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任性
个人日记
翻翻去年的流行词汇,最感兴趣的莫过于“任性”一词了。
原以为任性属女性特有,原以为任性是孩童常见。万没想到,一个刘姓大老爷们,竟也横空出世地“任性”了一把。只是他的任性加了前置,叫做“有钱”。有钱且任性,更让人刮目相看了。
他是如何任性的呢?说来吓人一跳,“就是想想看他们到底能骗多少钱”。
“看看能骗多少钱!”真的闻所未闻,见所未见。那么,到底“让”骗了多少钱呢?据说从7万多元开始觉察受骗,一直让人骗到54万。还听说,后来连骗子也急了,“大爷,你就饶了俺吧,俺实在没法子再骗您了。”信不信由您,该剧竟以骗子的投降而落幕。我想,这样的结局,恐怕世界超级悬念大师也设想不出。再一想,你还得佩服人家骗子的命真好,这类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事,竟让他们碰上了。真真气死我们这些撑不着、也饿不死的工薪阶级——别说多了,就让骗上个万儿八千的,俺也算没白来世上走一遭。
古代也有任性一说,但多指文人骚客。如《东观汉记·马融传》中“涿郡卢植,北海郑元,皆其德也,善鼓瑟,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评价曹植“更不守礼法,饮酒无节,任性而行,是一个纯粹的文士”。也有豪强巨富挥金如土者,但用任性一词形容的,恕我孤陋寡闻,还真的没发现。这么说来,刘姓及那些任性的有钱人,也让古人汗颜了。
不过,以愚之见,中国人的有钱,与西方国家比起来,该是关公面前耍大刀,然而斗富的脾气却天下无敌。人家是越有钱越低调,咱们是有点钱就“烧包”。“烧包”到什么水平呢?据说都不知道姓啥了。我揣测,之所以如此,不外有二。一是虚荣心作祟。有钱了,时不时拿来显摆显摆,以此来证明自己有多了不起。二是与个人素养有关。在穷得只剩下钱的人的眼里,以为有钱就有一切,包括知识、阅历、涵养、情操,而我确信这一条可能戳到某些有钱人的疼处。
这么说,并非对某些人持有偏见。事实上,人们对任性者哂之一笑,对有钱人也不都是羡慕、嫉妒、恨。众人最反感的是“有钱且任性”。有钱任性,正义的天平就发生倾斜;有钱任性,晶莹的心灵就蒙上阴影;有钱任性,羸弱的人群情何以堪……
可喜的是,世风还没被有钱任性者所左右。因为有钱不任性的,大有人在。举例来说,很有钱的,像大慈善家霍英东,几十年来累计向大陆捐款150多亿元;有钱但不多的,像我们的前总理朱镕基,把含辛茹苦写书赚的稿费1400多万元,全部捐给了社会;钱很少但善心大的,像河南南阳的退休职工张德林,一个70多岁的老人,每天捐出10元钱帮助本村的困难群众,12年来从未间断……这些人的善举,同那些一掷千金的“土豪”,同那些横扫国外奢侈品商店的“大妈团”相比,岂止天壤之别?
说起来,钱这东西,没有高尚龌龊之分。拥有多少,也非划分高低贵贱的标准。人们关注并敬佩的是有钱人背后的人格魅力。只要心存善意,乐于助人,如论大小,他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相反,有钱只为自己着想,甚至给一群骗子摆阔,你越任性,人们越觉得你可怜又可悲。
话说了这么多,有钱且任性者或许很不服气,“没钱的你,除了说些废话还能做什么?”如果他们这么想的话,本人还真的任性一次,“一蓑烟雨任平生”。哥,就这么个人!
2015.3.1
文章评论
l蓝月亮【拒聊】
我不得不说,我很服气,一: 我没钱,二:我也没任性的资金。
嫣然
呵呵,你这“哥”的任性,俺看好![em]e179[/em]
空谷幽兰
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这样的“任性”别具一格,但大家都看好的。大胆的任性吧!
上玄月
好极了,我们没钱也能任性。
疏影
文字的美,就是这么任性!
流星雨
呵呵,你是有才就任性,随意写来内容就深刻,好美的小文,真美![em]e179[/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