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纪念在河西的日子(续一)
个人日记
思想抢滩——历史机缘与一条河的距离 以史为鉴,方知兴替。 欲言河西新区开发,必先从衡东工业和城市发展的历史谈起。 百度百科是这样概述衡东的:衡东县位于湖南东部偏南,1966年从衡山县析出新置。衡东境内水陆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 京广铁路 ,京珠、衡炎、衡大等多条高速穿而过镜、省道1843、1820、1815线与300多条县乡公路联为一体; 洣水四季通航,湘江可行驶千吨级船舶。境内物产资源丰富,蕴藏30多种矿产资源。地广物丰,山水含情,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建县以来,衡东工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历史上曾创造有很多国有“老”字号企业:有用“二十把铁锤闹革命”而闻名全国的县铅锌矿,有享誉三湘的“小氮肥”老大哥企业县氮肥厂,有曾被农民趣称为“福音”的县农业机械厂(即今日的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有率先实施内部经济责任制而在全国内销陶瓷行业中一枝独秀的国有大(二)型工业企业县石湾瓷厂等等,这些企业曾经为衡东的县域经济作出过巨大贡献,立下过汗马功劳。正是通过建瓷厂、办铅锌矿、创氮肥厂等,衡东工业初具雏形。改革开放后,衡东工业浴火重生,特别经过近十多年的改革发展,衡东成为全国最大的内销瓷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立德粉生产基地、诞生了国内最大的专业机油泵生产企业等,同时创大冶金、金虎铜业、朝阳重工等一大批民营工业企业蓬勃发展;县城建设白手起家,从租住农家、肩挑背扛开始,到今日的四衢八街、高楼林立、市贸繁盛,人流如织、功能完备的现代新城。四十年转瞬之间,衡东工业的欣欣向荣和这座洣水东岸从荒芜的黄土坡上耸立起来的美丽新城,集中承载了几代衡东建设者的辛劳、荣耀和梦想,积淀了一代一代衡东建设者不断改革创新的建设精神,也为衡东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009年,衡东建县43周年。 43年前的那场县城选址据闻仅仅因为洣河的交通制约让决策者无奈的放弃了跨河立县的念头。世事无常!也正是昔日的失之交臂,才有了今天的美丽约会。 衡东县城河西新区就位于县城对岸、美丽的洣水西畔、秀丽的杨山脚下——吴集镇一片古老的村落。历史的渊源与一条河的距离让这块土地与城市相隔“千里”而又紧密联系到一起。四十多年来,城市和乡村相对无言,荒野与繁华鲜明对比。 长期以农为生的当地人通过一条弯弯曲曲的泥泞小路和一个摇曳了千年的小渡船丈量着河西河东的距离,也默数着河西河东农耕文明和现代城市、工业文明之间的距离。泥泞的土路、单薄的小渡船,许多的当地人就是通过它将自己种植的小菜、鸡鸭等传统小农产品送到河东换一些生活补贴或到河东某个工地辛苦劳作,赚钱补贴家用。由于深受传统的影响,他们日出而耕,日落而息,日子安顿,生活平静。同时历史也让这个方圆十多平方公里的村民沿袭了保守、自满、固执、骠悍的民风。 河西的发展应了“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这句古话。如果说昔日与发展失之交臂,让河西大地多沉睡了40多年的话,2009年3月,县委、政府“县城西进、一江两岸”战略部署的实施为河西快速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加上改革开放30年县域经济的积累,都为河西创造了发展的“黄金期”,这一时期,千载难逢! 对比河东,河西渴望发展。 面对开发,河西困惑迷茫。 当兴衡大桥飞架东西,当洣水天堑变成通途,河西新区开发建设的步伐就开始在大桥和渡船的选择之间开始了。桥进船退的过程让当地人纠结,甚至折射了河西开发在衡东各个领域和层面的思想认识与发展进程。 如何抢抓机遇,把握河西发展的“黄金期”?如何避免走老路,找到河西开发建设的突破口?如何让河西迅速成为衡东经济的亮点甚至衡阳投资“洼地”?是顺势而为,还是强势入轨?这一系列的问题在河西发展2周年之际值得思考和重视。诚然,很多的事情说一说、想一想,很容易;但真的付诸行动,干起来,就不是说一说、想一想那么简单。但是,想都不想,说都不说,怎么会去干、去做呢?意识是能够决定形态的。意识体现的就是思想,思想观念! 回顾历史的长河,每一个时代的发展,都是人们在继承和发扬中不断的推行新的变革,新的思想。一次次思想的解放,一次次观念的更新,一次次认识的飞跃,推动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更说明社会发展的差距在于思想观念的差距,社会发展的跨越依赖于思想观念的跨越。美国企业管理有个说法“心若改变,态度就会改变;态度改变,习惯就改变;习惯改变,人生就会改变”。然而,正如前所说,渴望与困惑的矛盾,当河西新区第一轮的建设刚起步的时候,当河西已经习惯千年的平静生活被搅动的时候,很多的人选择了固守传统。表现出来的是怀疑、迷茫、困惑、徘徊甚至抵制,表现出来的是眼前利益格局呈现在各个领域的矛盾,体现的其实还是农耕文化和农本经济下的小农思想的得不到解放。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33年前那个春天的故事,那场关于真理和标准,关于未来发展和方向的大讨论,解除了国人凝固了许久的思想桎梏。33年的发展,衡东同样享受着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然而,当新世纪的宏图展开,当“十二五”的号角吹响,当“抢抓机遇,奋力推进‘四化两型’,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的声音震聋发聩,灵泛而实干的“河西人”是否可以来一场“进一步解放思想,实现河西新区科学跨越发展”的大讨论:在项目、土地、资金、征拆安置等方面寻求突破,在运行体制、把握大局、招商引资、基础建设、产权出让、社会分配、资源配置等方面开创新途径、新办法。用发展的思想,发展的办法,解决河西前进中的问题。 办一件事,突破常规和桎梏,决策难,执行亦难。 成一件事,获得首肯与赞赏,天时之势重要,地利人和更重要。 43年前的这条河依旧的横卧在河东河西之间,而横卧在人们心头的那条河呢?也许思想的距离远不止一条河的距离,也许思想的距离远没有一条河的距离。历史又一次垂青于河西这片古老而青春的热土,光阴如金,岁月流逝,遥想当年,展望未来,机缘岂再失? 千年的守望,潜龙腾渊。河西已经在决策者的地图上被浓墨重彩的画了一个圈,这片沉睡的大地从此被历史性的推到了城市文明、工业文明发展的时代潮头。我们不管道路多么的曲折、多么艰辛,只要解放思想、科学决策,一切事物都将获得新的生机!!! 也许这一切可以从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始。
文章评论
容儿MAMA
[ft=,2,]对比河东,河西渴望发展。 面对开发,河西困惑迷茫。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为湘江,湘人现在的迷茫会成为过去,衡东将来的发展也是必然,只是,繁华过后,不知路在何方。。。。 [/ft]
小如
[ft=,2,]解放思想还是不能逃脱体制的束缚呀![/ft]
真实
[ft=,2,]学习了。[/ft]
wenyarong
[ft=,2,]发言人在此路过、[/ft] [ft=,2,]顶你一下[/ft] [ft=,2,]爽死你[em]e128[/em][/ft]
@秋@
拜读了,历史传承,现代思想,高度深度,愧不如兄!祝武阳兄弟早日长袖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