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看社戏
个人日记
下午放假了,同事都相约到鞍子哈给王老师行情,他母亲去世三周年礼尽脱服。三个阴阳定不了个针,人多了意见不一,凑不齐不耐烦等,我带着薛佗的孩子和女人就先走了。
摩托车在人群里穿行,路人注目,我也恍惚,感觉就像一家子一样。真对不住人家薛老师的信任,心想要是老婆孩子来就好了。
路上俊男靓女风景如画,春天的风吹在身上如同喝了纯美的佳酿让心陶醉。春天了,桃花开了,垂柳绿了,鸟儿欢唱,连人的心态呼吸都变得强壮有力,真想大声唱一嗓子信天游,可又怕人家笑话咱二杆子。只好喜悦着,让春阳浸透全身,把摩托车开得飞快,让心情飞翔。
半山上的人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蜿蜒,如同长篇叙事诗的逗号,让人的心在那里逗留片刻。昔日冷清寂寞的群山欢腾着,好像和季节一同刚刚睡醒,发散着动人的活力。庙宇和戏场院掩映在五色斑驳的帐篷中,人流进进出出的好像盛大的节日,又像一个大家庭来了许多客人庆贺恭喜。路边的摩托车三轮车都快堵塞了,所幸我刚能过去。骑手和司机脸上漾着宽容的微笑,让人感到民风的纯朴厚道。姑娘女人尽展魅力,在春日艳阳下扭着柔弱无骨的腰肢,隔老远就能受到强烈的辐射,让人浑身骚动。人群里多情顾盼的眼睛,秋波点点恰如夏夜的明星,忽闪忽闪闪射着诱人的光辉。孩子们就像花蝴蝶,在田间地头麦苗青草间穿行。空气里飘来烧烤的香味,啤酒的芬芳,令人垂涎。王登鹏两口子说等同事,我早就饥肠辘辘了,呼啸一声加一把油直奔鞍子哈。
乡庄的路刻着极深的车辙,一不小心就能把人弄出局摔一下。不想淘汰出局就得打起全副精神。其实干什么都这样。
终于看见满地的鞭炮碎屑花花绿绿耀人的眼。我们四个人长出一口气,心情好放松哪。我感觉马上能大吃一顿,喝点酒兴奋一下了。所以很虔诚地给灵牌行了个三拜九叩之礼。王老师歉意地说算了算了。我心想是不是王老师准备的酒菜不怎么样啊,要不咋那么心虚呢?
挖了一会坑,没几个回合大家到齐了,开席,吃饭,喝酒,聊天。酒足饭饱自然兴致好,于是薛佗倡导,安康相应,我呢随意,大家相约去登雷王山。辥尧自告奋勇当向导,三辆摩托迤逦相随,盘旋而上,几只鸟在天空应和着掠过头顶,好像欢迎远道的客人。
不多会就到了小雷王山,下车徒步,远远看见一个浑圆的石头,状如美乳。大雷王山遥遥相对,就像一个健壮的丈夫,憨厚的守望自己的女人。天地万物必有灵气,自然造化必有阴阳相随。安康坐在一块巨石上说,你们知道“祖”字像什么?我们正在思考,安康兴奋地说:男人的生殖器!这家伙!说起这玩意就像说一碗凉粉。我说,你们三个祖坐好了,我这个老祖给你们照相!
在柔软枯干的草地上,安康激动地打了个鲤鱼打挺,我也来了兴趣,没想到很干脆利落的打起来了。哎呀,真是人逢春天精神爽,酒能助兴,山能气壮。喜悦之下,大踏步向大雷王山进发了。
坐在大雷王山顶远眺,对面山上的路就像柔软飘逸的绢带,装饰着朴素的黄土山,打扮着碧绿的麦田。鞍子哈果然在两山之间形如马鞍,南家山和鞍子哈脸颊相亲,就像一个骑手扣鞍上马的动作。而戏场院就像个庄农人家,喜气洋洋办着结婚喜事,只看见花花绿绿的帐篷间,人头攒动。不知他们他抬头的瞬间会否看见我们四个?远远看来又像什么风景呢?山风吹过,凉爽惬意,怪不得雷王在这儿修行呢,这里真个是世外桃源,既清净脱俗,又不离红尘。精神灵魂在山上栖息,吸收日月山川精华,肉身却还是要俗人供养的,于是大俗大雅在这里找到最佳结合点。
据说雷王是天水秦安人,魏晋时期在长道县修行,天资颖悟,独钟医道。后来就在家乡白石镇修道行医,普救众生。唐朝时宫内嫔妃得病,遍请名医不治,雷王辄至病愈,唐王一高兴就封他为:“盖天盖地盖国雷王”。雷王刚走,唐王就后悔封太大了,连自己也被封到治下,于是派两个武将追杀雷王。追到雷王山下,眼看要追上了,雷王抓一把酸刺撒出去变作一片酸刺林,这地方就是现在的酸刺湾,现在叫兴化村,住着上百户人家。又到一处,又撒一把沙子,变成沙石坡阻挡追兵;再后来抽出随身宝剑把山挥作两段,就是现在的断涧子山。那俩武将为雷王神功折服,干脆投戈做了左右护法。唐王黔驴计穷,只好任他做雷王去讫。
置身仙山宝地,钟灵毓秀,人也就格外空灵。看着山下红尘滚滚,我想这是一件有历史记载的史实,简直就是史诗。只不过雷王心怀慈悲,济世情怀,用己所长,广施救助,穷苦的山民感戴他的功德,于是捐资修庙,供奉香火,祈愿他的灵魂不朽,永远保佑一方,再者歌功颂德以示纪念。俗语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乡民无以为报,奉若神明就理所当然了。历朝历代都有人民把为民请命的伟人塑造成仙的故事,在这样封闭的地方,那么久远的年代,雷王世世代代受人敬奉也就毫不奇怪了。
做人还得向雷王爷学习,习得一技之长,自助助人,肉体精神与天地万物和谐统一,飘飘乎欲仙遗世独立万古长存。这也许就是至今每年要唱戏给他听的原因了吧,四乡八村的人们总要代代相传,会毕就要选出下年的主办人。社戏因此成为乡村文化的头等大事。
文章评论
新来的客人
[ft=,2,]也是一种经历[em]e160[/em][em]e100[/em][/ft]
山龙
[ft=,2,]率性,自然,寓情于景于事,天衣无缝,真是从心所欲。[/ft] [ft=,2,]登山,论道,看穿龙山苦乐,天地人和,可谓天人合一。[/ft]
长江
老师的游记写的好,蜿蜒的山路描写成逗号太妙了,学习了
玉璇
[ft=,2,]写的栩栩如生 状物言志 触景生情 由文中可以看出游山的心情。很好。[em]e181[/em][em]e189[/em][em]e160[/em][/ft]
也就那样
[ft=,2,]不错![/ft]
一个好人
前两天看到老兄的这篇文章,当时游玩的情景便历历在目,于是也涂鸦了一篇《换一种心境上山》,算是相和!望有时间来指教一二[em]e183[/em]
May
不会忘记2010年5月26号我们班,您,王建老师上山的经历,那时年纪尚小,上山时我觉得“艰辛是种美”,上山顶我真的很想大喊大叫,但真如您说的,我又怕有人笑话!也记得我曾把雷王山一日游写了十页纸,您还批阅说我情景交融。。昨天看张老师的文章,他向我提起您的这篇文字,让我看看。老师,社戏,登山,游玩,传说,感情,全融为一体,我转了您别介意哦!
May
老师,您对龙山的传说这么了解,身为龙山人我都羞愧,写得太好了。前面没登山前的部分,如同身临其境,我又想起家乡的戏,也有四年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