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歌及大事编年(七)
个人日记
九、明清家邦断送——明清帝国
从1386年明朝建立至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为止,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巩固和发展期。
1. 明(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帝
朱元璋的贡献:①加强君主专制:分封诸王以固皇权;废行省、设三司(即:承宣布政司、提刑按察司和都指挥使司,分管地方财政军权,由中央统一调派);废丞相,设六部;设特务系统(东、西厂、锦衣卫)镇压功臣宿将
②休养生息,养民富国
③打击富豪,增加朝廷收入
④严禁宦官外戚干预朝政
⑤严刑律,以猛治国
⑥沿用科举,八股取士(我觉得恢复科举更准确,因为元朝一度废除了科举制,何来“沿用”?)
朱棣的贡献:①削藩除王,加强中央集权
②迁都北京,营建故宫(1406年故宫始建,1421年迁都,应天改称南京)
③发展生产,兴修水利
④派郑和出使西洋
⑤亲征漠北,扫平倭患
⑥组织编修《永乐大典》
明社会的新貌:①农业生产超过前代
②商业、手工业发展空前,带动城市发展
③资本主义关系萌芽
明末农民起义,李自成,口号:均田免粮。(中国古代历史上水平最高)
公元1644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占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同年三月,农民军攻占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身亡,明朝至此宣告灭亡。 2. 清(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 公元1583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起兵,历经30年统一了女真各部,创立了八旗制度 公元1616年建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初都赫图阿拉,名“兴京”。 公元1625年迁都沈阳,名“盛京”。 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死,皇太极继位 公元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 公元1644年明亡,清军趁势入关,清朝开始了对全国的统治 努尔哈赤的功绩: ①统一女真各部 ②创立八旗制度 ③迁都盛京,为清军南下铺平道路 康熙帝玄烨的贡献: ①除鳌拜,收复皇权 ②安内攘外:平定三藩;统一台湾,设台湾府,归福建省辖下;击败沙俄入侵,签订《尼布楚条约》;平定准噶尔叛乱 ③停止圈地,奖励垦荒,恤民兴农 ④治理黄河,为深入了解黄河水患的形成和情况曾五次南巡 ⑤组织编辑《明史》、《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康熙字典》 乾隆帝弘历的举措: ①十全武功:两次平定准噶尔、两次平定金川、两次平定廓尔喀、定回疆、靖台湾、降缅甸、平安南 ②文治:开设四库馆,集全国学者360人为修撰,抄写人员尚不在其数,历时十年编成《四库全书》并誊抄7部 ③宽严相济(相对于前两代皇帝而言,康熙宽,雍正严),减免租税(这里你的笔记上有一个“摊丁入亩”,这个举措是由康熙构思,至雍正彻底推行的,和乾隆没什么关系吧?) ④6次南巡(安抚人心),5次西巡,4次东巡 ⑤大兴“文字狱”,从思想上加强统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