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教育到底谁教育了谁
个人日记
前些天,与一位来中国考察的蒙古国从事汉语教学的朋友谈起教育。
站在国人的立场上,我说我们七零后老了,不像他们年轻人,从小生长在蜜罐里,没有经历过物质匮乏的艰苦年代。可对方却说,那是在中国,他们却不这样。我奇怪:那你们是什么教育。对方答:当然是适合蒙古族的发展的教育!我不解:我们中国的蒙古族教育也是适合蒙古族发展的呀!对方笑了:难道都高中生了,不会做饭,不会洗衣服,甚至上学还要家长接送,难道这样就能发展吗?
我无语。
是啊,在中国,几乎一半以上的高中生还在继续着小学、初中时期对家长的依赖,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动不动还要耍着公主、公子脾气——饭菜不合口味了,衣服洗不干净了,不时尚了,再不就是自己的行头落伍了,等等,等等。为了孩子的方便上学,不少家长哪怕倾家荡产也要淘弄学区房,甚至有的家长放弃了自己的工作、生意,做起了全职家长。更有甚者,家住乡下,还要租房进城陪读,目的无非是照顾孩子的一日三餐,督促孩子的学习。
在这些家长看来,孩子时刻不能离开自己的视线,孩子必须要得到最好的呵护。
由于没有语言方面的障碍,我们几乎是一会儿汉语,一会儿蒙语,中间兴致所致,夹杂着英语,谈论着两国的不同观念。主要还是孩子的教育与成长问题。
想起我们的身边,很多孩子都读研究生了,还在父母那里掏取着各种费用,不由得半天沉默。
是啊,我们都在喊着为了孩子的一切,那么这么做的结果,我们是否想过孩子的未来呢?孩子一旦离开了父母的羽翼呵护,将会怎样?他们自己经得起社会的洗礼,生活的波折吗?
曾经听虎仔说过,他班同学还有不会刷水池的,有不会用扫帚扫落叶的,还有的袜子一买一打,周末背回家。这,就是中国的尖子生!家长的心目中,孩子只要学习好,一切都不用做!而且,学习好的孩子未来是光明的!
当然,在这方面,我们一个七零后的中国人与一个八零后的蒙古国人达成了共识,因为在大多数家长看来我是一个任由孩子学坏,任由孩子贪玩,而且还不关心孩子的自私妈妈。当我说起这些时,对方来了一句:very good!他说,在他们那里,像我这种育子方式已经达到娇惯了,可是他还是可以接受的。至少,我还可以把孩子适当的放开。
就这样,一个中国的蒙语教育工作者,一个蒙古国的汉族教育工作者,你一言我一语聊了好久,直到夜深的时候才互道晚安。
也许是看到今天雨中校门口挤得热闹非凡的家长和车辆想起了自己儿时背着书包穿着雨衣步行上学的缘故吧?抑或是想到人家的孩子都是这么由家长接送着,而我家虎仔每次周末或月末回家都是自己拖着行李背着书包坐公交或打车回家而负疚的原因吧,就想起了这个前一段时间的聊天。
可是,我总觉得我没有做错什么,甚至我很赞成自己的做法。这算不算是自负,自恋,自以为是呢?
站在国人的立场上,我说我们七零后老了,不像他们年轻人,从小生长在蜜罐里,没有经历过物质匮乏的艰苦年代。可对方却说,那是在中国,他们却不这样。我奇怪:那你们是什么教育。对方答:当然是适合蒙古族的发展的教育!我不解:我们中国的蒙古族教育也是适合蒙古族发展的呀!对方笑了:难道都高中生了,不会做饭,不会洗衣服,甚至上学还要家长接送,难道这样就能发展吗?
我无语。
是啊,在中国,几乎一半以上的高中生还在继续着小学、初中时期对家长的依赖,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动不动还要耍着公主、公子脾气——饭菜不合口味了,衣服洗不干净了,不时尚了,再不就是自己的行头落伍了,等等,等等。为了孩子的方便上学,不少家长哪怕倾家荡产也要淘弄学区房,甚至有的家长放弃了自己的工作、生意,做起了全职家长。更有甚者,家住乡下,还要租房进城陪读,目的无非是照顾孩子的一日三餐,督促孩子的学习。
在这些家长看来,孩子时刻不能离开自己的视线,孩子必须要得到最好的呵护。
由于没有语言方面的障碍,我们几乎是一会儿汉语,一会儿蒙语,中间兴致所致,夹杂着英语,谈论着两国的不同观念。主要还是孩子的教育与成长问题。
想起我们的身边,很多孩子都读研究生了,还在父母那里掏取着各种费用,不由得半天沉默。
是啊,我们都在喊着为了孩子的一切,那么这么做的结果,我们是否想过孩子的未来呢?孩子一旦离开了父母的羽翼呵护,将会怎样?他们自己经得起社会的洗礼,生活的波折吗?
曾经听虎仔说过,他班同学还有不会刷水池的,有不会用扫帚扫落叶的,还有的袜子一买一打,周末背回家。这,就是中国的尖子生!家长的心目中,孩子只要学习好,一切都不用做!而且,学习好的孩子未来是光明的!
当然,在这方面,我们一个七零后的中国人与一个八零后的蒙古国人达成了共识,因为在大多数家长看来我是一个任由孩子学坏,任由孩子贪玩,而且还不关心孩子的自私妈妈。当我说起这些时,对方来了一句:very good!他说,在他们那里,像我这种育子方式已经达到娇惯了,可是他还是可以接受的。至少,我还可以把孩子适当的放开。
就这样,一个中国的蒙语教育工作者,一个蒙古国的汉族教育工作者,你一言我一语聊了好久,直到夜深的时候才互道晚安。
也许是看到今天雨中校门口挤得热闹非凡的家长和车辆想起了自己儿时背着书包穿着雨衣步行上学的缘故吧?抑或是想到人家的孩子都是这么由家长接送着,而我家虎仔每次周末或月末回家都是自己拖着行李背着书包坐公交或打车回家而负疚的原因吧,就想起了这个前一段时间的聊天。
可是,我总觉得我没有做错什么,甚至我很赞成自己的做法。这算不算是自负,自恋,自以为是呢?
文章评论
陋室书香
一个孩子,双方的宝贝,有家长的溺爱,还有社会传统的责任!
无忧
你做的对
等我有空了..
中国式教育到底要把孩子引向何处?很值得你们深思啊!
踩着纸能飞
每每听到不能让孩子输到起跑线上这句话,心里总觉得别扭,不仅要问,到底这个起跑线在哪里?不会洗衣服,不会扫地,不懂体谅父母,,,,,算不算输呢?[em]e126[/em]
老童
让你的虎仔自理生活,没什么好负疚的。挺你[em]e179[/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