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客家山歌
个人日记
兴宁客家山歌
兴宁客家山歌源远流长,是一种原生态的客家文化,宝贵的文化遗产。
兴宁客家山歌最先是民众中间口头创作,口头传唱的口头文学。现查有文字记载的兴宁客家山歌是明代石马镇何南凤(1588—1651年)创作的《十哀兮》。其次是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罗浮镇岩前村刘建楷所创作的120首山歌。辛亥革命后,革命志士创作了独具一格的红色歌谣。民国十七年(1928年)成立了“客家歌谣研究会”。 1930年至1935年间,民间老艺人朱满在神光山下办起“忠义堂”,培养出24名可以出口成歌、对答如流的山歌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人民把山歌作为劳动号子。改革开放后,兴宁客家山歌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90年梅州山歌节后,兴宁有4人被评为山歌大师,6人被评为山歌师。
兴宁客家山歌唱腔多而富特色。据调查,兴宁客家山歌唱腔有14种。其中水口山歌、罗岗山歌、石马山歌和罗浮山歌较为有名,流传整个客家地区。兴宁客家山歌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具有很强的文学艺术性。它不但继承了《诗经》赋、比、兴的手法,而且创造了比喻、隐喻、双关、对比、想象、夸张、拟人、打景等8大类手法。其表现手法主要有:道情歌、尾驳尾山歌、叠字歌、逞歌、猜歌、虚玄歌、讽刺歌、骂歌、古怪歌、耍歌、哭歌、数字歌、中药名歌、古今传奇歌等。兴宁客家山歌内容丰富,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广泛性。按山歌内容可分为: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历史传说歌、儿歌和杂歌8大类。
兴宁是百万人口大县,久负盛名的山歌之乡。兴宁山歌数量多、山歌故事多和山歌手多已成为典型。据调查,兴宁目前除有文字记载的山歌共7000多首外,仍有许多根植于群众中口头传唱的山歌,无法计算。有山歌故事210多个,有能出口成歌,对答如流的山歌手500余人。这些都是宝贵的地方文化艺术财富。
【陈贤英】
陈贤英,女,乳名胜梅,又叫秀美,也有人叫她陈二娘、陈嫂等。1912年出生于坭陂镇东山寺的“梨窝哩”。幼年生活艰苦,13岁到刁坊镇做童养媳。21岁时嫁到新圩蓝布,因丈夫廖木松当兵音信全无,而到兴城谋生,后嫁给店主罗启云(花名罗饭甄),2004年逝世。
陈贤英11岁跟着盲妹阿凤学歌,记性好,一听就会。嫁到新圩后随丈夫到梅县谋生,又学到不少山歌,基本上能随口而歌。 1945年在兴城遇到山歌手张剳衹和草虱衹,学到很多唱法和各种古老山歌,而成为“山歌精”,与张剳衹和草虱衹并称兴宁“三朵花”。解放后,陈贤英用山歌宣传党的政策,鼓励人们积极生产。1990年10月,在梅州“山歌节”上评为梅州四位山歌大师之一。2011年5月,广东星海音乐学院授予她“岭南音乐名家”荣誉称号。
【周天和】
周天和,男,1930年9月出生于径南镇径心。1938年至1946年在兴宁径心小学、梅县南口中学、南口嘉莲补习学校学习。解放后,在径心油罗大队搞文艺宣传工作。1958年7月调入兴宁县山歌剧团创作室工作。1990年在兴宁山歌剧团退休。是广东省曲艺家协会、民间文艺协会会员。曾任兴宁市山歌协会会长、政协兴宁市第五至十届委员。
他喜爱客家民间艺术,才思敏捷,出歌快,即席对歌,风趣幽默,能以字新腔,依情变腔,注重与对方或观众交流。现已有三代徒弟,约30人。1952年开始利用民间故事创作竹板歌并进行演唱。先后创作了《张郎休妻》、《春催杜鹃》、《梁祝姻缘》、《十五贯》等63个五句板长篇传本。编写长短五句板作品近百件,其中有30多篇先后在市、县获奖。出版了《竹板歌》、《兴宁民间歌谣集》等著作,还有一大批作品被录制成VCD唱片,在国内外发行。1990年10月,在梅州市山歌节上,8个比赛项目中,获4项第一,3项第二,总分第一名而荣获山歌大师称号。2011年5月,广东星海音乐学院授予他“岭南音乐名家”荣誉称号。
【钟柳红】
钟柳红,男,1961年5月出生于兴宁县刁坊镇。是兴宁市山歌协会副会长,梅州市民间文艺协会理事。1980年起参加山歌演唱,一直活跃在梅州市各县区农村。1983年开始跟钟春华、罗满及文化馆的老师学习山歌演唱技艺,后拜山歌大师周天和、余耀南为师。1990年起,参加了多场山歌擂台赛和曲艺赛。2003年起,被梅州红星影视公司聘请为竹板歌的特约演员及作者。主要作品有《贺新年》、《夫妻情》、《大嫂戏小叔》、《奇冤昭雪》、《善恶必报》等。他先后举办山歌培训班5期,培训1000多人次,收徒传艺8人 。
他喜爱客家民间艺术,特别是五句板的创作、演唱。能自弹自唱,能用家乡语言和特有的五句板腔调演唱,并能熟练运用五句板各种腔调,能熟唱100多本唱本,深受群众欢迎。1990年后,先后12次获得省市各样奖项。1990年参加梅州市山歌擂台赛获优秀山歌手,1999年参加深圳龙城竹板歌擂台赛获第二名。2007年在东莞凤岗六省竹板歌擂台赛中获金奖。2010年被评为梅州市山歌大师。
【钟伟华】
钟伟华,艺名大声古,男,1956年3月出生,径南镇章印村人。自小喜爱山歌,师从罗满、周天和、余耀南等人。是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梅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1990年被评为梅州市山歌师,2010年被评为山歌大师。1981年起活跃在梅州、广州、惠州、深圳、东莞和广西桂林及新加坡等地,以五句板、客家山歌、说唱等形式表演,深受群众欢迎。他唱腔好,思维敏捷,善于即景创作对唱,擅长山歌对驳,并能以三弦伴奏,声情并茂。优秀作品主要有:《花姑娘寻老公》、《双夫情》、《实习丈夫》、《等得郎大妹又老》、《山歌大师贺新年》、《客家明星贺新年》等。2003年在广东省山歌擂台赛上获一等奖;2004年在东莞举办的四省山歌擂台赛上荣获山歌王称号;2009年评为广东省民间歌王称号;2010年在东莞凤岗八省山歌擂台赛上荣获金奖。2009年后,广州花都、东莞樟木头、凤岗等地举行省际山歌大赛、擂台赛中,特邀他担任评委。
石马山歌与刁嫂子
“…刁嫂子…老妹你过来…”这是客家山歌中独具浓厚乡村气息的石马山歌中的衬词。
刁嫂子,原姓张,长得标致,聪慧、独具一身男子汉气质。性格刚直,泼辣,好打不平。她歌才广博,对歌敏捷,能以歌代言,倾诉兴衰,歌唱出穷人的呼声,所以威信很高,人们把她视为知心人。
她十四岁出嫁,家境贫寒,丈夫暴病身亡,早年守寡,逼于生计,只好到蛇窿里(地名)王财主家做工。王财主是个奸刁恶的好色之徒,刁嫂子受尽凌辱,度日如年,在这困难的日子里,她只能借歌解愁,以歌鼓舞生活。
一次,王财主乘刁嫂子倒痰盂之机,企图调戏她,刁嫂子气得瞪起铜钱眼,山歌脱口而出,“蛇窿窟里蛇龟多,胡鳅滑子共一窝,一桶茶枯倒落去,看你有命出窿么?”王财主深怕被人听见,败坏门风,随手拿起床前手杖恐吓道:“你敢在老子面前唱山歌,讲风流,岂有此理!你敢再唱就打断你的脚簪筋”!刁嫂子面无惧色,昂头蔑视,即以歌还击“我嘴生来爱唱歌,天皇老子奈吾何,阎王面前都敢唱,难道怕你死摸罗”!王财主恼羞成怒,气急败坏地边追边骂:“你,你,你……你这个刁小子,简直是无法无天……”刁嫂子急忙跑出门外,又回敬一首山歌:“你莫嫌涯刁小人,黄蜂虽细会叼人,王八头上叼一针,人面兽心显原形。”此时,门外己围着密密麻麻看热闹的人群。大家看到这条凶恶的色狼,气得象条丧家之犬,无不夸赞刁嫂子的歌才和胆量,因为“小”和“嫂”近音,故被人称为刁嫂子了。……
不久,王财主把刁嫂子逐出家门后,转嫁到兴宁北部山区罗岗袁屋,夫妻和睦,生活幸福,终日还是歌不离口。
刁嫂子走后,家乡人们十分怀念她。以前的歌友都是挑长担的人,他们上江西时,正巧要从刁嫂子屋对门的小山径经过,因此每当来到这里,都要歇脚乘凉、喝水,不顾长途挑担的疲劳,欢笑地对刁嫂子家门大声地唱起来:“嗬嗨—刁嫂子老妹你过来……”。久而久之,这句引子便溶进山歌之中成为今天石马山歌板调的独特色,为后人传唱不衰。
几多都是涯亲人
兴宁有位女山歌手陈贤英,对客家山歌情有独钟,虽然识字不多,但天资聪颖,歌才敏捷,对答如流,对客家语言、词句和音韵的运用非常娴熟,被评为“山歌大师”。1990年10月初,梅州举办山歌节,在竞争“梅州市山歌大师”的角逐中,梅县山歌手汤明哲又与她遇上了。当时,她已79岁,曾多次与汤明哲对歌,在1981年中秋节,梅州举办山歌擂台赛决赛时,兴宁与梅县争夺冠军,就是陈贤英与汤明哲对歌。汤明哲深知她的歌才,他想,只有“请”走她,才能主动取胜,于是便出来唱道:
山歌对得有咁长,口渴就请吃茶汤,
贤英姐姐暂休息,换过青年对一场。
陈贤英知道汤明哲的用意,却偏偏要与他唱一场:
换过青年对一场,吃尽甘蔗唔当糖,
海参出桌名声好,单爱燕窝介碗汤。
陈贤英爱燕窝“汤”,意指要和汤明哲对歌。汤明哲见没“请”走她,反而把自己拖住了,脱不了身,只好跟她对下去。
这次,想不到两人又碰上了。汤明哲知道,一般对歌难不倒老对手,必须想办法出些难题,才能占据上风。他想了一会,便唱道:
世上系多客家人,海外侨胞最知亲。
关怀家乡做好事,李摆转来几多人?
陈贤英是普通老百姓,当然不知道这次回来多少人,但她却镇定自若地答唱:
李摆转来几多人,年老眼花看唔清,
海外侨胞情义好,几多都是亲人。
陈贤英没有回答具体数字,但巧妙地回答了对方的提问。汤明哲见难不倒她,又提出一个更大的难题,唱道:
客满人间百花香,海峡两岸隔重洋,
两岸同胞盼统一,统一时间爱几长?
这么大的难题,不少听众都为陈贤英担心,怕她答不上来。但陈贤英却不假思索答唱:
统一时间爱几长,缅烂心肝缅烂肠,
阿姐行年七十九,命有咁长望咁长。
陈贤英没有研究过“糊涂学”,她凭着自己的真诚和娴熟的技巧,唱出十多亿同胞的共同心声,台下听众情不自
兴宁客家山歌源远流长,是一种原生态的客家文化,宝贵的文化遗产。
兴宁客家山歌最先是民众中间口头创作,口头传唱的口头文学。现查有文字记载的兴宁客家山歌是明代石马镇何南凤(1588—1651年)创作的《十哀兮》。其次是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罗浮镇岩前村刘建楷所创作的120首山歌。辛亥革命后,革命志士创作了独具一格的红色歌谣。民国十七年(1928年)成立了“客家歌谣研究会”。 1930年至1935年间,民间老艺人朱满在神光山下办起“忠义堂”,培养出24名可以出口成歌、对答如流的山歌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人民把山歌作为劳动号子。改革开放后,兴宁客家山歌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90年梅州山歌节后,兴宁有4人被评为山歌大师,6人被评为山歌师。
兴宁客家山歌唱腔多而富特色。据调查,兴宁客家山歌唱腔有14种。其中水口山歌、罗岗山歌、石马山歌和罗浮山歌较为有名,流传整个客家地区。兴宁客家山歌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具有很强的文学艺术性。它不但继承了《诗经》赋、比、兴的手法,而且创造了比喻、隐喻、双关、对比、想象、夸张、拟人、打景等8大类手法。其表现手法主要有:道情歌、尾驳尾山歌、叠字歌、逞歌、猜歌、虚玄歌、讽刺歌、骂歌、古怪歌、耍歌、哭歌、数字歌、中药名歌、古今传奇歌等。兴宁客家山歌内容丰富,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广泛性。按山歌内容可分为: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历史传说歌、儿歌和杂歌8大类。
兴宁是百万人口大县,久负盛名的山歌之乡。兴宁山歌数量多、山歌故事多和山歌手多已成为典型。据调查,兴宁目前除有文字记载的山歌共7000多首外,仍有许多根植于群众中口头传唱的山歌,无法计算。有山歌故事210多个,有能出口成歌,对答如流的山歌手500余人。这些都是宝贵的地方文化艺术财富。
【陈贤英】
陈贤英,女,乳名胜梅,又叫秀美,也有人叫她陈二娘、陈嫂等。1912年出生于坭陂镇东山寺的“梨窝哩”。幼年生活艰苦,13岁到刁坊镇做童养媳。21岁时嫁到新圩蓝布,因丈夫廖木松当兵音信全无,而到兴城谋生,后嫁给店主罗启云(花名罗饭甄),2004年逝世。
陈贤英11岁跟着盲妹阿凤学歌,记性好,一听就会。嫁到新圩后随丈夫到梅县谋生,又学到不少山歌,基本上能随口而歌。 1945年在兴城遇到山歌手张剳衹和草虱衹,学到很多唱法和各种古老山歌,而成为“山歌精”,与张剳衹和草虱衹并称兴宁“三朵花”。解放后,陈贤英用山歌宣传党的政策,鼓励人们积极生产。1990年10月,在梅州“山歌节”上评为梅州四位山歌大师之一。2011年5月,广东星海音乐学院授予她“岭南音乐名家”荣誉称号。
【周天和】
周天和,男,1930年9月出生于径南镇径心。1938年至1946年在兴宁径心小学、梅县南口中学、南口嘉莲补习学校学习。解放后,在径心油罗大队搞文艺宣传工作。1958年7月调入兴宁县山歌剧团创作室工作。1990年在兴宁山歌剧团退休。是广东省曲艺家协会、民间文艺协会会员。曾任兴宁市山歌协会会长、政协兴宁市第五至十届委员。
他喜爱客家民间艺术,才思敏捷,出歌快,即席对歌,风趣幽默,能以字新腔,依情变腔,注重与对方或观众交流。现已有三代徒弟,约30人。1952年开始利用民间故事创作竹板歌并进行演唱。先后创作了《张郎休妻》、《春催杜鹃》、《梁祝姻缘》、《十五贯》等63个五句板长篇传本。编写长短五句板作品近百件,其中有30多篇先后在市、县获奖。出版了《竹板歌》、《兴宁民间歌谣集》等著作,还有一大批作品被录制成VCD唱片,在国内外发行。1990年10月,在梅州市山歌节上,8个比赛项目中,获4项第一,3项第二,总分第一名而荣获山歌大师称号。2011年5月,广东星海音乐学院授予他“岭南音乐名家”荣誉称号。
【钟柳红】
钟柳红,男,1961年5月出生于兴宁县刁坊镇。是兴宁市山歌协会副会长,梅州市民间文艺协会理事。1980年起参加山歌演唱,一直活跃在梅州市各县区农村。1983年开始跟钟春华、罗满及文化馆的老师学习山歌演唱技艺,后拜山歌大师周天和、余耀南为师。1990年起,参加了多场山歌擂台赛和曲艺赛。2003年起,被梅州红星影视公司聘请为竹板歌的特约演员及作者。主要作品有《贺新年》、《夫妻情》、《大嫂戏小叔》、《奇冤昭雪》、《善恶必报》等。他先后举办山歌培训班5期,培训1000多人次,收徒传艺8人 。
他喜爱客家民间艺术,特别是五句板的创作、演唱。能自弹自唱,能用家乡语言和特有的五句板腔调演唱,并能熟练运用五句板各种腔调,能熟唱100多本唱本,深受群众欢迎。1990年后,先后12次获得省市各样奖项。1990年参加梅州市山歌擂台赛获优秀山歌手,1999年参加深圳龙城竹板歌擂台赛获第二名。2007年在东莞凤岗六省竹板歌擂台赛中获金奖。2010年被评为梅州市山歌大师。
【钟伟华】
钟伟华,艺名大声古,男,1956年3月出生,径南镇章印村人。自小喜爱山歌,师从罗满、周天和、余耀南等人。是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梅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1990年被评为梅州市山歌师,2010年被评为山歌大师。1981年起活跃在梅州、广州、惠州、深圳、东莞和广西桂林及新加坡等地,以五句板、客家山歌、说唱等形式表演,深受群众欢迎。他唱腔好,思维敏捷,善于即景创作对唱,擅长山歌对驳,并能以三弦伴奏,声情并茂。优秀作品主要有:《花姑娘寻老公》、《双夫情》、《实习丈夫》、《等得郎大妹又老》、《山歌大师贺新年》、《客家明星贺新年》等。2003年在广东省山歌擂台赛上获一等奖;2004年在东莞举办的四省山歌擂台赛上荣获山歌王称号;2009年评为广东省民间歌王称号;2010年在东莞凤岗八省山歌擂台赛上荣获金奖。2009年后,广州花都、东莞樟木头、凤岗等地举行省际山歌大赛、擂台赛中,特邀他担任评委。
石马山歌与刁嫂子
“…刁嫂子…老妹你过来…”这是客家山歌中独具浓厚乡村气息的石马山歌中的衬词。
刁嫂子,原姓张,长得标致,聪慧、独具一身男子汉气质。性格刚直,泼辣,好打不平。她歌才广博,对歌敏捷,能以歌代言,倾诉兴衰,歌唱出穷人的呼声,所以威信很高,人们把她视为知心人。
她十四岁出嫁,家境贫寒,丈夫暴病身亡,早年守寡,逼于生计,只好到蛇窿里(地名)王财主家做工。王财主是个奸刁恶的好色之徒,刁嫂子受尽凌辱,度日如年,在这困难的日子里,她只能借歌解愁,以歌鼓舞生活。
一次,王财主乘刁嫂子倒痰盂之机,企图调戏她,刁嫂子气得瞪起铜钱眼,山歌脱口而出,“蛇窿窟里蛇龟多,胡鳅滑子共一窝,一桶茶枯倒落去,看你有命出窿么?”王财主深怕被人听见,败坏门风,随手拿起床前手杖恐吓道:“你敢在老子面前唱山歌,讲风流,岂有此理!你敢再唱就打断你的脚簪筋”!刁嫂子面无惧色,昂头蔑视,即以歌还击“我嘴生来爱唱歌,天皇老子奈吾何,阎王面前都敢唱,难道怕你死摸罗”!王财主恼羞成怒,气急败坏地边追边骂:“你,你,你……你这个刁小子,简直是无法无天……”刁嫂子急忙跑出门外,又回敬一首山歌:“你莫嫌涯刁小人,黄蜂虽细会叼人,王八头上叼一针,人面兽心显原形。”此时,门外己围着密密麻麻看热闹的人群。大家看到这条凶恶的色狼,气得象条丧家之犬,无不夸赞刁嫂子的歌才和胆量,因为“小”和“嫂”近音,故被人称为刁嫂子了。……
不久,王财主把刁嫂子逐出家门后,转嫁到兴宁北部山区罗岗袁屋,夫妻和睦,生活幸福,终日还是歌不离口。
刁嫂子走后,家乡人们十分怀念她。以前的歌友都是挑长担的人,他们上江西时,正巧要从刁嫂子屋对门的小山径经过,因此每当来到这里,都要歇脚乘凉、喝水,不顾长途挑担的疲劳,欢笑地对刁嫂子家门大声地唱起来:“嗬嗨—刁嫂子老妹你过来……”。久而久之,这句引子便溶进山歌之中成为今天石马山歌板调的独特色,为后人传唱不衰。
几多都是涯亲人
兴宁有位女山歌手陈贤英,对客家山歌情有独钟,虽然识字不多,但天资聪颖,歌才敏捷,对答如流,对客家语言、词句和音韵的运用非常娴熟,被评为“山歌大师”。1990年10月初,梅州举办山歌节,在竞争“梅州市山歌大师”的角逐中,梅县山歌手汤明哲又与她遇上了。当时,她已79岁,曾多次与汤明哲对歌,在1981年中秋节,梅州举办山歌擂台赛决赛时,兴宁与梅县争夺冠军,就是陈贤英与汤明哲对歌。汤明哲深知她的歌才,他想,只有“请”走她,才能主动取胜,于是便出来唱道:
山歌对得有咁长,口渴就请吃茶汤,
贤英姐姐暂休息,换过青年对一场。
陈贤英知道汤明哲的用意,却偏偏要与他唱一场:
换过青年对一场,吃尽甘蔗唔当糖,
海参出桌名声好,单爱燕窝介碗汤。
陈贤英爱燕窝“汤”,意指要和汤明哲对歌。汤明哲见没“请”走她,反而把自己拖住了,脱不了身,只好跟她对下去。
这次,想不到两人又碰上了。汤明哲知道,一般对歌难不倒老对手,必须想办法出些难题,才能占据上风。他想了一会,便唱道:
世上系多客家人,海外侨胞最知亲。
关怀家乡做好事,李摆转来几多人?
陈贤英是普通老百姓,当然不知道这次回来多少人,但她却镇定自若地答唱:
李摆转来几多人,年老眼花看唔清,
海外侨胞情义好,几多都是亲人。
陈贤英没有回答具体数字,但巧妙地回答了对方的提问。汤明哲见难不倒她,又提出一个更大的难题,唱道:
客满人间百花香,海峡两岸隔重洋,
两岸同胞盼统一,统一时间爱几长?
这么大的难题,不少听众都为陈贤英担心,怕她答不上来。但陈贤英却不假思索答唱:
统一时间爱几长,缅烂心肝缅烂肠,
阿姐行年七十九,命有咁长望咁长。
陈贤英没有研究过“糊涂学”,她凭着自己的真诚和娴熟的技巧,唱出十多亿同胞的共同心声,台下听众情不自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