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铺的回忆

原创散文

            说起通铺,现在的孩子不会知道。我说的通铺是六十年代我读书时住宿的床。 

           上初中那年,我不到十三岁。因为考上了重点实验中学——八中,离开家,住进了学校宿舍。 

           走进很大的一间比教室还大的房间,除了门口,凡是有墙壁的一周边,全是木板铺成一片,呈倒凹字摆在我的面前。分不出有单个床的界限。原来这就是通铺。 

           陆续有新生报到,屋子中的床很快被铺盖铺满,大约有三十多人吧。

           褥子要顺着折成两层才能铺下。每个人的空间也就一个枕头的宽度,当然,是那时的枕头。 

           然而,住宿生活的开始却让我体验了在家没有的温暖。

           时至今日,我仍感谢八中对教育学生所做的一切。 

          我们这些新生都有高年级的哥哥、姐姐带领。从熟悉校园、上食堂、甚至于如厕都有专门指定的责任人。

          我的大姐姐叫赵桂兰,是初三的。在我眼里,她高挑的个子,越看越好看,说话轻声柔语,眼神中透着无限的亲切和关爱。

          她就睡着我身边。我想家,躲在被窝里偷偷地哭,她就用手摸着我的头,小声地说着安慰的话。讲她是怎么挺过想家这关的。

          晚上起夜,她也会与我同去。想到牵累她陪我起夜,从此,我晚上少喝水尽量不去厕所。也是从此养成了习惯,很少起夜。

         入学不久,一天我发现自己的内裤有了血,偷偷去水房洗了一次又一次。大姐姐发现了,赶紧把我拉进寝室,告诉我是怎么回事,讲了许多的注意事项,还教我怎样叠卫生纸.....许多话到今天还记着。这些,连假日回家,妈妈都没和我说。只告诉我垫好、别整的哪都是。 

          一个月后,我们搬迁了新校址,宿舍也分成高低年级,我才离开大姐姐。 

         可还是睡通铺,只是南北相对的两排大铺。中间是用砖砌成的炉子和一长条火墙。

         仍然要折叠起褥子才够躺下一排十几个人。

 

          睡在一张床上的姐妹们,在我的记忆里,从没人因为地方大小闹意见,也从没有谁嫌弃谁脏。冬天在火墙上炕干鞋垫,也没人嫌放在自己头边上有味。

         我睡觉打把势,常常把腿或者胳膊扔到旁边人的身上。压急了,李就会用东西支柱我的腿、扔回我的胳膊。我翻翻身照睡不误。

          在通铺上一睡三年的同学,真比自家姐妹还亲。那可是初中的三年,一千多个夜晚和早晨。 

          我们八中这些睡过通铺的人,敢说,几乎都具有关心别人、宽容、忍让、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品格。

          是八中给我们的,也可以说是通铺给我们的。 

          现在想想,哪个学校也不会让初三的学生管这等闲事。而八中这样做,很快让我们这些刚离家的小学生适应了初中生活。而初三的哥哥、姐姐也在他们倾注关心、体贴中有了完美关爱的体验吧。这种教育观念也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初中教育工作中受益。在所谓形形色色的什么各种高收费衔接班日益猖獗的今天,更看出八中教育的细致和独特。
 
 

         恐怕教育的所谓市场化改革,社会一味渲染竞争求生存的今天,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再也找不到这样的学校,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教育了。


文章评论

chengcong

[ft=,2,] 你的记忆力明显的比我好,那些一九六三年的故事细节经你一描述我才想起来,一桩桩,一幕幕,多么亲切,多么令人回味!八中的生活在我的一生中始终是最深刻,造就世界观的宝贵时光,是我一生的财富。我也因有了你等一波好同学而荣幸一生。[/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