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读诗

赏诗及其他

1》写诗,就是写自己灵魂深处的那一点感觉。写感觉----是诗的真境界,是高层次的诗。写事,写物,借以抒情、写志,那还是写诗的初级阶段。李白《将进酒》,是写感觉,李商隐《无题》多是写感觉,苏轼、李清照的词多是写感觉。感觉比较抽象,非深思切体言说不出来。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把内心的感觉充分倾泻出来。在此基础上再抓上一把情景,揉在一起,味道便是合羹之美了:五味杂陈,情景交融。

2》有时自然的景致,暗合了人世的一种言说不透的状态,这种诗句便有了味外之味,含蓄隽永。如: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杜甫)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白居易)

3》有时是对事物概括的生动精炼。如: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李益)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杜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骆宾王)

4》诗言志,今读许多人的诗,有词藻,无志气,无胸襟,故不能使人动心。唐太宗未称帝时有句:昔乘匹马去,今驱万乘来。唐宣宗位微时,曾遁迹为僧,一日与黄蘗阐释同行,见瀑布,禅师出一联让其接: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宣宗接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读之,便觉气度不凡。

5》诗是写发现的。写诗人自己的独特的发现。没有发现不能动笔。同题材要发现独特的表现方式,或说切入点独特。所谓独特,更主要的是立意的独特,在寻常事物中给与不寻常的立意,此所谓化腐朽为神奇。这方面例子很多。如,我写过一首睡觉打呼噜的诗。《续史记——夜书》同一个房间,强者躺下便打鼾,弱者躺下便听鼾。打鼾的呼天抢地酣畅淋漓,听鼾的辗转反恻反侧辗转。强者一枕黑甜,弱者耿耿难眠。夜的丢失,夜的霸占,人生伊始,自古而然。强者享受现实,弱者享受明天。我的体会是立意的发现胜过形式的发现。

除了立意,还有不同的表述方法,这种不同也是一种发现。

6》孔子说,《诗经》,用一句话概括是思无邪。吾曰:一切诗,都可以概括为三个字——“必以情(取自《左传》)。诗是写情的,舍此无他。《尚书》言:诗言志,志在情中。《诗经》中之诗无不言情。这是中国诗歌传统。如今,许多人写诗专盯着平仄对仗,以此为取舍,此乃末道。有情才有诗,无情,在文字上折腾,乃文字游戏,非诗也。

7》诗,是属于有生活,有倾说欲望的歌者的。它不是某些以诗为生存手段的卖诗艺人的专利。特别是那些好诗,往往出自一种积累和郁闷,恰恰不属于以诗为名的制作。

8》这是一个充满机会,充满物欲,充满蛊惑的时代。作为以静心养性的中国诗文的恋者,在这般环境中便很难处,便无所适从。于是,在生命旺盛、、在外部引诱不可抗拒时,无不弃书斋而入市朝,弃静心而起动心。于是,不少人下海好生折腾了一番。但,多数人,很快就唱起归去来

9》诗,是一切艺术形式中最高级的。一切佳作,人们都说像诗一样,由此可知。

诗写好了,因此也难。一首好诗可以传世;一句好诗也可以传世。一句传世亦可视为一座长城。韩翃便有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至今家喻户晓,世人皆知。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能写出好诗,除了和生活,学养相关外,与性灵的关系极大。诗是很个性的,很脾气的。好的诗句,传神的诗句,都是深入浅出的,所以最难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天然,诗之至境也。其他,皆次之。扭捏作态,声嘶力竭,装神弄鬼,更不在诗门之内。然而,诸多自以为是之人竞相为之,南辕北辙而驱驰。

10》没有深刻的思想,哪里会有深沉的诗句。只有来自生活深处的诗,才能让人记住。

11》诗人讲诗,才能搔到痒处。写诗不读《三百篇》,不读十九首,不读陶诗,多为叫嚣之诗。

12》孙犁先生说:“文章写法,其道则一。心地光明,便有灵感。入情入理,就成艺术。此中文章,泛指诗文。诗,无论你写什么,实际都是在写你自己,写你的灵魂。心地光明,即有真情,有炽情之谓也。有真情,有炽情,才会激发灵感。你写德国、法国,写山谷河流,写瘟疫疾病,写强盗奸人,写鲜花美女,写甜枣酸梨……实际都是在写你,写你的心态,你的感受,你的精神境界。常言,以诗见人。入情入理,是讲从生活中来。不能脱离生活胡编乱造。诗,虽倡浪漫,实更讲现实,即有生活。诗的一切构思,语言,皆由生活中去发现,这才是正路。一旦脱离了生活,没有真情,就只能装腔作势,所以,许多诗写得莫名其妙,假装高深,其原由即是不入情入理,脱离生活。

13》练字,未必得字。写诗,未必得诗。然,字与诗,又必   于练写中才可   得。不练,不写,终  不有成。我于一年中能写出一首自己满意的诗,就不错了,这一年就没白过。

满意的诗,有时几年才见一首。但,必须还要经常写。

14》古诗新诗一炉煎,古诗权当新诗看。声凭宫徵都须脆,味尽酸咸只要鲜。这后两句是清人袁子才先生的。我的意思是,不管你写古体还是写新诗,都须写出新意来,没有新意,玩弄半天词藻平仄,没有多大意思。脆,鲜,都是强调新意。

15》读一个人,有时就凭一句,可见肝胆。没有那句话,永远朦胧暗淡。奥运中一代剑王栾菊杰,千里迢迢来到北京,她不是为了比赛,只是为了揣在怀里的那三 个字祖国好。在那个环境里,栾菊杰以旗代言的一句话,说尽了栾菊杰的全人。 


16》写作是回归心灵。即把自己的灵魂拿出来。人们常说,赤子之心,就是能见灵魂。说白了就是真诚。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写诗是要动真情的,动真情还不一定能写好,不动真情可以想象吗?回归心灵,说得多么透彻。


17》以中文为写作的人,不读古典,缺乏传统文化的滋养,必定贫血,营养不良。写新诗的人尤其应注意。否则,新诗一派西化的语言,那就不是中国的诗。


18》写诗,是事倍功半的事。一切技巧都来自艰辛的磨练和岁月的积累。没有捷径可言。且欲速不达。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古语所谓伊尹不可以言鼎,轮扁不可以语斤。烹调美味,制造车轮,是经验,是手感,用语言说不清楚。写诗的微妙处全在体悟。


19》诗,让人复活,激活人的思想,让你读后,变成另外一个自我。产生如梦如幻的感觉。这种审美感觉,这种状态,印证了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诗意的,审美的我存在着。只是,往往因缺乏诗的审美,常常被遮蔽,被掩埋。没有被激活和复活。
 
20》诗,是直觉的感性的。它不仅展现了一种意境,氛围,让你 读后便融化融入其中,成为詩境的一部分,且诗人的体验,一下子变成你的体验,让你痛快淋漓。如: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你读后,那种温暖夜归的体验油然而生,你在风雪中推门入室,犬吠声在旁,你在炉火旁坐下,那犬吠声也渐缓渐停。


21》诗熟了,会放电

读汉沽诗人邵焕芬的几首诗,有一些体悟,写下来,与大家切磋。

《若干年后》,写一种瞬间的感觉。抓住了一个动作垂下眼帘,而内心有无限怅惘与莫名的思考。这种状态竟然也能写成诗,这是初学写诗者不敢设想,也不敢认可的诗的感觉

写诗,要有感觉。就像恋爱时,要找到那种心灵相应的感觉一样。当下称之为触电。诗来了,也是电来了,心灵被电击了。垂下眼帘,是一种自我调整,也是一种宽容与成熟。任凭过去的一切翻过,垂下,就是翻过去;张开眼睛,就是把一切着眼在明天,向前看。这是一种智慧。

,蝴蝶》,童话般的语言,童话般的诗。有如天籁。天籁关人情,这是一种真与深的契合。化蝶,是诗化的生存状态的飞跃,或许是一种涅槃。硬壳是化蝶前无奈的桎梏,是生命的一个过程,也是一段命运的安排。硬壳里裹锁了多少不堪回首的痛苦和无奈。阳光下,抖动翅上的亮色,瞬间的喜悦,一种生存状态的结束,另一种生存状态的开始。于是便有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心境。昨日的梦想,今日的飞翔,一切实现了。你,就是今天的蝴蝶。而那化蝶的艰辛,你一丝都没有说,真可谓欲说还休啊!有同样经历的人,都知都懂吧。谁没有毛毛虫的期盼呢,但又非都能成为蝴蝶,因为人生的化蝶远比毛毛虫化蝶难。毛毛虫大体都要化蝶的,人生,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读化蝶,也想到了我自己;真实的诗意,是普适共享的。一点议论都没有,全然的诗意叙述,轻盈中有艰辛厚重在背后藏着,多好!

《春到乡路》,无修饰,说体验。厚重深沉的土地情怀,只有土生土长,根连脉结的乡下孩子才会有这样的体验。体验,是诗的灵魂。没有体验就没有诗。体验是和血肉相连的,不能隔靴搔痒,更不是隔岸观火。踏上一只脚,就得将留恋永远搁下,多么坚定。不容思考,不容徘徊,这就是信念。信念就是信仰,一个人生命的定向。诗言志,说的就是这个。诗,是掏心。掏心,不用粉饰,不用装扮,不用拿捏,掏出来,啪一声,放在地上,这就是最好的诗的语言。好诗,是无语言的,无技巧的,浑金璞玉,一切修饰都落下乘。

 《努力》,意象繁杂散乱。虽然能注意聚焦,都在诠释题目,但不能给人集中简洁的诗的意象。中国诗的灵魂,是注重形象的,不是靠逻辑说理来完成的。《秋的遐思》,类似。诗意不熟,是靠思索凑成的。诗不能凑,要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诗熟了,会放电。诗熟了,就是体验透彻了。体验透彻了,再赶上一个意象的刺激,电就放出来,这就有了金圣叹说的,诗——不分晨昏夜半,妇人孺子心中那一声耳

        



文章评论

青青子衿

好文章!不过却挡不住当代诗歌走向穷途末路[em]e127[/em]

枫叶红

好久没来转转了,不发表什么,就是来踩踩花园,明年还会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