7db346b186a4579394d47517562c698e212632becff0ebde822eee3f12a9b7&ampa=40&ampb=40[/qqshow][/B][/ft]

亦文

[ft=,2,][/ft][ft=#990000,4,][B]我也就不客气了,带走好了,慢慢享受![/B][/ft]

白水

[ft=,2,]语言生动、 幽默、 朴实, 文字简练流畅, 衔接自然,引人入胜,我想读完了所有游记可以取消藏游计划了,因为我已经在文字间游历了滇藏山水近距离品味了藏风藏情,这算是最经济最环保的旅游了吧![/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