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与占有

个人日记

       人活着有千奇百怪的形态,但以形而上的观点考察,却只有两种活法:即占有与存在。

       撇开人的手段和方法,人在思想上有两种:活着为了最大化的占有财富,当然包括精神财富,诸如名誉地位等等。这是大多数人生活的目的、价值和意义。但还有一种人只是存在或生成者,他也谋取财富,但财富不是他的终极目标而只是手段,他运用财富生成意义从中得到乐趣。前者占有世界后者享有世界;前者妄想支配世界后者与世界万物共存并从中发现意义。

       弗洛姆在《行为研究讲稿》中用对知识的态度划分两种思维模式。占有型的人学习的目的是最大化占有知识,博闻强记力求准确广博丰富。这种方式在学习时依据的是逻辑关系、内在联系,甚至不惜死记硬背一些知识。占有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进而智慧,以利于自己把握世界万物,使自己优于他人抢先占有足够的财富从而获得某种生存的优势。如果不以物质财富为意那就一定以知识的优势居高临下,这是占有型的人思想上活着的意义。而一个存在型或生成型的人,他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意义生成意义,他也许不追求广博只追求精深,不求准确只求本质。这种方式的学习依据的也是内在的联系或者也有逻辑关系——但绝不仅仅止于逻辑关系。他最主要的依据是联想和生成,或者说他根本不注意于识记占有知识,而只是和知识共存,就好像是和万物共存,他饶有兴味的观察他们的本质内在的意义发展的趋势但好像并不急于给他们确定的名称,他的大脑里是一个活的世界,仿佛时刻与之对话,他不断发现意义也不断生成新的组合新的意义。为了说明这两种类型的思想和人,他举大学生听一个有思想的教授讲课时不同的表现来区分两种活着的方式。

       他说,占有型的大学生听课时注意力高度集中,神情紧张,急急忙忙做着笔记,生怕有所遗漏,生怕听不精确。他很累,但他以理解占有了知识为乐。而一个生成型或存在型的学生,他不做笔记,只是用耳朵心灵去听,并且不断联想着生成着质疑着,他的大脑高速运转,始终处于和教授对话的状态,甚至不惜打断他提出质疑或新的见解,在这种情况下新的意义被发现被创造性的生成,师生都获得发现创造的乐趣,彼此欣赏着兴奋着得到极大的满足。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也许就在于此吧。人生的意义呢?

       在当今社会,我们的教育培养了多少存在型思维的人呢?也许这样的人考试时不如占有知识更多的人,但他们有学习生活的价值意义,他们的人生是精彩丰富的充满乐趣的。如同面对同样的风景,占有型的人也感到美但却产生不能拥有的缺憾,而生成型的人却能神游其中,产生别人无法领略的意味,他不必占有只需生成或共存。生活中与人交往他也只是生成与和谐共存,他给人带来极大的愉悦和帮助而不是依据知识和权威占有和支配别人。这样的人无疑是创造性的人,他能创造更多财富而不是一味占有。

       我们的教育应该能培养更多生成型的人而不是占有型的人。

文章评论

新来的客人

[ft=,2,][url=http://b56.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c94d4e93cd67d95db44b5ab5e86ea7d2337bb837f6c4aa7a6a8dc4a9207ec4aaa496d029a9c8ae2d50c1f8d69c942f1402c8e9e9b4adbf5b527ca148738823fb3e047cbeb02d5f1ee3fe5c2b7fc68d74827de742&ampa=48&ampb=56][img]http://b56.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c94d4e93cd67d95db44b5ab5e86ea7d2337bb837f6c4aa7a6a8dc4a9207ec4aaa496d029a9c8ae2d50c1f8d69c942f1402c8e9e9b4adbf5b527ca148738823fb3e047cbeb02d5f1ee3fe5c2b7fc68d74827de742&ampa=48&ampb=56[/img][/url][/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