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诗人

个人日记

我的现代文学老师熊辉华是全国著名诗人,他出版过《校园赞歌》、《我的学生》等诗集,以及《闻一多诗歌艺术研究》等学术论著,从此名声大噪,名扬四海,一时间各种文学期刊争相上门约稿,熊先生即兴便做了几首诗交给他们,来约稿的人都称赞他思维敏捷,才华横溢。后来熊先生的名字如雷贯耳,事业蒸蒸日上,成了国家一级作家,据传还入选过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者的提名。

每当上现代文学课的时候,教室里多了各种各样慕名而来的学生。熊先生总有真知灼见,比如“吸烟有害健康,熬夜会起不来”,话音未落,下面掌声雷动,经久不息。熊先生在校园里偶尔看到花是红的,下次课他就会发表“花红论”。走到别处看到花是白的,熊老师便强调必须继续学习领会“花红论”精神,同时要充分重视新形势下的“花白论”。每当有人抵制“花红论”时,他会解释说花红是本质现象,花白、花黄等都是个别现象,一切个别现象都无法阻止本质现象的最后胜利。
熊老师咳嗽,立马有人站起来说熊老师的咳嗽质感很强,而且是美国乡村歌谣风。我看过去,原来说话的人是音乐学院的高材生。
熊老师用衣袖擦鼻涕,立马有人站起来说熊老师的动作蕴含时尚元素。说这话的是一个学化妆表演的戏剧学院美女。
有次熊老师请我们几个学诗的徒弟去川菜馆吃饭,席间,大家要求他即兴来一首,他拗不住,提笔在稿纸上挥洒起来,称赞他姿势优雅的声音不绝于耳。不到一分钟,一首完整的诗《饭局》便出来了,只见:


美味的佳肴真好吃
真的,很好吃很好吃
非常好吃
非常非常十分好吃
极其好吃
贼好吃
简直好吃死了
啊——


掌声响毕,熊老师要求我们每位做个评价,大家更是兴致蓬勃,积极踊跃发言:
朱同学:这首诗连用多个“好吃”,一唱三叹,回环往复,既真实地表现“佳肴”的味道极美,也真挚地反映了作者对“佳肴”的无限向往之情。语言张弛有力,气度恢弘,感情充沛,内涵丰富。
苟同学:题目为《饭局》,这两字在诗中却没有出现过,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矣”!
马同学:我认为就凭“真”、“很”、“非常”等词语的巧妙运用,熊老师就足以荣膺“桂冠诗人”的称号。
杨同学:文学史将会这样书写——这是当代诗歌的扛鼎之作。
牛同学:饭局不仅是我们的这次会餐,更是一群思想先行者伟大而孤独的欢聚。整首诗洋溢着战斗式的激情,召唤着新时代的来临……
侯同学:我想借助马克思主义哲学来剖析诗歌的科学性和革命性……
毛同学:我们不妨称之为“先锋派诗歌”或者“后后后现代主义诗歌”!
众人争口发言之时,熊辉华老师突然望向我:“罗同学,看你一直沉默不语,一定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我支吾了一下,便道:“这是一首新状态下新人类诗歌,熊老师集古今中外诗人的灵气,博采众长,自成一体,代表了全人类诗歌的最高成就!”
……
在众人讨论声中,熊辉华老师飘飘入仙,沉醉不知归路。
有一天,他无聊便走进了某大型书店。在里面翻了很久都没有找到自己的书,原来是书店店长见那些书长时间卖不掉,就吩咐员工将之下架了。但熊老师不知详情,以为自己的书供不应求,早已销售一空,于是心急如焚、忧心忡忡地给出版社打电话:“社长啊,我在你们那出的书都卖完了,你们是不是尽快加印一点,不然怎么对得起我的读者?”
谁知出版社把在书店卖不完的书搬回来给他,说:“熊先生,不好意思,您的名气越来越大了,书店说您的书销售火爆,书迷经常把书店围得水泄不通,影响书店安全 ,扰乱社会秩序,所以这些书只有麻烦您自己销售了。”
熊老师有些气愤,但随后就想通了。他在淘宝开了一个网店,并四处大力宣传。但三个月过去了,除了那些想轻松获得学位的学生来献媚巴结他,然后买走几本之外,一本也没卖掉。
因为大家在网上对他的诗歌讨论很热烈,并取“熊辉华”之“辉华”的谐音而称为“废话体”。大家将赵丽华的“梨花体”与熊辉华的“废话体”相提并论,对他们的诗歌大力讨伐,嗤之以鼻,吐之以沫,又称熊赵两位诗人为“胸罩诗人”,空有其形,不见其用。除了白痴、脑残,一无所有。

文章评论

冷七弦

这老师果真是熊废话。岚哥且有得一手犀利的好文锋。

云居尊者

我怎么看到一群四蹄畜牲在吃饭啊,熊,猪,狗,马,羊,牛,猴,猫。还有你,怎么是骡子呀

云居尊者

你拿个大学的,文学院怎么有毛畜牲也收啊,都成精了

雲起

风格与我老师写日志很像,一笑而过之时也挺值得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