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韩愈及其辟佛

荒村笔谈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州市)人,出生于中小地主家庭,“唐宋古文八大家”(即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 、曾巩)之首。三岁而孤,由嫂子郑氏扶养成人。勤奋自学,25岁进士及第,29岁始登上仕途,在科名和仕途上屡受挫折,先后做过汴州观察推官、四门博士、后任监察御史。贞元19年(803),京畿大旱,民不聊生,上书御史台论天旱人饥状,请免百姓徭役赋税,得罪德宗,被贬为阳山令。元和初,为国子博士。元和十二(817),从裴度平淮西吴元济有功,升为刑部侍郎。后二年,又因谏宪宗迎佛骨,触怒宪宗,几乎被杀,幸裴度等援救,改贬为潮州剌史。穆宗即位后,再度召回京师,任国子监祭酒,转兵部侍郎,后改吏部侍郎,再转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后因与御史中丞李坤不合,复为兵部侍郎,又转吏部侍郎,长庆四(824)十二月卒,卒年57岁,谥号文,世称韩文公,穆宗为之辍朝。   唐以前在文学上无所谓古文。古文概念的提出,始于韩愈,他把自己的奇句单行、上继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称为古文,并使之和“俗下文字”,即六朝以来流行已久的骈文对立。散文的骈俪化,原来是两汉以来散文和辞赋发展的结果。六朝时代,士族文人以骈辞俪句掩盖他们生活内容的空虚,骈文逐渐成为文坛的统治形式。唐初文风,沿习南朝骈俪之风,陈子昂出来,大张复古的旗帜,对文风的转变起了一些促进作用。直到韩愈出来,打着复古的旗帜,主张恢复孔孟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反对佛、道二教,以此整饬社会风尚,才将古文运动掀起了高潮。他所写的《原道》、《原性》、《原人》等篇,就是他所试图建立的理论体系的重要论著。韩愈着重提出并论述了与佛老尖锐对立的儒家之“道”,这个“道”是历圣相传、有其悠久传统的,也就是以孔孟儒家为正宗的封建思想体系。韩愈要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儒家思想,而六朝以来“饰其辞而遗其意”的骈文,已经成为表达思想内容的桎梏,因而自然地需要开展一个文体革新运动来反对骈文,提倡古文。所谓古文就是指汉以前的散体文,不仅语言长短不拘,抒写自由,便于表达现实生活内容,而且它本来是载道的,因而也便于学习和宣扬儒家之道。故知,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道是目的,文是手段;道是内容,文是形式。而且韩愈所谓的“道”,多伦理性质,所以他的“传道”文章封建色彩较重。       韩愈在学术上尊崇儒家思想,反对佛教和道教。在文学方面,他是古文运动的领袖,主张“文以载道”反对六朝以来艳丽浮夸的文风,提出“辞必已出”、“惟陈言之务去”的口号。他不但在理论上积极倡导,而且努力从事创作,写了许多有独创性的优美的散文。他可以说是继司马迁之后的杰出的散文作家。从韩愈的散文来看,成就最高的显然是那些由于自己仕途坎坷不平而对黑暗现实进行揭露和批判的作品,而不是那些板着面孔为儒教说教的文章。他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而不是模拟抄袭古代语言。当韩愈从现实社会生活出发来观察问题时,他就自然地突破了陈旧的儒家正统思想的羁绊,因而他的创作和理论也就放射了动人的光辉。   韩愈的散文,内容复杂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他的“杂著”或“杂文”,不少作品达到了思想艺术完整的统一。他的《原毁》,通过对当时社会现象的精辟分析,揭露了当时一般士大夫所以要诋毁后进之士的根本原因,并发出了主张公正用人的呼吁。《师说》则指出师的作用及相师的重要。他认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都可以为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此而已”。这种见解打破了封建传统的师道观念,对于我们今天也还有参考价值。《杂说四》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比喻贤才难遇知己,“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寄寓了他对自己遭遇的深深不平.《进学解》和《送穷文》用对话形式,以自嘲为自夸,以反语为讽刺,对当时社会的庸俗腐败,表现了一个有理想的士大夫在黑暗现实中不能妥胁的精神。   韩愈的叙事文,有许多文学性较高的名篇。《张中丞传后叙》记述许远、张巡、南霁云等死守睢阳英勇抗敌的事迹,绘声绘色,可歌可泣。著名的《柳子厚墓志铭》,有重点地选取事件,通过富于感情的语言,不仅指责了官僚士大夫社会的冷酷无情,叙述了柳宗元一生不幸的政治遭遇,而且也突出了“议论证古今,出入经史百家”的一个古文家的形象。《祭十二郎文》是前人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的名篇。文章结合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悼念亡侄的悲痛,感情真实,抒写委曲,恰如长歌当哭,动人哀感。   韩愈的散文,雄奇奔放,富于曲折变化,而且流畅明快。的确是我国古代运用语言的巨匠。他的散文语言有简练、准确、鲜明、生动的特点。他善于创造性地使用古代词语,又善于吸收当代口语创造出新的文学语言 ,因此他的散文词汇丰富,绝少陈词滥调,句式的结构也灵活多变。他随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语言的自然音节,屈折舒展,文从字顺,间亦杂以骈俪句法,硬语生辞,映带生姿。韩愈新创作的许多精炼的语句,有不少已经成为成语,至今还在人们的口头和笔端流传。如“细大不捐”、“佶屈聱牙”、“动辄得咎”(《进学解》),“俯首贴耳,摇尾乞怜“(《应科目时与人书》),“不平则鸣”、“杂乱无章”(《送孟东野序》),“落井下石”(《柳子厚墓志铭》)等等。他还善于活用词性,如“诸侯用夷礼,则夷之; 进于中国则中国之”、“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原道》)。又如“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柳州罗池庙碑》),则是变化句子组织,错综成文。等等。韩愈的语言艺术,正如皇甫湜所说:“茹古涵今,无有端涯,浑浑灏灏,不可窥校。”当然,韩愈的散文中,也有少数篇章,过于追求新奇或古奥,略有生涩难读之弊(如《曹成王碑》),但这并不是他的主要方面。   韩愈不仅是杰出的散文家,也是一个在中唐诗坛上能够别开生面、勇于独创的诗人。从创作实践来看,韩愈主要是继承李白诗的豪放,和杜甫诗的体格变化、“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艺术传统,独立开拓道路。和白居易着重继承杜甫现实主义精神有所不同。他在贞元年间的诗歌,对现实有一定的关怀。如《汴州乱》、《龊龊》等诗,反映了藩镇兵将叛乱的历史事件,对人民疾苦也有所接触。《谢自然诗》、《送灵师》等诗表现了他反对佛老、斥责神怪的思想。但是,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些艺术上失败的作品,如《嗟哉董生行》由于过分散文化,失去了诗的特点。《谴疟鬼》诗也开始有险怪倾向。    元和以后,韩愈的诗进一步向奇崛险怪的方向发展。他著名的《南山诗》,用汉赋排比铺张手法,描述终南山四时景色变化以及各种形态的山势。搜罗奇字,光怪陆离。押用险韵,一韵到底。而且连用带“或”字的诗句五十一个,叠字诗句十四个。这种排奡(“奡”读音:傲。矫健的意思。排奡:文章有力)铺张比西汉辞赋家更为突出。还能举出一些,这里从略。他这些追求奇险而走向极端的诗歌,在内容上没有什么积极意义,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雕肝呕肺的文字游戏。韩愈诗的这点毛病是学不得的。   韩愈描写自然景物的诗如《山石》是一首别具风格的佳作。全诗用素描式的散文笔调,描写了从黄昏、深夜到天明的寺里山间的景色。一句一景,如展画图,具有鲜明的南方风土色彩。清淡的笔触中,有时点染了极浓丽的色彩,给人一种非常新鲜的感觉。韩愈的近体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一首意境浑厚的佳作。详见下面钱仲联、徐永端二位先生的讲解: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注释]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据日本藏《又玄集》,此诗题作《贬官潮州出关作》。左迁:贬官。古人以右贵左贱,故称贬官为左迁。韩愈时为刑部侍郎,上表极言其弊,被贬潮州刺史。蓝关:距长安不远,在长安附近蓝田县境。《地理志》:“京兆府蓝田县有蓝田关”。湘:韩愈的侄孙韩湘,此时27岁,尚未登科第,远道赶来从韩愈南迁。后四年,即长庆三年(823),韩湘进士及第,后为大理丞。
   
一封两句:封,《论佛骨表》,在此指谏书。元和十四年(819),唐宪宗遣使者迎佛骨入禁中,三日后乃送佛寺。朝臣无谏阻者,韩愈一生致力于兴儒辟佛,时任刑部侍郎,独上《论佛骨表》谏阻,言辞激切。宪宗大怒,欲置韩愈死地,幸得宰相裴度等力保,方得免死,贬为潮州刺史(参两《唐书》本传)。此诗即在赴潮州途经蓝关时所作。潮州一作潮阳。旧说潮州距长安八千里。
   
九重天:皇帝居住的地方,借指皇帝。
   
圣明:皇帝,此指唐宪宗。
   
肯:岂肯。
   
秦岭:在蓝田县内东南。指横亘陕西南部的山脉、终南山。
   
马不前: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驱马涉阴山,山高马不前。”
   
瘴江:此泛指南方多瘴气之水。指潮州附近的韩江,是有名的瘴疠之地。《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载蹇叔哭师语:“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译诗、诗意]

    一封谏迎佛骨的奏章,清早奏给皇上,晚上就被谪贬到八千里路外的潮阳。我本想替圣上除掉有害的事情,岂肯因为年迈衰老而顾惜自己的老命呢?浓浓的云雾横阻在秦岭上空,不见家在何方;大雪拥塞蓝关,连马也不肯前进。我知道你远道赶来是有用意的,为的是到瘴气多的江边收我的尸骨呀!

潮州韩祠橡木

[赏析]

    韩愈一生,以辟佛为己任,晚年上《论佛骨表》,力谏宪宗“迎佛骨人大内”,触犯“人主之怒”,几被定为死罪,经裴度等人说情,才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

  潮州在今广东东部,距当时京师长安确有八千里之遥,那路途的困顿是可想而知的。当韩愈到达离京师不远的蓝田县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同行。韩愈此时,悲歌当哭,慷慨激昂地写下这首名篇。

  首联直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他很有气概地说,这个“罪”是自己主动招来的。就因那“一封书”之罪,所得的命运是“朝奏”而“夕贬”。且一贬就是八千里。但是既本着“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论佛骨表》)的精神,
则虽遭获严谴亦无怨悔。

  三、四句直书“除弊事”,认为自己是正确的,申述了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真有胆气。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他还是“肯将衰朽惜残年”,且老而弥坚,使人如见到他的刚直不阿之态。

  五、六句就景抒情,情悲且壮。韩愈在一首哭女之作中写道:“以罪贬潮州刺史,乘驿赴任;其后家亦谴逐,小女道死,殡之层峰驿旁山下。”可知他当日仓猝先行,告别妻儿时的心情若何。韩愈为上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家何在”三字中,有他的血泪。

  此两句一回顾,一前瞻。“秦岭”指终南山。云横而不见家,亦不见长安:“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诗),何况天子更在“九重”之上,岂能体恤下情?他此时不独系念家人,更多的是伤怀国事。“马不前”用古乐府:“驱马涉阴山,山高马不前”意。他立马蓝关,大雪寒天,联想到前路的艰危。“马不前”三字,露出英雄末路之悲。

  结语沉痛而稳重。《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记老臣蹇叔哭师时有:“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之语,韩愈用其意,向侄孙从容交代后事,语意紧扣第四句,进一步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

  从思想上看,此诗与《论佛骨表》,一诗一文,可称双璧,很能表现韩愈思想中进步的一面。

  就艺术上看,此诗是韩诗七律中佳作。其特点诚如何焯所评“沉郁顿挫”,风格近似杜甫。沉郁指其风格的沉雄,感情的深厚抑郁,而顿挫是指其手法的高妙:笔势纵横,开合动荡。如“朝奏”、“夕贬”、“九重天”、“路八千”等,对比鲜明,高度概括。一上来就有高屋建瓴之势。三、四句用“流水对”,十四字形成一整体,紧紧承接上文,令人有浑成之感。五、六句宕开一笔,写景抒情,“云横雪拥”,境界雄阔。“横”状广度,“拥”状高度,二字皆下得极有力。故全诗大气磅礴,卷洪波巨澜于方寸,能产生撼动人心的力量。

  此诗虽追步杜甫,但能变化而自成面目,表现出韩愈以文为诗的特点。律诗有谨严的格律上的要求,而此诗仍能以“文章之法”行之,而且用得较好。好在虽有“文”的特点,如表现在直叙的方法上,虚词的运用上(“欲为”、“肯将”之类)等;同时亦有诗歌的特点,表现在形象的塑造上(特别是五、六一联,于苍凉的景色中有诗人自己的形象)和沉挚深厚的感情的抒发上。全诗叙事、写景、抒情融合为一,诗味浓郁,诗意盎然。(钱仲联 徐永端)

                韩愈的绝句,主要是沿着杜甫风格发展。如《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助教》: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前两句写早春微雨中的景色,极为鲜明别致。而更能代表他七绝特色的是《次潼关寄张十二阁老》一诗:荆山已去华山来,日照潼关四扇开。剌史莫辞迎侯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短短四句诗,表现了重大政治事件给予诗人的喜悦,实在并不多见。这两首绝句都不用传统的委宛曲折的章法,把精华集中在开头两句,给人开门见山,脱口而出的快感。表现了他不甘蹈袭前人的创作风度。   韩愈诗歌,不仅纠正了大历以来的平庸诗风,而且在中唐诗坛上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把新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引入诗坛,从而扩大了诗的领域,但是也带来了以文为诗,讲才学,发议论,追求险怪等不良风气。中唐时代的诗人贾岛、卢仝、马异、李贺等人,都不同程度地接受了他的影响,不仅学习了他的优点,也学习了他的缺点。这种影响,甚至延至北宋、晚清的许多诗人。   韩愈的政治思想和世界观是比较复杂的。他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拥护王朝的统一;提倡“仁政”,反对官吏对人民的聚敛横行,要求朝廷宽免赋税徭役;这些都表现了他关心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是他政治思想中进步的一面。但是他也宣扬了儒家学说中的封建糟粕,他的《原性》继承董仲舒的性三品说,把封建统治者的人性看作是上品,把老百姓的人性视为下品,而且认为这种封建等级制以及等级性的人格是天理自然,与生俱来,不可改变的。所以他在《原道》中说:“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则失其所以为臣;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这些理论,显然都是为维护封建等级制服务的。韩愈所大声疾呼的“道”,实际是他对于封建国家的法权、教化、道德等等绝对原则的概括,是饱含封建伦理的意味的。他猛烈地排斥佛老,热烈地提倡儒家正统思想,也是和他的政治思想相适应的。   韩愈的《原道》是排斥佛老特别是佛教的,他在该文章中说:“今其法曰:必弃而(尔,你)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者。呜呼,其亦幸而出于三代之后,不见黜 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他说,佛教的主张要出家,不从事生产,同中国传统的礼法不同。中国传统的礼法是教民“相生养之道”,为民除害;又为民制礼乐政刑。显然,韩愈要用中国传统的礼法来排斥佛教。他用旺盛的气势写道:“古之为民者四(士、农、工、商),今之为民者六(加道、释两教的出家人);古之教者处其一(儒教),今之教者处其三(儒、道、释三教);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可知,韩愈以上论点是从经济上看,佛、道两家都不从事生产,不事生产的人多了,“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提出以儒家的仁义道德来反对佛教。甚至还高喊出:“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佛老之道,不塞不止;圣人之道,不流不行。)人其人(僧道俱令还俗)、火其书(烧毁佛、道经书,绝其惑人之说)、庐其居(把寺、观改作民房)”,等过激言辞。也正是因为韩愈只看到佛、道二教消极避世、不事生产、清净寂灭,和因为行政管理失控,而导致寺、观数量和规模过大、出家人数占人口比例严重失调等等的不利一面;而没看到佛、道二教,特别是佛教劝人向善、与世无争、教化民众奉公守法和安定封建社会秩序,积极而有效地配合了当权者对民众的加强了统治的一面!这说明韩愈只能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而不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韩愈不懂宗教,特别是佛教,他没看到当时士农工商各阶层中也有许多男女信佛居士,“这些人并不曾因信佛教而妨碍其正常职业。”当时“在社会上,除了农夫耕田,工人作工,是直接生产者外”,统治者以及士和商“都是不耕不织的。这些人不事生产,被视为理之当然,何以独讥出家的佛门弟子?须知出家的比丘众,并不是饱食终日的消耗者,他们负有弘扬佛法,教导信众的责任,社会上法律舆论的力量,只是制裁犯罪于已然,宗教道德的感化,才能防止犯罪于未然。”“释迦世尊教弟子对国言忠,对亲言孝,对子言慈,对友言信,守五戒,行十善,修六度万行,都是要人先做一个奉公守法的好人”。“世尊教人要报四重恩,这四重恩是国土恩、父母恩、众生恩、佛恩,世尊把国土恩、父母恩列在前面可知佛教不是要人忘掉自己的国家,及要人毁弃祖宗牌位的宗教。儒家五常,是教人以仁义礼智信为做人的原则。佛门五戒,不乱杀近于仁,不乱取近于义,不邪淫近于礼,不饮酒昏乱近于智,不妄语近于信。在世间法上,佛儒之理是脉脉相通的。”“须知佛经不是因为孔子讲忠恕而后写的,这原是东西(方)两位圣哲释迦与孔子之见,想去不远啊!  释迦世尊尚训诫弟子阿难云:‘阿难,受佛禁戒,诚信奉行,顺孝畏慎,敬归三宝。养亲尽忠。内外谨善,心口相应。’又云:‘为佛弟子,可得商贩,营生利业,平头直尺,不可罔于人。’佛要弟子忠孝诚敬,善信谨慎。佛要弟子应有职业谋生,且应公平无欺。由此看来,佛教有何损于社会?国家与宗教,原有着密切的互相关系。国家的武力,用以抵御侵略,维持秩序。宗教的感化,用以劝善止恶,安定人心。所以,孙中山先生曾说:‘政治能治在外;宗教能治人心。宗教能辅助政治,政治能拥护宗教。’由此看来,政与教,是维持社会安定的两大基石。”而韩愈不懂以上这些道理,因此他才会“上《论佛骨表》,力谏宪宗‘迎佛骨入大内’,触犯‘人主之怒’,几被定为死罪,经裴度等人说情,才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的果报。
    由此可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纵使圣贤也有错。所以我们对别人特别是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本着实事求是,全面分拆,综合评判,而不要攻其一点,不计其余,求全责备。
    资料书目:   《中国文学史》(二) 游国恩等主编   《文章例话》  周振甫著   《历代文选》  冯其庸等选注   《古文观止》下册  吴楚材  吴调侯  选   《佛理通书》  慧云居士  著2012年10月15日编著于重庆两江新区寓所2012年10月16日修改

文章评论

笑瞰人间

佛法虽然早在汉明帝永平十年就传入中国,而佛教的确立,乃在晋代。其间经历了三百余年的译经和弘布,才取得社会人人士普遍信仰。但仍然经历了“三武一宗”的法难:魏太武帝听司徒崔浩诽谤佛教之言,诏臣下坑杀天下僧侣破毁经像寺塔,此即“一武法难”。后来,魏宣武帝弘扬佛法不遗余力,故西域沙门(僧人)来华者多至二千人,国内寺院多至一万三千余所,僧人总数逾二百万!这已经构成严重问题。所以在距“一武法难”一百十余年后,北周武帝信道士张宾言,破毁寺塔,焚烧经像,并令僧人还俗,史称“二武法难”。到盛唐时全国有寺庙不包括私庙兰若在内就有五千三百余所。唐武宗师事道士赵归真,崇信道教,下令毁寺逐僧。毁佛寺四千六百余所,兰若四万余处,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皆严令还俗 ,旁及袄教,摩尼教,景教等。此即“三武法难”。至五代后周世宗柴荣,性不喜佛,诏禁私度僧尼,废全国无敕额之寺院三万一百三十六所,民间的铜佛钟磬鈸铎之类,由官司收买以铸钱。此即“一宗法难”。以上法难,没有一桩是由儒家与佛家的矛盾所引发的。而是道教中个别人引发的。但也反映出佛教规模过分扩大,势必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但这不是佛教本身的问题,而是当政者如何加强立法 、管理的问题。而韩愈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当然会触动“人主之怒”,险些丢了性命! 上世纪初以来,我国的寺观也曾经普遍地被改造成学校、民居或作他用,大量僧侣勒令还俗,大量神道佛圣像以及佛经道书甚至包括儒家经典,统统当作"四旧“而被横扫之!大量的金石文物被毁!造成了中国文化不可弥补的巨大损失!改革开放后又才花巨资重新恢复。唉,中国的事就有这么奇怪!

玫瑰含香

一份真情会随着时间而加深,一片真心会随着岁月而恳诚;流星会传达我的祝福,风声会捎去我的祝愿,愿淡淡的柔风拂去你每天的疲惫,缕缕的阳光传递我真诚的祝福!重阳节快乐!

玫瑰含香

一份真情会随着时间而加深,一片真心会随着岁月而恳诚;流星会传达我的祝福,风声会捎去我的祝愿,愿淡淡的柔风拂去你每天的疲惫,缕缕的阳光传递我真诚的祝福!重阳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