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舅的“天女散花”

闲情逸致

      无论 日子有多好,都不能忘了从前。即使是孩子们也应该让老人们 唠叨他们不知道的事情。没有比较不知道进步,没有回忆不能知道甘甜,我小时候就是这么过来的。尤其是关于我老舅的故事,那才叫精彩。
       老舅属马,五岁时是1947年,当时应该正是八路军和国民党“拉锯”的战争年代。东北野战军风头正盛,国军每况日下,兵荒马乱,老百姓不能安心种地,处于“跑屁头”状态。就是躲兵,国民党来了躲国民党,共产党来了躲共产党,老百姓不知道谁好,不知道谁是将来的统治者。再加上高粱在扬花时
“起蜜虫”,到老秋都是瘪子穗。高粱粒两层皮,根本不能“捣”出米来,只好把瘪高粱原封不动的轧成面。即使是挑出一点鼓溜的“推”点米,糠皮子也不能扔。大人是不管什么,只要能煮的就吃。后来能够给孩子们的米也没有了,也只好吃糠。
      老舅正赶上这样的年头,那也得吃糠。 糠是不能被人消化的,大人还将就,小孩子就拉不下屎。一天两天可以,十几天不走动,拉不下就憋在肚子里,肚皮涨的鼓鼓的,溜明铮亮,用手指头一弹“箜箜”响。难受自不必说,小孩子他叫唤啊!我姥姥没有办法,就叫他出去跑,根本不好使。一天街上来了一个背包的大夫,请进屋子里,大夫一看说好办。结果是让姥姥把老舅肚子朝下压在腿上,把裤子褪下屁股撅起来。拿着盘头的银簪子就拨屁股里的糠,一拨是”哗哗“的往下掉啊!拨着拨着,老舅一使劲,就听“砰”的一声,干糠就如炮一样的喷出去了!从南炕喷到北炕,老舅如释重负,提了裤子就跑出去玩了。喷出来的没有味,也不埋汰,一扫就干净了。姥姥把她老儿子“天女散花”这个故事不知讲了多少遍,但每次都是即遭人笑又心酸一回。联系到现在大学食堂里的一幕幕,联系到饭店宾馆里的餐桌,大盘子。联系到几十层高楼大厦炸掉重修,很好的景观毁掉改改花样。好像是进步了,可我觉得是理念的倒退,思想的奢靡,行为的反动。
    老舅大我十三岁,还有很多故事留给我不能磨灭,也对我的性格成长影响最大。老舅是个非常仁义善良的人,经常打报不平。般般大的挨欺负都去找他报仇。结果到了成年人以后,朋友多,也是三里五村有名的人。那就是正义的代表。别人不愿意干的他去干,具有极端的个人英雄主义。但绝不是鲁夫,是个很有办事能力的人,这样自然而然的就成了群众领袖。
      老舅的这些品德是有原因的,据姥姥讲,姥爷年轻时就是这样的人。最大特点就是“相热”,谁有困难就帮助谁。心软拳头硬,谁敢欺负人,让他知道是不会答应的,专门向着囊的熊的。如果是现在,村里老百姓指定推举他当村长,不用送钱请吃饭,他不干都不行。这就是家庭文化的传承,一代代的把不该忘记的说给后代听,老祖宗不能忘,家庭的艰苦朴素,勤俭持家,善良待人的传统不能忘。




文章评论

牛知晚

@{uin:1940669842,nick:冰儿} 早上好[em]e183[/em]

牛知晚

@{uin:627145466,nick:我是你的梦} 感谢支持[em]e183[/em]

牛知晚

@{uin:2291692028,nick:栀子花开} 早上好!

牛知晚

@{uin:1642009598,nick:二宝} 谢谢二宝,早上好[em]e183[/em]

老戚

忆苦思甜,珍惜今天![em]e100[/em]

怀谷

从苦难中来的,就知道甜之不容易

犇犇壮

辛酸的过去,风趣的题目(撒花),文笔很好!

牛知晚

@{uin:470963921,nick:孤舟钓客} 早上好[em]e183[/em]

牛知晚

@{uin:2514844196,nick:竹林听雨} 谢谢,早上好![em]e18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