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与小燕子

个人日记

那天早晨,大概七点钟吧,我送崴了脚的球友回家,在他一楼楼道的开关上,意外发现个燕子窝,里面还有四只小燕子探头探脑的。这让我惊讶了半天。既叹服燕子夫妇的胆识,更敬佩住户们爱鸟、护鸟的善举。感慨之余,思绪便飘回到了故乡,回到了那个有着燕子窝的老宅。

老宅也就百余年的历史,说不上沧桑,但能谈得上牵挂,因为里面住着白发鬓鬓的老母。当然,值得一书的还有一窝与母亲作伴的小燕子。图片

燕子窝就建在堂屋正中那间的第二根檩条上。

不知道小燕子啥时落户这里的,反正打我记事就有了。她们的往返很有规律,大致每年桃红柳绿的时候来,秋叶飘零的时候就离开。来到之后,先清洁卫生,或者修补旧窝。有时也建新的,那是旧窝意外塌掉的时候。没什么工具,唯一能用的便是那张小巧玲珑的嘴。所以,施工期间,夫妻两个不断地用嘴衔来泥土、草茎、羽毛等,然后蘸着唾液一点点垒砌,并不时地用小嘴夯实几下。我敢说,精细的程度,不亚于一个高级建造师。她们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从没告诉过我。可能只告诉我的母亲,因为这是她们共同的秘密。图片

父亲去世的早,母亲就一直固守着这处老宅,当然,还有那个燕子窝。道理再简单不过,子女大了,翅膀硬了,燕子般地各奔东西了。虽然常回来看看,但无论怎么算,都不如和小燕子呆在一起的时间长。

欣慰的是,母亲性格直爽,身板硬朗。八十多岁的人,耳不聋、眼不花的。正因如此,家里家外照应的井井有条,屋内屋外也拾掇的干干净净。这真是做子女的福气。

习惯了泥土地的她,总嫌弃城里人的闭门锁户,也对他们的不善言谈颇有微词。也许这个缘由吧,她总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灶火窝。”所以,宁肯一人在老家,也不愿在我们哪里受憋屈。是的,在老家,街坊四邻中她的辈分最高,年龄最大,加上热情好客,每天来串门的人断断续续,她感觉无比的畅快。即便是人走茶凉,还有小燕子的陪伴,她也不觉得冷清与寂寥。以至于每当我们回去的时候,就唠叨:“你们工作忙,别动不动就回来,我好着呢。”

既然母亲“好着呢”,小燕子也不错,我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但说归说,兄弟姐妹照旧隔三差五地回家探望。

有一次,我猛然想起一问题,便问母亲,这么多年了,小燕子来来往往的,难道就一对吗?母亲笑了,“哪能呢,小燕子的寿命也就七、八年。不过咱家出生的小燕子,每年在南方都有个大聚会,她们商量好了,翌年的春天必须有一对到我们家做客。”我哈哈大笑起来,你老人家真逗!

“咱家的燕子长得刚俊哩。”母亲不止一次对我夸,她不会用漂亮一词。而我也很有同感。你看那对小燕子,一身乌黑闪亮的羽毛,一对俊俏灵敏的翅膀,一个剪刀似的尾巴。像两个精灵似的,在你身边飞来飞去,着实让人疼爱不已。还有那相偎相依、相濡以沫的深情厚谊,让人羡慕的要命。特别地,每当见到她们优雅地飞越西厢房,在院墙西的池塘里不知是汲水,还是捉虫的时候,总能想起那幅“莺嘴啄花红溜,燕尾剪波绿皱”的画卷。如此之美景,不但悦目,更能怡心啊。

母亲喜爱小燕子,可不是一般的喜爱。看到小猫对小燕子虎视眈眈,她会严厉呵斥;偶有小燕子失足从窝内跌落,她便心疼地捧在手心里,理理羽毛,瞅瞅双腿是否摔伤,然后摞好凳子,让我们小心翼翼地放回。我猜想,即是自己小时候,恐怕也没受到如此的厚待吧。

“燕子是益鸟,吃虫子,护庄稼,所以要爱护。”母亲怕我们不晓事理,叮嘱个没完。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母亲经常吓唬玩弹弓的我们。 “不能打燕子,打燕子会瞎眼的。”真的吗?我有点怀疑。虽然懂的不多,但二者又有什么必然关联呢?“真的,祖祖辈辈都这么说,还能有假?”母亲的认真样,让你不容置疑。既然如此,不打就是了。当然,对麻雀我们就不那么客气了,因为它好糟践粮食。

小燕子很乖,会唱歌,也会跳舞。特别是母亲在院子里树荫下做被子,或者纳鞋底的时候,她们的演出就开始了。先是展着翅膀,在母亲的头顶盘旋一周,潇洒地来个前奏,然后便在院落的上空表演起五花八门的舞蹈来。什么曲目,当然只有她们知道了。跳累了,就啁啾着与母亲聊天。一会在石磨上,一会在粮囤上,或者倾斜着身子,竖立在农具上。最得意的好像是晾衣服的铁丝上,这铁丝随着她们的跳跃,也起劲地上下颤动。聊的故事很泛、很杂,也很有趣。母亲没出过远门,自知不如她们见多识广。如果小燕子说她们饱览了万水千山,飞到过天涯海角,母亲会百分之百相信的。

聊够了,该外出觅食了。于是,一个翩飞,划出一道黑色的弧线,然后升空,再升空,升到一定高度,嗖的一声,利箭般插向绿意葱茏的田间,或者草盛林茂的大山。母亲的眼光便随着她的背影而去,好久才收回来。

时间过的飞快。不久,一窝小燕子出生了,宅院里更热闹了。

哺乳期间的燕子夫妇,没时间同母亲聊天了,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到孩子上了。她们忙忙碌碌,和乡镇干部一样,没有节假日和礼拜天。“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大多时候,一个留守,一个觅食,然后换班。回来的时候,总能见到她们嘴里衔着虫子,爪子轻抓窝沿,翅膀不停地闪,尾巴不住地抖;窝内呢,四、五只小燕子个个张着金黄色的大嘴巴,喊叫着、推搡着,等着爸妈的优先喂入。喂毕,大燕子一个180度侧旋,便飞出门外,继续觅食去了。

     我问母亲,咱家的燕子窝,同人家的相比,为什么显得格外大?提及这,母亲立马高兴起来,脸上堆满了自豪,“这就是我们家燕子的可人之处。”她解释道,“咱家的燕子窝分里外间,一间休息,另一间方便。乳燕排泄后,再由父母叼走。”我恍然大悟。我说,怎么没见地面或桌凳上有乳燕的脏东西呢!于是,对小燕子一家人更刮目相看了。

这也令串门的邻居们羡慕不已。“婶子,你老这么爱干净,连你家的燕子都通人性啊!”每每听到这样的话语,母亲总是乐呵呵地说,小燕子可比我强多了。

慢慢地,乳燕出窝了,开始在屋内练飞了。屋内很安全,钉子上,灯头上,门坎上,随时有落脚的地方。练得差不多了,便转移到屋外。饭屋的屋脊上,她们一字排开,然后,一个接着一个,绕院子飞一圈,回来再站成一排。唧唧唧唧,没玩没了。好像是鼓舞斗志,又像是交流心得。

母亲呢,是她们忠实的观众。一边做活,一边陪着她们训练,像照看自己的孩子学走路一样,心中流淌着甜蜜。

大约有两个多月吧,乳燕从孩子变成了青少年,窝是住不下了,便恋恋不舍地远奔他乡,自谋生路去了。只留下父母二位,还有那个曾养育自己的窝。

一年又一年,这个燕子窝到底养育了多少只小燕子,母亲没数过,也不会刻意去数。她知道,只要有窝在,就有新的希望在。所以,她信心十足地呵护着老宅,呵护着这个燕子窝,无论从秋天到春天,从青丝到白发……

前年的秋末,小燕子还没南飞的时候,九十一岁高龄的母亲无疾而终了。一切都沉浸在悲哀之中。我想,那一年小燕子也许是含着泪离开的。

去年的清明节,我回家给母亲上坟。不知为何,总觉得缺少什么,缺什么呢?对,缺了小燕子的鸣叫声。我急急地推开堂屋的门,不由的惊呆了,燕窝孤零零地呆在哪里,上面布满了蜘蛛网……

满脸的困惑,小燕子咋不回来了呢?

 

 

 

                            2013622





文章评论

*伊人禅心*

[em]e121[/em]好一篇回忆录,真是随处可见佳作啊!佩服!!

东方青竹~

一段的往事,记载着对母亲的回忆和思念。细腻的描写,真挚的情感!学习,欣赏!问好![em]e183[/em]

雪绒花

周末欣赏到你的美文,愉悦,接收了满满的正能量[em]e179[/em]

l蓝月亮【拒聊】

燕窝,老宅,燕子,孩子,母亲,美好的回忆中,真挚的情感贯穿于始终,力赞,边赏边学[em]e179[/em]

l蓝月亮【拒聊】

[ft=,2,宋体]一年又一年,这个燕子窝到底养育了多少只小燕子,母亲没数过,也不会刻意去数。她知道,只要有窝在,就有新的希望在。所以,她信心十足地呵护着老宅,呵护着这个燕子窝,无论从秋天到春天,从青丝到白发……主旨鲜明[em]e179[/em] [/ft]

秋之韵

斯人已 逝,燕去屋空。数不尽的思念,陡然心头。读罢,落泪了…

燕子去了,思念母亲的心没变,虽是回忆往事,没有悲悲切切,感情真挚,描写细腻,学习了![em]e179[/em]

云淡风轻

情随镜迁,物是人非!!文章结尾处令人伤感,对母亲的回忆,对燕子的惋惜…………

等待三天Chen

情怀丰盈,行云流水,读至篇末,不禁潸然...... 睹物思人,因景生情,燕子与燕子窝,何尝不是母亲灵魂的化身?! 她们穷其一生,为儿女奔波受累;她们耕耘流年, 要给人间留下爱与温暖。 母爱的纯粹与博大,才是值得我们一生品味的文化与财产......

淡淡煙雲

[ft=,,verdana]燕子的繁衍生息,母亲的舐犊情深,一一跃然纸上......[/ft][ft=,,verdana]老屋还在,青山有痕,只是故人已去...那年燕子呢喃,今年燕子谁家?是不是,再过多年以后,那蛙鸣也不再,那炊烟也无影,那清明路上也不再泥泞?[/ft]

空谷幽兰

一窝燕子尽然引发你百般情思,文章描写细腻,朴实中略带诙谐,让人看后总是有美的享受。

流星雨

我们对燕子有同样的感受,我的家里也一直住着三窝燕子,撘窝的时候,很多的燕子都来帮忙,每天很早集合出发,院子里充满了欢乐,[em]e179[/em] [em]e142[/em] !

咖啡

正如你说燕子有灵性,他们也喜欢和勤劳善良,的人共居一室知,道主人离去没有了家的温馨[em]e100[/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