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高调曝光毛主席遗物 国人看后低头不语
个人日记
摘要: 在毛主席生前生活秘书周福明的引领下,人们在地下室的一个角落发现有一大堆纸张在那里,翻开这堆尘封的纸张,所有人都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居然是毛主席一家的生活开支账目。。。。。。
毛主席的工资原来是六百一十元钱,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国家经济严重困难的时候,毛主席的工资连降了三次,最后就是四百零四元八角,一直到他去世。毛主席的工资降下来以后,中央主要领导同志的工资也随着全部都降下了。
毛主席的工资原来是六百一十元钱,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国家经济严重困难的时候,毛主席的工资连降了三次,最后就是四百零四元八角,一直到他去世。毛主席的工资降下来以后,中央主要领导同志的工资也随着全部都降下了。
毛主席吃饭要花一百元钱左右。他吃东西不挑不拣不忌口,只要你安排做出来了他就吃,几乎没有他不吃的东西。我们一个月做两到三次红烧肉,另外包括腌肉、米粉肉、东坡肉、焖牛肉、牛排我们也偶尔给他做。毛主席餐桌上不能离的就是鱼,他最喜欢吃鱼,不管是江河湖海的鱼还是稻田里、河沟里的小鱼小虾,餐桌上必然要有。小鱼、鱼杂、鱼脑袋、鱼骨头、鱼子、鱼肠子、鱼鳔,用辣椒炒了以后,他吃着很有味道。
毛主席晚年的时候,鱼基本上就代替了其他饮食。还有一个是鸡杂,就是鸡肝、鸡胗、鸡肠子、鸡心,炒了以后,他也吃得香着呢。另外是荤素搭配的菜,比如笋。再有一个全素的菜,一个汤。餐桌上还有两样东西:蒜泥和辣酱。
毛主席看过的电视机
毛主席喜欢吃骨头汤,还有就是老母鸡熬汤。熬完汤以后,骨头上的肉,出汤的鸡,孩子们吃饭的时候,就给他们弄一块,下锅炸一下,就像香酥鸡一样,吃不完就拿到中南海大灶食堂卖了,卖个两三元钱再给毛主席买菜。
1990年10月,碧瓦红墙的中南海内一片忙碌,中~共中央警卫局与韶山毛主席同志纪念馆之间清理交接毛主席生前遗物的工作正在进行。就在数千件遗物基本清理完毕,纪念馆方面的接收人员准备打道回府之际,有人突然想起了什么。在毛主席生前生活秘书周福明的引领下,人们在地下室的一个角落发现有一大堆纸张在那里,翻开这堆尘封的纸张,所有人都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居然是毛主席一家的生活开支账目。
他们在网络留言,有的甚至通过信件、电话等方式告知摄制组,纷纷表示“主席遗物件件震撼心灵”,希望更多的人观看该片,“接受党的优良作风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很多观众都通过网络等平台感言,是《毛主席遗物的故事》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可以让他们看到这些宝贵的遗物,了解到这样一个真实可亲的伟人。
研讨会上,与会者发言中认为,《毛主席遗物的故事》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独辟蹊径,以小见大,每一件遗物都是毛主席人格、精神和风范的见证,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电视文献纪录片,洋溢着爱国主义价值观念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堆账本门类很齐全,从生活费的收支报表,到日用费的开支写得非常的细,再一个时间跨度也很长,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这么长的时间,主席家里的经济怎么来往的,全都有。
这堆生活账本的内容分为几个部分,第一就是到外面购买的一些日常用品,包括茶叶、牙具,甚至卫生纸、火柴盒、香烟等等,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第二个方面就是毛主席他外出的时候,包括餐饮,到地方交粮票,然后就是喝茶;第三个方面就是毛主席家庭的一些杂物的记载,比如说修热水瓶,修理其他什么家具等等。
这堆账本,足以体现当年中国第一家庭的几乎整个财务与生活状况。红墙高耸的中南海里,曾经为亿万普通人仰望的开国领袖,在这一笔笔账目中,还原成了普普通通一家之主的身份,衣食住行,油盐柴米,量入为出地计算着自己的生活……
毛主席用过的老花镜
在《毛主席遗物的故事》中的20件遗物中,像“家庭开支账本”这样的遗物不胜枚举,但是它却如同其余19件毛主席遗物一样,通过文献纪录片《毛主席遗物的故事》这个载体,通过遗物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把毛主席还原成一个普通的人,再现他的工作、生活等场景,展现了一个更加真实可亲的伟人形象。
昨日,在北京,《毛主席遗物的故事》研讨会上,经过4个多小时发言讲话,来自中宣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文联、国家广电总局等机构、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院校、《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当代电视》等杂志、报纸的领导、专家学者,还有毛主席同志的亲人毛新宇、曾经身边工作人员以及《毛主席遗物的故事》主创等用自己朴实而激动的语言表达着对《毛主席遗物的故事》的高度肯定与致敬。
主创说——
每一件遗物都是毛主席人格、精神和风范的见证
对于《毛主席遗物的故事》的主创来说,初次接到要拍摄这部纪录片的任务时,每个人心中都扛着巨大的压力。长沙广播电视局副局长、《毛主席遗物的故事》的制片人罗浩说:“2005年《恰同学少年》还在拍摄的时候,我接到了这个任务,但是感觉压力特别大,此后在耗时五年的运作过程中,我们看了所有以前拍过的有关毛主席的纪录片。说实在的,我们是做电视剧的,没拍过纪录片,所以最后我们决定用自己擅长的电视剧情景演绎的手法、用故事再现的手段来拍摄这部纪录片。”
为了迎接这个全新的挑战,拍摄组足迹从湖南开始遍及了12个省市和30多个城市,采访了150余人,“使主席的工作细节、生活细节能够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毛主席的家乡韶山我们就去了20多次,留下了春夏秋冬等一系列深刻的画面。”
一滴水能够反映太阳的光辉,每一件遗物都是毛主席同志伟大的人格、精神和风范的见证。作为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主任、该片的责任编辑,唐洲雁说:“我们拍摄这部电视纪录片的初衷就是要通过讲述这些遗物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来表现毛主席的精神世界,歌颂他的情怀和崇高风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主创们在构思和创作上都做了大胆的探索。”
毛主席使用过得放大镜
主席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说——
遗物故事教育着我们子子孙孙后代
“爷爷的遗物的故事拍得非常好,我作为亲属衷心地感谢大家。”作为毛主席的亲属,毛新宇首先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毛新宇说:“作为爷爷的后代,这些遗物的故事对我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爷爷一生艰苦朴素,特别是为革命、为理想,为新中国、为共产主义的献身精神,全部在《毛主席遗物的故事》里面体现出来。爷爷一辈子都是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直到他老人家临终前还在看书,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对于后代努力学习好各种知识也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爷爷一生倡导的是为人民服务,艰苦朴素,他老人家的这些精神永远教育着我这一代,包括我的下一代,包括我的子子孙孙的后代,爷爷的行为风范永远教育我们。”
曾经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过的周福明通过这部片子这样回忆着毛主席,“主席是非常刻苦的,一天工作十六七个小时,睡觉就是四个小时左右,其余都在工作,我是一直到他去世之前都在他身边工作,他天天如此,甚至一个月当中总有两三天都不睡觉的,二十四小时办公。还有吃饭,我在片子《毛主席遗物的故事》里面也讲过,主席一天就吃两顿饭……通过这部片子,大家都能看到毛主席是怎么做的,我们后人应该怎么做,学习他勤奋好学、勤俭节约的精神,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
毛主席的十大未解之谜
第一个未解之谜:毛主席是南人北相。一般来讲,那个年代的南方人身材都不很高大,很少有超过一米七的,但毛主席身高1.83米,这在当时非常少见,预示其要超越常人,出人头地。
第二个未解之谜:毛主席是男身女相。他是不长胡须的,这我以前还真没有注意,这次仔细看了他的一些照片,还真是没有胡子。
第三个未解之谜:毛主席是中年得痣(志)。他年轻时是没有嘴巴下面那颗痣的,那颗痣是在他中年--就是遵义会议后,成为中国红军的主要领导者后,才有的。
第四个未解之谜:毛主席的生日是12月26日。这一天在佛家也是观世音的诞辰,所以当地人都称毛主席是观世音转世,来救苦救难的。
第五个未解之谜:将韶山行政区划图倒转过来,竟与中国地图惊人的相似!而且韶山地图倒转后,毛主席故居所处位置与中国地图中首都北京所处位置又惊人的相似!
第六个未解之谜:毛主席回韶山工作的地方滴水洞,有会议室、卧室、浴室、活动室、地道,给江青也准备了卧室和浴室,不过江青从没有到过韶山。据说毛主席曾邀请江青到滴水洞住,江青提出了3个要求:用专列接送;要在《人民日报》专文报道;将毛主席故居杨开慧的照片换成江青的照片。毛主席说:算了,该来的都会来,不愿来的就不该来。
第七个未解之谜:1959年6月26日,毛泽东第一次回到阔别23年的故乡,陪同他的有公安部部长罗瑞卿、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等。毛泽东对周小舟说,想在滴水洞修几间茅屋,"你们省委研究一下也可以嘛!"于是,湖南省委开始修建滴水洞工程。在60年代初,滴水洞一度成为禁区。修建它的时候,被称为"二○三"工程,对外是绝对保密的,只因毛泽东由东而至,所以称它为"西方山洞".1962年底竣工。1966年6月18日,毛泽东最后一次回到故乡韶山,就住在滴水洞,这也是他唯一一次住在滴水洞,就在这期间,他形成了发动"文革"的思想。
第八个未解之谜:8341之谜。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大反攻,一天毛主席来到陕西佳县白云山白云观抽签算卦,当将抽出的签交给银须老道士时,老道士一看此签大惊失色,不敢解签,推脱说过两天来告诉你。几天后,毛主席派人去白云观再问情况,谁知那位银须老道士却不见了,谁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其他道士将一张纸条交给来人,什么话也没讲。回到驻地后,纸条交给了毛主席,毛主席打开一看,上面只写了四个数字"8341",毛主席不解其意。此后就把中央警卫团的代号定为"8341部队".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后,有人才突然醒悟,"8341"四位数字代表着毛主席活83岁(1893年-1976年正好83年),当领袖41年(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毛主席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至1976年正好41年)。
还有更神的传说,听矣,信不信由你。
第九个未解之谜:清朝,乾隆皇帝某一次下江南的时候,就来到了湖南韶山这个地方,他觉得这个地方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就对身边的人说了一句话:500年内这个地方必然会出现一位杰出的大人物。身边的很多人就问这个人姓什么,干什么的,但是乾隆皇帝却只是笑笑并不回答,而是把手掌正过来后又翻了过去--把手字反过来看正好是毛字。500年内,韶山冲里果然走出了一位伟人,他就是毛泽东。
第十个未解之谜:毛主席的铜像,是为了毛主席百年诞辰纪念,由上海制造的。在运往韶山的途中,一路顺利。但当经过江西井冈山时,车忽然开不动了,怎么检查都没有问题,但就是走不了。当地的百姓说,毛主席在这里闹革命,不想这么快就走,他想住住,就在井冈山住了一夜。司机向主席铜像三鞠躬并说:主席我们要赶时间,如果完不成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我们的任务,责任太大了。
第二天也没有修理,车就可以正常行驶了。在百年诞辰纪念日,毛主席铜像如期抵达韶山。六米高的铜像安放在十米的高台上,用绳捆绑着铜像的颈部后吊上去,怎么也放不稳,当地老人提醒快解开绳子,将绳子捆绑在腰部位置,铜像很快就位了。东方的太阳与西边的月亮,竟同时高悬空中。每年只在春天开一次的杜鹃花,却在12月份的那一天,开得漫山遍野。百姓说这是在欢迎毛主席回家。那一年杜鹃花开了两次。
毛泽东更加神奇的就是他的预言相当的准确!毛泽东的预言,决不是臆测,也不是巧合,而是建立在丰富的阅历,渊博的学识基础之上的,加上超凡的洞察力、深入的调查研究、缜密的分析判断,从而得出客观规律的判断。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