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红颜的奇葩
健身之道
卫子夫在后宫复杂的环境中,做了38年的皇后,并不是独霸天下,而是处处小心,谨小慎微,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恭谨谦和赢得汉武帝的恩宠,赢得了大臣和后宫人等的尊敬。后来汉武帝移情别恋但汉武帝对卫后还信任,每次出行,都把后宫事务托付给她。
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之女。清朝历史上举足轻重、颇受关注的人物。出生于蒙古科尔沁部的一个显赫家庭。在明末东北各族各部的混战中,她作为政治联姻的纽带嫁给崛起于白山黑水的后金“英明汗”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为侧福晋,时年十三岁。在后金的一步步成功中,她逐渐卷入一场又一场政治斗争的漩涡,并展示出了她卓越的政治才华,逐步确立了稳固的地位并成为清初政坛上的一个一言九鼎的人物
虽然慈禧垂帘听政,手段辛辣,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的前进和解放,迫害的生命也无数,但是,我还是要恻隐一下,这样的人是寂寞的。。。
此女少有才学,成帝时被选入宫,立为婕妤。婕妤是名门之女,少有才学。班婕妤擅长音律,既写词又谱曲,所以对汉成帝而言,班婕妤不只是她的侍妾,也是他的良师益友。她多方面的才情,使汉成帝把她放在朋友的地位,无人可及。
侯夫人
隋炀帝色情迷楼里一个可能还是处女之身的宫女,最后自缢而死,臂悬锦囊,左右取进,得自感诗三首。
她死后颜面艳若桃花,美貌异常,臂系锦囊,中藏宫怨诗,引发杨广无限悲伤,令选美失职渎职的宦官自尽,她是历史上少见的死后才得到帝王无限宠爱并且美名、才名俱满天下的美女。
侯夫人大约16岁进宫,24岁左右自杀,存诗13首,为初唐四杰先声。
其一曰:
“庭绝玉辇迹,芳草渐成窠。隐隐闻箫鼓,君恩何处多。”
其二曰:
“欲泣不成泪,悲来翻强歌。庭花方烂熳,无计奈春何。”
其三曰:
“春阴正无际,独步意如何。不及闲花草,翻承雨露多。”
又妆成诗云:
“妆成多自恨,梦好却成悲。不及杨花意,春来到处飞。”
又遣意云:
“秘洞遍仙卉,雕房锁玉人。毛君真可戮,不肯写昭君。”
又有咏物寄意的空灵飘逸的小诗《春日看梅》
砌雪无消日, 卷帘时自颦。
庭梅对我有怜意, 先露枝头一点春。
又自伤云:
“初入承明日,深深报未央。长门七八载,无复见君王。寒春入骨清,独卧愁空房。跚履步庭下,幽怀空感伤。平日所爱惜,自待却非常。色美反成弃,命薄何可量。君恩实疏远,妾意徒彷徨。家岂无骨肉,偏亲老北堂。此身无羽翼,何计出高墙。性命诚所重,弃割亦可伤。悬帛朱栋上,肚肠如沸汤。引颈又自惜,有若丝牵肠。毅然就死地,从此归冥乡。”
帝见其诗,反复感伤。往视其尸,曰:“此已死,颜色犹美如桃花。”乃急召中使许廷辅曰:“朕面遣汝择后宫女入迷楼,汝何故独弃此人也!”乃令廷辅下狱,赐自尽。
世传《花蕊夫人宫词》100多篇,其中可考者90余首。宋灭后蜀时,只用了一万军队,而后蜀的十四万军人几乎不战而降,花蕊夫人随孟昶流亡北行,夜宿葭萌驿站,感怀国破家亡的哀愁,在馆壁上题了这首《采桑子》,因军骑催促,只得半阕,却一字一泪。《采桑子》
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
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
宋太祖赵匡胤久慕花蕊夫人的才名,召见了她并命她赋诗一首,花蕊夫人就做了这首满怀亡国之恨和故国之思的诗。传说花蕊夫人最终的归宿是被赵匡胤纳入后宫,并一直得遇恩宠,如果真是这样,对于一个命运坎坷羁袢的女子也算善终了。《述亡国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
十四万人齐谢甲,更无一人是男儿。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静。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昭君与单于结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从此,昭君就得来“落雁” 的代称。
唐朝开元年间,有一美貌女儿杨玉环,被选入宫。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 有出头之日?”声泪俱下。刚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这时,被一宫娥看见。宫娥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羞花”称号得来。
晚唐诗人,长安人,唐代三大女诗人之一。约十岁,与温庭筠相识,吟诗作对。十四岁时,李亿状元及第,崇真观题诗,与李亿相识,并嫁之,后被弃。咸通七年进咸宜观出家,改名鱼玄机。后因打死婢女绿翘,为京兆温璋判杀。其诗作见于《全唐诗》,现存有五十首之多。《赋得江边柳》(一作临江树):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夏日山居》:
移得仙居此地来,花丛自遍不曾栽。庭前亚树张衣桁,坐上新泉泛酒杯。
轩槛暗传深竹径,绮罗长拥乱书堆。闲乘画舫吟明月,信任轻风吹却回。
《江头愁望寄子安》: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折杨柳》:
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愿得西山无树木,免教人作泪悬悬。
《春情寄子安》:
山路欹斜石磴危,不愁行苦苦相思。冰销远涧怜清韵,雪远寒峰想玉姿。
莫听凡歌春病酒,休招闲客夜贪棋。如松匪石盟长在,比翼连襟会肯迟。
虽恨独行冬尽日,终期相见月圆时。别君何物堪持赠,泪落晴光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