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倆黃金一兩泥

个人日记

一倆黃金一兩泥——西泠印泥曹勤
清光緒二十九年,「人以印集、社以地名」,丁輔之、王福庵、吳石潛、葉為銘四人在西湖的西泠橋邊創立了以篆刻、書畫創作為主的西泠印社。除了吳石潛,其餘三位也是西泠印泥的最初研制者。當時,西泠印社研究印泥的目的很簡單。大家都覺得印章是一幅作品的點睛之筆,而決定印章好壞的關鍵就在於印泥。所以,製造出最好的印泥,成了他們的共同目標。

為了找尋製作印泥的最佳材料,他們親自去湖北採集品質上乘的艾草,也曾經去湖南礦區挖掘最好的朱砂。這種不計成本的製造方法,使得一種說法在當時廣為流傳:一兩黃金一兩泥。

這些印泥一度不公開售賣,只有西泠印社的社員才有資格享用這些當時全國品質最好的印泥。

那個時候,榮寶齋的印泥名氣也很大。出於地理上的優勢,榮寶齋的印泥自創制之初就以供奉皇室而名聞全國。而杭州的西泠印泥多為民間書畫家所用,和它相比,倒是有點與世無爭的疏離感。



十六進制

十多年前,杭州的古水河還遠沒現在這麼熱鬧,西泠印社下屬的西泠印泥研究基地就一直深居於此。

坊間曾經流傳過一句話,「南河坊,北古水」。河坊自然指的是杭城南端吳山腳下的河坊街,自南宋以來,這裡就是杭州的文化中心。時至今日,儘管添了商業氣味,但胡雪岩故居、潘永泰棉花鋪等具有古舊人文氣息建築的存在,使我們依然能嗅到些許過往的氣息。

古水河邊的發展方向和河坊街背道而馳。從2009年開始,這裡幾乎成了杭州最有名的美食一條街,夜幕降臨,屬於這裡的生活才算真正開始。西泠印泥研究基地就蝸居在一群已有十多年歷史的老建築里,門牌小到不起眼,如果不刻意找尋,幾乎沒人會發現古水河邊居然還藏著這麼一片小天地。

破舊的建築和印泥的發展有點不太相稱。據這裡製作印泥的師傅介紹,這些年來,印泥有了很大的改良,大到外人無法想象。單品種就有30多種,丹頂印泥、金碧印泥、藍寶印泥……

買印泥有很多規矩,最典型的就是它的計量方式,至今沿用著古老的十六進制。印泥按兩售賣,一兩等於31.25克。這個精確到百分之一克的數字並沒有難倒印泥師傅,我們甚至很難在這裡找到桿秤的痕跡。抬頭細找,才發現它早已被束之高閣,終日與灰塵做伴。

當然,輔助性工具還是有的。瓷缸以印泥的重量為單位,被細分成了各種型號。最小的瓷缸可以裝一兩印泥,而最大的能裝一斤。師傅們早已熟知多少克的印泥放在手中是怎樣的分量。右手用鐵板盛起一塊新鮮出爐的印泥,掂量稍許,左手的鐵板利落地削去部分,那些多出來的印泥正好回到了石臼中。鐵板中剩下的,不多不少,正好一缸。

「清代做印泥最出名的地方有三個:福建漳州的麗華齋、北京的榮寶齋,還有杭州的西泠印社。為了找尋最佳材料,匠人們親自去湖北採集品質上乘的艾草,也曾經去湖南礦區挖掘最好的朱砂。這些年來,印泥有了很多改良,單品種就有30多種,丹頂印泥、金碧印泥、藍寶印泥……」

我父親是西泠印社的員工,高中畢業後,我就跟著他來這裡工作。



很幸運,來印社沒多久,我就跟隨著茅大容師傅開始學習製作印泥。除了我,當時還有好幾位年紀相仿的年輕人一起學。現在,他們大多數已經成了圈里有名的篆刻家和印泥師傅。

說到印泥,篆刻是繞不過去的話題。師傅當時教我們製作印泥,首先得從學習篆刻開始。只有學會了篆刻,才能有印泥的鑒別能力。

就這樣,我們學習了近半年的篆刻。師傅很嚴格,每當對我們的表現不滿意時,就會用責備中帶著生氣的語氣說道:「印泥嘛,巴掌點大的東西,雕蟲小技,不學也罷。」

但我們都知道他說的是反話。「雕蟲小技」在印社里是有典故的。一些外行人看到我們整天沒日沒夜地「玩弄著泥巴」,就嘲笑說:「這點雕蟲小技,也要天天練習!」聽到別人這樣的評價,師傅當然不開心,所以總是拿這句話來激勵我們。

只有內行人才知道,製作印泥,沒個六七年的工夫很難學精。可惜的是,師傅兩年後移居香港了,我們這幾個學生只好跟著印社里的其他師傅繼續學習。

我對這段學習經歷印象很深刻,但現在的學藝氛圍已經完全變了味。當時,老師總是毫無保留地把技藝傳授給我們,而我們也心無雜念,一心只想學好。這些年來,我總能接到不少電話,希望拜我為師,傳授製作印泥的方法。最初接到電話當然很開心,一門古老的手藝有人願意傳承,肯定是好事。我試著帶過幾個徒弟,可他們給我的感覺總是不太對。因為他們的心中全然沒有對印泥的敬畏,一旦從我這學到了點皮毛,就迫不及待地想靠製作印泥來賺錢。

我不能接受這樣急功近利的徒弟。印泥的傳承,靠的除了精湛的手藝,還有心底一份真正的熱忱。有了這些,印泥才能世世代代地延續下去,就像我們的先輩一樣。

朱砂、艾草和蓖麻油是製作印泥最主要的材料,它們都能入藥,所以不少師傅會前往藥店採購。為了保密,他們往往要去三家不同的藥店。否則,一旦被藥店的人知道了配方,就犯行內的大忌。

這個故事,西泠印社的印泥師傅們也聽說過。但他們沒有這麼做,而是採用了一種更絕的方式:親自前往原料生產地採購,然後回印社里閉門調配。好吧,要不要那麼狠!


今天我們就揭個密,赤如焰、柔如綿的印泥是怎麼誕生的?
油不浮,朱砂不沉。


選材

朱砂

一種常見的無機顏料,古代又被稱作「丹」。東漢之後興起的長生不老煉丹術,煉的其實就是朱砂。舊時,它還常被作為顏料使用。有一種用於批改文書的「朱筆」,它蘸取的原料就是朱砂。
從化學角度來分析,朱砂是硫化汞的天然礦石。它的分子結構對稱穩定,不怕光,又不溶於水,是一種非常穩定的優質顏料。這也是從古至今,人們一直用朱砂製作印泥的原因。
天然的朱砂呈塊狀,摻雜著不少雜質。使用前,要先在石臼中將朱砂研磨成細粉狀,然後用酒精等化學物質去除掉雜質後才能使用。

 



艾草
講到艾草,很多人第一個聯想到的就是端午節。一到五月初五,很多人都喜歡去野外採幾株艾草,掛在自家門梁上,據說有闢邪的作用。當然,這種艾草與製作印泥的艾草有著明顯的差別。前者多是廉價的雙瓣艾草,後者大多采用單瓣艾草,質地堅韌,莖葉粗壯,對印泥有著明顯的凝固作用。
蓖麻油
它取自蓖麻種子,是一種微黃色的黏稠液體。製作印泥時,新鮮的蓖麻油並不是上選,一般要經過3-5年的天然氧化。而且越是上好的印泥,蓖麻油需要氧化的時間也就越長。現在西泠印泥研究基地裡,還盛放著10年陳的蓖麻油。這一點有些像酒,越陳越香。

氧化的最佳條件是高溫,所以夏天是蓖麻油氧化的好時間。所以,蓖麻油還有另外一個名字:伏油,取三伏天之意。
這幾年,有人根據蓖麻油高溫氧化的特點,設計了專門的工具為蓖麻油加溫,以加速氧化。這種方法自然也能製作出印泥,但質量略遜。可見,最好的印泥還是需要以時間換品質。


晾曬挑揀
製作印泥前,艾草需要在陽光下反復晾曬,並去除粗梗。接著,將這些艾草用布袋包好,放入鍋內蒸煮。然後洗淨,在烈日下晾乾即可。最後,艾草還要進行人工挑揀,根據長短分成不同的品質等級。越長的艾草品質越好,更適合用來製作印泥。

調制

原料準備妥當,接下來就等著調制了。這個步驟一般得花半小時以上。

調制印泥,最重要的就是控制好各原料的比例。艾草的比例要求相對寬松,因為在後期還有挑艾草的工序。而蓖麻油與朱砂的比例就比較嚴苛了,一般是一份朱砂配四份蓖麻油。
將配齊的材料倒入石臼中,用打泥棒輕輕捶打。捶打完成的標準是——油不浮,朱砂不沈。此時的印泥有著如新鮮年糕般的韌性。不過,雖然韌性十足,但切記不能用力拉伸,因為深嵌在印泥里的艾草非常脆弱,稍一拉伸就會斷裂,影響印泥的質量。
大工業時代,現在也有一些機械化的工具來調制印泥了。不過,這些工具大多簡單粗暴,容易使艾草折斷,一般只在調制低端印泥時使用。






挑艾草
印泥調制好後,艾草的排布依然雜亂無章,往往會有不少艾草暴露在印泥外部。影響美觀事小,它還會因空氣的作用導致印泥顏色發黑,直至整塊泥作廢。所以在製作時,必須要用鑷子挑出這些雜草。

挑的時候要很仔細,一邊翻滾印泥一邊挑選。當然,這些被鑷子挑出的艾草並不意味著被棄用,在補足或製作下一缸印泥時,仍然可以將它們融入其中。

入色
傳統印泥的顏色是橘紅色,也就是朱砂的本色。但出於個人喜好,印泥也會被調成五顏六色,比如黑色、藍色、紫色、甚至金色、銀色等。以前,不同顏色的印泥可以自由使用,後來慢慢形成了一個約定俗成的說法,比如字畫的印泥顏色一律採用紅色;藍色成了公文印章的專用色;而紫色與綠色印泥,通常應用在與喪事有關的場合中。
印泥顏色的調配,分天然礦物原料與化工原料兩種。礦物原料調配出來的印泥不僅顏色艷麗,而且可保存數百年不褪色。

 

封印

印泥做好了,得裝缸存儲。
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將印泥裝入缸內後,還要在印泥上蓋一層金屬箔。質量上乘的印泥,一般採用24K純金金箔,目的不僅是彰顯印泥的價值與身份,還有向傳統致敬的意思。自古以來,製作印泥都是一件神聖的事情。有些也會蓋上銀箔,但不管哪種,只有為印泥蓋上了金屬箔,才算是封印完畢,而一塊印泥也正式誕生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