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哈尔部的历史

个人日记

  察哈尔部的历史来源。 察哈尔部是蒙古族最著名的部落之一,历史上号称蒙古中央万户,在北元时期是蒙古大汗的直属部落。察哈尔部的历史是一部悲壮的历史。其各鄂托克的领主历来都由“黄金家族”达延汗的长子图鲁博罗特(大部分鄂托克)和六子斡齐尔博罗特(克什克腾鄂托克)的子孙承袭。到了清代以后,苏尼特、乌珠穆沁、浩齐特、克什克腾、敖汉、奈曼等鄂托克脱离察哈尔部成为独立的蒙古部落。但是历史上他们源于察哈尔部,其领主都是察哈尔部的后裔,他们仍然是察哈尔部派生出来的部落。1657年(康熙十四年),清廷将察哈尔部众从辽西益州边外迁徙到宣化、大同边外安置,按满洲八旗建制,设置左右两翼察哈尔八旗。至此,察哈尔部就特指两翼察哈尔八旗了。但是站在蒙古历史的角度上看,不论是后来脱离出来的诸部还是察哈尔八旗,都应该属于历史上的察哈尔部。 在全国范围内,察哈尔部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镶黄旗、正镶白旗、正蓝旗、太仆寺旗、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集宁区、卓资县、凉城县、兴和县、敖汉旗、克什克腾旗、奈曼旗等旗县。在内蒙古自治区以外的河北省张北县、康保县、沽源县、丰宁县、围场县也有少量察哈尔部蒙古族居住,另外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博乐市、温泉县、额敏县、和布克赛尔蒙古族自治县也有部分察哈尔部蒙古族居住。全中国察哈尔部蒙古族人数接近80万,人数排在科尔沁之后,位居第二位。 历史上察哈尔部最初是由非血缘关系的蒙古族组成的特殊军事集团,是当年成吉思汗从蒙古各部落抽调的精兵强将所组成,负责汗廷金帐的卫戍任务,是蒙古帝国的“怯薛”(蒙古语护卫军)劲旅。成吉思汗临终之际,按照蒙古人古老的传统把自己直属的怯薛军作为遗产留给幼子拖雷继承,同样把自己贴身仆人留给拖雷之妻继承,从而形成了拖雷家族管理下的军队和属民。约在北元时期起,这支由怯薛军和大汗贴身仆人组成的队伍就逐渐转化成蒙古大汗直属的察哈尔中央万户。它在蒙古各部落中就成为举足轻重的部落集团。 在历史上,不论是在蒙古帝国时期,还是在北元时期,察哈尔部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它在早期是成吉思汗的卫戍部队,也就是说,平时作为大汗的金帐的护卫军,战时成为大汗亲自统领的作战力十分强悍的精锐部队,而且在那个时代就有着勇敢、坚韧的英雄美名和传统。在《蒙古秘史》中写到,成吉思汗凭借手中这支震慑力量,用以加强汗权,强化国家机器。这支震慑力量在成吉思汗死后,为其子孙代代相承,成为成吉思汗“黄金家族”蒙古大汗的支柱。 达延汗时代是历史上再次使蒙古族中兴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护卫兵所在的察哈尔部很活跃。作为汗廷依靠的主要军事力量,他们南征北战,力挫群雄,使一度分崩离析的蒙古众部重新得到统一,从而又立下汗马功劳。 察哈尔是个崇尚威武的“部落”集团,其士气高昂,具有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冲锋陷阵的勇武剽悍的尚武精神。所以,17世纪初的史书和在鄂尔多斯流传下来的成吉思汗祭词中赞誉察哈尔部“利剑之锋刃,盔甲之侧面的英雄美名。 1616年,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后金政权。后金统治者为了入主中原取代明朝,对蒙古各部采取了政治联合和武力征服的策略,但他们遇到最顽强的对手就是蒙古末代大汗林丹汗统辖的察哈尔部。以林丹汗为代表的察哈尔部为维护蒙古的独立和统一,与清军交战近30年。由于清军各部相继归附清廷,察哈尔部又因力单势薄,策略失误,最终以失败告终。然而,察哈尔部为“蒙古正统”的名望也造就了察哈尔部强烈的反叛精神。他们仍以“大元之后”自居,对自己的沉落很不甘心。30年后(即1675年),察哈尔部亲王布尔尼发动事变,坚决走上了抗击清朝的道路。事变后,察哈尔部被彻底击败,元气大伤。 清廷镇压布尔尼之后,为防范察哈尔部东山再起,采取种种措施,进一步削弱察哈尔部的势力,同时对蒙古各部加以肢解,化大为小,画地为牢。将察哈尔蒙古由王公扎萨克旗改为总管八旗制,直属清廷管辖。 1、察哈尔的由来 据史料和成吉思汗祭词记载,“察哈尔”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成吉思汗建国初期。成吉思汗于1211年对金朝发动战争,其中派往金朝传达檄文的使臣名叫“察哈尔火者”。另外成吉思汗生前把以“察哈尔”命名的自己一部分家人和贴身仆人赐给幼子拖雷之妻。以后,“察哈尔”一词又见于蒙古文史书《黄金史纲》、《黄史》中。在汉文史籍中见于《黄明九边考》、《武备至》、《登坛必究》、《国榷》等史籍中。在这些汉文史籍中“察哈尔”一词有几种不同的译写:察罕儿、擦汗儿、叉罕儿、插汉等。在蒙古国历史史诗《江格尔》中,“察哈尔”一词频繁出现,目前的汉文“察哈尔”一词从清代开始沿用至今。 对“察哈尔”一词,一般史学界认为源于波斯语,其意为“家人”、“奴仆”、“卫士”、“宫殿卫队”之意。蒙古军队西征以后把这个名词带到蒙古高原,再转入蒙古语后,仍具有上述之意。无论从察哈尔部的出现及其成为历届大汗维持统治的强大支柱来看,还是从史书中被称颂为“历剑之锋刃”的形象来看,察哈尔人确实是名副其实的卫士,并演变成察哈尔部落集团。 察哈尔部落集团是何时形成的呢?查阅蒙古历史文献,“察哈尔”有其久远的历史。1206年铁木真称汗,蒙古帝国从此建立。成吉思汗在赐封了各位功臣之后,首先扩充了号称“怯薛”的万人护卫军。无论是功臣或百姓的子弟,只要身体强壮、武艺精湛、相貌端正者,皆可入选。因为怯薛军是最受大汗恩宠的,无论是与敌交战时,还是日常生活中,怯薛军都是大汗的近卫军,所以人们都视之为最光荣、最神圣的队伍,蒙古民族争相竞选。 成吉思汗把这一万名护卫,分成10个千户。每1000名分为一个集体,各有他们不同的职责。其中第一个千户分担宿卫职务。也就是负责夜间警卫的职责。第二个千户为带弓箭的“箭筒士”,也就是弓箭手,号称“云都赤”。这是最接近大汗的护卫。成吉思汗有明文规定:如无“云都赤”护卫允许,任何人不得入大汗金帐。第三个到第九个千户,全属于侍卫。号称“护卫散班”。第十个千户,是经过精选的勇士。他们平时做护卫,在战时,尤其是成吉思汗亲征时,他们则必须率先冲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