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小提琴协奏曲 &双重协奏
手机日志
专辑介绍
巴赫留下的小提琴协奏曲,只有A小调、E大调和双小提琴协奏曲D小调3首。除此之外,据说至少还有3首,它们是大键琴协奏曲D小调BWV1052、F小调BWV1056、双大键琴协奏曲C大调BWV1061的原曲,可惜未见原谱。这3首仅有的小提琴协奏曲作于克滕时代,它们保留着意大利作曲家柯莱里、维瓦尔弟等人的风格,结构上采用急—慢—急的三乐章形式,伴奏采用弦乐合奏与数字低音。
3首协奏曲:
第一号A小调,BWV1041,大约作于1717-1723年间,全曲共3个乐章:
1.快板,手稿上并无速度标记,最初由弦乐合奏呈示主题,主奏小提琴开始进入 时甘美而带有一些哀愁,中间部分与弦乐合奏有优美的应答。
2.行板,以低音的严肃主题展开,主奏小提琴演奏优美无比的咏叹调音型,中间部分两把小提琴的协奏构成幅度很大的弧形起伏。
3.非常快的快板,有点像库朗舞曲的节奏,这一乐章是兴奋的乐队快步舞曲。
第二号,E大调,BWV1042,大约作于1717-1723年间,共3个乐章:
1.快板,正主题以3下槌击开始,这一乐章是平衡的ABA三段曲式,对比性的中间部分发展了叠句片段,第三段则是第一段的反复。
2.慢板,这时这首协奏曲中最动人的乐章,独奏小提琴奏出纤细高雅而又富有表情的旋律,其背景是有深长余韵的低音弦乐器不断反复的节奏。
3.非常快的快板,采用的是法国芭蕾回旋曲与意大利复奏形式的符合形态,其中主题重复5次。在此期间,主奏小提琴出现4次,分别奏变化各异的华丽旋律,最后的主奏部分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巴赫的双小提琴协奏曲
D小调,BWV1043,作曲年代大约在1717-1723年之间,仍由急—慢—急三乐章构成:
1.活泼的快板,也是以弦乐合奏开始,这个乐章以卡农型对位法处理,开头主题先由第二小提琴呈示,第一小提琴高五度模仿,然后互相应答。再改由第二小提琴对第一小提琴的模仿,始终以赋格方式对乐章进行华丽的装饰。
2.从容的最慢板,这一乐章充分展示了小提琴柔美的优雅,两件独奏乐器以二重奏的方式扩展主题,酝酿出极高雅的气氛,然后再与合奏群相答。
3.快板,这个乐章并非舞曲风格,以主奏与合奏的巧妙协调,在快活的气氛中承购厚重的绚丽色彩。
巴赫为小提琴和双簧管而作的协奏曲,C小调,BWV1060,可能是为一场咖啡馆音乐会而作,作于1730年。现存的这首协奏曲,被认为是巴赫为以前写的双小提琴或小提琴与双簧管协奏曲的改编曲,配器除两件独奏乐器外,协奏为弦乐队,快—慢—快的3个乐章是:
1.快板,2.慢板,这个乐章其实是两件乐器优美的二重奏,弦乐谨慎地退居于背景地位。3.快板。
资源:网络 编辑:秋水伊人
2013年7月18日
于成都
文章评论
蒙卡贝尔
[em]e179[/em] [em]e160[/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