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版】红楼梦-----二十八集 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手机日志

 
 著名的“抄检大观园”上演。真如探春说的,必须要先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叹叹!
本集难得还有一个美好的情节——黛湘联句。
 
 抄检大观园,首站怡红院。
 
 晴雯掀箱,与后面的探春扇巴掌一样,仿若“抄检大观园”这出交响乐里的两个高潮,让人记忆深刻。
 
 搜捡东西实在是太践踏人权了,可怜的晴雯,身为丫头,只能靠这一小小的举动表达自己的不满。
 
 王熙凤给了王善保家的一个犀利的凶狠眼神。该!
 
 晴雯哭着收拾自己的东西,真心痛!心比天高,身为下贱!唉。。
 
 出了怡红院,书里写凤姐告诉王善保家的亲戚家里不能抄,王善保家的表示知道不能搜薛大姑娘那里,然后直接来到潇湘馆。想来“林姑娘”已经不算亲戚家了吧,唉。
凤姐先来安抚黛玉让她不用起来,没事。王善保家的搜出宝玉的东西还很得意呢,凤姐表示没相干,王善保家的只得罢休。

接着来到探春处,书里写探春开门迎接抄捡大军。三姑娘要发狠了。
探春很保护自己的丫鬟们,跟她们感情很好。从书里描写看,迎春、惜春的丫头都有犯事,独探春的丫头一直很自律,可见探春管理有方,自信丫头们不会有问题,所以维护丫头们的权益,只让她们搜自己的。
 
 探春这句说的是甄家。江南甄家其实就是京城贾家的影子,这是预示着四大家族也即将面临灭顶之灾。
 
 探春这段咬牙切齿说的话真是字字含着血泪——
“……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凤姐听着,若有所思。凤姐这时恐怕也想起秦可卿托梦的话了
 
 探春拿凤姐出气,凤姐也无奈。太太的命令,探春又不能对着王夫人发火,只能找凤丫头撒气。
 
 “抄检大观园”的大高潮——探春这一巴掌扇得大快人心!
 

 探春骂得太到位了!真格的,主子被奴才在身上翻贼赃,这是什么世道!何况还是这种狗仗人势的奴才!
 原著平儿也跟随王熙凤来抄,电视剧平儿没出场
 
 探春还要说明天去赔礼,因为王善保家的属于服侍过长辈的老年仆人,按道理应该比探春还体面,所以探春说明天去请示了太太再赔礼。
贾家家法如此,但主仆关系还是更大的规矩。何况“体面”也是要自己挣来的,探春的威严靠自己的能力和胆识,王善保家的就靠狗仗人势——高下立见。

侍书(有的版本作“待书”)帮着小姐回嘴王善保家的。不愧是探春麾下的丫头。
 
  霸气 探春若是的男人 或许就不会一败涂地了

搜检至惜春处,惜春吓坏了
 

 入画给哥哥收的东西被翻出来,吓哭了。惜春惊讶。
 
 凤姐默默听着入画诉说详情。
 
 依照“琴棋书画”,入画应该是惜春身边的大丫鬟了,只不过年纪未必多大。至少也跟着惜春不少年了,惜春的“冷心冷面”初见端倪。
 
 来至迎春处。司棋是王善保家的外孙女,偏就在司棋处翻出真正要找的男人物件。王善保家的,呵呵
 
 搜到司棋处有“一个同心如意并一个字帖儿。一总递与凤姐。凤姐因当家理事,每每看开帖并账目,也颇识得几个字了。便看那帖子是大红双喜笺帖”
 
 凤姐看完内容大笑不止。司棋按书上写是“低头不语,也并无畏惧惭愧之意”,剧里演的好像有点害怕。
 
 王善保家的满头大汗,活打了嘴的,该!
 
 自己骂自己太精彩,必须截下来。
其实观众越恨这婆子,越说明演员演得好。87版正是由于包括这些龙套在内的所有人的精湛演技才成了经典。
 
 可怜凤姐本来病就没好,又被安排了这差事,费精神又要躺枪得罪人。一抄完果然就不好了,唉。
 
 尤氏来给入画解释其实入画并没犯大错。入画哭得可怜。可见入画是从小跟了惜春的。可惜惜春是个狠心人。
 
 “谁知惜春虽然年幼,却天生成一种百折不回的廉介孤独僻性,任人怎说,她只以为丢了她的体面,咬定牙,断乎不肯。”惜春开始转移目标,攻击尤氏。
 
 尤氏听到惜春说大家都议论宁府“多少不堪”,羞愧气愤不打一处来。惜春的这几句话,真如尤氏说的,让人寒心。
 
 惜春道:“状元、榜眼难道就没有胡涂的不成?可知他们更有不能了悟的更多。”
 
 尤氏给予惜春的定评。惜春道:“古人曾也说的,‘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我清清白白的一个人,为什么教你们带累坏了我!”
惜春姑娘啊,说的话真是让人越听越气。
 
 “矢孤介杜绝宁国府”
 
 惜春是个“天生成一种百折不回的廉介孤独僻性”的姑娘,无奈演员胡泽红姐姐太萌,这场戏书里的惜春很不讨喜,可是看着剧里的惜春只觉得在卖萌
 
 书上在抄捡大观园之后宝钗就借口要回家去陪母亲,搬离大观园。
宝钗为了明哲保身,倒也能理解。思考一下自己在亲戚家住了多年,忽然亲戚家里开始抄家,即使没抄自己这里,作为客人也确实不舒服了。只不过本来湘云也住在蘅芜苑,这样一来湘云倒尴尬了。所以宝钗建议让湘云去李纨处暂住,直到史家接她回去成亲。

转眼到了中秋,最凄凉的一个“团圆节”
 
 凸碧山庄。后面黛湘联句时黛玉说过“凸碧山庄”和“凹晶溪馆”都是黛玉起的名字。
 
 今年中秋两个老爷都在身边,偏偏凤姐病了没人说笑,终究还是显得凄凉。
老太太头发已经全白了
 
此时距离25集开头贾敬死居然已经两年多了,时间真快啊!
 
 
 老太太在讲贾赦之前说的笑话。大家听得都很认真。
 
 “只听桂花阴里,呜呜咽咽,袅袅悠悠,又发出一缕笛音来,果真比先越发凄凉。大家都寂然而坐。夜静月明,且笛声悲怨,贾母年老带酒之人,听此声音,不免有触于心,禁不住堕下泪来。此时众人彼此都不禁有凄凉寂寞之意。”

“凸碧堂品笛感凄清”。这笛声真心凄凉催泪
 
 夜已深,姊妹们都去睡了。只有探春还在。
 
 “原来黛玉和湘云二人并未去睡觉。只因黛玉见贾府中许多人赏月,贾母犹叹人少,不似当年热闹,又提宝钗姊妹家去,母女弟兄自去赏月等语,不觉对景感怀,自去俯栏垂泪。宝玉近因晴雯病势甚重,诸务无心,王夫人再四遣他去睡,他也便去了。探春又因近日家事着恼,无暇游玩;虽有迎春、惜春二人,偏又素日不大甚合。所以只剩了湘云一人宽慰她。”

这里黛玉告诉湘云“凸碧”和“凹晶”都是自己拟的。并且交代了当年试才宝玉并未拟全,后来大部分都是她们姊妹们拟的,交到宫里给元妃审阅修改。黛玉还很自豪的告诉湘云:“所以凡我拟的,一字不改都用了。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
 
 湘云埋怨宝钗。宝钗毕竟还有宝琴等薛家族人,何况贾家才自己抄家,宝钗自然就顾不得湘云、黛玉孤寂,自己应酬自家人同时避嫌贾家
 
 湘云提议只剩她们二人也索性联句,明日羞羞宝钗她们去。“黛玉见她这般劝慰,不肯负她的豪兴”微笑答应。黛玉这句话深得我心。
 
 湘云感叹:“可知那些老人家说得不错。说贫穷之家自为富贵之家事事趁心,告诉他说竟不能遂心,他们不肯信的;必得亲历其境,他方知觉了。就如咱们两个,虽父母不在,然却也忝在富贵之乡,只你我就有许多不遂心的事。”
 
 黛玉湘云身世相近,此时是二人友谊的最亲近时,却不免让人感伤。
湘云此前只在宝钗面前流露过自己的忧伤,如今终于也对黛玉敞开心扉,令人感叹。
 
 湘云为了让黛玉不再感伤,催促作起诗来。此段yinyue有淡淡的忧伤,淡淡的凄凉,却也有着淡淡的美好与旖旎,这首诗很长,高潮的两句在后面,剧里只演了前面几句就切到后面的名句。
 
 正联句,黛玉忽然看到池塘里有东西在动,夜深人静,是有些吓人。
 
 湘云可爱,还不怕鬼呢,说话的时候都有点发抖,揎拳掳袖的是给自己壮胆吧
 
原来是只野鹤。云丫头的这句实在太赞,黛玉忍不住立刻夸奖。可惜这句竟是湘云自我剧透的谶语
 
 谶语啊谶语!想来黛玉病逝是在春末夏初,灵柩运回苏州破土下葬可能是在中秋前后吧。哀哉伤哉!
 
 湘云说的是。可惜黛玉的诗多半都是发自内心,妹妹常年生病,对未来充满悲观,如何不颓丧?唉。。。

 
 剧里湘云的结局我也不是很赞成,但那也不是完全没可能。我觉得湘云最后会乞讨或者被流放,总之真相很惨,也不可能比87版的好多少
 
 因为删掉了妙玉来续上后面诗句的故事,所以直接就是黛湘二人回到潇湘馆就寝。

湘云安慰黛玉的台词虽然前面说过,但是这里重复一遍觉得更亲切温暖。黛玉湘云的友情,自有胜过其他人的惺惺相惜之处。
 
 宁国府也在过中秋,贾珍搂着一帮姬妾乐呵。

书里宁国府还有聚众赌博的情节,电视剧算是美化了。
 
 正在纵情声色,忽然听到墙外传来声音,夜半三更,大家都吓尿咯。可能就是祠堂里的贾家先祖们看着你们这群不肖子孙发怒了呢!
 
 抄检大观园的后续。开始往外撵人了。撵出去的就等于是把她们往死路上推。前面的金钏,此处的司棋、晴雯。。。

其实王夫人手里间接害死的人命真的不少,还都是很无辜的:最明显的金钏、晴雯,还有几个暗写的,芳官等出家之后也不知能苟活几日;还有后面的黛玉。。。黛玉虽然是前生命定,但在今世(按照87版的演绎),不能不说与王夫人有关。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