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老师趣事

个人日记

    丫回来了,一直膝前身后的转,里屋外屋姥爷姥爷的叫,你坐在电脑前,她一下子就爬到你的怀里,小手在键盘噼啪一顿乱摁,叫你无可奈何。

很想写点什么,无奈满脑袋的浆糊。昨晚风雪呼啸,大早起来阳台看雪,见几个小孩背着书包一路玩雪而去,想起学校,立时一个特别的老师形象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趁丫还在睡觉赶紧写,于是就有了这几段《单老师趣事》。

    初识老单

七十年代初我作为工宣队员进驻了我的母校。

工宣队进校的第一天,全校教职员工开大会,会议进行了好一会了,急匆匆的一人推门而入,发现大家表情怪怪的,我扭头看去,险些憋不住笑出声来,原来老单左脚一只农田鞋,右脚一只皮鞋,农田鞋上还沾满了黄泥。老单随着大家的目光低头看看,丝毫不以为意,双手抱拳,嘴里念念有词:罪过!罪过!干活干上了瘾,忘了时间,怠慢了工人阶级老师傅,检讨!检讨!以前也听说过老单非同一般,目睹之下果然别具一格。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老单家人口多,三儿一女,挨肩而来,日子过的紧吧,一月六十多元钱,虽然爱人在家属生产队上班,是个好大的帮衬,但还是捉襟见肘。两个半大小子,吃起来狼吞虎咽,那点定量根本不够,月月连粮食都吃不到头,余下的日子用土豆凑合。

拮据日子逼的老单想尽一切办法维持这个家,起早贪黑种地,冬天领着孩子拉爬犁拣烧柴,星期天和同事合伙杀猪卖肉……接下来就有了老单训练儿子爬树的事。

那年,收山,大山里四处飘香,七月核桃,八月梨,满架的葡萄,漫山遍野的橡子,遍地的蘑菇。特别是满树的松塔青黄相间,挂满了枝头,老远就能闻到特有的清香。看见左邻右舍一麻袋,一麻袋的往回背,老单急的坐立不安,那年月山货不值钱,也没人卖,除了自己吃,就是送给亲朋好友,松子不同,国家收购,一斤松子四角钱,山里人家好多就是靠这个置办了“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见人家一天挣小二十来元,老单急的牙痛,不会上树,干瞪眼,。灵机一动,打起来两个儿子的主意,泄气的是两个儿子和他一样都不敢上树。老单后来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话绝对在理。买了好多罐头,山楂,桃、梨,咬咬牙加了两瓶清蒸猪肉,在箱盖明晃晃的摆着。那时候,罐头对孩子的诱惑力太大了,生活富裕的人家,孩子生病了才能偶尔享受,你想,一溜的罐头明晃晃的摆着,孩子看了是啥滋味。

吊足了儿子的胃口,捡一个好天气,领着两个儿子上了山,在树底下摊开罐头,指着大树,对两个儿子说:上!上去把打松塔打下来,下树就吃罐头!为了吃,两个小子,腿肚子抖着,喉咙里咽着唾液,一点一点的磨蹭着各自爬上了平生的第一棵大树。要知道松树参天啊!几十米高,老单还真敢放手一搏!时日不多,两个儿子就学会了爬树,越爬越熟,远胜大人,爷三个扬眉吐气,大显身手,一秋天下来,毫发未伤,发了大财,据说有千把元。

  别开生面的教子之道

老单教育孩子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说别开生面都似乎是轻描淡写了,这事还得从老单接生开始。

老单爱人生第一个孩子时,在另一个林场当老师,住址偏远,小夫妻对生孩子都懵懵懂懂,那时候生孩子几乎没有上医院这一说,孩子性子急,有动静了,就来不及请接生婆了,一边忙活着,一边和爱人商量着,两个年轻人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把孩子接了下来。生老二,老三,老单已经相当自信了,驾轻就熟,每次都顺顺当当。

故事发生在生老四,老单预感到这是最后一次接生了,正经八百的当起了总指挥,老大烧水,老二消毒,一切准备停当,老单把老大,老二,女儿,招呼到产房,对女儿说,你不是整天问你是那来的吗?今天看看,就知道了。对两个儿子说,叫你们来,就是叫你们知道你妈生你们受的罪,将来不孝顺,天打五雷轰!两个小子都十多岁了,三个孩子大气不敢喘,规规矩矩目睹了妈妈从痛苦呻吟到分娩的全过程,此事传出,一时间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笑料。

    老单盖房

老单转到上呼兰后,林场安排住在临河沿原来作为仓库的大厢房,这是大多新来的职工临时落脚的地方,两间土房,几十个平方米,你来我走不知住了多少家。

自打那年打松塔积攒了几个钱以后,老单就动了盖房子的心思,添了小儿子,更觉得房子小的喘不过气来,原先打算分几年完成,可是发现了一处极好的房场后,坐不住凳子了,房址前后好大的园田地,夜长梦多,谁占是谁的,于是仓促上马。冬天过去了,房料还没筹备齐全,领着老婆孩子起早贪黑的去道边、河套采,用架子车往回拉,实在累熊了,做出了一个叫全林场的人都议论纷纷的决定。星期天,正在读高三的大儿子回来了,老单可怜兮兮的对儿子说:大儿子啊,看看老爸。老妈,累什么样了?大学咱今年不考了,帮家一把行吗?人家的孩子也听说,二话不说,第二天,卷行李就回了家。

有大儿子做帮手,活好干多了,那时林区盖房子,是木刻愣,料预备好了,就完成一半了,一家人齐心合力,临入秋,总算置办齐全了房料。木刻愣房子虽然简单,大家帮忙起了大框,上了瓦,抹了一遍大泥,可余下的抹二遍泥、搭炕、垒火墙的活还有好多好多,星期天,加上起早贪黑,没日没夜的干,大儿子成了主力,看着平地而起的四间漂漂亮亮的房子,说到儿子下来盖房,老单得意地说,这叫事急从权!

转过年来,孩子已经在知青队上了一冬的班,老单家的生活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孩子也适应了林区的活计,可是老单又改主意了,对孩子说:儿子啊,咱不上班了,这活干下来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在家复习,爸爸辅导,明年咱上大学行不?孩子争气,一年下来,高分被南京石油学院录取。

毕业了,被分配在大庆石油管理局机关,老单对儿子说:那不是你呆的地方,机关里拎出个人就比你强,和领导说说,换一个地方,到一线去,那艰苦上那。儿子听老子的,到了一线采油队,从技术员做起,一步步的成了分厂厂长,成家立业,娶妻生子,不费老单一点心。两个弟弟一个妹妹被大哥弄到了身边,由大哥拉扯着,在大庆都有了很好的发展,最后把老单夫妇也接了去,难得是儿女孝顺,弟兄和气,这是后话。

  苦中作乐

老单搬到林场时,已经是接近过年了,林场四处飘荡着浓郁的年味,一处处的杀猪锅里腾起阵阵白雾,大街上不时传来杀年猪特有的喧闹声,小孩忍不住,趁大人不备,偷偷的拆开整挂的鞭炮,拿几个揣在怀里,和小伙伴们显摆,大街小巷里时不时传来噼噼啪啪的炮竹声。。

老单家两个小子,那时六、七岁,正是眼急手热的时候,见小伙伴放炮竹,心急火燎,天天哭哭唧唧央求爸爸买鞭炮,老单是今天支明天,明天拖到后天,被孩子央求烦了,就说,爸爸卖好了,昨天你们睡了,爸爸藏起来了,孩子要看看,老单说,就是怕你们忍不住才藏起来的啊,等年三十,自然叫你们放个够。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孩子们望眼欲穿的盼到了年三十,旧话重提,老单看着孩子期望的眼神,心里直酸,更不好说没买,拖一会是一会,和颜悦色的对两个儿子说,饺子下锅咱就放,吉利!那年月根本就没什么文艺活动,连有收音机的人家都很少,老单就拉起了二胡,老单后来说,不知为什么,那年竟拉了起了《二泉映月》。孩子们出去疯了一阵就各自回家了,见老单脸色不好,也就不提炮仗了,只是像小燕一样,眼巴巴的看着墙上的挂钟,渐渐的熬不住了,等到饺子下锅,早已睡熟了。

这时的老单捡了一根棍子,对着新夹的暴马子杆杖子,用力的划了起来,冰天雪地里发出了啪啪的脆响声,一圈一圈的划过,真像在放炮竹,“放”完了正巧把急着出来看放炮竹的三个孩子堵在屋里。事后孩子没问什么,是小孩好骗?还是懂事?我想是后者。

老单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苦中作乐,累中作乐,高兴当然更乐。在他盖房子累的要死要活的时候,歇息时,也不忘在阴凉里悠然自赏,一曲《赛马》奏出了大草原万马奔腾的激情和豪迈,一首《江河水》如泣如诉,偷着拉的《杜十娘》更叫人欣赏了久别的新鲜和缠绵。兴致上来,晚上就是一场演出,老单的二胡,大儿子的扬琴,二儿子的竹笛,爱人和女儿,妙展歌喉,翩翩起舞,小孩挤在院子里看,大人们开了窗户探头听,陶醉了自己,愉悦了左邻右舍。

看着镜子里两鬓染霜,老单也有抱膝长吟的感叹,也曾心头愤愤,然而操起二胡高歌一曲,也就烟消云散。

这就是老单,由着自己的性子,快乐的活着,不管别人是褒是贬,在二胡悠悠声中,迎旭日,送夕阳,送别一年年的春秋冬夏。

 

                                      闲云野鹤

 

                                     2013-11-26



图片








     







文章评论

半日闲

[ft=,5,楷体_gb2312][/ft]快乐的活着,不管别人褒是贬[ft=,5,楷体_gb2312][/ft]

半日闲

[em]e177[/em] [em]e177[/em] 看望大哥,祝安!

一村

沙发噢[em]e192[/em] 欣赏鹤兄优美的文笔,喜欢真实快乐睿智的老单,[em]e179[/em]

蓝宇慧心

[em]e160[/em] 写的是友人,其实却是自己人生里的生活态度和智慧,让我们看到了上一辈人有苦到甜的生活经历,也是激励后辈人的真实生活材料呢!

金色阳光

寒冬笔墨暖,友谊情相连,苦乐年华过,生平任谁说。

夏日里的风

非常喜欢拜读您的文章,从中看到了我们的父辈他们生活的艰辛。

金色阳光

闲云执笔叙流年,酸甜苦辣是首歌,人生知己认蹉跎,朴实无华开心说。

金色阳光

野鹤声远鸣新歌,今天明天从头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感恩拜德念祖德!

飞雪迎春

乐观的人总能找到快乐的理由。老单就是这样的人,积极向上,不为生活所屈服。

快乐的像小鸟儿一样

不管别人是褒是贬,用自己的方式快乐地活着,迎旭日,送夕阳,春夏秋冬,惬意的度过![em]e179[/em]

秉仁

这个单老师真有个性,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成了他的调味品,苦中有乐养了一大家人,还把大儿子培养成了大学生,了不起。野鹤兄的美文生动朴实,看了后让人回味无穷,也让我们想起了当年的生活,苦乐年华。

心桥

虽然不十分熟悉北方的某些环境,但是,我对历史背景很熟悉。老单这人勤劳、聪明、忠厚、慈善、乐观。生活经历艰辛,但结局很好。先生笔下的这个故事看一遍不过瘾。

悠@悠

这个单老师真不是个寻常人[em]e183[/em] 丫回来了,抱抱[em]e178[/em] [em]e177[/em] [em]e177[/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