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九一集)+视频
净土大经科注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I0NDA0ODAw.html?f=20489753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九一集)
2013/2/22 马来西亚华严讲堂 档名:02-040-0191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我们先念三皈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请看《大经科注》第四百五十六页最后一行,从当中看起:
《大论》,「一弹指顷有六十刹那,故知一念,指一弹指所占时间之六十分之一,故甚短暂」。前面我们学习到这个地方。「然於此短促刹那之际,可超过亿那由他百千佛刹,周遍巡历,深显极乐国人神通妙用不可思议」。我们从《菩萨处胎经》看到世尊跟弥勒菩萨的对话,知道大乘经上常说的极微色,让我们有了一个概念。看到近代科学家的报告,科学发现的微中子,实际上就是佛经上所说的极微色。极微色就是一念,一念的时间非常短暂,我们无法想像。经上说的一弹指有六十刹那,一刹那有九百生灭,这是《仁王经》上说的。这是世尊随俗谛而言,不是真谛,真谛是他亲自证得的,那是真的,随俗是随我们凡夫之见。我们凡夫一弹指的六十分之一,真的就不容易了。一弹指的六十分之一,一秒钟如果能弹五次,五六三百个刹那,一秒钟有三百刹那,一刹那有九百生灭,我们稍微还有个概念。如果像弥勒菩萨所说的一弹指有三百二十兆,那一秒钟有一千六百兆,这真是我们无法想像的,这个时间太短了。在这个一念当中,这是极其微细短暂,里面还有成住坏空。成住坏空这四个现象就是在极短暂的时间,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当中完成。极乐世界的菩萨,神通妙用真正是不可思议。
下面我们把它念一下,「那由他,数也,古说不一。其小者,如《玄应音义》谓那由他,当中国十万」。中国人说十万,印度人那由他,那由他里头最小的。「其较大者」,则是隋,隋是隋朝,唐代之前是隋代。那个时候梵文的经典翻成中文的很多,隋唐时代是翻译经典,中国佛教的黄金时代,最兴旺的一段时期。那由他翻成千万,「言数千万」,现在我们称为亿,因为那由他翻中国是亿的意思,现在我们称亿是一万万,万万为亿。「故其数难於确定,但可定言亿那由他百千」,这是代表一个难以数计的大数目字,我们今天讲大数目字,说天文数字。
「於一刹那,能超过如是众多佛刹」。众多佛刹实在是法界虚空界里面所有的佛刹,一个都不漏。「表所到之处至远也」,这是形容极乐世界神通的能力。「周遍巡历,表所游之国至广」。一切诸佛刹土,他统统都到了,到那里去干什么?「供养诸佛,表所兴之事至繁也」。诸佛无量无边,在极短暂的时间,他统统到了。这个我们知道是分身去的,化身去的,分身跟化身它管用,不是不管用。修福修慧,真的增长自己的福德,增长自己的智慧,这是他们所办的事。
「而悉於一念之顷,圆满成就」,这是供佛闻法,修福修慧,这对自己讲的。同时在一切诸佛刹土当中,遇到跟自己有缘的众生。在这里我们必须要知道,生命是永恒的,人没有死亡。如果有死亡,这个事情就好办了,问题是事实真相,人没有死亡。这个没有死亡那是怎么回事情?人有转世,转世不是死亡。譬如我们现在在人间得的是人身,寿命到了,寿命是前世修来的,身体的形相也是前世修来的,这一生种种的享受都是前世修的,前世修的因,这一世得的果报。所以古德告诉我们,「欲知前世因」,我们要想知道我前世干了些什么,因,「今生受者是」,我这一生从生到老死,这一生享受的就是的,果报,过去修因,这一生享的果报。第二句话,「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我们想来生我们是什么样的果报?那这一生当中你干的是些什么,就是来生的果报。这两句话很简单,并不很深,可是真正把因果的奥秘说出来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晓得,人没有生死,就是转世,无论在哪一道,死了之后他就会转世。至於转到哪一道?懂得因果的人他可以操纵,不懂因果的人随业流转,那个很苦,自己不能掌控。自己如何掌控?那就是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功德少的,不失人身,来生还到人道,来生会比这一生好,为什么?你懂得修行。如果修的福报大,福报大是什么?利益众生人数多,利益的时间很长,这来生就到天道去了。天的福报大,寿命长。所以,业因果报,丝毫不爽,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上,与任何人都不相干。别人想害你害不了,害他自己;别人想帮你也帮不了,帮他自己,为什么?他自己造的业,自己来生有果报。
对我们的伤害,我们不要放在心上,就没有受到伤害;放在心上,就接受他的伤害。我们可以不接受,不接受好。原谅他的造作,不善的造作,原谅他,不要跟他计较,不要放在心上,也不可以放在口上。像别人骂你,骂不还口,他骂我听,骂一、二个钟点,他骂累他就不骂了,我没有事;他生气生得很严重,我若无其事,好像没听见一样。别人打我,我不还手让他打,打几下之后,他就打不下去了。两个人吵架对吵,愈吵愈有劲;对打也是的,愈打愈有劲。一方面不打、不还手,那个人怎么打得下去?受任何的屈辱都若无其事,帮助我们自己消业障,好事!对於毁谤我们的人、侮辱我们的人、伤害我们的人要感恩,我们的业障就消掉了。如果你要是接受,怀恨在心,那就坏了。变成什么?变成冤冤相报,生生世世,没完没了,双方都痛苦。所以,有一方是个明白人,双方都得利益。像这些,经典上教导我们;在中国古时候,你家里老人教你、长辈教你、老师教你、善友教你,教你的人很多。我们要记住,遇到这些事情,懂得怎样应付,怎样把它应付得很圆满,彼此双方都得利益,不结冤仇。
极乐世界的菩萨,周遍巡历诸佛刹土。我们能想像得到,一切诸佛刹土跟自己有缘的众生很多!因为我们的生命是无量劫,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没有生死。生死是属於业报,业报会带到来世。我们这一生带著过去生生世世的业到这个世间来,在这一生当中消掉一部分,但是又造了一部分新的,新的跟旧的累积起来又带到下一世,真的叫没完没了。只有遇到佛法,佛法教我们消业障,除了净土法门,都教消业障,没有带业障的。但是净宗法门带业障能成就,这就方便了,像我们这一类的人得受用了。如果是不许带业,那个成就是上上根人(善根福德很大的人)才能做到,中下根性没分。这是说遍供诸佛,还加上广度有缘众生,这两桩事情是连在一起的。
都是在一念之顷,圆满成就了,「备显极乐国土之事事无碍」,这是华严境界。「一多相即,延促同时」。一多,一身能现无量身,能在无量佛刹修成福慧,能在无量佛刹普度众生。延促同时,延是时间延长,长时变成短时,促是短时,延是长时,延促同时。也就是说,时间跟空间没有了,时间不是真的,空间也不是真的,没有时间就没有先后,过去、现在、未来没有了;没有空间,距离没有了,所以办事方便,一念可以圆满。「芥子须弥,十方不离当处」,芥子,芥菜子,须弥是须弥山,这是说空间,芥菜子里面可以容纳须弥山,小可以容大。十方不离当处,十方无量无边的刹土都在现前。
「一念遍供,三世不隔当念」。三世,过去、现在、未来。菩萨兴一个念头供佛,这一念,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统统都供到了,一个都不漏,一念之间就完成了。「当下即是,圆摄无遗」,圆满含摄,一个也没有漏掉。「故云:华藏无异极乐」,这个境界是《华严经》上讲的华藏世界,极乐世界有。《华严》讲十玄,这个十玄在《无量寿经》上全都有,一样都不缺。所以古人断定这部经无异於《华严》,而称《华严》为大本,《无量寿经》是中本,《阿弥陀经》是小本。说得最详细的是《华严》,受持最方便的是《阿弥陀经》,每一天早晚做为课诵,取《阿弥陀经》。小本《弥陀经》经义跟《无量寿经》、跟《华严经》完全相同。所以华严无异极乐,跟极乐世界没有两样。「净土遍收玄妙」,这个玄妙就是十玄门。
下面第六章,我们的科判是「庚五、定成正觉」。下面「十二」是四十八愿里面第十二愿,「定成正觉愿」。我们看经文,这也是一章只有一愿。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盘者。不取正觉。】
每一章最后一句是『不取正觉』这四个字,看到这四个字,这一愿就是一章。有一章两愿的、三愿的、四愿的,也有几个是一愿的,这个是一愿,定成正觉愿。请看念老的注解,「此第十二愿名定成正觉愿。往生者决定成佛」,这就是定成正觉,一个都不会漏的。「正显弥陀之本心」,阿弥陀佛建立极乐世界,他存什么心,用意何在?十方一切如来,本心本愿都是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弥陀不但是跟一切诸佛一样,本心本愿也是帮助众生离苦得乐。但是四十八愿帮到底了,帮到究竟了。究竟的苦是烦恼习气不能断,菩萨苦,究竟之乐是成佛。将无始无明烦恼习气断尽,这就是离究竟苦,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圆满成佛,究竟乐。
阿弥陀佛做到了,用的方法太巧妙了,能令一切众生带业往生极乐世界,到达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是阿弥陀佛以愿力、神通、道力、功德,把我们无始的业障,让我们不知不觉,他把我们解决了,用相宗的话来说,帮助我们转八识成四智,作阿惟越致菩萨。我们真的不知道怎么转的,而且时间很快。是我们往生坐在莲花里面,坐莲花的时候莲花开的,坐到莲花里面,莲花就合起来,佛把这个花带到极乐世界,放在七宝池里面,花再开,你就出来了,出来的身是什么相?跟阿弥陀佛一样,身有八万四千相,每一个相有八万四千好,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三十二相是印度的习俗,真正相好光明我们六道众生无法想像,不要说人,二十八层天他们都不知道。他们如果知道了,一定念佛求往生,不会再搞六道轮回。所以这佛的本心,「唯以一佛乘」,真的是《法华经》上所说的,无二亦无三,极乐世界没有二乘、没有三乘,唯以一佛乘。那个地方所有的课程,帮助你成佛,帮助你快速成佛。「广度无边众生於究竟涅盘」,这是阿弥陀佛的本心,阿弥陀佛的心意。
「愿文中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这两句文是从《宋译》本里头来的,「自《宋译》」,《宋译》说的。「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盘者,不取正觉」,这个几句话从《唐译》里头来的。为我们清清楚楚的指出来,夏莲老会集这部经,字字句句都有来历,自己没有编造经文,没有改动经文。这个会集是被佛菩萨、祖师大德所肯定的,这是真经,不是伪造的。「至於《魏译》」,这是一般的原译本的流通本,魏康僧铠翻译的,曹魏时代,「则为不住定聚,必灭度者,不取正觉」。这个是《魏译》的原文,不住定聚,必灭度者,不取正觉。
「善导大师释《魏译》时,多以《唐译》助显之。并於此愿立四名」,这是善导大师讲的。现在我们用的这个名是定成正觉愿,善导大师说这一愿,「必至灭度愿」,灭度是大般涅盘,就是成佛;第二,「证大涅盘愿」,第二个名字;第三个名字是「无上涅盘愿」;第四,「亦可名住相证果愿」。「《甄解》赞曰」。唐朝那个时代,善导大师讲过这个经,他采取的是《魏译》本,《唐译》本他看过,所以也用《唐译》本来解释魏译本。他说这个四句,就是愿名,「《甄解》赞曰:高祖愿名太尽愿意」。讲得好,对於这一段的意思,从这个名上就清清楚楚。高祖是指善导,日本这出家人值得我们尊敬,他们在唐朝时候是善导的学生,到中国来留学的,回去之后建立净土宗,成为净土宗的祖师。他不忘本,他把善导尊为高祖,然后再是初祖、二祖、三祖,一直下来,中国这一位大德称为高祖。善导大师在中国净土宗是第二代的祖师,第一代庐山慧远,第二代唐朝的善导。我们对於祖师的尊重比不上日本,日本对祖师非常尊敬。「今会本」,这是说夏莲居老居士会集本。「取《唐译》之文,又以定成正觉为愿名,正符善导大师之意」。跟善导大师所讲的义趣完全相应。
「善导大师於四十八愿中」,这四十八愿,他说这里头有五愿是最重要的。这个五愿按照这个顺序,第一个「定成正觉」,就是此地的第十二愿,「光明无量」是第十三愿,「寿命无量」是第十五愿,「诸佛称叹」是第十七愿,「与十念必生」是第十八愿。这个五愿,「为真实愿,视为四十八愿之心要」。四十八愿的核心,最重要的是这五愿,这善导讲的。日本人完全接受了。日本古大德对於《无量寿经》下的功夫很深,非常认真,他们注解的本子有三十多种,我们现在正在搜集,想把它统统印出来,做为一套重要的《无量寿经》参考资料,今年应该可以顺利出版。「可见此愿,实是弥陀宏誓之心髓。彼佛本怀」,彼佛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本心本怀,「只是为一切众生决定成佛」,就是为这桩事情。我们要是知道、明白了,对阿弥陀佛生什么样的心?生报恩心,阿弥陀佛对我们太好了,好到极处,无以复加,他要帮助我们快快成佛,他发的是这个愿。定成正觉,每个往生的人没有一个不成正觉的。
我在这十几年当中学习《无量寿经》,讲了十几遍,这一遍是第十三遍,深深有所体会。我体会到每个往生的人花开见佛,在七宝池里头莲花开了,你见到阿弥陀佛,你就进入阿弥陀佛的讲堂,你什么时候出来,就成佛了。进入的时候,我们是凡夫,带业往生的凡夫,出来就成佛了。进去多少时间出来,各人不定,有人很快,有人很晚。在弥陀讲堂那是无上的享受!外国人说磁场,中国人讲氛围,练气功的人说气场,那个场就叫你感觉到身心舒畅、喜乐无比。我经历过,不是阿弥陀佛的磁场,是章嘉大师的磁场。进入章嘉大师居住的那个房子,跟他接近就感受到这个地方安详,这个地方没有恐怖。你进入这个磁场,身心安稳,非常快乐。跟大师坐在一起,纵然一句话不说,也舍不得离开,那是一种享受。修行有成就的人,就有这么好的氛围加持我们,何况光中极尊佛中之王的阿弥陀佛,可想而知。进入极乐世界,真的你不会想离开。
这个世界起的作用是无量无边、无有限极。你看看,生到那里去,每一个人无论你前生今世造什么业,只要你往生了,那些业,恶业、善业,不知不觉自然就化了,融化了,怎么融化的你自己不知道。这时就感恩,知恩报恩,怎么报答?成佛之后效法阿弥陀佛,以这个法门,以持名念佛的方法,教化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念佛求生净土,这真正报佛恩。我们想到,弥陀成佛十劫了,这十劫里头,他接引多少众生在极乐世界成佛?真正是无量无边无数无尽,没法子计算,这些人在极乐世界全成佛了。这些诸佛如来,有些离开极乐世界,有些住在极乐世界,为感弥陀之恩不忍离开,有,不但有,很多。这些人在十方世界等於是阿弥陀佛的化身,阿弥陀佛的智慧、道力、神通,他们统统都具足。跟阿弥陀佛相比,我们凡夫看不出有什么差别,这话全是真的。净宗法门的殊胜、净宗法门的功德,超胜诸佛刹土,这个超胜是天天在增长。要用经上的话,念念在增长,不可思议。我们怎么能不去?不去,真的是我们愚痴,头脑不清楚,对於真假、善恶、利益、功德都没有能力辨别。稍稍有能力辨别,一定是放下万缘,一心念佛,求生净土,这就对了。
四十八愿记不得,善导教我们这个五愿要记住。这不得了!到极乐世界,定成正觉、光明无量、寿命无量、诸佛称叹、十念必生。就凭这四五二十个字,你想不想去?这二十个字就把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全部都包括了。善导大师说,这是真实愿,一点不假,说这二十个字是四十八愿的心要,四十八愿的核心,四十八愿的宗要。可见此愿实是弥陀宏誓之心髓,彼佛本怀,只是为一切众生决定成佛。「为实现此愿,乃有十念必生之殊胜大愿」,这个五愿里头,又以十念必生是第一大愿。往生真的太容易了!说明人人有分。你要是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念佛,你就用十念法。古大德教人朝暮十念,他的十念是一口气为一念,这一念是不拘多少声,像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尽一口气叫一念。这是最忙的人,早晨起来洗脸漱口之后,家里有佛堂,面向佛像,没有佛堂,面向西方,念十念,晚上亦如是。
我是第一次,这很多年前了,丹斯李邀请我到此地来做一次讲演,弘法大会,我记得第一次听众有一万二千人。到这边来了,听到穆斯林早晨祈祷,第一次来住在小湖的湖边,听到外面声音,他们声音很大。我就想到,穆斯林这个宗教好,值得人尊敬,什么原因?每一天五次祈祷,他们做到了,严格的遵守,时间不长。我就想到我们念佛,一样规定时间,到时候就念,不要太长,一、二分钟就够了,这就很容易做到。所以我就定了一个十念法,一天九次,一次大概两分钟就可以了,就念十声佛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十声。什么时候?早晨起来,晚上睡觉之前,两次;三餐饭,我们不要念供养咒,吃饭之前合掌,念十声阿弥陀佛,就三次;工作,要上班、下班,上班之前先合掌念十声佛号,再办你的事情;下班的时候,一切收拾好了,再念十声佛号,下班。上班、下班四次,三餐饭七次,加上早晚,九次。我们比他次数还多,他只有五次,我们九次,养成习惯。
我把这个方法带到美国、带到加拿大,很多同学打电话给我,很有效,养成习惯了,到时候就念。这个习惯要如果真养成了,这个十念必生你就有把握了,到临命终时最后十念决定往生。平常要养成,一天九次这个方法养成我们十句佛号,很简单,四个字,一点都不麻烦。你看,一声四个字,阿弥陀佛,十声四十个字。最重要的就是养成习惯,到时候他自然就念了,这样什么?你心里头真有佛。你会忘掉是心上没有佛,念熟心里真有佛,心不离佛,佛不离心。这样简单的方法,这样容易的方法,决定成就的方法,到哪里去找?找不到。我这个每天九次念佛,是从穆斯林每天五次祷告那里学来的。
「众生依此最简最易」,虽然是简单容易,「极圆极顿」,这个十念极圆极顿,因为十句佛号里头,不会夹杂妄想,那就是净念相继,一句接一句,里头没有妄念、没有杂念、没有妄想,这叫功夫。时间长,会有妄念夹在里头,这个时间短,绝不夹杂妄念。「径路」,走捷径。「念佛往生,则皆可成佛」。没有一个不成佛,往生就决定成佛。
愿文中讲到分别,远离分别。「思量识别诸事与理」,这叫分别。我们平常想一桩事,想一个道理,这是第六意识的作用,第六意识就是分别,第七是执著,转识成智要从这个地方开始。换句话说,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我不分别,远离分别,不要去想它,不去执著它,这叫真修行,这叫真功夫。可是一般人做不到,我很想不执著,偏偏又执著;我很想不分别,一天到晚都在分别。为什么?习气断不掉!佛教我们这个方法,用一句佛号代替,念念就是这一句佛号。佛号忘掉了,你的分别执著就起来了,所以用这一句佛号代替一切分别,代替一切执著。执著就执著这一句佛号,分别就分别这一句佛号,就在这一句佛号上下功夫。佛号之外统统放下,不要去想了,想来想去全是轮回业。为什么不能离开轮回?就是分别执著放不下。一切法上不执著,这个人就证阿罗汉,就出离六道轮回了;一切法上不分别,你就证得菩萨果位,就节节上升了。分别、执著害我们害得太残酷了,一定要有高度的警觉。愿文上教我们远离,远离分别执著。
「以虚妄之分别为体性,即妄於无分别法之上,而分别我与法,故称之为分别之惑」。分别是迷惑,这个一定要知道,它是虚妄的,虚妄在无分别法上,无分别是自性、真心。真心没有分别,大乘经上常常读到真心离念,真心里头没有念头,所以有念都是妄念。念阿弥陀佛是不是妄念?是妄念,但是这个妄念可以到极乐世界,别的妄念是搞六道轮回,只有这一个妄念到极乐世界。所以,这一个妄念跟正念是同等的,我们可以用平等心来对待。换句话说,一切念里头,只有念阿弥陀佛是正念,其他的都叫妄念。为什么?念阿弥陀佛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世界可以成佛,所以它是正念。其他所有一切念法到不了极乐世界,最高生天,生天最高的色界天、无色界天,出不了六道轮回。这些事理都要搞清楚、搞明白。我们要真正知道轮回苦,真正知道做人苦。天上虽好,不究竟,寿命到了还要往下堕落,是因为我们阿赖耶识里头有无量恶业种子,这个种子除不掉。现在善的力量大,在三善道享福,福享完了,怎么办?福总有享完的那一天,自己心理上要有准备,福享完了就往下堕落了,这是必然的。
我们今天有无比殊胜的因缘,遇到佛法、遇到净宗、遇到《无量寿经》的会集本、遇到黄念老居士的集注,让我们对西方极乐世界清晰的认知。唯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认识了,我们才会生起信心,坚定的信心;生起愿心,坚固的愿心永远不改变,我这一生就是要到极乐世界。这一生来到世间不为别的,就是为取得西方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就是去作佛去的。你为什么到极乐世界?是为作佛去的,决定成佛。
所以分别执著是迷惑,是烦恼。「断此分别之惑」,就叫「无分别智」。「《唯识述记七》曰:言分别者,有漏三界心、心所法。以妄分别为自体故」。有漏,漏代表烦恼。三界是六道轮回,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叫三界,三界就是六道,六道就是三界。三界的心就是轮回心。凡夫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这是有漏的三界心法、心所法,它是以妄想、分别为自体,它没有自体,它的体就是妄想、分别、执著。「愿文中远离分别,即舍除分别之妄惑,了达真如即万法,万法即真如」。这两句话对我们放下烦恼有大作用,让我们知道一切法是同一个本体、同一个法性。一切法统统是自性当中流出的,到最后还回归自性。到什么时候回归?我们证得大般涅盘,一切法就回归了。这就是《华严经》上所说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如果不是一体,就没有办法同圆种智。所以了达真如跟万法是一不是二,真如从体上说的,万法从相上说的,体相是一不是二。
底下一句,诸根寂静,诸根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眼耳鼻舌身是前五根,它们起的作用很单纯,只是照见。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触、意知,各有各所缘的境界。要知道这都不是真的,都是假的。六根要离分别执著,它就寂静了。「离烦恼曰寂,绝苦患曰静,即涅盘之理」。涅盘能不能证得?从理上讲,你决定可以证得,为什么?你本来是涅盘的,涅盘不是从外头来的。也就是说,你的六根根性是寂静的,本来寂静,现在因为有烦恼,它不静了。
《资持记》里头说,「寂静即涅盘理也」,涅盘的道理在此。又《往生要集》上卷有这么三句话,「一切诸法,本来寂静,非有非无」。这一切诸法里头,包括六根、六识。「诸根」,下面给我们写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今此六根,同归寂静」。就是前面所说的,一切诸法本来寂静,非有非无。你不能说它有,为什么?它是生灭法,它是无常的,不能说它有。你也不能说它无,为什么?它幻相存在,就好像人作梦,梦中境界非有非无,你不能说它没有,你真发梦了,清清楚楚。醒过来那梦在哪里?找不到了。
佛告诉我们,我们现前的环境就如同梦境一样,「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我们眼前一切法,就像作梦一样。真的在作梦,这一秒钟过去了,不再回来了。人老是一秒钟一秒钟的老,不是十年十年,这个一定要知道,不是一年一年,是一秒一秒在老,在起变化。前一秒没有了,不见了,这一秒现前,说这一秒,这一秒又过去了。你能常常作如是观,你就会开智慧,你就晓得什么都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包括自己身体,包括自己念头,全是假的。佛说出真相,真相是什么?非有非无,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无,万法皆空。
世尊讲了一部《大般若经》,六百卷,是佛经里头部头最大的,六百卷。六百卷经讲什么?我们简简单单的把它归纳一下,它只讲了十二个字,「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六百卷《大般若》就讲这十二个字。这十二个字我们听不懂,我们不接受、不承认,明明在面前,怎么能说无所有?真的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连这个身体得不到,连能思惟想像的心也得不到。为什么?它们在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的频率之下消失掉了,你怎么能掌握?
过去那些电影是幻灯片组成的,在放映机里面的速度是二十四分之一秒。就是说,一秒钟它换的幻灯片是二十四张,一秒钟二十四张。我们就用这个事相,这是事实真相,这一秒钟当中,我们只看一张幻灯片,而不是看二十四张。看二十四张一秒钟,你能看到这里头演什么,你看清楚了。让你看一张,你会看到什么现象?好像有一道光闪了一下,就没有了,光里头有些什么没看见,非常快,一闪就过去了,就没有了。这是什么?二十四分之一秒。现在把这个频率调升到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就在你眼前,眼睛张得大大的,没看见。太空当中星球爆炸,那声音多大!没听见,为什么?它太快了,耳还没有来得及听,没有了。我们这个六根不管用,高频率之下不起作用。这是一点小小科学的道理,我们要懂,懂之后你再看佛经上所说的,不生不灭是真相,非有非无是真相,它说得真好,它说的是老实话。
我们再往下看,今此六根,同归寂静。「如《华严经》曰:观寂静法,离诸痴暗」。这个痴暗就是愚痴,就是无明。你能常常观寂静法,贪瞋痴那个痴的烦恼慢慢就断掉了,智慧就生起来了。智慧生了,什么都知道了。这个道理原理,就是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寂静是定。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恭喜你,你成佛了,你在佛教修学里头毕业了,学位就拿到了,这个学位叫佛陀,你成佛了。成佛确实,《无量寿经》上所说的,你虽不能圆满得到,你确确实实得到了几分,这个几分在你一生当中有大受用。得到这是少分,这个少分保证你往生极乐世界,为什么?这少分跟阿弥陀佛那边就通了,现在讲热线电话,就接通了。
对於七情五欲看淡了,分别执著逐渐淡化了,是还有,很淡薄,愈淡薄跟极乐世界就愈接近,可以跟阿弥陀佛订约,请他早一天来接我走,我想什么时候都行。你说你多自在!一丝毫痛苦都没有。往生极乐世界是一生成佛,没有经过第二世,就在这一生。你看到佛来接引你,你看到佛手上拿的莲花,看到自己上了莲花,坐在莲蓬当中,花合起来。你整个身心起变化了,阿赖耶的性相两分不见了,换成法性身、法性土,跟阿弥陀佛体质相同,不是肉身,血肉之身没有了,念头没有了,在花里面就产生极大的变化。这个变化,用俗话来讲,超凡入圣。把我们阿赖耶的身心转变为法性身,所以到极乐世界,花开见佛,就成了阿惟越致菩萨,不可思议!这个成就要感恩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第二十愿加持的。第二十愿里头说,「皆作阿惟越致菩萨」,把我们一个凡夫变成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境界。
《华严经》上这两句话说得好。三毒烦恼里头,最难断的是愚痴,转愚痴成智慧,「不生分别,自然远离痴暗,而诸根寂静矣」。这不是理论,这是事实,只要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不要分别,不要执著,在这个里头修清净心、平等心,不分别、不执著,万法平等,万法一如,智慧生起来了。智慧能照了一切万法的真相,你就见到诸法实相,见诸法实相就叫做见性,明心见性就是见诸法真相。真相是什么?非有非无。你见到了,你对於一切法里头不会起贪瞋痴慢疑,这烦恼就断了。会起贪瞋痴慢疑,对於诸法不知道,你见到是假相,不是真相。见到真相,决定不会有。
这些我们读了,在日常生活当中统统用得上。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见到了会起心动念,会有受想行识,受想行识叫生烦恼,受是什么?接受,接受了马上就有妄想,心就不清净。这个时候记住,把佛号提出来,把你的感受,受想行识,取而代之,一句佛号提起来,受想行识远离了。不要叫受想行识相续,要让佛号相续,把受想行识赶走,这叫真功夫,念佛功夫得力了。古大德所谓,不怕念起,就怕觉迟。念起,为什么?是你的习性,无始劫以来你已经养成习惯了,所以念头起来是正常的。要没有念头,那你是佛菩萨再来的,你不是凡人。凡人哪有没有念头的道理?所以不怕念头起来,就怕佛号忘掉了,随著你烦恼,一个接一个,这麻烦大了,就造业了。念头才起来,第一个念头,第二个念头就是阿弥陀佛,换过来了。不起念头不要紧,起念头马上换成佛号。功夫进一步,知道起念头是烦恼,不起念头是无明,也不是好事。不起念头,我们也要把佛号提起来,破无明,这句佛号既破无明,又破烦恼。佛号要念念相续,这大成就,这是真正弥陀弟子,真信切愿,老实念佛,没有一个不成就的。
「更有进者」,再进一步。「世尊释迦牟尼,牟尼即寂默与寂静义」。释迦牟尼佛的名号什么意思?释迦是什么意思?牟尼是什么意思?这都是梵语,释迦翻作中国意思是仁慈,教我们对待别人要仁慈;牟尼翻成寂默,对待自己,对待自己要寂默,或者是寂静,要清净。对别人要大慈大悲,对自己要清净寂灭,这就是释迦牟尼佛。这些是普通常识,我们都要牢牢记在心上。有人问,你学佛的,释迦牟尼佛,这释迦牟尼什么意思,你能讲得出来?释迦牟尼不是别人,是自己,释迦是慈悲心,牟尼就是清净心、平等心。佛的名号是表法的,依教修行,依这个名号自己好好修,自己变成释迦牟尼,你就成佛了。
阿弥陀的名号这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阿翻成无,弥陀翻成量,无量,佛翻成觉悟,无量觉。无量觉是一切诸佛的通号,哪一尊佛不是无量觉?於是我们就明白了,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把所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统统念到了,一个都不漏,还包括未来佛,这些众生将来成佛统统是无量觉。在极乐世界,当年的法藏比丘,他成佛就选用这个做佛号,一切诸佛的通号。所以念这一句佛号,一切佛全都念到了,一切佛全都有缘了。佛度有缘人,我们念这一句佛号,跟一切诸佛统统有缘。所以,这你才能够分身,到一切诸佛刹土去拜访、去访问,有缘,念阿弥陀佛就有缘。
《仁王经合疏》上卷有解释,「牟尼者,名也」。释迦是佛的姓,牟尼是佛的名,名也。「此云寂默。三业俱寂默也」。身、口、意,意里头没有妄念。净宗学人身礼佛,口念佛,意里面想佛,其他的妄念都没有,所以三业都达到寂默。
拜佛是个很好修行的方法,尤其中年以上的人,每天能拜三百拜,对身体好,这是最好的运动。你看,心里头想著阿弥陀佛,口里念著阿弥陀佛,身在礼拜阿弥陀佛。如果有空闲,愈多拜愈好。我见到有出家人、念佛人一天拜三千拜,他不修别的,就专拜佛。我自己早年初学佛的时候,跟忏云法师住茅蓬,法师教我一天八百拜,因为我在那里做义工,拜佛的时间不多。三百拜一个多小时,大概一个半小时。早晨起来拜三百拜,中午午饭之后绕佛,散步,绕完之后,拜两百拜休息。晚上睡觉之前,拜三百拜,晚课。我跟他住茅蓬,主要的修行就是一天八百拜,大概有两个小时读经的时间,其他的时间都是工作了。小茅蓬连我一共住五个人,三位法师,一位老居士,朱镜宙老居士,那个时候他七十岁,我那一年三十岁,所以这一切工作我一个人做,照顾一个老人、三位法师。所以深深体会到拜佛好,福慧庄严,修福修慧,一拜里头就圆满了。
《理趣释》,波罗蜜经,这里头说,「牟尼者,寂静义。身口意寂静,故称牟尼。身口意寂静,正是今经中诸根寂静。而寂静正是涅盘之理体」。所以,涅盘是自性本具的,跟《华严经》上所说的义趣完全相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切众生本来涅盘。涅盘不是从外来的,只要放下,放下起心动念,放下分别执著,涅盘就现前,你就成佛了。自性本自具足,一定要认清楚,认清楚之后才晓得自己不是凡人。这一生当中可以作佛,为什么不去作佛?求往生决定得生,决定能见阿弥陀佛,都不是难事。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