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分类(续)
个人日记
一、对联分类(续):
(四)、对联的种类(续):
3、按技巧分:
(1)、按对偶形式分:
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等。
①、【言对】:指不用典故的对联。
王力教授在《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拿今天的话来说,言对就是不用典故,事对就是用典故。”
为人竖起脊梁骨 == 把卷撑开眼海银
(【清】谭嗣同勉家人联)
铁:形容脊梁骨如铁一样刚强坚硬。把卷:指读书。眼海:谓眼睛深邃明澈如海。银:喻眼光明亮,洞察精微。上联意为做人应有凛然正气,铮铮铁骨和刚正不阿的精神;下联是说,读书要能明察事理,看清方向和有独到的见解。
此联全是白话直言,并无引用任何典故。这就是【言对】。
②、【事对】:引用典故的对联。
真人白水生文叔 == 名士青山卧武侯。
(【清】陶澍shù题河南南阳府城楼联)
河南南阳府城楼,建于秦代,前有桐柏山,后有伏牛岭,白河挟众水流入城内。南蔽荆襄,北通汝洛,历来为中原要冲之地。
“真人”、“文叔”指真命天子刘秀。 “白水”即白河,发源于河南嵩县,流经南阳,经湖北注入汉水。上联化用刘秀起兵于白水之乡,灭王莽建后汉的典故。
“名士”旧指著名于世而不担任官职的人。“青山”指南阳西郊卧龙岗。“武侯”指结庐于南阳的卧龙先生诸葛亮。下联也是借典讴歌一代名士诸葛亮。
像这样引用典故的对联就叫【事对】。
③、【正对】:南朝 梁 刘勰(xiè) 《文心雕龙·丽辞》:“正对者,事异义同者也。” 即上下两联从不同的侧面表达同一意思。
波光先得月 == 山秀自生云
(【清】康熙题苏州虎丘仰苏楼)
苏州仰苏楼依山环水。上联从近处着墨,化用【宋】俞文豹《清夜录》诗句“近水楼台先得月”,比喻由于仰苏楼前有湖,可以先看到月亮倒映在水中。
下联从远处下笔,仰苏楼所在的虎丘,最高处为著名景点“千顷云”,仰苏楼后还有一楼名“过云楼”。
这一副对联,分别从进和远、水和山两个角度来说明仰苏楼的环境优雅。而两句又各自具有完整的意思。这就是【正对】。
④、【反对】上下两联从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对照,表示相对相反的意思,在内容上相反相成,对立统一
青山有幸埋忠骨 == 白铁无辜铸佞臣(杭州岳飞墓)
岳墓,也称岳坟。位于杭州栖霞岭南麓,岳飞被害后,狱卒隗顺潜负其尸,葬于北山之麓,宋孝宗即位后,以礼改葬于此。墓阙下有四个铁铸人像,反剪双手,面墓而跪 ,即陷害岳飞的泰桧、王氏、张俊、万俟呙四人。
上联「青山有幸埋忠骨」写此地以能埋岳飞而感到有幸,“有幸”表达的是对岳飞的敬仰。
下联「白铁无辜铸佞臣」写岳飞坟前以白铁铸造的秦桧夫妇等陷害岳飞诸奸臣像, 不骂二人而写白铁之无辜, 因奸臣而日夜为人所唾骂。“无辜”表达的是对奸臣的痛恨。
像这样,上下两联各自能独立表达完整意思,而又从正反两面来共同表达同一主题的对联,就是【反对】。
⑤、【工对】:上下联两句除了词性相同,而且名词的词类也要相同。
雨醒诗梦来蕉叶 == 风载书声出藕花
(【明】徐渭题书斋联)
前人把名词分为:天文、时令、地理、器物、宫室、衣饰、饮食、文具、文学、草木、鸟兽、鱼虫、形体、人事、人伦等门。各门中又分为若干类。
诗词格律专家王力教授认为"词的分类是对仗的基础。"(《诗词格律》38页)他在《汉语诗词律学》中,按照传统的词的分类(主要是名词的细分)将对仗分为11类,每一类中又分若干种,共28种。我们以后再详细了解这些分类。
雨 醒 诗 梦 来 蕉叶 ==
风 载 书 声 出 藕花
名 动 名 名 动 名
天文 文学 人事 草木
上下联各四个名词,都是属于同门类名词相对,极为工整。这样的对联就是【工对】。
⑥、【宽对】:相对于“工对”而言,上下联两句的名词词类放宽,只要词性和结构相同,不同词类的名词也可相对。
堂上百年松柏酒 == 架中万卷圣贤书
(【明】徐渭题书斋联)
堂 上 百年 松柏 酒 ==
架 中 万卷 圣贤 书
名词 方位 数量 名词 名词
堂(宫室门)和架(器物门);松柏(草木门)和圣贤(人物门);酒(饮食门)和书(文学门);都不是同门类名词相对。
百年和万卷都是数量词;松柏和圣贤都是并列词组;上下联对应位置的词性都相同。所以上下联的词性和词组结构都相同。
这就是【宽对】。
⑦、【流水对】:上下联依循一定的逻辑关系(如转折、选择、因果等),两句组合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就像流水相成。
革命尚未成功 == 同志还需努力
(孙中山在1925年3月12日逝世前夕签署的《国事遗嘱》)
上联说明因为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还没有成功,所以需要同志们继续努力去完成。
这两联要是分开,各自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只有两句合在一起的,才能表达出孙中山先生的嘱托。这是“条件逻辑关系”,即“因为--所以”关系下的【流水对】。
4、按联语来源分
(1)、集句联:全用古人诗中的现成句子组成的对联。
澄江静如练 == 长啸气若兰
(【清】李世倬)
“澄江静如练”句引自【南朝】诗人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长啸气若兰”引自【魏】曹植的《美女篇》诗。
(2)、集字联:集古人文章,书法字帖中的字组成的对联。
尽陈古事观同异 == 不与时人列短长。
此联每一个字都采摘于王羲之的著名书法名帖《兰亭序》:
尽(终期于尽),陈(已为陈迹),古(古人云),事(修禊事也),观(仰观宇宙之大),同(静躁不同),异(虽事珠事异),不(不能喻之于怀),与(夫人之相与),时人列(故列叙时人),短(修短随化),长(少长咸集)。
联意:
上联:“尽陈古事观同异”,大凡古代发生的事,后人评论观点不一致,是很正常的。无非各为所用罢了。
下联“不与时人列短长”,时人千众百口,很难统一口径,与其争辩,倒不如保持沉默的好。
(3)、摘句联:直接摘他人诗文中的对偶句而成的对联。
沉舟侧畔千帆过 == 病树前头万木春
(引自【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成语联:引用成语入联。
逢场作兴红尘乱性 == 随遇而安墨韵怡情 【舰长】
(5)、创作联:作者自己独立创作出来的对联。
书中乾坤大 == 笔下天地长
5、按艺术特点分
这类联大多被称为“机关联”。
(1)、叠字复字联:同一个字连续出现。
长沙沙水水无沙 == 常德德山山有德
(长沙市区著名的天心古阁下 “白沙古井”边龙王庙里楹联)
沙水:位于湖南长沙市市区,是长沙第一泉,也是江南名泉之一。
德山:位于常德市南面。德山脚下居住的善卷先生,德行高尚。善卷死后葬在沅水河畔,隋朝时,钦慕善卷高尚品德的常德(古朗州)刺史樊子盖,将善卷先生居住过的枉山改名为善德山,即今德山。
联译:
长沙的沙水(泉)的水没有沙,常德的德山山上有德(人)。
上下联前两个“沙”、“德”是地名,最后的“沙”、“德”是名词。
(2)、顶针联:前一个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句的句首字。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
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北京潭柘寺的弥勒佛两边的楹联)
以弥勒佛的大肚笑口巧妙入联,每联分句处用相同的字。像这样在相邻两句的句尾、句首同字,称为“顶针”。诗词联都可用。
(3)、嵌字联:包括嵌入序数、方位、节气 、年号、姓氏、人名、地名、物名(如药名)等。
季子自称高,仕不在朝,隐不在山,与人意见辄相左 【清】曾国藩 ==
藩臣当卫国,进不能战,退不能守,问你经济有何曾?【清】左宗棠
道光十九年冬,曾国藩去北京路过长沙,拜访左宗棠。临别时赠左一上联:联中嵌入了“左季高”三字,意为:“你自称清高,当官不在朝廷,归隐不入深山,与别人的意见往往不合”。左宗棠别号左季高。
左宗棠回赠了下联,联中也嵌入了“曾国藩”三字,且暗指:“你曾国藩官运虽好,但既不能战,又不能守,治国的本事不甚了了”。
(4)、拆字联:将联中某一合体字拆成几个独体字;有人细分为“拆字、合字、析字”等。
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 ==
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东二点即“冻”,西三点即“洒”;横七刀是“切”横分,竖八刀是“分”竖拆。
明代蒋焘的父亲一日在家接待朋友,客人知其聪敏,即指窗外雪雨,出对试他:
蒋焘之母正切瓜,他由此对出下联。拆字干净利落,顺理成章,客人拍手称妙。
(5)、音韵联:利用同音异字、同字异音,来隐喻联意。又叫谐音联。
莲子心中苦 == 梨儿腹内酸。
金圣叹刑前自叹。“莲”是 “怜” 谐;“梨” 是“离” 谐音。
联意其实为:怜子心中苦,离儿腹内酸。
金圣叹(1608年-1661年),名人瑞,字若采,明末清初南直隶(清改江南省)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诸生。入清后绝意仕进,志在批评中国文学经典名著,他被誉为白话文的先驱。曾修订《推背图》。后因哭庙案被处死。
(6)、隐字联:
在联中有意识地将某些字略掉,含蓄巧妙地表达某种意思, 另一种则类似谜语,对联是谜面,所隐的字是谜底,这种联语称为「隐字联」。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礼义廉
上联隐「八」,“忘八”谐音王八。
下联隐「耻」,“无耻”。
(7)、无情对:上下联意思毫不相干,但每一个字词却对仗工整。
这种联只讲究上下联字词相对,至于内容则各讲各的,绝不相干,使人产生奇谲难料,回味不尽的妙趣。
无情对必须有三个要点
①、逐字相对;
②、上下必须具备极强的歧义效果,以能让人会心一笑或拍案叫绝为标准;
③、大量采用借对法。
鸡冠花未放 == 狗尾草先生
宋·龚明之《中吴纪闻》载,有一个姓叶的先生出联:“鸡冠花未放。”有人对:“狗尾草先生。”字词相对,而意则各不相干。前句本为主谓句,表意为鸡冠花尚未开放,而对句成了偏正结构句,“狗尾草”成了“先生”的定语,这就大大地嘲讽了叶先生。‘
这是典型的意隔。上下联句意毫不关联。
但是,这幅对联完全符合“无情对”的特点:
①、两句每相应的每一字都对得极为工整。
“鸡”、“狗”,动物类名词;
“冠”(头之意)、“尾”,人体类名词;
“花”、“草”,植物类名词;
“未”、“先”,表状态类形容词;
“放”、“生”,动词。
②、使用了“先”、“生”的歧义:
“先生”,既是先长出来的意思,用以对出句的“未放”;
另一意:“先生”又是老师的别称。
③、“狗尾草”根系浮浅,在这副联中,用“狗尾草”来表达了对叶先生的讽刺。这就是“借代法”。
因此,不是所有意隔联都可以称之为“无情对”的。
(8)、回文联:上下两句顺读,倒读,意思完全一样。
客上天然居 == 居然天上客 【清】乾隆
人过大佛寺 == 寺佛大过人 【清】纪昀
清代,北京城里有一家饭馆叫“天然居”,乾隆皇帝曾就此作过一副有名的回文联:
客上天然居 == 居然天上客
联是说,客人上“天然居”饭馆去吃饭。下联是上联倒着念,意思是没想到居然像是天上的客人。乾隆皇帝想出这副回文联后,心里挺得意。即把它当成一个联,向大臣们征对下联,大臣们面面相觑,无人言声。只有大学士纪晓岚即席就北京城东的一座有名的大庙——大佛寺,想出了一副回文联:
人过大佛寺 == 寺佛大过人
上联是说,人们路过大佛寺这座庙。下联是说,庙里的佛像大极了,大得超过了人。纪学士的下联,想得挺不错。
两副回文联放到,就组成一副如出一副新回文联了: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机关联还有其他一些种类,不一一论及。
因为机关联需要较深的积累和较高的对联技巧,所以建议初学者先不要去涉足。等对联基本功达到一定程度再去玩机关联。
文章评论
翠竹爆馨
从大师,长知识[em]e183[/em]
爱秋ysq
转走了[em]e160[/em][em]e160[/em][em]e160[/em][em]e160[/em]谢谢老师