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之魅

怡人原创

 


 
汉服之魅
 


     汉服,和谐端庄,飘逸流畅而又兼具严谨和精巧。
    《左传》中注解“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这里的章服之美,就是说的汉服的华美。曹植在《洛神赋》里对身着华服的少女舞姿这样写道:“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如流风会雪。”

                    今
有歌词这样写道: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广袖飘飘,今在何方?
 几经沧桑,几度彷徨。
 
衣裾渺渺,终成绝响。
 
我愿重回汉唐,再奏角徵宫商。
 
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
 
我愿重回汉唐,再谱盛世华章。
 
何惧道阻且长,看我华夏儿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莽莽,黄沙荡荡,
 
巍巍中华,几经沧桑。
 
我愿重回汉唐,再奏角徵宫商。
 
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
 
我愿重回汉唐,再谱盛世华章。
 
何惧道阻且长,看我华夏儿郎。
 
我愿重回汉唐,再奏角徵宫商。
 
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
 
我愿重回汉唐,再谱盛世华章。
 
何惧道阻且长,看我华夏儿郎。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秋水怡人拍摄于2015年5月1日

 
简介:
    汉服,很多人是不是闻其名都以为是汉朝的服装,其实不以为然。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饰。汉族也不例外,古代汉族服饰称为“汉服”。汉服文化从三皇五帝开始一直延续至今,在清代被迫中断。
   “汉服”一词的文物记载最早见于《马王堆三号墓遣册》: 简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汉服”。
    汉服文化是反映儒家礼典服制的文化总和,贯穿西周到明朝的儒家书史体系。汉服历史久远,自从清朝以后就被中断,真是可惜了那么美的汉服服饰。
    中华有华夏之美 ,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而“衣冠”便成了文明的代名词,同时更是华夏礼仪的一部分。 有礼仪之大,有章服之美,是为华夏。 汉服,即华夏衣冠,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此不能与“唐装”、“和服”相混合。其由来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明代,连绵几千年,华夏人民(汉族)一直不改服饰的基本特征,这一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被称为汉服。 
    汉服体系展现了华夏文明的等级文化、亲属文化、政治文化等。在以前,汉族可以通过穿着来评级的。在中国古代的宗法文化背景下,服饰具有昭名分、辨等威、别贵贱的作用。在当代,汉服文化正在通过汉服运动这一民间文化运动形式逐渐复兴。



 
 
 










文章评论

waterpo

[em]e192[/em][em]e192[/em][em]e192[/em]

waterpo

服装美,赶明儿也弄一身来做个道具,整一专辑,招摇二下下[em]e113[/em][em]e113[/em][em]e113[/em]

waterpo

那死丫头化好妆站上去,拍出来的效果更是四五般的美[em]e113[/em][em]e113[/em][em]e113[/em]

waterpo

停停停,怎么拍也别忘了那妖美人高雅啊,嚷嚷起来可不是一般滴嚷啊[em]e101[/em][em]e101[/em][em]e101[/em]

鹤乡人

[em]e160[/em] 很美,有这段文字介绍更是锦上添花了

欣雅

其实,汉服真的好漂亮呢![em]e179[/em] [em]e192[/em] [em]e163[/em]

晴天

漂亮,有个性。姐姐拍的就是好[em]e112[/em]

高雅

秋姐姐,这是汉服时装展览的吧!好羡慕姐姐学了摄影技术,挎着相机既潇洒又捕捉到美的瞬间,真好[em]e195[/em] [em]e195[/em] [em]e195[/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