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从人间到天堂

个人日记

     一
     仲夏的古城,骄阳似火,照到人身上、脸上有种火辣辣的痛。脚踩在水泥地上,仿佛踏进了火炉。炙热让人心烦意乱,浮躁不安。
    车子在急速地奔驰着,它驶出南门后,又行驶了约一个小时才停下。这里微风习习,拾阶而上,山上
柏树苍翠,清凉幽静。掩映在松柏下的墓碑引人注目,碑下的夫妻是同乡,当年,他们几乎同时降生,如今,又几乎同时离世,相随相伴66载。他们就是我的父母。
     
84年前,母亲出生在城里的王范镇,王范镇系历史名镇。姥姥娘家是镇上的大户,姥爷是上门女婿。母亲还不到两个月时,父亲在城外的西关出生,爷爷是从外乡流落来的小贩,以种地、卖粽子为生。
      十八年后,经媒人牵线,祖父母给父母成了亲。婚后,小两口形影不离,夫唱妇随,十分恩爱。
     转过年,为了响应国家号召,父母都报名参加了解放军。部队要开拔时,祖父母强行拦下了母亲,放走了父亲,祖父母说这是为了把父亲的心拽住。而后,父亲又加入了志愿军,三年后,母亲随志愿军慰问团在丹东才与父亲会面。几个月后,父亲因受伤回国治疗。一年后,父亲转业到了古城的地方工作,并从老家接来了母亲。至此,父母才得以团聚。
     父母结婚八年才有孩子,即我的姐姐,一个非常漂亮的小姑娘。妈妈因要上班,就把姐姐送到别人家托管。我出生后不久,姐姐染上了肺炎,因医治无效便夭折了,才两岁多点儿。
     父母当时很忧伤,把对于姐姐的爱也给予了我,他们给我戴上连心锁、银手镯,让我吃百家饭,穿百家衣,认贫穷、孩子多的父母为干妈、干爸,说这样才能生长顺利。
     妹妹出生后,我和妹妹都在别人家托管。母亲每月工资刚够托管费,回家还是冰锅冷灶,父母商量后,决定让母亲辞职照顾我们姐妹。弟弟出生后,父母从老家接来了姥姥 。此时,已辞掉工作的母亲,又去做了一名送面工。

     那是力气活,从城南到城北,从城西到城东,都是拉着车子用脚一步步走出来的。父亲心疼母亲,母亲每天下班回到家,父亲任何事都不让她做,还给母亲捶背,端洗脸水、洗脚水,并让母亲早点歇息。
     二
    父亲调到南山工作后,我们家也从西郊搬到了东郊。因为离家较远,父亲每周回家一次。周日早上,父亲先去买菜,而后便是做饭,洗衣,搞卫生,有时还用缝纫机为我们补旧衣,缝新衣。父亲做这些时,从不让母亲插手,母亲只好纳着鞋底站在父亲身边,笑吟吟地陪着他。
     每年的除夕前,厨房里才是父母忙碌的身影。蒸馒头时,父亲放碱揉面,揉好后总要让母亲先闻,根据面的酸度,来判断碱的大小
。而蒸的时候,是父亲揉摸,母亲装笼。炸麻叶时,是父亲和面,母亲擀面,母亲把面擀得像纸一样薄后,先切成小长方形,对折后,再切成连着的细条。父亲拿起或绕,或拧,做出各种造型,然后,才下到油锅里。包饺子时,都是母亲擀皮而儿,父亲包。饺子包好后,父亲下饺子,头几锅都是我们吃,我们都吃饱后,父母互相让对方先吃,总是母亲拗不过父亲,父亲经常是最后一个吃。
     家里的事儿都是父母商量着办,父亲经常轻声问母亲:你看行不行?这样好不好?
     母亲每次都说:你看可以就行了。你说的有道理,就这样了。
    父母都退休后,又肩负起了照看孙子的任务。往往是母亲抱孩子,父亲买菜做饭。等孙子们都长大后,他们也年近七十了。 此时,父母才真正地过起了二人世界。他们整日如影相随,一起去买菜,一起去公园锻炼,一起回老家,一起去旅游……有时也拌嘴,主要是父亲嫌母亲晚上织毛衣,对眼睛不好,也太累。父亲是心疼母亲。
     父亲七十岁后,身体每况愈下,冠心病,高血压,脑梗,老年痴呆接踵而来。 每年都要住院治疗,每次住院,父亲一输完液体就回家了,他是不放心家里的母亲。而母亲也说:他想回就回呗,病房里休息不好。
     父亲八十岁时,因脑梗、肺炎造成了行动迟缓,生活不能自理,头脑也是时而清楚,时而糊涂。经常是白天使劲睡觉,晚上特别精神,半夜起床后,搅得母亲无法休息,父母又是同床共眠。我们试图把他们分开,父亲半夜起来后,见不着母亲就到处去找,找到后,就在母亲身边躺下了。父亲糊涂后,几乎忘记了所有的人和事,却唯独还记着母亲。一会儿看不见就说:我老伴呢?我老伴去哪了?
     每次吃饭,母亲总要坐在父亲身边,看着父亲吃。如果那天父亲吃得少了,母亲就会逼着父亲继续吃。有一次,我给父亲捞了二十多个饺子,父亲吃完,母亲让我再捞二十个,我说吃撑着怎么办?母亲说我舍不得给父亲吃,没办法,我又给父亲捞了二十个。那天父亲吃过四十饺子后,就积食了。父亲患老年痴呆后,经常像孩子似的耍脾气,谁的话都听不进去,只要母亲说话,父亲必然是洗耳恭听。
     三
     去年十月,母亲因脑梗住院了。突然不见了母亲,父亲
整日茶饭不思,闷闷不乐,蒙着被子睡觉。母亲在医院也是大声呼喊:我住到这儿,老伴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呀?我要回家!那声音,震耳欲聋,让人忍不住流泪。母亲病情稳定后,我把父亲推到了医院,父亲看到母亲那一刻,眼里射出了光芒,拽着母亲的手臂说:起来,快起来!我们回家吧!
     母亲出院后,就卧床不起了,却还和父亲同床共眠。每天,母亲躺在床上还不停地吩咐着:你爹爹该吃饭了,该上卫生间了,你爹爹没吃饱……
    母亲回家后,父亲也吃得下,睡得香了。见我们都给母亲揉腿,他也凑到母亲身边,给母亲捶胳膊、捶腿、按摩身上。
     12月份,母亲因突发心梗又住院,三天后昏迷。之后病情一直不稳,时好时坏,有一天心跳骤停,全家老小都聚在了母亲床前,唯独缺了父亲。可能是母亲心不甘,想见父亲最后一面,心脏竟奇迹般地复苏了。二十天后,父亲也住进了医院,并与母亲同住一室。见着母亲后,父亲围着病床叫:老伴,老伴!我见母亲嘴角在抽搐,眼角有泪水溢出。五天后,母亲悄然离世。
     母亲去世后,我们一直瞒着父亲。父亲问过我几次,我以种种理由搪塞他,认为他糊涂,过后就忘了。从那以后,父亲再没提起过母亲,他像是感觉到了什么。不再说说笑笑,而是越来越沉默,越来越沉闷……直到去世。
     母亲百天忌日刚过,父亲就病危住院了,五天后追随母亲而去。
     父母相继去世,我除了悲痛之外,还有不理解,父母为何要接连离开我们?过后,我听亲戚讲有种风俗:夫妻百天之内去世不能合葬。我忽然明白,这是父母想尽快团聚,要生死相依,不但在人间相濡以沫,形影不离,还要在天堂里永远相伴相依。
      我不相信迷信,我相信这是父母冥冥之中的约定,相约着把爱从人间带到天堂。
     
父母都是普通之人,没有高深的文化,没品读过爱情小说,也不会爱情保鲜法,却懂得用付出诠释着爱的伟大。
    真爱没有海誓山盟,没有海枯石烂,真爱是一生的相守,是默默地陪伴。
    
微风佛面,摇拽的柏枝轻抚着墓碑。我猜想,碑下一定是温馨幸福的,因为有爱
    走下山来,一股清凉漫过全身,我的心从没有如此平静过。

 

   此篇为父亲百天忌日所写  8月7日已在江山文学网发表。


文章评论

夏日米兰

玫瑰 姐姐读了你情深意切的文字 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你的父母在世恩爱一辈子 相继去世后 在天堂一定还是温馨相伴 这样的夫妻让我们羡慕

夏日米兰

理解玫瑰此时此刻想念父母的心情 在父母病重期间 你做到了一个女儿应该做的一切 真心佩服你的耐心与孝顺 好好生活 爱惜自己 这是对亲人最好的回报

祝天堂的父母安好,姐珍重

美丽心情

这才是真正的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的楷模![em]e179[/em][em]e179[/em]

一江明月

玫瑰的小说写的真好。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人间的爱通过玫瑰的笔延伸到了天堂。[em]e179[/em]

冰心@

二老的感情生活当是我们的楷模[em]e179[/em]

释然

老人恩爱的一生感动世人。

悦悦(禁言丹雅)

再看,还是感动人。夫妻能如此相爱,一生值了。能有这样的父母,儿女真幸福。玫瑰姐姐保重身心,坚持锻炼,这才是天堂上的父母最乐意看到的。

芷水潋波

读来感人,亲切,也注入了你万分的情感。愿他们在天堂过得更好,也愿你珍重身体,快乐向前!

山人刀

百日之悼念,感天动地,读得心疼,玫瑰姐,满满的真情,顺其自然,节哀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