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而古朴——不一样的村寨
个人日记
占里,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高增乡的一个侗族村寨(曾是和平乡所在地),距县城15公里,它座落在四周古树环抱的山间田坝中。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占里村位于群山之中,被称为“中国人口文化第一村”,寨里98%的家庭都是一儿一女。当地人说是因为一种名为换花草的草药。建寨700多年来,代代流传下来的寨规森严地写着:不许外娶、不许外嫁,以保守换花草的秘密。据了解,占里村的祖先吴公力提出了要控制人口增长,召集村名订立寨规:一对夫妇只允许生两个孩子,谁多生就依寨规进行处罚,严重超生的,永远逐出寨门,不得再回到这里居住。图为村中的两口水井,一口是榕树生男井,一口是榕树生女井。
1952年开始截至2000年,整整48年里,占里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几近为零。1952年,侗寨占里有168户人家,人口总数为729人。2000年,有154户人家,而人口总数则有739人。在一个农业社会中,这种古典的人口思维起到了效果:占里村比全县人均稻田面积高出一倍多,高于全国人均耕地占有面积。图为一名侗族小男孩在玩耍。
占里的祖先为躲避战乱,在600多年前从江苏逃难,途径广西梧州迁徙而来,他们溯都柳江而上,最后找寻到这块风水宝地定居下来。占里村的得名就来源于其祖先“吴占”和“吴里”。他们在这里开田辟地,过着自给自足而又富足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不知从什么时候,占里人从最初的几户人家,很快发展到了100多户。人口的急剧增长,四周的山林也被全部开垦,原本和睦的大家庭开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和争斗。图为一名妇女在打谷子。村里人过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
至此,占里村的祖先们不得不为寻找到一个很好的生存方法进行积极地探索,不然长此以往,后面的子孙将不会有田地耕种。据了解,占里村的祖先吴公力提出了要控制人口增长,于是便召集村民聚集于寨中的鼓楼进行商议,订立了一条寨规:一对夫妇只允许生两个孩子,谁多生就依寨规进行处罚,严重超生的,永远逐出寨门,不得再回到这里居住。
特殊的环境,形成了侗寨特有的生育密码,占里青年男女恋爱自由,一般在十八九岁就可以开始谈恋爱。但占里村同时又遵循着晚婚晚育的习俗,因此姑娘们大都在23岁以后才结婚。在占里人看来,结婚晚就老得晚,早要孩子就意味着会早当老人,寿命也就短了。正是这种淳朴的生命观使占里的青年不愿意过早的结婚,而生育期的缩短,客观上降低了妇女的终身生育率。图为占里村的侗族妇女在纺纱。
除此之外,占里村还有一个独特的习俗使得村里的青年即使早婚也不会早育。在占里村,男女结婚后,新娘会仍住在娘家—“不落夫家”。农忙时,男女可以到对方家里帮忙干活—“夫妻互助”,待姑娘年纪稍大一些—二十七八岁时,才会住到夫家去。除了对结婚严格限制外,占里人对离婚者还会进行严厉的惩罚,对提出离婚者要上缴“稻谷300斤、白酒50斤、肉100斤”,而这所有的这些东西都会用来充公。之后,提出离婚者,不得继续留在村里生活。
在占里村,还有一条规定很特别:女儿继承棉花地,儿子继承稻田。此外,父母还要给女儿一份“姑娘田”,谁家若不给女儿“姑娘田”,不仅会遭人取笑,还会被男方退婚。在老人的财产继承上,山林、菜园实行男女对半分成,房基、家畜归儿子,而金银首饰、布匹让女儿带到夫家。因此在占里村,中国的传统“重男轻女”观念并不存在,而是真正的男女平等。图为村中的妇女小孩在村中玩耍,有的则在织布纺纱。
在占里侗寨,几乎98%的家庭的孩子只是一男一女,很少有双男双女的现象。这里面有一个近乎神话的秘密隐藏在里面,那就是用一种叫做“换花草”的草药来平衡胎儿的性别。在整个侗寨占里,并非每个人都知道“换花草”的庐山面目,能有资格知道的也就只有一人,这个人被寨里人称为“药师”。并且“药师”通常都是传女不传男的。据有关资料记载,这种现象是自占里人迁来此地时开始的。图为占里村的侗族妇女在纺纱。
据当地人讲,当女人生完第一个小孩后,倘若第一个生的是男孩的,那么“换花草”就会让她的第二胎怀上一个女的;倘若是女的,则第二也就必定会怀个男孩。换花草据说是一种藤状的植物,但根部却不相同。
一名妇女带着孩子在自家的门口搓棉花,准备用来纺纱织布。
占里先民曾居于岭南梧州,后因战乱与饥荒,于唐代至德到元和年间被迫逆都柳江而上,几经迁徙,才移至占里这块风水宝地定居下来。最初只有5户人家,不久就发展到百余户,人口的剧增,使人均占有土地越来越少了,人们逐渐感到生活难以维持。与此同时,人与人的矛盾产生,甚至加剧,偷盗械斗也开始发生,纯朴的风情、社会、思想发生变化,使占里人开始对生产与人口的关系进行理智的思考。他们的先民牢记这一深刻教训,把它编成侗族古歌和款约,世世代代告诫子孙:
(一)
祖祖辈辈住山坡,没有坝子也没河。
种好田地多植树,少生儿女多快活。
一株树上一窝雀,多了一窝就挨饿。
告知子孙听我说,不要违反我款约。
(二)
家养崽多家贫困,树结果多树翻根。
养得女多无银戴,养得崽多无田耕。
女争金银男争地,兄弟姐妹闹不停。
盗贼来自贫穷起,多生儿女穷祸根。
村民们遵循《古歌》(款约)的规定,自觉节制人口。“崽多无田种,女多无银戴,一颗树上一窝雀,多了一窝就挨饿”,这些深沉的教诲,逐渐变成了占里人口增长与土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生育观,并用药物土法避孕,决不超生。难解的是“换花草”之谜,占里有一种能控制生男生女的“祖传秘方”。据介绍,控制生男生女的草药是有的,叫“换花草”,一般长在山坡上,取根为药,煎水服,准确率达80%左右,使得占里人口长期稳定在150户,750人上下。
20世纪70年代末,党和国家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实施后,占里侗寨这条一对夫妇只生“一男一女”的寨规,被全寨人更加自觉恪守不渝地坚持下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的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贯彻,占里人对祖辈立下的寨规又有新的理解,思想更加开化了,生育观念进一步转变,“双女孩户”、“独生子女户”逐渐增多。占里人长期注重科学而合理的生育,自觉控制人口增长,使之保持人少田多的状况,村里人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生产上,着眼于发家致富。不仅如此,占里村民联姻也有规矩:他们敢于冲破旧的传统观念,形成新的婚姻体系。
占里村除了生育有计划外,还有文明的婚姻习俗。
在这里,青年男女自由恋爱是决定因素,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六日,是占里村青年人结婚的日子,很少有例外的,结婚仪式是比较隆重的。但进门后第二天,新娘又回娘家居住,只有年节和农忙时,男方可以接新娘回家帮忙干活,直到怀孕后,才到夫家长住。占里人结婚后,离异和再婚的极少。
在这里,表兄妹、姑表妹,均视为亲姊妹,不能开亲,禁止姨表婚姻,更不提倡姑表婚姻,以及旁系血亲结婚,占里村的大多数夫妇晚婚晚育。占里人历来团结和睦,互敬互助。这里的婚姻、家庭纠纷很少。
几百年来,占里侗寨从来未发现先天性聋、哑、瞎、痴呆、跛脚等生理缺陷的人。这里的男女身体比较高大,1.6米的个头就属“二等残废”。这里的孩子聪明伶俐,活泼可爱,老人长寿健康,邻里和睦,生活美满幸福。
——摘自网络——听松编制——
文章评论
一空
真是计划发展呀。
听松
@{uin:592398183,nick:雨竹} 谢谢![em]e160[/em]
亮甫
神奇的乌托邦,完美的计划经济,文明和谐的小康社会。遗憾陶渊明…
听松
@{uin:309588231,nick:☆百合花☆} [em]e160[/em]
听松
@{uin:453144920,nick:清雅淡然} [em]e160[/em]
亮甫
神奇的乌托邦,完美的计划经济,文明和谐的社会。遗憾了陶渊明,令人向往陶醉的回归…
听松
@{uin:1217650737,nick:素} [em]e160[/em]
听松
@{uin:309588231,nick:☆百合花☆} [em]e160[/em]
听松
@{uin:453144920,nick:清雅淡然} [em]e160[/em]
听松
@{uin:592398183,nick:雨竹} [em]e160[/em][em]e181[/em]
听松
@{uin:3187974819,nick:周俪芳} [em]e160[/em][em]e181[/em]
听松
@{uin:3187974819,nick:周俪芳} [em]e160[/em]
知秋
贵州黔东南,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西南的一角,煜煜闪耀,大哥的这篇游记文美、歌美,图美。
听松
@{uin:3187974819,nick:周俪芳} [em]e181[/em][em]e163[/em]
听松
@{uin:3187974819,nick:周俪芳} [em]e160[/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