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情
个人日记
和小利聊天,聊着聊着,扯着的全部是吃的。先是我说想吃新疆的馕了,小利说她也喜欢吃。我说等我回家了,我和释然姐姐说,让姐姐寄些过来,正好你们都在家,也都能尝到。
然后我说12月了,马蹄应该较甜了,家里的马蹄好便宜,2块5一斤,小利说上海的马蹄带皮的都要4块五一斤了。我在琢磨等我回家了,是不是去弄点马蹄寄给释然姐姐。
我在读高三的时候,外婆种了好多马蹄,谁想吃了谁去地里挖,只要是我挖的,总是惨不忍睹,破损的居多,快七十岁的外婆就会过来帮我挖,我就蹲下找,每每在外婆挖过的小坑中找到一粒完整的,总是兴奋不已。
然后回学校,带着满袋子的马蹄分给好友们,当她们说“好吃”时,我就会告诉她们,这是我外婆种的……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小利的外婆以前也喜欢种马蹄,现在小利她们都在外了,外婆慢慢的就没再种了,小辈们都去外面了,长辈种了那些给谁吃?
我们又谈起家里其它的吃的,可能是想家的原因,也可能是快回家的原因,我和小利说,我得写篇日志,想想咱家乡有多少特产是咱们在外面吃不到哪个味儿的,小利说,你快写吧,我等着看。
于是我开始动笔了,不求文彩,仅聊以自误,慰藉家乡情。
我的家乡在湖北黄冈武穴市,武穴是一座美丽的江城,地扼吴头楚尾,素有“三省七县通衢”、“鄂东门户”和“入楚第一港”之称。
前身为广济县,古称“佛国”,庙宇林立,高僧辈出,广济取“广施佛法,普济众生”之意。至今,我们的镇名还闪烁着浓厚的佛教文化色彩呢,比如“石佛寺镇” “大法寺镇”。
著名景点有横岗山,武山湖,仙姑山,双善洞,灵泉洞,药王庙等,以上景点各有香火鼎盛的寺庙在护镇一方哦。
下面开始写吃的。先介绍龙坪镇的油面吧,这可是好友张重最得意的,每每提起面,她就说,咱龙坪的油面最好吃。
“龙坪油面”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十分浓厚。相传起始于明万历年间,清朝广济会员金德嘉参加朝廷会试时,将此面贡献给康熙帝,康熙帝吃后叫绝;乾隆帝六下江南,途经广济访师金德嘉,品尝此油面后大加赞赏,赐封为朝廷贡品。
龙坪油面又称银丝面、龙须面。形状细如丝、白如玉,煮后不断条、不糊水、不粘连,品尝时味道鲜美、顺滑爽口。
在我们家乡,备年货的时候,银丝面是少不了的。亲朋好友来了,错过了饭点儿,或者买菜做饭来不急的,主家就会下上满满一大碗肉丝鸡蛋面。
话说小时候我最害怕这出,在自己家还好,小碗小盛。走亲戚,遇到热情好客的,那么大一碗,因为碗里不方便留剩的。要是没个大人在旁边匀一半,真的只有撇嘴吃撑的份,还不好意思让主家知道。
佛手山药,我最喜欢的食物之一,爷爷种了好多,回家了就能尝到啦,在外工作在外吃饭,看到淮山就会想念家乡的佛手山药。也一直奇怪,为什么淮山到处是,佛手山药就少见呢?
在新疆的时候,我还和释然姐说,淮山不是山药,我家的山药才是“山药”,我到时候寄给你。呵,等我回家了,我问下爷爷,山药邮寄的注意事项。
佛手山药属薯蓣科山药属,为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藤本植物,其地下的块茎,可做菜药两用,武穴种植山药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据医圣李时珍《本草纲目》指出,佛手山药能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去头面游风、治腰痛、除烦热、补心气不足、开达心孔、多记事、强筋骨、益肾气、健脾胃、治泻痢、化痰涎、润皮毛、降血压、抗肿瘤、缓衰老、延年益寿。
我喜欢吃外婆做的山药炖肉。喜欢看外婆在水池边用类似小刀片的工具慢悠悠的将山药洗净去皮,然后看她回到厨房,把山药切成大块,随冷水下锅,和排骨一起,温火煨出排骨汤,几小时后出锅了,不单肉好吃,且汤更鲜,味更美,百食不厌。
武穴酥糖,不喜欢甜食的人可能吃不惯,但我很喜欢吃。每年春年,带出来馈赠佳友的特产永远少不了酥糖。斯妮姐姐开始的时候不喜欢吃,后来多吃了几份,倒喜欢上啦。
武穴酥糖原名桂花董糖。相传是一位姓董的孝子,其母生病,不进食,他将面粉炒熟,混以蔗糖、芝麻屑、桂花等,味甚佳,母爱食。后被移植至糕点业,初名桂花董糖,因人们对“董糖”二字意义不解,改名为桂花酥糖。
桂花酥糖选料严格,制作认真,具有香、甜、酥、脆四种特色,并能治咳润肺。料中有麻屑、白糖、香条、桂花等,食时甜酥,骨子虽用饴糖熬制而成,但松脆,落口消溶,不沾牙齿。
老少皆宜。
终于说到大金肥肠粉啦,哈哈,我是大金镇的,大金肥肠粉,在整个武穴都很出名,成为地方大金的名片之一,也是广大武穴人民吃早餐和外出回家必吃的美食。
大金肥肠粉的制作工艺特点在于汤。
把粉条放到热水中将其泡软。将猪骨熬汤。起油锅,放入泡姜泡辣椒、豆瓣酱、花椒、干辣椒,炒香后放入肥肠爆炒;然后加汤,烧沸后慢炖1小时。准备调料。红油辣椒、葱花、酱油、芽菜、芹菜粒、醋、香菜、大头芽粒,油酥黄豆、味精等。烧水至沸腾,放泡软的粉。煮两分钟后捞到碗里,加肥肠汤(里面要有肥肠),然后再按口味加入调料即可。
最近听回去的朋友说,肥肠粉又涨价了,十元一碗。这价格简直是蹭蹭的往上冐啊!三元,五元,六元,七元,十元,可是,再贵,回家首要的事还是要去吃上一碗肥肠粉,不然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下一特产,武穴豆泡,我和小利说,我想吃“豆泡炖肉”了。
武穴豆泡是用豆腐干切成长条形状,进行加工处理后,用食用油油炸而成。长条状如手指精细的名曰鸡脚爪豆泡,豆泡炖肉经肉汤炖煮,软和后,豆泡外观柔软,内面发泡豆筋网络含有汤汁,如果用土火锅炖煮,越煮味道酥嫩越加鲜美,与一般豆腐制作的菜肴风味大大不同。
因此,武穴城乡人民逢年过节或招待亲友客人,豆泡炖肉为必备的一道菜肴。
写到卷煎,我又想到了外婆,每年初二去外婆家拜年,一向是不吃米饭,只吃卷煎的,外婆现在年纪大了,天冷了,做不了卷煎,有时候趁天暖一点点,做上一点点,放冰箱里,我在家,就喊,“来吃卷煎…”。我抬脚,十五分钟就到外婆家了。
小利说,她奶奶现在手也风湿了,做不了卷煎这些了,她试过自己做,但怎么做都不是奶奶做的那个味儿。
我就想起了我高二生日的那天,小利的奶奶炖的马蹄红枣汤,想起了奶奶她酿的桂花茶,我们这几个好友都喜欢喝,淡淡的甜,淡淡的香,尢其是我与张重,每次去,都喊着要打包,去年我直接把剩下的半瓶带回家了。
外婆,奶奶,这些字眼重叠在一起,心里说不出的滋味儿,渐行渐远的时光啊!醇厚的爱,不知道还能享受多久?
在她们在的时候,若她们离去了,毕生怕再难吃到有着与她们做出来的同样味道的食物了。
我想今年回去,我要让外婆教我包卷煎了。
卷煎这道名菜起源于唐朝初年。当时武穴是佛教圣地,寺庙林立,僧尼众多,这些僧尼开荒种地,自种自食,除种稻谷外,还种黄豆、蔬菜、花生、大蒜、葱、生姜等。僧尼吃素食、就用黄豆浸泡,磨细打豆腐、结豆皮,把豆干、青菜、花生、大蒜、葱姜配合在一起,做成菜馅,再用豆皮包卷成小块,放进锅内油煎,取名卷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卷煎的花样已越来越多:素食卷煎、荤油卷煎、豆皮卷煎、菜皮卷煎,林林总总。卷煎内的菜馅更是五花八门,多达二、三十种。
外婆做的最多的是菜卷煎。用芥菜,叶厚,巴掌般大, 且不易破损;用青菜白叶子,柔软且耐破,好卷包。
做时先将青菜、豆干、花生米及葱蒜分别切成丁,搅拌均匀后以素油炒熟,做内馅。然后把准备包皮的菜叶放进开水里略泡片刻,再将菜馅放入,送至油锅煎熟。
如果内馅为荤菜,要先把猪肉分成精肉、肥肉,放进沸水里煮熟,至水干为止。然后把猪精肉、肥肉切成细丁儿、再与青菜丁、豆干丁、花生丁、葱蒜丁搅匀炒熟,就成了菜馅。
煎卷煎时,先将其卷成三角形状,再放进油锅里煎熟。我百度了一下,说在煎烤时,火不能太旺,以免卷皮烧焦、味道不鲜,要用细火慢煎,上下翻动,直至皮显硬。那时的卷煎,颜色松黄,外硬内软,又鲜又美。 哎,这个火候可真难掌控!
家乡还有很多好吃的,比如山牧黑土鸡。我们在家吃到的都是土鸡,放在紫沙煲里,让它慢慢煨着,汤都是肥而不腻的。
比如大金板鸭。我不喜欢吃鸭,但是爸爸做的辣子炒鸭很好吃,只要想吃鸭了,我们就让爸爸上手,妈妈靠边站。
我们家乡饮食注重土菜,不避辛辣。由于同时地处大别山南麓和长江岸线,菜肴兼用山货、河产和海产。除了上面的“家乡菜”,地方特色菜肴还有墨鱼炖肉,蓑衣丸子,苕粉丸子,米粉蒸肉,两路酱鸭,豆豉炒辣椒,胖头鱼炖豆腐,连藕炖排骨等。
家乡的腌菜也多哦,腌菜是农村的常用菜,一年四季,各色各样,奶奶和外婆每年都会做很多,放罐子存着,有的还会把罐子埋地下存着。尤其是正月,这些小菜更开胃下饭。
比如有腐乳、麦酱、芝麻酱,萝卜角、腌辣椒、腌酸菜,腌大头菜,酸豇豆、水白菜、晒干菜等。
出门的时候,我也喜欢带这些,有的朋友特别喜欢,都吃不够呢。
小利还提到一道菜,不过不是我们家乡的地方特色菜,小利说,她吃过最好吃的“玉米炖排骨”是在我家,我妈妈做的。她说那种香气很难忘,她后来自己做了几次,都做不出来这种味。
好吧,今年回家,我再留意一下这道菜,学习一下!
还有酸菜煮鱼,可能是因为料不一样,家里鱼池的鱼,每年把鱼苗放进去,就不怎么管了,自生自长,天然的哦!超市买的那些加了添加剂的包装袋的酸菜与奶奶腌的酸菜也没法比!所以家里做出的酸菜煮鱼在外面总是吃不到的!
小吃“烤豆干”。甜甜说,这个“豆干”外面没有,只有武穴的两家厂有,我们每次回家,也都会去吃“烤豆干”的。
“家乡饮”牵着“家乡情”,“家乡情”念着“家乡人”。呵,我得回家学几手啦。
@新星之泪 你说还有啥特色的?一起补充一下下。
文章评论
睫毛上の眼泪
人才啊那么会写
...........
真的不错
一秒天堂
去你家,肥死也愿了。先吃了再说,全都吃一圈
笑笑
对于我这个吃货,你怎么忍心写这么多好吃的诱惑我~~[em]e123[/em]
涂涂
补记:小利看完日志,又提到了一道菜,恰巧也是我最喜欢的,小利说她在超市买的红薯粉怎么做都做不出来家里的味道。我想,应该是材料不一样吧。 奶奶家的红薯粉都是自己做的,无任何添加剂。奶奶每年会留一部分给我们,我在家,都会让妈妈做这份名叫“薯粉圆儿”的菜。 这道菜的做法是,先用热水将红薯粉(不能用冷水,也不可用开水)调成合适的稀糊,加入熟肉丁,熟碎花生米或熟碎黄豆,一般不加新鲜蔬菜类,也有人加豆芽丁,油盐调料随各人爱好。拌匀后放入锅内小火煮,未凝前可以搅动,凝好后就不能搅动了。一般很难很快熟透。 也有人用蒸的办法,妈妈喜欢用传统的办法做,是在锅边淋油,然后翻动凝结好的薯粉圆儿,防止烧糊了。也有人喜欢切丁,用香油、酱油爆炒,炒成墨黑的块。 做好后会是一堆黑糊糊的形状,外相有点不好看,菜名虽然叫“圆子”,但几乎都不会真的做成圆子的样子。 软腻的口感辛香浓郁,虽然盘底逐渐浮起的一层油让人下筷的冲动减少了几分。但色黑透明,可见粒粒肉丁、豆丁,花生丁,软而不散,香气还是让人谗涎欲滴。
涂涂
再献上我不忘的年粑,味道可好拉。 记得小时候过年蒸粑的情形,全家老少上阵,熬糊,烧火,和粉,揉粉,跺粑,做粑,蒸粑,大人分工,小孩嬉闹,而小孩要想吃几个粑,可不容易呀,得等到深夜十二点多。粑蒸好了,都抢着往碗里放。一个小粑,粘点红糖,美味! 去年外婆跺年粑,我想上手试一下,外婆都不让,就让我等着吃。一般出笼的年粑冷却了一两天后,外婆就会把它切成条形状的,用干净的水盛在盆子里,把年粑泡起来,隔段时间就换水。用这种方法可以保持几个月。 年粑是用粘米粉和糯米粉合在一起做的吗?我也不懂这,只懂吃,呵,不管是用红糖煎着吃还是放灶里烧着吃还是用青菜叶煮着吃,我都能吃很多,温语犹耳,妈妈问:“吃几条?”。我回说:“五条,六条”。 外面的年糕永远比不了家里的年粑,但每每吃火锅,却必点年糕,只因为它有一点点像家里年粑的味道。
精典妆家
你是诱惑你朋友阿,到时候你朋友都到武穴去你招呼哦[em]e113[/em]
闰土
写一篇文章你得查几天资料啊!有心思上班不!还有啊!石佛寺超市门口烤豆腐烤年糕烤鸡爪,大长金双胞胎辣条 [em]e328514[/em] [em]e328514[/em] [em]e328514[/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