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史记中,我们黎平也出了一个民族英雄

个人日记

76年前,血战盘龙港黎平团长陈玉书率部击毙500日寇
78年前的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在抗战期间,黎平人民为抗战作出了贡献,黎平籍军官陈玉书带领全团,挥师血战盘龙港,击毙日寇500人。



求援遭拒
陈玉书又名陈治安,黎平城关人,家住黎平古城翘街文星楼孔庙下坎右侧。1907年生于黎平城关一陈氏书香人家,少年随父离家,1921年入四川军校学习,毕业后复入黄埔军校第七期学习,后一直在国民革命军中服役,直至抗战胜利。改革开放后回到了家乡黎平来度晚年,1988年去世。
1939年春,陈玉书在国民革命军三十集团军总司令王陵基麾下傅西屏师任44团副团长,代行团长之职。3月上旬的一天下午,师部传令兵送来了一项命令,命令陈玉书率领44团接替77师在江西省武宁县东20里,地名叫盘龙港的防务。
陈玉书接受了这项任务。
阵地交接完成后,陈玉书当即觉察到44团一个团防御的面积太宽,特别是以公路正面左翼靠九宫山、右翼傍修水河地段,尤感兵力不足,形势极为不利。于是他便向师长傅西屏打电话,请求于拂晓前能派出最少一个营的兵力作为预备队前来支援。师长手边本来就有43和45两个主力团,但他想保存实力,一个兵员也不肯增加。虽然陈玉书已三番五次地苦苦求情,但师长仍然不为所动,实在令人万分焦急。因为日寇的战术进攻多在拂晓以前发动,所以陈玉书只好趁日寇进攻前的间隙,又向友军77师柳师长请求,希望他能留下部分兵力协助他们团防御,但柳师长的回答却是:“我们另有紧急任务,实在爱莫能助。”
陈玉书感觉到了一种莫名的愤慨和无奈!至此,他依靠外援的念头便已断绝。黎平有句土话说得好,“打铁全靠本身硬”,于是他便决心依靠本团这千余人来与日寇拼个死活了。
接着,陈玉书向全团三个营长交代防守任务:第一营负责九宫山公路正面;第二营负责中线;第三营负责河边;主阵地是盘龙港。防务分配完后,他手边只剩下十几个手持短枪警卫及通讯人员了。

击退敌人
布置虽然就绪,但陈玉书仍不放心,又匆忙赶到前沿巡视了一遍,才带着满身尘土和汗水钻进了团指挥所。炊事兵见他一夜都在奔忙,没吃上饭,便杀了一只鸡来慰劳他,可他还来不及接受炊事兵的盛意,前面的战斗便打响了,他急忙抛下筷子,匆匆地向前沿阵地奔去。
半小时以后,炮击停止,日军如潮水般似地向我方前沿发起了冲锋。士兵们看到鬼子张牙舞爪、不可一世的神气,个个热血沸腾,一种民族自尊心油然而生,大家都决心誓与敌人决一死战。
官兵们的手榴弹飞向敌人,在敌群中开花、爆炸,接着我主阵地上机枪也开始向日军扫射,特别是那些来自山区猎户出身的农民弟兄,他们打惯了野猪、山羊,其中自然不乏好手,有的简直是弹无虚发。骄狂的敌人毕竟也是血肉之躯,在我军火力杀伤之下,只好丢下了数十具尸体,狼狈地退了下去。
战斗中,陈玉书一面通知一营迅速将公路挖断,以阻滞敌军的进攻,一面再向军部打电话说明本团从河边到山脚的防线太长,而且以一个团接替一个师的防务,兵力实感不足,请求能及时派出部队给予支援。可是话未讲完,敌人又开始了更加猛烈的炮击,指挥所附近顿时升起了无数的烟柱,浓烟扑进了工事,呛得人喘不过气来。军部正在回答:“无兵可派,尽力坚守……”电话线便给炮弹炸断了。陈玉书和他的部队便和军、师等指挥机关失去了联系。
炮击尚未停歇,九架敌机从南昌方向带着滚雷似的轰隆声飞来了。陈玉书通过瞭望孔观察到,敌机丢下的炸弹就飞坠在阵地上一样,掀起了冲天的烟尘,爆炸声接连传来,沉重的轰鸣声在山谷中回响,雨点似的炸弹,几乎把脚下的土地抬了起来,整个大地在爆炸声中颤抖、崩塌、下沉。
第一批飞机投完弹后,前沿传来了敌人冲锋时的呐喊声。阵地上黑糊糊的一片,像蚂蚁一样直朝我军阵地涌来。抗战官兵手上只有汉阳造、花力枪这一类的装备,武器远远不如敌人,但每个排配有一挺捷克式机枪。陈玉书便把全团的30来挺机枪全部集中起来,对准公路正面密集的敌群,猛烈地扫射。敌人没想到中国守军会有这样的火力,伤亡惨重,成片地倒了下去。一营营长赖汝楫率领他亲自收编来的这个营的弟兄,跳出掩体,向溃退的敌人猛扑下去。敌人丢下了百来具尸体,没死的都嚎叫着连滚带爬地往后逃命。

鬼子被打散
傍晚,陈玉书他们连续打退了敌人的几次进攻,阵地仍旧巍然地屹立着。他一面派出联络兵向师部继续求援,一面训令全体官兵,树立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
布置刚结束,敌机又飞来轮番扫射、俯冲投弹之后,竟丧心病狂地向中国守军施放了毒瓦斯和催泪弹。中国守军无防毒面具,日军的这一手段对陈玉书他们威胁很大。陈玉书迅速组织各营采取土办法,叫弟兄们都用军帽、毛巾蘸水捂住鼻子,因为湿帽子、湿毛巾可以减轻毒瓦斯的毒气渗入。
日寇乘中国守军忙乱之际,又组织了冲锋队,向我阵地再度猛扑。虽然全团弟兄们忠勇有余,但终因兵力不足,防线上处处捉襟见肘,左翼三营阵地的一角,已被敌军突破。陈玉书一面接通一营电话,请一营营长赖汝楫派兵支援;一面亲自率领团部仅有的十几名手枪队员从侧面向敌人杀去。幸好赖汝楫营长抽出支援的一个排,从右翼及时赶到,因此敌人反而落入了我军两面夹击之下,只好仓惶逃跑,失去的阵地被夺回,巩固了全团的防线。
太阳落山,夜幕徐徐地降临。这一天在连续不断的战斗中过去了。正当陈玉书他们庆幸着暂时化险为夷的时候,日军从南昌调来了十多辆坦克,向陈玉书阵地猛扑过来。
战斗更加激烈,敌人加强了兵力、火力,轮番冲击。陈玉书走出指挥所,站在一个土包上向前沿阵地观察。在望远镜里,他发现敌人坦克上的炮火配合着后面的排炮向我主阵地疯狂的倾泻,鬼子整队成建制地向前冲锋,并从两翼迂回包抄,采取了分割包围的态势。
形势是越来越危急,前沿的几个小山头丢失了,接着左翼三营的阵地又再次被突破,三营在与陈玉书团部完全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只好被迫退入九宫山。
日军官在后面挥舞着指挥刀督战,赶着羊群般的士兵,踏着阵地上狼藉的尸体,坦克首先越过了陈玉书团挖断的公路,步兵在优势火力掩护下冲上了中国守军阵地。密集的弹雨洒落在陈玉书团指挥所附近,陈玉书团正面防线终于被突破了,该团二营被冲散。在这样的情况下,陈玉书只好收容了1、2两营残部向后方转移。

找到失散官兵
从阵地上撤下三天三夜后,陈玉书和一位勤务兵在九宫山深处寻找到了三营的全体弟兄,把他们带了回来交给师部。
据统计,盘龙港一战,陈玉书团击毙日军500多人,战绩颇佳。
当然此战也让陈玉书对各方保存实力,相互间钩心斗角的现状已完全心灰意冷了,于是便向师长递了辞呈。师长虽再三挽留,但他去意坚决,只好接受了他的辞职请求,并送给他1000元大洋作路费。
他本来是离开军队,解甲归田,但由于诸多原因没有实现。后来承朋友们的介绍,又转到了军官团服务,直至抗日战争胜利。
陈玉书养育有一女,出嫁在湖北谷城县。改革开放后,陈玉书回到黎平,跟随侄孙儿陈济昌(健在,今年62岁)生活,6年后去世。
陈玉书的抗战事迹,已被收入《黎平人物志》、《黎平政协文史资料》和《黎平县抗日资料收藏卷》中,成为了黎平人民积极参与抗战的见证。作者:易同军 陆书明 陈本良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