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乡愁

府中掠影

《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晚间开播后,唤醒了我们对中国美食的骄傲和感动,一夜之间红遍全国。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奇迹,更是一个惊喜!这是值得思念和向往的美食盛宴。自始至终,都未能疏离人文关怀与批判的叩问。

 

这是纪录片工作者陈晓卿用电视语言为他向往之中的那些即将失忆、失语甚至于失传的美食所重建的一个掠影式的“美食中国”,也是对庞杂繁复的当下社会被禁锢被异化生活的一种婉讽和嘲弄。为此,他调动了其灵魂深处的所有感官、所有记忆,从隐匿在遥远的时间角落中的各种味道、各种秘密来重构对“美食”的敬意。从民间意义来说,这种追溯,也是对博大精深的人民智慧的敬仰。用陈晓卿自己的话讲,“美食不是技术,绝对来自民间”。

正因如此,《舌尖上的中国》最大的魅力是让世界通过美食这个切面了解了中国。民间的中国。因而,每一集的主角并非食物,而是人。“人如其食,食物总是与人联系在一起。纪录片里那些生动鲜活、令人垂涎的影像背后,反映的是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陈晓卿说。讴歌劳动者,敬畏自然,感恩生活,这就是《舌尖上的中国》传达出的一种对待食物的原始态度。其实,它急于表达和倾诉的,正是一种岌岌可危或行将瓦解的人文关怀。

 

藕是第一个成型的故事,也是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最感动心灵的诉求。云南香格里拉的松茸、浙江的冬笋、吉林查干湖的大鱼、湖北嘉鱼的莲藕、南海的深海鱼类,乃至陕北糜子、贵州糯稻、青海青稞、大连獐子岛海参等等,所有这些动物植物食材,无一不是自然的馈赠。在“自然的馈赠”这个命题中,与其说是表现挖藕人的艰辛,不如说通过食材这个层面核心展现人、环境及其变迁的多舛命运。正如藕的寓意一样,它隐藏在安静的河面之下,深黑的污泥之中,但却蕴涵着最丰沛、最直指人心的力量。那就是,在逝去了的、遥远的故事背后,暗合着一种对食物及其加工方式的尊重。

比如,在云南诺邓,村民用传承几百年的古法熬制井盐,火腿要腌制3年之久才能面世。在香港,和兴腊味家为保证品质,腊肠全部用手工制作,仅仅是肠衣就要存放一年以上才能使用。广西柳州阿亮家的祖传酸笋,人家等着急要可他依然坚持3天之后才能出缸。下尧村民用植物的叶子给糯米上色。尽管这种对传统制作的留恋和向往无处不在,但遗憾的是,对自然法则的遵守正被工业化逼到了主流社会的边缘,保持食物原有的品质已成为一件近乎奢侈的事。可正是有了他们的坚守,才让我们想起了家的味道,想起了妈妈隐藏在时间深处的苍老背影。

为此,我们唯有心存敬意,感动不已。

其实,作为背影或流离于主流之外的食物对日渐麻木的舌尖来说已经模糊了,印象中的美食一点点干瘪了,童年的记忆不再浪漫了,一切坚固的东西仿佛都烟消云散了。城门洞开,充斥视野的全是远离了百姓生活而日趋机械化的所谓“美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绝大的嘲讽。“人和食物的关系”已经沦为不齿。一边是着力渲染的美食的画面,一边是讲述着和美食有关的人的故事,还有对土地依依不舍的眷恋与情怀。于是,就有了采松茸的藏族母女,孤独的挖藕农人,做虾酱的老奶奶,出海的船夫,晒海盐的夫妇以及擅做黄馍的山西老黄,兰州牛肉面王马保子,等等。他们鲜活的存在,让疲惫的游子依然残留着舌尖上的乡愁。

 

是的,无论你在哪里,这都是你回不去却也忘不了的乡愁。

 

丁村的长寿面,绥德的黄馍,黎平的米粉,西安的泡馍,岐山臊子面,还有云吞捞面,宁波的年糕,嘉兴肉粽子,重庆麻辣烫,等等。在代代传承中,这些民间美食流转时空,口碑相传,且滋养了一方民众。但是,吸引我们眼球的,不是这些美食美味,而是繁杂、神秘且独自成品的制作过程以及与此相关的人情世故。从另一意义讲,也俨然揭开了我们为之向往的美食中国的神秘面纱。或者说是撩起了我们心灵深处的乡愁。再加上音乐的起承转合,比如从收获到收割,从挑水到劳作,打击乐的运用,让宁静的乡间有了一种更加瓷实的木质的声音,而不是金属的声音,城市的声音。它们就像麦子,或任何植物的成长一般,令人愉悦,令人陶醉。

这样的生活,就是体现着一种世俗的美好,乡村的美好,仿佛昔日的旧时光又回到了我们身边一样。

显然,作为一部纪录片,它也是在向我们悄然地凝重地推开了一道道尘封已久的记忆之门。这样的记忆,毫无遮拦地抒发着一种大众的关乎美食的关乎底层的也是关乎所有乡愁的情感。在一个个镜头的编织中,编导也在质疑着这样的记忆。比如美食技艺的失传,食材来源的窘境,生产方式的消失等。“一碗汤里喝尽一个时代的味道,一只枇杷也许是一个永远不再来的夏日”。轻盈活泼的调子与凝重窒息的解说相融相合,让人鱼刺在喉却没有化解之醋。

 

由此我相信,舌尖上的乡愁,是人与食物的终极宿命。本来,生活就是如此。

 

本来,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七集七个切面,既是食物的轮回,也是人生的变异。就如同那场极尽繁华与奢侈的村宴,它通过极强的细节性,展现了中国最传统的乡村,让食物回归到最朴实的样子,让美味回归到最本质的阶段,最终回归田野,回归乡愁,回归记忆中最顽固的东西:味蕾。从这点出发,美化了的乡村是对舌尖上的中国最后的坚守与传承。

  城市化让我们固有的文明更趋式微,只有在传统与情感无所归依时我们才愿意去回望农业时代的中国。比如乡村,就像妈妈的手一样,从我们受伤的心尖抚过,让我们重拾起对于美食的渴望。像最后一集兴化种芋头的夫妇,他们是最后一代,他们所固守的生产方式就要消失了,而这点正是纪录片所需要记录的,一个正在变化中的中国,一个在城市化中即将失传的美食中国。

   在泛娱乐化的今天,当绿色、无公害、有机、农家等成为卖点时,当黄曲霉毒素、三聚氰胺、双氧水、亚硝酸钠等这些生僻字眼成为生活的关键词时,我们只能一边祈祷,一边怀念从前那些单纯而美好的口舌之物。

   

    《舌尖上的中国》所展示的正是这样一个食物的乌托邦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可以相信,可以想象,可以眺望,但,已经得不到了。尽管如此,它依然在美食之上,散发着浓烈的人文关怀。

                                                         壬辰夏  府中府

文章评论

紫浓

[ft=,4,仿宋_gb2312]舌尖上的中国,人文终极关怀。然而,面对当今,我们只剩下叹息,以及对遥远的至纯至真的怀念。[/ft]

风过云落泪

[ft=#ff33cc,4,]先生的文章总是那么理性,具有深意![/ft] [ft=#ff33cc,4,]当一切都烟消云散之后,至少我们还可以想念,留恋,因为存在过的美好是无法抹去的。而现实里的残酷,更增加了怀念那份美好的动力!欣赏美文![em]e179[/em][em]e160[/em][em]e142[/em][/ft]

与你对坐

见到东篱的文字真不容易!说得对,《舌尖上的中国》是在美食之上,散发着浓烈的人文关怀。而您的文字,是对这种人文关怀的浓缩和诠释。夏安[em]e156[/em]

淡淡回眸

很多人都很喜欢《[ft=,,楷体_gb2312]舌尖上的中国》,感觉是多重的享受。祝好[em]e160[/em][/ft]

绿罗裙

[em]e160[/em][em]e163[/em][em]e163[/em][em]e163[/em]

妍砚

一切纯美淳朴的东西都离中国的城市和乡村越来越远了。现在的有许多的科学家研究发明的许多东西对于人类究竟有什么好处还真的有待考证。 要想保存原生态,除非你生活在与外界交通很艰难的大山里,但,一旦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被开发成旅游线路,这将又是这个地方一个新的悲哀。

妍砚

你的思考你的文字应该被发表在有影响力的刊物上!

明若晓溪

在这盛夏读到这些文字如一碗氤氲着的绿豆汤[em]e160[/em]

幽幽轩梦影

又见东篱美文,幸甚!许久未看电视,但随着东篱形象而生动,细致儿深刻的描述,因夏暑而蛰伏的味蕾也渐渐苏醒过来........问好先生,清凉一夏!

沐阳~

鹤父,你可以做评论员,非常敏锐的直觉和准确的评论性,使你的文字重情且耐读。

听海

[ft=,,楷体_gb2312][ft=,3,]《舌尖上的中国》所引领的也[/ft]是心灵的一种向往、一种回归。回归田野,回归乡愁,回归记忆中最顽固的东西:味蕾。但,这也只是心灵的回归![/ft]

人在红尘(许蓝翔)

当优秀的传统与现代所谓所标榜的文明格格不入时,那些有形或无形的危险已经步步逼近. 向往自然,回归自然,我们很明白已回不去了.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背后的现实中国,是扭曲变形的欲望中国,不知以后会不会有风尖上的中国,浪尖上的中国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