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的轨道交通

闲情逸致

       说起沈阳的轨道交通,一下子想的是地铁一,二号线,可往前回溯一下子,那可话长了。说当年,日俄战争,小日本取代了俄国在沈阳的殖民权利,也就是 一百多年前的1907年,一个日本财团与沈阳的“奉天商务总会”合营成立“马车铁道股份有限公司”。说起来也太招人笑了,这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呢?原来啊,马拉铁道交通是美国人发明的,小日本比较赶时髦,就引进了,没有几年就觉得不是个东西,拆了怎么办啊?嗨,弄到奉天吧,比扔了强多了,和奉天当局一拍即合,把这套家伙式就挪到奉天了。马拉铁道,就是在马路中间铺设两根铁轨,再造比较漂亮的车厢,动力就是两匹大马拉着跑。马拉车,在奉天这个地方不出奇,可马拉着车在铁道上跑,就不一样了,因为摩擦小,跑的快啊!价格便宜,乘坐的人也就多,这家公司赚了不少银子。我现在就核计,马是省力气了,车老板一扬鞭子,两匹高头大马撒开四蹄,呱嗒呱嗒倒也挺有意思。可毕竟这马是有脾气的,一旦毛楞了,不按铁道跑了,那不就热闹了吗?不知道是因为不安全还是什么原因,反正后来就改电力的了。我小时候可是没少坐,五分钱一坐到底,虽说是环路(从沈阳站前的南一马路开始,往马路湾,大西门,大东门,小津桥,市府大路,西塔,老道口,又回到南一马路)但也不能坐起来没有完。这车厢很大,比马拉的车厢大好几倍,也是木质的车厢,但底盘是钢铁的。就是原来的铁轨,在上边架起了电线,车厢上边有一圆型铁环,接触到电线上,就因为这样的装置,老百姓就叫这是“磨电”。这样的有轨电车就相当安全也相当舒适漂亮了,一样的节省,而且用今天的思维也是先进的,那就是很环保。因为没有污染,据说许多先进国家现在仍然还在使用。可是沈阳现在看不着了,还是在文化大革命之前的1965年就拆除了。理由是沈阳被中央确定为开放城市(也就是有限的几个国家的少数人,在有限的地域内,不让去的地方都有白牌子黑字“外国人不经允许不准超越”),因为这是小日本留下来的,怕人家笑话。那拆除了铁轨,上边的电线没有拆,这就产生了“无轨电车”。无轨电车和现在的公共汽车一样,也是胶皮大轱辘,就是上边多了两个大辫子,分别接在上边的两根电线上。因为没有轨道,有时候离的远了就掉辫子,司机或者卖票员就要跑到车后,拽着绳子把大辫子再对到电线上。虽说麻烦点,但一样是很环保的,价格便宜。车厢都是沈阳电车公司自己造的,而且好几条线路,为沈阳市民的出行方便做出了难忘的贡献。可就是这么好的东西也拆了,这回是彻底的拆,连电线都拆了,这是慕绥新当市长时拆的。
       经过了好多年,沈阳的交通越来越紧张,但政府又拿不出钱改善交通,就让老百姓参与,把很多线路都包给了个人,但终究不是办法,就从2005年开始建设地铁。应该说,这才是真正的铁轨交通,历时五年,沈阳有了自己的地铁,一号线从东边的黎明文化宫到西边的张士开发区,20多站,28公里。远期规划再往两边,西至辽中,东接抚顺。之后二号线从南边的“全运路”到北边的道义大学城,远期南接桃仙机场,北接铁岭。沈阳地铁规划共10条线路,现在九,十两条线路也在施工,2018年也会通车,这样“田字”就形成了。之后各条线路也会相继建设,估计再有二十年,所有十条地铁都完成,沈阳就会成为真正的地下交通系统,会大大的减轻地面上的压力。
       地铁的建设,投入大,工期长,见效慢,和现在领导们的想法不是太吻合,这就产生了有一种新的交通形式,那就是轻轨交通。我看到国外的轨道交通都是高架道,多车厢,运行快捷。可沈阳为了迎接全运会也围绕“奥体中心”建了几条轻轨。当时我想,运动员也不坐这些车啊,把轻轨建在了马路中间。后来听说了,这是给李克强看的。全运会开幕式习近平要来,闭幕式李克强要来。因为李克强任辽宁省委书记时就有想法,说轻轨这玩意好。现在当了国务院总理,想法就更大了。轻轨交通首先是环保,运量大,快捷。如果全国的大城市都搞这样的交通 ,那会更好的刺激工业的发展,成为新的增长点。现在,如果到了浑南,漂亮的轻轨列车,像虫子一样的在草地上爬行,当然,没有急事,老头子老太太乘坐也是很惬意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章评论

逯海侠

牛哥早安,一大早就忧国忧民啊![em]e100[/em]

逯海侠

轻轨方便快捷,环保卫生,而且还能缩短旅途的疲惫!

牛知晚

@{uin:760420934,nick:薰衣草} [em]e160[/em]

恠水一昘

回顾沈阳交通发展史,展望未来,前景一片光明!

恠水一昘

大哥不但是个“沈阳通”!而且内蕴无穷!

牛知晚

@{uin:907666314,nick:一抹斜阳} 感谢鼓励[em]e183[/em]

牛知晚

@{uin:1096337127,nick:陪你①起看海} 谢谢[em]e183[/em]

牛知晚

@{uin:1392057745,nick:好人一生平安} 感谢好人支持!

素馨

先生,早上好![em]e176[/em][em]e160[/em] 随着先生的文字叙述,让我领略了沈阳的交通发展吏。[em]e179[/em]感觉先生就是一部活动的交通教科书。

牛知晚

@{uin:1006026462,nick:北极冰凌} 感谢鼓励!

牛知晚

@{uin:1587299009,nick:夕阳红} 感谢支持!

牛知晚

@{uin:405681988,nick:海内存知己} 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