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梅黄

个人日记

红叶发了一张照片,极美!他说是在“天柱山”拍的。

“七仙女”吗?我问。他说“是啊”!

我立刻想到了《天仙配》。“天规森严冷冰冰?岂知人间也是云浪翻滚雾沉沉”?

“凡人都说神仙好”。

“大姐常说人间好”。

七仙女入了凡尘,最后还是不得不回了天宫。她用二十分的苦换得一分甜,不知道她对人间可有悔?有怨?

因为严凤英老师,我爱极了黄梅戏!

黄梅戏作为地方戏曲的一种,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它起源于安徽。其实,黄梅戏的真正故乡是在我们湖北省黄梅县。

明清以来,黄梅县水灾频仍。灾民为了生活,背井离乡,采用唱道情、打莲花落等表演形式沿途卖唱,并与当地说唱艺术,如青阳腔和徽戏结合。这样,就把黄梅戏传播到了皖、鄂、赣3省50余县,黄梅戏在安徽得到进一步发展,并逐渐成为全国人民喜爱的地方剧种之一。

以前每逢黄梅季节,常常洪水成灾,四乡农民为了祈求丰年,就在这个时候举办迎神赛会,会上出现各种歌舞演唱,在这种歌舞演唱形式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戏曲形式,因与黄梅季节有关,就叫‘黄梅调’,"黄梅调"也叫"采茶戏"。

黄梅戏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一个剧种。因长期流行于以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形成了以当地方言讲唱的独特风味,所以也被称为“怀腔”。

怀宁地区的念白,一律以安庆官话为标准。所以黄梅戏住于安微安庆,湖北黄梅反成了她的娘家。

我喜欢听黄梅戏除了从小到大的耳濡沫染,也有因为黄梅戏的语言具有“山歌”体的内在韵律美,语近情遥,脍炙人口。

而黄梅戏语言从表面上看,是比较土气的,句句都是大实话,但仔细一琢磨,就会发现它其实内蕴丰富,极富有弹性,在点染戏剧情境、表现矛盾冲突、突出人物此时此境上,有恰倒好处之功妙。

黄梅戏的语言犹如戏谑的外衣,覆盖在大多数传统剧目之上,从而形成特有风采。
这些语言基本出于劳动人民和下层社会人士的口头创作,到了黄梅戏里,经过艺人的加工提炼,使其更具有个性化,更能结合戏剧情境,引发观众的笑声,所以黄梅戏给人以愉悦、朝气蓬勃之感。

黄梅戏语言充满了当时现实社会的哲理经验之谈。很多黄梅戏传统剧目都直接来自于传唱当时当地的真人真事的民间文学,所以对下层社会生活民众的刻画及表述尤其细腻、独到,丰满。

黄梅戏的语言及唱词有些特殊用法。一是根据调式变化而加的衬词、垫词,如“呀嗬啥,依嗬呀”之类。这种衬字垫词乍看不起眼,但将它们去掉,只唱实词就会索然无味。衬字垫词是民歌韵味的体现,离开了它们,好比好花离了泥土,无根无底。

小时候我就很喜欢和哥哥们对唱《打猪草》。

《打猪草》写的是一个农村男孩与一个女孩因打猪草损坏了农作物而产生的矛盾,通过对歌化解彼此的矛盾,小戏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十分朴素,亲切感犹然而生。

而在众多剧目中,《天仙配》是黄梅戏中最值得欣赏的剧目之一。

这部戏写的是七仙女和董永之间的爱情传说,曲调委婉悠扬,优美动人,行云流水,具有芬芳的泥土气息。

在黄梅戏的表演中, 严凤英老师是七仙女的化身。她在剧中的歌唱,声音清脆圆润,曲腔轻快热烈,吐字清新,运腔得法,韵味深长,注重人物思想的情感变化,声情并茂,令人回味无穷。

《女驸马》是严凤英老师的又一经典之作,演冯素珍女扮男装,考中状元,招为驸马,亦因巧于应对,化险为夷,终与丈夫李兆廷团聚的故事。

“一辞拾翠碧江湄,贫守篷茅但赋诗。自服蓝衫居郡椽,永抛鸾镜画娥眉。立身卓尔青松操,挺身坚然白璧姿。幕府若容为坦腹,愿天速变作男儿”。

剧目是根据唐代四川黄崇嘏女扮男装招为相婿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如今四川还留有崇嘏塔,就是为纪念黄崇嘏而修建的。

还有《桐城奇案》,《卖油郎》,《文素臣》,《宏碧缘》,《劈官惊梦》,《牛郎织女》,《桂小姐选郎》,《郑小娇》,《小辞店》 ,《孟姜女》,《双下山》,《未了情》,《黄山情》,《貂蝉》,《夷陵好人》,《半把剪刀》等等 ,我都是百听不厌。

而“七仙女”,除了芳魂栖梅黄的严凤英老师,也只有现在的韩再芬老师能当此殊称了。

韩再芬老师曾说,自己是幸运的,既经历了黄梅戏的“高潮”也经历了“谷底”,现在依旧摸索在“爬坡”的道路上。

创新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传统和现代,原本是矛盾的两面,如何调和?

韩再芬老师说,黄梅戏的出路是在剧本身,要靠好剧去带角。靠剧带角,说到底还是要研发符合现代审美趣味的原创黄梅戏。

我想黄梅戏自由,真诚,质朴,灵动,雅俗共赏,跟我们80.90应该是没有界限的。

一心只待黄梅香!期待新剧的出现一如那经久不衰的《天仙配》。

文章评论

木鱼佛缘阁

谢谢涂涂,一直也是爱极了黄梅戏,还有西北的秦腔,有时候能听整整一天。 你的分享,又让我更为了解了[em]e100[/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